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大堰河。我的保姆》是与闻一多所倡导的“三美”格律诗完全不同的诗歌形式。
以“三美”的标准对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来做一个差异比对。
一、绘画的美
“绘画的美”主要指诗的视觉形象和直观性。讲究辞藻的华丽。
《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诗没有词藻的色彩感。只有朴实无华的白描、叙事写实的文词、考究情感的写意。通过这些具象的感觉与感受。呈现出“大堰河”可视可感的立体意象。如“我是地主的儿子”。却“也是吃了大堰河的奶而长大了的/大堰河的儿子”。诗从一开始就显示了它鲜明的叙事性;“呈给你黄土下紫色的灵魂/呈给你拥抱过我的直伸着的手/呈给你吻过我的唇/呈给你泥黑的温柔的脸颜/……”从“感觉”出发,像印象派画家。给人以情感上的高深感受而非视觉上的色彩想象。
二、音乐的美
“音乐的美”主要指音节和韵脚的和谐。追求诗歌的韵律感。
《大堰河。我的保姆》全诗在整体节奏和韵律上不拘一格。流畅自然。虽没有抑扬合度。但在诗行语流的自然流转中徐徐铺展。也是自成一派的的艺术展现。诗的章节首尾会有重叠、排比、复沓。往返呼应。如反复吟咏“大堰河。是我的保姆”“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或连续用了8个“在你……之后”的句式。或连续使用六个“她含着笑……”。抑郁低沉。一唱三叹。也是回环宛转。抒情基叹。给人的感受虽非听觉的音节律美但也有厚重的凝重隽永。
三、建筑的美
“建筑的美”主要指从诗的形体结构。强调“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
《大堰河。我的保姆》在节式、章法、句法不拘泥。不刻意追求造型美感。不固定诗句字数行数的整齐划一。整个的表意系统没有规约的束缚。没有格律的限制。更多追求诗的散文化。全诗章节也有于参差中见匀整。于错落中见规律。既保持了诗形的均衡与多样。也避免了诗形的板滞与单调。虽没有形式上的精工致巧却也能暗合的传统诗歌的物我两合。
总之。从闻一多的新格律诗到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就是“一收一放”的两种艺术表达。
其他观点:
二位是民国留学海外都学习美术的现代著名诗人。诗歌风格却大相径庭
闻一多和艾青两位先生都是中国现代著名诗人。有趣的是。他们其实都是学美术的。闻一多先生毕业于清华大学。然后留学美国学习美术。艾青先生则是毕业于杭州国立西湖艺术院。学习美术。之后赴法国留学。学习油画。但最后他们的成就却都在诗歌上。在诗歌的风格上。他们却大相径庭。闻一多先生倡导新格律的现代诗。而艾青先生却是创作更自由的现代诗。
1、闻一多先生除了是诗人。也是著名学者。他提出了著名的“诗歌三美”理论。”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这是他系列诗论中的核心内容。他认为“诗的实力不独包括音乐的美(音节)、绘画的美(词藻)。并且还有建筑的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这一新诗“三美”主张成为新格律诗派的理论基础和新月派的新诗主张。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并纠正了五四运动以来白话新诗过于松散、随意等不足。对中国现代新诗的健康发展做出了特有的贡献。
2、诗人艾青。本名蒋海澄(1910—1996)。笔名“艾青”据称是“海澄”的谐音。艾青写作《大堰河──我的保姆》是有时代背景的。他留学归国之后。在上海与江丰等从事左翼美术运动。不慎被捕入狱。这首诗正是1933年1月作于狱中。是一首诗人带有自传性质的诗。也是艾青的代表作。狱中处境艰辛。牢房窗外飘起大雪。艾青看到雪想起了自己的身世。想起了长眠于地下的乳母。便写下了这首《大堰河──我的保姆》。该诗以一个孩童的视角。深情讲述“我”的乳母大堰河的故事。从社会阶级的角度。解构了传统家庭伦理。重构了父母、兄弟关系。具有革命思想。一时享誉中国。
3、但如果以闻一多先生的“诗歌三美”理论为标准。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能不能算诗歌?是值得讨论的话题。诗歌三美具体而言。“音乐美”强调“有音尺、有平仄。有韵脚”;“绘画美”强调词藻的选择要秾丽、鲜明。有色彩感;每一句诗都可以形成一个独立存在的画面。“建筑美”强调“有节的匀称。有句的均齐”。其主要目的是在诗的内容和诗的格式上都拥有美。让我们先来看看这首诗的开头部分。
《大堰河——我的保姆》
大堰河。是我的保姆。
她的名字就是生她的村庄的名字。
她是童养媳。
大堰河。是我的保姆。
我是地主的儿子;
也是吃了大堰河的奶而长大了的
大堰河的儿子 。
