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徐志摩的感情?
原创

如何评价徐志摩的感情?

好文

热门回答:


爱情。或许是启迪一个人诗性的最好方式。

徐志摩也不例外。

如果说江南的烟波水柳。家庭的儒雅富足。潜移默化地滋养了他对诗的灵性和感知。

那么他在英国结识的狄更生。罗素等大文学家友人。则拨动了那颗诗的琴弦。开阔了他的视野。

而林徽因则是他情感爆发的出口和理由。

在夕阳的康桥下。波光粼粼的柔波中。徐志摩遇见了让他怦然心动的女子。

怦然心动是多么华美干净的词语。当它遇上徐志摩。就全都化成了诗。

无限青春活力。才情一流。样貌一流的林徽因。像人间四月天般动人楚楚。

徐志摩醉了。醉在那段自由的年华中。醉在诗里。爱里。

一颗高傲孤独的心渐渐融化。变得情意绵绵。热烈如火。

他们在雨雾蒙蒙的街道上。撑伞谈古论今。

他们在残阳的剪影中。并肩而行。作文赋诗。

美丽的情感总能孕育美丽的诗歌。

美人。美景。美少年。一切只能化为一串串流淌的文字。说与你听。

这段时光。他是绝对快乐。绝对自由的。像个孩子那般。

一次。在狂风暴雨中。徐志摩拉着朋友就往门外跑。边跑边说:“我们在桥上等着。”

朋友问他等什么。他孩子似高兴地说:“看雨后的彩虹。”

林徽因问他怎么确定会有彩虹。他说:“完全是诗意的信仰!”

他不用绞尽脑汁做诗。他本身就活在诗里。

他有孩子般的瞳孔。所以处处都值得歌颂。

他为林徽因写了诸多像《人间四月天》。《月夜听琴》。《草上的露珠儿》等意境极美的诗。

只可惜她还是不辞而别了。

她被他的文采所撩拨。情窦初开。但她同时也是一个心智成熟的女性。经过短暂的思索。他和父亲一起提前回国了。

徐志摩对于他来说。是旅途。但不是归宿。

林徽因成就了徐志摩的诗情。但她注定成为诗人情史上一个完美的背影。在往后的岁月中也会因为愈加迷离而愈加思念不已。

徐志摩爱的纯粹。但林徽因却还有一丝理智。亦或是徐志摩爱的没有保留。倾尽全力。而林徽因却无法冒险。

可能是她不忍心伤害张幼仪。也可能是她从张幼仪的身上看到了徐志摩的绝情。

女神最终嫁给了徐志摩恩师的儿子梁思成。

徐志摩怅然若失。独自叹息。

但他还是和张幼仪离了婚。

对于他所爱的。他能低到尘埃里。但面对他不爱的。他则又冷血无情到底。

在徐志摩所有似水柔情里。唯独张幼仪没有享受一分一毫。

张幼仪的哥哥和徐志摩是好朋友。觉得此人才华横溢。遂把自己的妹妹介绍给他。

徐志摩父母觉得门当户对。加之对贤惠老实的张幼仪颇为满意。所以他们完婚了。

婚前婚后。徐志摩对张幼仪无不鄙夷。

第一次见到她的照片。他便嘴角往下一撇。用嫌弃的口吻说:“乡下土包子。”

