热门回答:
鱼腥草是一味很好的中药。尤其是由鱼腥草为主药研制的“复方鱼腥草片”在小儿外感风热导致的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咽部红肿等热性疾病中有广泛的应用。大概宝妈们都接触过这个药。那么下面我们就来具体了解一下:
关于鱼腥草还有一个有趣故事:
从前有一对小夫妻。对双目失明的母亲不孝。一天老人高烧不退。咳嗽吐脓血。儿、媳俩人认为她是装病折磨后辈,并不理睬。缠绵病榻的老母。边呻吟边苦求:“你们就弄点鱼汤给我喝吧!”儿、媳俩人一听满头冒火。私下咒骂:“老不死的。还想吃鱼。鱼多贵呀。全不为后辈着想。”无奈老母声声呼唤要喝鱼汤。小俩口一商量,去后山扯了一把有鱼腥气味的野草,煮汤给老人喝。这个草就是鱼腥草。她眼睛看不见,但入口有鱼味。就说:“鱼汤好鲜呀!”就这样连续喝汤多日。竟然大病痊愈。小夫妻俩误打误撞却办了一件好事。
一、那么鱼腥草有什么功效呢?
经过上边的小故事。是不是对我们的鱼腥草同学也有了初步的了解呢(*˘︶˘*).。.:*♡
鱼腥草具有清热解毒。排脓。利尿的作用。其作用点在肺。主治肺部的热性疾病。与其他中药搭配使用。治疗范围广泛。
二、鱼腥草如何应用?
1、 用于肺痈咳吐脓血。及肺热咳嗽。痰稠等证。本品清热解毒并能排脓消痈。
清肺经热。治肺炎、肺痈常与桔梗、芦根、苡仁等配合应用;
治热咳有脓痰。可配伍知母、贝母、桑白皮等药;
疗热毒疖肿。可单用煎服。并以鲜品捣敷。
近来用治肺炎、急、慢性气管炎、肠炎及尿路感染。均有较好疗效。
2.、用于热毒疮疡。本品可解毒消痈。常配伍野菊花、蒲公英、连翘等品;亦可外用捣敷。
3.、用于热淋。小便有涩痛灼热感之证。本品能淸热除湿。利尿通淋。可同海金砂、石苇、金钱草等配伍使用。
三、鱼腥草的现代应用有什么?
1、复方鱼腥草片
主要应用于儿科。使用范围较广泛。宝妈们应该都接触过这个药。
组成:由鱼腥草为主药。再加黄芩、板蓝根、连翘、金银花。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用于外感风热所致的急喉痹、急乳蛾。症见咽部红肿、咽痛;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对鱼腥草过敏者慎用。
2、鱼腥草滴眼液
由鱼腥草精炼而成。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湿。用于风热疫毒上攻所致的暴风客热、天行赤眼、天行赤眼暴翳。症见两眼刺痛、目痒、流泪;急性卡他性结膜炎、流行性角结膜炎。
注:图片取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谢谢。关注了解更多中医、中药以及养生知识。欢迎在下方留言提问。共同探讨。
其他观点:
鱼腥草。又叫岑草。折耳根。猪鼻孔。肺形草。臭菜。臭腥草。是我国中草药典里收录的一种草药。搓碎有鱼腥气味。因此而得名。既然是收录的草药。那鱼腥草的药用价值自然是非常高的。
按照中医的说法。鱼腥草性寒凉。味辛。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的功效。能治疗多种疾病。比如肺脓疡。痔疮。水肿。肺炎。支气管炎。感冒。白浊、白带等。但我们普遍了解的就是鱼腥草的去火的功效。鱼腥草一直被很多人当作养生菜。但吃了能下火按照现在科学的说法能解释通吗?
有研究表明。鱼腥草含有黄酮类、维生素、水溶性多糖、有机酸、生物碱等多种成分。而这些成分都有着很强的抗病、杀菌、消炎等药理作用。而且除了以上成分。鱼腥草还含有大量的蛋白质、维生素和可溶性糖等成分。能提高人们的体质。也能增强人们的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我们大多人不喜欢鱼腥草是因为鱼腥草的味道。但是。这种味道也是鱼腥草的一种药用价值。发出这种味道的是鱼腥草产生的一种名为鱼腥草素(癸酰乙醛)的化学物质。对人的健康也有一定的好处!
所以说。鱼腥草虽然味道的确不讨人喜欢。但的确有着很强的药用价值。值得我们尝试一下!
骏景——殷
其他观点:
鱼腥草又名蕺菜、臭草、折耳根。来源为三白草科植物蕺菜的带根全草。具有很高的药用和食用价值。因鲜草有鱼腥之味。故名鱼腥草。其味辛。性寒。入肺经。功能: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本草经疏》:“治痰热壅肺。发为肺痈吐脓血之要药。”主治:肺痈吐脓。肺热咳嗽;热毒疮痈;湿热淋证、白带、湿热泻痢、湿疹等。
鱼腥草生长分布广泛。具有强大的抗菌抗病毒作用。堪称食物中的抗菌卫士。作为一种良好的野菜已被民间应用于各种食疗中。食用部位为白根和叶。可凉拌、也可熟食。以凉拌生食效果最佳。若难以忍受鱼腥味。可将新鲜鱼腥草洗净。加食盐淹渍30min。再洗1次便可除去腥味。加入酱油、香油、味精等调料即可食用。
药理研究:鱼腥草含挥发油。其中有效成分为癸酰乙醛(即鱼腥草素)。尚含有槲皮素、槲皮甙、绿原酸、氯化钾、蕺菜碱等。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炎、提高机体免疫力、利尿、镇痛、止血、促进组织再生和伤口愈合、镇咳等作用。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鲜品加倍;外用:捣敷或煎汤洗患处。
使用注意:虚寒证及阴证疮殇忌服。本品含挥发油。不宜久煎。
临床应用:
1. 治疗肺脓疡:鱼腥草30g。桔梗15g。加水 300ml。煮沸10分钟过滤。分3次服。疗效良好。〔中医杂志 1955;(9):25〕
2.治疗鼻窦炎:鱼腥草注射液。滴鼻。治疗慢性鼻窦炎和早期上呼吸道感染30多例。慢性鼻窦炎一般5天左右治愈。〔中成药研究 1989;11(2):44〕
3.治婴儿脂溢性皮炎:用鱼腥草30g、金银花30g、桑白皮20g、白鲜皮20g、大风艾20g、当归10g、茵陈20g。每日一剂。水煎汤1500ml熏洗。效果良好。(河北中医。2010,32(3):355)
(本答案由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陈永康提供)
欢迎关注“逸仙药师”。内有关于各种疾病合理用药的文章!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136112.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鱼腥草,清热解毒,蕺菜,脓血,本品,鼻窦炎,鱼汤,桑白皮,肺炎,成分
没想到大家都对鱼腥草有什么功效?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鱼腥草是一味很好的中药。尤其是由鱼腥草为主药研制的“复方鱼腥草片”在小儿外感风热导致的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咽部红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