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提起春天。总会想到柳树。柳树发芽抽枝。一片新绿。给人生机勃勃的感觉。听雷磊老师诗歌赏读《咏柳》。感受浓郁的春天气息!
大家好!
欢迎来到萃辰天心书院365家庭共修之诗歌赏读栏目。我是雷磊老师。提起春天。总会想到柳树。柳树发芽抽枝。一片新绿。给人生机勃勃的感觉。今天我们就来赏读一首歌咏柳树的诗。来自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咏柳》。
首先。让我们一起来诵读这首诗: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我的老师印安老师曾经说:“一首好的诗歌有两个必要的元素:想象与灵气。”这首诗想象奇特。春风似剪刀的说法从此而来。灵心巧思。所以任时光淘洗。这首诗也得以流传。最后让我们再诵读一遍。品味春柳春风之美: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今天的诗歌赏读就到这里。萃辰天心书院。让国学智慧走入千家万户。我们明天见!
《天心365》家庭国学共修是萃辰天心书院每天推出的内容。从中能让我们学习更多人生智慧。丰富我们看待世界的角度。您可以到喜马拉雅关注“印竹”老师。收听音频。
其他观点:
贺知章的《咏柳》这首诗被清代的黄叔灿在《唐诗笺注》中评:“赋物入妙。语意温柔”。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描写柳树已进入妙境。用的言语温柔贴切。
为何黄叔灿给予此诗如此评价呢?
我们先来欣赏一下这位奉诏回乡。荣归故里的唐朝重臣。是如何的满面春风。心花怒放。在心情极度开心的情况下。写下这首飘逸、潇洒、温柔、婉约的千古名诗的。故事背景如下:越州官员到驿站相迎。再坐船去南门外潘水河边的旧宅。其时正是二月早春。柳条返青柳芽萌发。春意初露;忽然他见到了一株高大的柳树。在河岸边随风摆动。英姿勃发。一时兴起。遂写了《咏柳》一诗。成为千古名篇。万世流传。
《咏柳》 作者: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个人注释:岸边站立着一位绝美仙子。她身着如碧玉般的霓裳。远远看去像树一般高挑、婀娜、庄重;腰间绿色的锦(丝)带垂落万条之多。随风飘逸;丝带上镶饰的细叶图案鲜活、生动。如此的巧夺天工。它是谁裁剪的呢?答曰:是二月的春风呀。二月春风就似一把神来之手。拿着神奇的剪刀。裁剪出来的。
所以黄叔灿给予此诗“赋物入妙。语意温柔。”的评价。也是寓意深重呀!
如此脑洞的译文。大家可能接受否?
其实。贺知章的《咏柳》就是一篇拟人手法的咏物诗。构思巧妙。比喻恰当。耐人寻味!
欢迎指教!
其他观点:
这短短四句诗用到了三个比喻。第一句。“碧玉妆成一树高”。一棵柳树长满了青嫩的新叶。像碧玉一般美丽。碧玉。就是青绿色的玉。这里用来比喻柳树枝叶。大家想象一下。一棵长的像碧色的玉的柳树。柳树和碧玉。
看第二句。“万条垂下绿丝绦”。丝绦就是丝带。材质很轻盈。在这里。诗人又来打比方、开脑洞了。说那许多柳枝垂下来。就像千万条轻盈飘动的绿色丝带。多美啊!显得这棵柳树更灵动了。
第三、第四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诗人贺知章问:这细细的嫩叶是谁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噢。原来是二月的春风。像剪刀一般造就了这些柳叶啊。
注意。这里的“二月”是指农历二月。差不多是公历的三月份。正是寒假结束新学期才开始的时候。平时大家写春风。只会说春风吹绿了树叶。可是作者想出了这个新奇的比喻。春风就像剪刀。片片柳叶就像精心裁剪出来的一样。精细又耐看。欣欣向荣。一片生机。
一首诗。三个比喻。特别是第三个。把大自然的神奇用一种前所未有的新奇方式写出来。贺知章的这首《咏柳》诗。特别是“春风似剪刀”这个比喻。好多诗人都崇拜得不得了。都跟着学。
我觉得这首诗主要就是写景。就是咏物吧。表达和歌颂美好的充满生机活力的春天或生活
#头条公开课繁星计划#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141068.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柳树,春风,碧玉,剪刀,垂下,比喻,天心,这首诗,就像,咏柳
没想到大家都对贺知章的咏柳解释,和作者想表达什么?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提起春天。总会想到柳树。柳树发芽抽枝。一片新绿。给人生机勃勃的感觉。听雷磊老师诗歌赏读《咏柳》。感受浓郁的春天气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