徐志摩是一个非常情绪化的人。真我。也任性。

此时他便顾不得君子的涵养了。对张幼仪从来没有正看一眼。

就连履行婚姻义务。他也是不理不睬。毫无感情。

徐志摩结完婚就去求学了。独留张幼仪在家和他父母生活在一起整整五年。

张幼仪甚是乖顺。一直尽心尽力照顾徐父徐母。深得他们的喜欢。

但是徐志摩是爱情至上的人。他要找的人。一定是心灵相通。才情浩渺的人。

不爱。不妥协。也不承担责任。这就是诗人耿直干脆的一面。

五年的等待。张幼仪终于等到了和丈夫团聚的时刻。

她出国去找他。

她很是激动。想着能陪伴在徐志摩身边。照顾他。让他安心读书。

但是刚见面。她的幻想就破了。

徐志摩来接刚下船的张幼仪。她在人群中一眼就看到了他。但完全不是因为爱。而因为他是人群中最不耐烦等待的人。

那一张严森森的脸。是张幼仪一生也难忘的。她的心情一下子低到极点。

但没想到更糟糕的事还在后面。

他因为爱慕林徽因。想要与之在一起。此次叫张幼仪出国。不是为了团圆。是为了离婚。

此时的张幼仪已经怀有次子。但他置之不理。坚决要离婚。还叫她去打胎。

张幼仪不同意。他便一走了之。把她一个人撇在波士顿。

他对林徽因是爱而不得。张幼仪对他亦然。

但张幼仪对他的爱中有自卑和怕。

离婚前的张幼仪对徐志摩一直是崇拜的。敬仰的。她自卑。也害怕地高高仰望他。

徐志摩对感情是负责任的。但只针对他认可的感情。他在感情的世界里追求的很热烈。抛弃的也很彻底。

这中间他丝毫不在意世俗的评价。只遵照自己的内心和选择。

他大概觉得对婚姻最好的责任就是爱。而如果没有爱。就没有必要虚假地维系。

后来的张幼仪成长为有自我意识的独立女性。徐志摩又对她赞不绝口。在劝解慵懒放纵的陆小曼时。他提及张幼仪都是忍不住称赞的。

彼时的他们。成了平淡如水的好朋友。

甚至在徐志摩拮据的时候。他还向张幼仪借钱。

包括在他飞机失事的前一天。张幼仪还劝过他。飞机不安全。不要乘坐飞机。

徐志摩死后。张幼仪精心抚育他们的儿子。并且策划编撰台湾版《徐志摩全集》。让更多的后人知道他。

张幼仪是爱着徐志摩的。她对徐志摩的爱是没有任何附加条件的。甚至不管徐志摩爱不爱她。

张幼仪晚年被问爱不爱徐志摩。她的回答是:“如果照顾徐志摩和他家人就是爱的话。那我大概是爱他的吧。在他一生中遇到的几个人里面。说不定我最爱他。”

她不但不恨徐志摩和他离婚。反倒感谢道:“如果不离婚。我就永远没办法找到自我。”

可能张幼仪也承认。以前的她存在着缺陷。是离婚。让她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并修正了它。

