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分析《电影泰坦尼克号》与电影《我的父亲母亲》两部影片中运用的蒙太奇手法的异同?
原创

试分析《电影泰坦尼克号》与电影《我的父亲母亲》两部影片中运用的蒙太奇手法的异同?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泰坦尼克号》以大量蒙太奇手法为观众呈现了一个这样的故事:一个是还原的历史灾难。一个是如今沉没在大西洋海底的残骸。两者的完美结合把现实和历史相互映照! 男女主角的爱情也让无数人为之感动。悲剧的结局更让人们铭记爱情的伟大!

《我的父亲母亲》影片中多处采用了对比蒙太奇的手法。影片中的回忆部分是彩色的。而现实是黑白色调的。现实时空和过去时空的冷暖对比色调。营造不同的氛围。人们可以感受到现实是灰暗的。回忆是美好的。主题更加突出。父亲和母亲的淳朴爱情是美好的。母亲一生的幸福与悲伤也得到体现。影片开头的现实中。母亲执着地为父亲织盖棺布的画面与年轻时母亲仔细织学校梁上要裹的红布的画面形成鲜明对比。前者织布时的心情是沉重的。表达着对父亲离去的悲痛和眷恋。后者表达的是一个少女为着心中喜欢的人付出的快乐与温馨。

片中的母亲基本上是穿着红棉袄。围着红头巾。红色象征着热情奔放。代表着年轻与活力。然而。冬天的北方是冰天雪地的一片白。透着一股萧瑟与冷清。当穿着红袄的母亲奔跑在白色的雪地里时。让人眼前一亮。似乎给冬天带来了生机。是母亲对父亲的爱的执着。

此外。影片开头还因村里劳动力不够而劝母亲放弃采用抬父亲回来的方式。影片结尾在抬父亲时却来了100多人。都是父亲的学生。有些还因堵在路上而未赶到。强烈的对比。并在抬的过程中采用叠化。模糊的画面和送行的人争先恐后抬棺材的情景相融合。增加一份悲痛感。同时表达出父亲在世时受到的尊重。

影片中有两次母亲前往学校听课的场面。一次是在母亲病后。父亲回来。母亲听到教书声。立即前往。看到了父亲。另一次是在父亲去世后。作为儿子的“我”站在父亲的位子上给全村的孩子上课。完成父亲的遗愿。母亲听到教书声后立即前往。看到的是自己的儿子。教学的内容是没变。不过物是人非。然母亲眼中似乎看到了年轻的自己奔跑在路上。引人思考。

影片中还多处采用了重复蒙太奇。红袄 、红发夹、红布在影片中反复出现。可以算是影片的一条线索。引导着剧情的发展。母亲在山坡山等送路远学生回家的父亲时的起身动作反复出现。表现出母亲激动却又不好意思的少女的羞涩与紧张。当父亲与母亲在小路上相遇时。镜头从母亲转到父亲身上。又马上从父亲转到母亲身上。期间两人只是点头示意了下。没有言语却无声胜有声。影片中也有母亲多次去前井打水。从学校边上走过的画面。母亲为的是制造和父亲相遇的机会。还有一个就是腊月初八那天。母亲站在路口一直等父亲回来。但是没有等到。在几年后。当得知父亲要回来时。母亲穿上父亲喜欢的红棉袄。站在路口等父亲回来。从第一次见父亲后。母亲在路上奔跑到最后父亲的灵柩从路上抬回来都没有离开路。

影片中也有隐喻蒙太奇的运用。母亲织的红布表达着对父亲的爱。父亲送母亲的发夹表达着父亲对母亲的爱。当母亲用青花碗装着蒸饺子给父亲送去时。途中青花碗碎了。饺子撒了。碗碎了。隐约意味着父亲的这次离去。回来时不会那么顺利。埋下伏笔。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几度无言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8:11:37

    父亲,母亲,蒙太奇,站在,红布,路上,影片,影片中,的人,的是

  • 夜深时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8:11:37

    没想到大家都对试分析《电影泰坦尼克号》与电影《我的父亲母亲》两部影片中运用的蒙太奇手法的异同?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只求﹂份安宁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8:11:37

    《泰坦尼克号》以大量蒙太奇手法为观众呈现了一个这样的故事:一个是还原的历史灾难。一个是如今沉没在大西洋海底的残骸。两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