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这条问题在谈儒家功夫。特别是宋明理学的所倡所争。是绕不过的重大问题。于后者尤为突出。
从现存儒家经典看。格物的“格”最早见于《尚书》。《尚书•舜典》有“格于文祖”。另一篇<益稷篇>又有云“祖考来格”。此处的“格”就是到来的意思。并不算是概念。至《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郑玄注为:“格。来也;物。犹事也。其知于善深。则来善物。其知于恶深。则来恶物。言事像人所好来也”。这里说的是。外界事理的呈现与人心的善恶有绝大关系。人的认知与德行守操是一体的意思。已经有些命题化了。这是战国至秦汉时期的儒家一种认知观和信仰态度。然而。宋之前的儒家。基本上没有把“格物”看成是儒家命根般的功夫。只肯定人的认知与内心的德性修行、人格人性有着合一存在的事实。
至宋儒。程伊川首次把“格物”看作是人认知万物的最核心尺度。“格物致知”创新了儒家功夫的境界、要求和途径。其云:“格。至也。穷理而至于物。则物理尽”(《二程遗书》。卷二。二先生语二上)“格犹穷也。物犹理也”(同上书。卷二十五。伊川先生语十一)。视格物为穷理。这就是前所未有的开创之说了。程氏认为。人生所遇无非是物。是物就有物之性理。格物并非一次完成。“亦须积累涵养”(同上。卷十五。伊川先生语一)。具体怎么做呢?他认为“莫先于正心诚意。然欲诚意必先致知。而欲致知又在格物。致。尽也;格。至也。凡有一物。必有一理。穷而至之。所谓格物者也”(同上书。卷十八)。
朱熹后来总结出程伊川有关格物致知的功夫。一共有九条。有点儿啰嗦。其中重要的一条是“穷理者。非谓必尽穷天下之理。又非所止穷得一理便到。但积累多后。自觉脱然有悟处”(同上书。卷二)这层意思。大体因为朱熹的承继光大。最有影响。其注《大学》五章补传云:“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至此提钩括领。“格物致知”顿成儒门功夫之要冲关口。
其实说到底。“格物致知”所言并不在乎物理方面真懂多少。不在乎是否达到尽多少事物性理。而是在于通过格物。把自己放到赤诚于天地万物。没有自我偏执的状态。从而完整地让万物之至理呈现于人生。人与物(事理)高度融合。达到生命的至圣之境。这是一种什么追求?宗教的追求!一个信徒教徒。修炼自身。成就圣教尺度的功法。在我看来。就是所谓“究天人之际”具体的操持功夫和检验系统。
好了。至此我们应该明白。“格物致知”中的“格物”与我们现时代说的“科学研究”“科学探索”“科学发现”。区别到底在哪了。儒家的“格物致知”是宗教道统里一门实践的功夫。求把人的内在生命与天地万物合而为一。澄明。本真。光辉。通透。而现代科学求的是纯客观物象之理之迹的真相。探求背后的原理规律。虽然两者都强调态度上要端正。不能有“私”。不能“夹带”先入为主的看法。但两者的语态、追求、检验尺度。完全不搭界。至于说。陆九渊、王阳明之反对程朱的“格物”那就更是彻底的主观宗教化了。
我再次强调。儒家。又名“儒教”。尽管他在神明问题上模凌两可。
其他观点:
格物和致知出自儒家经典《大学》。是“八条目”中的其中两条。关于格物致知的解释。有很多种说法。主流的解释是朱熹的说法。从学理的角度看。朱熹的解释也是比较接近《大学》原意的。
简答来说。格物就是研究事物的道理。致知就是扩充自己的知识。形成是非善恶的判断。格物是致知的前提。致知是格物的结果。这两个环节都是从知的层面来说的。也是客观的一面。而诚意和正心是从心的层面讲。也即主观的一面。诚意是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诚实。正心是要要克服各种不良的情绪。端正自己的心灵状态。《大学》认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之后。就达到了修身。
可以看到。诚意正心是要保证自己的心是善的。格物致知是要保证自己知道什么是善的。只有具备为善之心。同时又知道何为善。才能确保结果的善。这就是修身的内容和目的。那么。在这个过程中。致知的知。显然是指客观事物的知识。包括自然社会的规律。人事的道理。人性的好恶。等等。
但致知的知与一般的知也是有区别的。中国历史上之所以没有为知识而求知的科学。就是因为《大学》的致知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科学研究活动。而是以向善为最终目的的求知。也就是说。这里的致知是以德性为导向为前提的。任何与修身养德没有直接关联的求知。都会被排斥。
战国时期庄子的好友惠施。本来是比较富有探索精神的。代表了当时自然科学的方向。但他的这种立场却被庄子批评为“逐万物而不返”。即一味研究客观事物。而忽视了根本的人心。庄子的这种态度。事实上是中国传统倾向的反映。
其他观点:
格。各声。“木”指树木。“各”意为“十字交叉之形”。“木”与“各”联合起来表示“树干与树枝形成十字交叉之形”、“枝杈为十字交错之形”。本义:树木枝干分叉系列。引申为格子、探究。
当前最形象的理解是微分。是把整体事件、事物不断细化。按照2格、4格、……9格……不断细化、探究。力求发现其本源、本原及其“道”。即为致知。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准备与好友合伙做生意,开什么店合适?
- 想开个店,开什么好呢?资金不多,刚刚创业。谢谢?
- 有什么行业适用于初创业?
- 刚入社会的人想开店,最好开一家什么店?
- 我是一个创业小白,想要开一家店铺,大家有什么好的推荐吗?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137066.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儒家,格物致知,正心,伊川,自己的,功夫,朱熹,诚意,万物,大学
没想到大家都对“格物”是什么意义?“格物致知”的“知”与一般的知有何区别?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这条问题在谈儒家功夫。特别是宋明理学的所倡所争。是绕不过的重大问题。于后者尤为突出。 从现存儒家经典看。格物的“格”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