徐志摩一生中倾注最多心血的女人。当属陆小曼莫属。

对于林徽因。他是求之不得的初恋女神。是因没有在一起而念念不忘的床前明月光。

是走入婚姻前的童话。

而对于陆小曼。他深爱过。倾倒过。也深深地失望过。

他们一起经历过波折。缠绵悱恻。甜蜜美好。也经历过鸡毛蒜皮。失望绝望。

她是徐志摩真正完整的婚姻和爱情。

如果说是林徽因让这个大诗人诗兴大发。那么让他辞藻更深刻的则是陆小曼。

徐志摩失之东隅。得之桑榆。与林徽因擦肩而过痛彻心扉之际。缘分又悄悄为他安排了另一段际遇。

陆小曼天生聪慧。又热爱学习。十六七岁就已经精通英。法两国语言。还会弹钢琴。会画油画。她不仅才能出众。天生热爱浪漫。富有才情。长得也是极美。

这样的陆小曼。没有男人不喜欢。而她能看上的也只有徐志摩。

在一次舞会上。他们相遇了。

一个是旷世才子。风流儒雅。一个是俏丽佳人。妖娆妩媚。

一个情场刚刚失意。心有忧愁。一个婚后生活乏味无聊。所遇非人。

同病相怜。也是知音。互相吸引。慢慢靠近。

就这样他们顺理成章地爱上了。

婚后。他们恩爱甜蜜。在徐志摩的老家硖石度过了一段如世外桃源般的生活。

他们游山玩水。情意浓浓。在风景俊丽。民风淳朴的硖石。他们像一对神仙眷侣。

假如一直这样该多好。但诗人的命运注定是多舛的。

他们因战争爆发不得不返回上海。

在上海陆小曼日渐奢靡而放纵。

她爱上了殖民统治下上海的繁华。沉迷于夜生活。

她就像一朵罂粟花一样妖娆妩媚。任性妄为。喝酒。抽鸦片。包场。唱戏。捧戏子。穿梭于各种交际场所。挥霍无度。一掷千金。

再也不见那个如精灵般有灵气的女子。再也不见她的诗情画意。

而此时。徐志摩父母因对陆小曼不满而中断了对他们的金钱资助。

所以生活的担子。自然落到了徐志摩一个人身上。

为了抵挡开销。徐志摩只好加倍讲课。写稿。赚钱来供养陆小曼。

陆小曼是徐志摩无法度过的劫。即便她肆意任性。他依旧甘愿为了他奔波。为了她放下尊严。放下自己的所有。

为了她能有足够的金钱任性挥霍。他甘愿自己诗人的灵魂低的尘埃里。

某种程度上来说。他和张幼仪有相似的一面。

只可惜他爱的不是张幼仪。

徐志摩对陆小曼用情太深。娇宠至极。所以无论她犯怎样的错。他都能原谅。即使有一丝的抱怨。也只是在自己的诗文里。

此时的大诗人徐志摩。生活再无诗意可言。已经陷入了穷苦潦倒的境地。

他一度觉得自己是赚钱机器。不再像个正常人。更不用谈诗歌了。

前半生从未为钱操心的诗人。现在竟然为了几厘钱。几分钱斤斤计较。

但是陆小曼丝毫没有悔改之意。依然生活考究。我行我素。

夫妻俩的感情。渐渐有了缝隙。并且越来越大。

为了缓和他们的婚姻关系。徐志摩一次次劝说陆小曼去北京生活。但她拒绝了。

于是徐志摩的压力就更大了。他不仅负责赚钱。还要抽时间回上海看望陆小曼。

那时候的飞机还是最不安全的出行方式。

经常。他为了省钱。做免费的飞机。

仅1931年上半年。徐志摩就在北京上海两地奔波了8次。

这一时期的徐志摩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已是疲惫不堪。

1931年。11月上旬。陆小曼因为难以维持在上海的排场。催促徐志摩回家。

但是许久未见面。一见面他们就吵了起来。

陆小曼还是丝毫没有改变。嘴里叼个大烟袋。徐志摩劝他。她发脾气。顺手把烟枪扔向了徐志摩。

闪躲下。烟袋砸中了徐志摩的眼镜。

诗人的心彻底凉透了。绝望了。

一怒之下。负气出走。

临行前。张学良通知他。他因事改期再走。让搭乘飞机的徐志摩等两天。

但是他为了赶上林徽因的一个演讲。于第二天急迫地搭乘一架邮政飞机。飞回北京。

就是这架飞机。因大雾影响。触山爆炸。结束了一代诗人年仅36岁的生命。

无奈又不能放下之际。天意替他做出了选择。使他化作了苍穹中的一朵流云。

那里没有劳累。奔波。困顿。诗人闭上了沉重的双眼。永远地活在了云端。

他将痛苦留给了张幼仪。遗憾留给了林徽因。孤独留给了陆小曼。

只此一生。短暂又如梦境。灿烂若星辰。

轻轻地他走了。划出了炫丽的弧线。永远挂在天空中。

作为民国的大才子。他既为文学倾尽才华。却也依旧为爱情奉献一生。

在他追求“爱”与“美”的一生中。纵有遗憾。纵有异议。却彰示着人生之绚烂与美好。

其他观点:

过于奔放浪漫。缺乏安全感和稳定性。做情人很好。婚姻还是不靠谱。

其他观点:

徐志摩作为中国近代史上一个很有影响力的诗人。散文家。他的一生褒贬不一。我们不妨从三方面对他的一生做一个客观的 。

一.人生成就 徐志摩所接受到的教育和所就读的大学可以说是当时最好的大学。从这里也可以说明徐志摩不仅家境不错(父亲徐申如是近代实业家。钱大大的有)。而且还有留洋求学的经历。用现代流行的话来说。是一个典型的海归派。归国后在中国几所最著名的大学任教授。民国时期在大学当教授不但是一个体面的职业。而且收入相当高。这也是民国政府注重教育的一个重要体现。

二.文学成就 家喻户晓的《再别康桥》。是徐志摩的代表作。也是他在中国近代诗坛上的地位的重要诗作。徐志摩诗字句清新。韵律谐和。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并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饬、华美。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他的散文也自成一格。取得了不亚于诗歌的成就。其中《自剖》。《想飞》。《我所知道的康桥》。《翡冷翠山居闲话》等都是传世的名篇。

三.婚姻爱情 说到徐志摩的婚姻与爱情。用现代的话来评价他。估计用“渣男”两个字都不足以形容他。世界在诗人的眼中。一般都充满了浪漫。柔情。所以诗人也喜欢追求浪漫的爱情。爱追求与自己情投意合的异性美女。下面说说徐志摩与他人生中的几个女人的故事。