大堰河以养育我而养育她的家。
而我。是吃了你的奶而被养育了。
大堰河啊。我的保姆。
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
A、闻一多先生认为诗歌的音乐美是最首要的。他声称。诗所以能激发情感。完全在它的节奏;节奏便是格律。因为世上只有节奏比较简单的散文。决不能有没有节奏的诗。如果按照闻一多先生音乐美的理论要求。艾青这首诗是没有音乐美的严格格律的。称之为散文更恰当。而不能称之为闻一多理论上的诗。这首诗虽然也在重复咏叹大堰河。我的保姆。但其他诗句并没有整齐的字句。以及调和的音节韵脚。
B、闻一多先生认为诗歌的绘画美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是指诗的词藻的选用, 即诗歌语言要求美丽。富有色彩。讲究诗的视觉形象和直观性。诗画同源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从这条要求来看。艾青的这首诗是一首好诗。因为诗意画面感非常强。每一句表达。都让读者眼前是大堰河。我的保姆那勤劳又苦难生活的画面。
C、闻一多先生提出诗歌的建筑美理论是根据汉语的特点提出来的。主要是指从诗的整体外形上看。节与节之间要匀称。行与行之间要均齐。虽不必呆板地限定每行的字数一律相等。但各行的相差不能太大。以求齐整之感。艾青的这首诗又不能称之为诗。因为行与行、节与节之间均不齐整。字数参差不齐。是随自由情感的发挥而成。
4、闻一多先生自己写诗歌在艺术上追求严谨。使得他的诗歌大多富有浪漫气息的幻想。严谨奇特的构思。火山爆发式的激情。一咏三回环的语势。以及比喻、夸张、象征、反复等修辞手法的灵活运用等特点。但也不能因为艾青先生的《大堰河》不完全符合闻一多诗歌三美理论。就否定艾青这首感人至深的现代诗。这首诗既写实又有虚构。情绪饱满而深沉。也是一首值得反复咏诵的优秀诗篇。大家觉得对否?愿闻其详。
其他观点:
肯定算诗歌。但不一定是好诗歌。
闻一多诗歌的三美包括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音乐美是指诗歌从听觉方面来说表现的美。包括节奏、平仄、重音、押韵、停顿等各方面的美。要求和谐。符合诗人的情绪。流畅而不拗口。
绘画美主要是指诗的词藻的选用。即诗歌语言要求美丽鲜明。富有色彩感。特别讲究诗的视觉形象和直观性。力争让人看到某词。就能在头脑中想象出相应的形状与颜色。以达到印象深刻的目的。
建筑美主要是指从诗的整体外形上看。节与节之间要匀称。行与行之间要均齐。虽不必呆板地限定每行的字数一律相等。但各行的相差不能太大。以求齐整之感。
1.以音乐美来考察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这首诗不押韵。其实艾青的许多诗歌都不押韵。他是通过让感情自由流泻、以内在的激情感动读者。用排比手法较多。这首诗节奏、平仄的变化也不符合闻一多的主张。闻一多要求这种变化必须用统一的格式和规律。《大堰河——我的保姆》却追求散文化。明显与闻一多的主张相悖。
2.绘画美。《大堰河——我的保姆》是一首自述性质的抒情诗。在绘画美方面还是有点符合闻一多的主张的。如“青 苔 的 石 椅”“我 摸 着 红 漆 雕 花 的 家 具 。我 摸 着 父 母 的 睡 床 上 金 色 的 花 纹 ”艾青的诗注意绘画的光彩和音乐的律动。常用准确而鲜明的色彩描绘生活。
3.建筑美。《大堰河——我的保姆》明显又不符合。诗节、诗行长短不一。句子字数不一。没有整齐之美。但是这首诗。排比句式的使用。首尾呼应的手法。充满感情的语句。又让读者在自由奔放中感受到和谐统一。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想开个店,开什么好呢?资金不多,刚刚创业。谢谢?
- 有什么行业适用于初创业?
- 刚入社会的人想开店,最好开一家什么店?
- 我是一个创业小白,想要开一家店铺,大家有什么好的推荐吗?
- 刚创业,投资新项目有什么选择?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141809.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诗歌,保姆,闻一多,这首诗,音乐,词藻,建筑,匀称,格律,节奏
没想到大家都对以闻一多先生的“诗歌三美”理论为标准,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能不能算诗歌?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大堰河。我的保姆》是与闻一多所倡导的“三美”格律诗完全不同的诗歌形式。以“三美”的标准对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来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