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说来惭愧。我这个不正经的粗人。多年来。不务正业。懒散厌学。以至于“认识”如雷贯耳的江南四大才子之首的唐伯虎。仅仅是因为周星驰的喜剧电影《唐伯虎点秋香》和道听途说的拍卖场里被拍出天价的春宫图!
更为搞笑的是。我还把“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这句流传甚广的“经典台词”想象成是电影里编剧的“神来之笔”。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桃花坞里有桃花庵。桃花庵下有桃花仙人。 桃花仙人种了很多桃树。又折下桃花枝去抵酒钱。
这两句。镜头一步步前推。展现出一副闲适、浪漫的生活方式:桃花仙人居桃花庵。桃花盛放时卖花沽酒。寥寥数语。代入感极强;
酒醒只来花下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酒醒了也只是坐在桃花前。喝醉了还要在桃花下安眠。伴随着花开花落。日复一日的在桃花林里。年复一年的酒醉又酒醒。
花为邻。酒为友:酒醉了。闭上眼。梦境里是那满眼的桃花。酒醒了。睁开眼。现实里也是那满目的桃花……不论世事无常。不管沧海桑田。对于酒与花的执着伯虎我从未改变;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我只希望在这花间饮酒中慢慢变老。并最终死去。也不愿意在华贵的车马前。奴颜婢膝的弯腰屈从。车水马龙是富人们的志趣。酒杯与花枝才会和我这样穷人结缘。才是我的爱好。
五斗米虽诱人。但不是人人都堪为其折腰。文人风骨的坚挺。岂止于陶渊明?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如果将富贵与贫贱相比。那是天壤之别。若将我的清贫生活与富人的车马劳顿的生活相较。他们得到的是奔波之苦。而我得到的却是闲适之乐。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此番比较把富人追名逐利的辛苦和穷人无欲无求的淡然都揭示了出来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酒无花锄作田。
世间的人们都笑话我太疯癫了。我却笑他们都太肤浅。看不穿这复杂的世事。君不见过去五陵豪杰那高大的墓冢前。没有花亦没有酒。而如今却都被锄作了田地。
众人皆醉。余我独醒。特立独行一直都是唐伯虎的标配。不需要得到世俗之人接受并认可。我就是我。不一样的烟火。
管你帝王将相。英雄豪杰。最终都将归葬于高高的坟丘。那里没有鲜花和美酒。再后来被农夫们夷为平地锄作田。
年少时期烟花柳巷里的放纵不羁;中年时期身陷政治阴谋的装疯卖傻;暮年时期市井街巷的困顿蹉跎最终都付了那浅斟低唱和那数百年后一幅幅价值连城的丹青……
有人说。人世间最大的成功就是以一种自己喜欢的方式度过一生。唐伯虎的《桃花庵歌》可谓是这方面最好的诠释。
彼时。当绝大多数的读书人都在追求功名利禄的“大环境”下精疲力竭之时。他选择了“归隐”桃花庵。过上了神仙都羡慕不已的花下饮、花下醉、花下眠、花下梦的无拘无束、无忧无虑的生活。直至死亡。到最后。死亡也变得洒脱无比——
《伯虎绝笔》
生在阳间有散场。
死归地府又何妨?
阳间地府俱相似。
只当漂流在异乡。
别了。风流不羁的唐伯虎;别了。沉鱼落雁的秋香……今年。苏州城南的桃花依旧缤纷……
其他观点:
这首广为人知的《桃花庵歌》。唐伯虎虽然在诗中以“桃花庵里桃花仙”自命。表现出一副安贫乐道的旷达胸怀和一种诗酒逍遥的人生境界。但他最终还是将时间看做了衡量人类一切希望和欲望的尺度。其结局也仍然不免要归结到虚无。归结到一个不可抗拒的人生宿命。
唐伯虎一代才子以文名天下。嬉笑怒骂。皆成文章。花落水流。一片自然。将车马权贵视如尘土。将酒盏花枝分者奉为天人。自有傲骨。疯颠也好。痴狂也罢。花间独坐自饮自斟。自有风流。 唐寅。才华横溢、锋芒毕露。却年少失意。看破官场后唾弃仕途。最终采取了与中国历史上许多文人相同的生活方式:消极避世。这首诗就是体现这种思想的典型。状若疯癫的高傲。看破红尘的轻狂。看似洒脱不羁。却又隐隐透出种世人皆醉我独醒的孤独意味。其深埋心底的怀才无处遇、抱负不可舒性情也可略见一斑。 技巧方面。桃花庵歌每一句几乎都是对偶句。整首诗对仗极为工整。读来朗朗上口。感染力及情感冲击力极强;前三句还用了顶针手法。在诗歌开头清晰描写环境的同时。手法语境上颇耐人玩味。引人入胜的同时顺其自然的带出了后面的部分。诗中也未用艳丽词藻。就像唐寅的为人——清高。
其他观点:
桃花庵歌
唐寅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来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贵者趣。酒盏花枝贫贱缘。
若将富贵比贫者。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花酒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太风骚。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做田。
唐伯虎这首七言古诗。诗中诗人自喻桃花仙人。以“老死花酒间”与“鞠躬车马前”分别代指了当时不同社会阶层的人。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同时。又以富贵与贫贱的各有所失。形成强烈对比。表现了自己平凡生活中。庸俗消极的一面。此诗虽说诗人内心。带有愤世嫉俗之意。但全诗层次清晰。语言富有内涵。蕴涵无限的艺术感染力。具有较强的观感认同审美价值。
这首诗。主要表达诗人乐于归隐、淡泊功名、不愿与世俗交接。因而追求闲适的生活态度。
其中。桃花因与“逃”同音。而具隐者之意。更体现出诗人追求自由、注重个性。而展现的浪漫洒脱。
这首诗歌中。前四句是叙事。说自己是隐居于苏州桃花坞地区。桃花庵中的桃花仙人。种桃树、卖桃花沽酒是其日常生活的写照。
次四句描述了诗人与花为邻、以酒为友的神仙生活。无论酒醒与酒醉。始终离不开桃花。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任时光流转、花开花落而初心不改对桃花的赞美。
后四句。直言喊出自己对生活的愿望。不愿卑躬屈膝追随富贵之门、宁愿老死花间的清风高节。说明富人虽然有车尘马足的风光。贫者也有酒盏和花枝结缘的乐趣。
最后四句是议论。通过比较富贵和贫穷之间的优缺点。深刻揭示了贫富的辩证关系。体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洞察。和超脱豁达的人生境界。说明钱。可以买来短暂享受。却买不来长久舒适的人生。
综观唐寅此诗。层次清晰。语言朴实。诗意近乎民谣式的自言自语。却给人无限美的享受和感慨。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 在北京月入14k,这种情况下要不要离职呢?
- 27岁:考研还是考公?该如何做出选择?
- 如何平衡自己的时间与陪伴孩子的时间?有哪些实用方法?
- 大专女生学前教育毕业一年多,有两家园工作经验想转行该咋办?
- 普通人怎样做才能挣到钱?有哪些途径和方法?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141033.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桃花,车马,桃花庵,富贵,贫贱,花枝,花下,不愿,花落,花开
没想到大家都对唐伯虎的《桃花庵歌》好在哪?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说来惭愧。我这个不正经的粗人。多年来。不务正业。懒散厌学。以至于“认识”如雷贯耳的江南四大才子之首的唐伯虎。仅仅是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