第一个女人:发妻张幼仪

张幼仪是个大家闺秀。却被徐志摩称作乡下土包子。我想大概是因为张幼仪是一位传统女性。她在徐志摩眼中是一类死板的女人。不懂得浪漫。 1920年。张幼仪前往欧洲与正在英国念书的丈夫团聚。没有想到。此时有妇之夫的徐志摩却正在狂热地追求着随父亲一起游历欧洲的才女林徽因。热恋中的徐志摩看发妻百般不顺。此时张幼仪已身怀六甲。徐志摩不仅要求张幼仪把孩子打掉。而且还要求跟她离婚。对于打胎一事。因为当时的医疗技术不发达。打胎对于母亲来说会有生命危险。所以当时张幼仪反驳说。打掉孩子是一件很危险的事。可能危及到她的生命。渣男徐志摩竟然回应说。坐火车也可能会发生事故。难道人们都不坐火车了吗?(这TM什么跟什么。徐志摩此时的眼中只有才女林徽因。根本就容不下这个“土包子”张幼仪)。 张幼仪对丈夫的行为彻底绝望。挺着大肚子绝决地在离婚协议书上签了字。徐志摩的这一封离婚协议书也打破了一个记录。它是中国史上依据《民法》的第一桩西式文明离婚案。

第二个女人:才女林徽因

林徽因是中国著名建筑师、作家、诗人。福州人。其父林长民是民国北洋政府高官。

1920年4月。随父游历欧洲。林徽因不仅长得漂亮。而且还是一个才女。在诗歌创作上也有自己水平与见解。不久在英国留学的徐志摩与她结识。并深深地爱上了这位有着共同语言和浪漫气息的美女。两个甚至都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所以徐志摩才急着要跟到欧洲来陪他的发妻张幼仪闹离婚。生怕张幼仪影响了他和林徽因的好事。 但林徽因后来经过慎重的考虑后。也或许是听从了其他人的建议。决定放弃徐志摩。随父亲提前回国去了。后来林徽因嫁给了梁启超的儿子梁思成。梁启超和林长民成了亲家。可以说是门当户对了。

第三个女人:陆小曼

美女陆小曼19岁就嫁给了王赓。后来王赓当了哈尔滨警察局局长。业务繁忙。而且两地分居。没有时间陪陆小曼。于是王赓委托自己的好友徐志摩照顾陆小曼。俗话说:“朋友妻不可欺”。对徐志摩这个渣男来说“朋友妻刚好戏”。他与陆小曼之间一来二去搞在了一起。这事后来被王赓给知道了。王赓没有一枪崩了渣男。反而成全了这两个人。

1926年徐志摩与陆小曼结婚。梁启超在他们的婚礼上担任证婚人。可是这位前辈似乎也容忍不了徐志摩在婚姻爱情上的行为。在婚礼上梁启超的祝词翻译成现代语大概是这个意思:“徐志摩、陆小曼你们两个都是过来人。希望不要再作过来人。徐志摩。你这个人性情浮躁。学问上没有什么成就。反而用情不专。以至于离婚再娶。陆小曼。你要恪守妇道。今后不可妨碍徐志摩的事业。你们两人都是离过婚再婚的。都是用情不专。以后要痛自悔悟。重新做人。希望你们这是最后一次结婚。”身为老师的梁启超这一番祝词让全场宾客瞠目结舌。目瞪口呆。要不是徐志摩拉着梁启超说:“老师。给学生留一点面子吧。”。恐怕梁启超还要再说下去。

由于陆小曼是大小姐的身份。花钱如流水。再加上陆小曼的不专情。徐志摩父亲断绝了经济来源。所以徐志摩为他的这段婚姻的错误在买单。他不停地上课。写稿。往返于上海北京之间疲于奔命赚钱。以供应无底洞的陆小曼。

1931年为了赶去北京参加旧情人林徽因的一场演讲会。乘坐的飞机撞到山上。徐志摩也不幸遇难。年仅34岁。徐志摩为他的浪荡。无情又可怜的一生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难怪徐志摩的表弟金庸先生。将他的这位放荡的表哥写进他的小说里。如:《天龙八部》的云中鹤。《连城诀》中水笙的表哥汪啸风。《倚天屠龙记》里的朱九真的表哥卫璧等等。 云中鹤是《天龙八部》中四大恶人之一。而且云中鹤极为好色。云中鹤现实中人物模板就是金庸的亲表哥徐志摩。恰巧徐志摩有个笔名就叫云中鹤。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长空夕醉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9:36:35

    陆小曼,林徽因,诗人,摩的,自己的,的人,都是,婚姻,飞机,他们的

  • 归属感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9:36:35

    没想到大家都对如何评价徐志摩的感情?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擦掉眼泪我依然是王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9:36:35

    爱情。或许是启迪一个人诗性的最好方式。徐志摩也不例外。如果说江南的烟波水柳。家庭的儒雅富足。潜移默化地滋养了他对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