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禽戏有多大的健身作用?
原创

五禽戏有多大的健身作用?

好文

热门回答:

华佗是我国家喻户晓的名医。生活于东汉末年。有“神医”“外科鼻祖”之称。华佗除医术高超外。还精擅养生之术。《三国志》记载他年过六旬而貌有壮容。擅长导引之法。其所创养生功法“五禽戏”流传至今。颇有效益。

五禽戏是华佗通过观察、模仿五种动物所创的导引养生功法。具有防病治病。养生延年的功效。《后汉书·华佗传》记载华佗曾对其弟子吴普言道:“吾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亦以除疾。兼利蹄足。以当导引。体有不快。起作一禽之戏。怡而汗出。因以著粉。身体轻便而欲食。普施行之。年九十余。耳目聪明。齿牙完坚。”就是说华佗认为人体想要正常运行就必须运动。运动则气血脉络通畅。但同时又不能过度运动。要注意把握强度和时间。故而根据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形态加以演化。形成了五禽戏功法。坚持此功法近可治病强身。远可延年益寿。使人身轻体健。食欲健旺。即使年逾九旬也可耳聪目明。据说五禽戏在华佗的家乡谯地家喻户晓。有个孩子生来体弱多病。总是离不开药罐子。坚持练习五禽戏后体质逐渐强健。也不再时时生病。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坚持练习五禽戏可改善人体心肺功能。提高心脏供血能力。改善胃肠功能。促进消化吸收。保护肝肾。调节内分泌。还能加强神经系统的功能。利于神经细胞的修复和再生。提高大脑的调节和抑制功能。

1、虎戏

虎戏主肝。可增强肝胆的疏泄功能。同时舒筋活络。强健筋骨肌肉。使人身轻体健。另外对于糖尿病等内分泌系统疾病以及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等内科疾病也有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2、鹿戏

鹿戏主肾。可补益肾气。健肾壮腰。有助任、督二脉的精气运行。对于因肾气亏虚所导致的腰膝酸软。关节不利。遗精阳痿、痛经、月经不调等有改善作用。还可增强体力。增加肌肉力量。

3、熊戏

熊戏主脾。可调理脾胃。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胃健运则气血得生。且脾主肌肉四肢。故坚持练习熊戏可改善脾胃功能。缓解腹胀腹痛、便秘泄泻等胃肠疾病。加强营养物质吸收。促进血液循环。强健肌肉四肢。改善睡眠。强健体魄。

4、猿戏

猿戏主心。可补益心脑。益智开窍。经常练习能改善记忆力。提神醒脑。悦心情。畅情志。提高人体平衡力。增强肢体灵活性。延缓衰老。还可改善心悸、失眠多梦、盗汗等症状。

5、鸟戏

鸟戏主肺。可调畅气机。宽胸理肺。增强肺功能。增加肺活量。改善呼吸作用。能帮助缓解胸闷气短、鼻塞流涕等症状。还能增强肌力。通利关节。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五脏六腑相辅相成。不可分离。故而五戏虽各有偏重。却能整体调理人体机能。练习五禽戏应选择空气清新的场所。量力而为。循序渐进。坚持练习。

五禽戏经过两千多年的传承和演化。逐渐形成众多流派。其功效也得到了中外人士的肯定。许多中医学院校还将其列为体育课学习项目。不过功法虽好。却不能代替治病。若有疾病仍需及时就医。

文:岳增宝/王传航

其他观点:

提起“五禽戏”。我们的大脑立马会联想起一个人来。他就是大名鼎鼎的东汉神医华佗(字元化)。华佗长期观察熊、鹿、猿、鸟、虎5种动物的生活习性及运动休眠的习惯。总结、归纳、演变出一套行之有效的仿生术数。在后来的传承和发展中。一些医家对五禽戏做了继承和发展。逐渐被今世所沿习。

  

1.虎戏

手足着地。身躯前纵后退各3次。接着上肢向前下肢向后引腰。然后面部仰天。恢复起始动作。再如虎行般前进后退各7次。

  

做虎戏时。手脚均着地。模仿老虎的形象(图1A)身体前后振荡。向前3次。向后3次。即前后、前后、前后(图1B)做毕。两手向前移。伸展腰部。同时抬头仰脸(图1C)面部仰天后。立即缩回。还原(图1D)。按照以上方法继续做7遍。

2.鹿戏

手足着地。头向两侧后视。左三右二。然后伸左脚3次。伸右脚2次。

  

做鹿戏时。手脚仍着地。伸着脖子往后看。向左后方看3次。向右后方看2次。即左后右后、左后右后、左后(图2A);继而脚左右交替伸缩。也是左3次。右2次(图2B)。

3.熊戏

仰卧。两手抱膝下。举头。左右侧分别着地各7次。然后蹲地。双手交替按地。

  

做熊戏时。身体仰卧。两手抱着小腿(图3A)抬头。身体先向左滚着地。再向右侧滚着地。左右滚转各7次(图3B)。然后屈膝深蹲在地上。两手在身旁按地。上体晃动。左右各7次(图3C)。

4.猿戏

如猿攀物。使双脚悬空。上下伸缩身体7次。接着以双脚钩住物体。使身体倒悬。左右脚交替各7次。然后以手钩住物体。引体倒悬。头部向下各7次。

  

锻炼法如图示:做猿戏时。身体直立。两手攀物(最好是高单杠)。把身体悬吊起来(图4A)。上下伸缩7次。如同“引体向上”(图4B)。在两手握杠、两脚钩杠的基础上。做一手握杠、一脚钩杠。另一手屈肘按摩头颈的动作。左右各7次 (图4C)。手脚动作要相互配合协调。

5.鸟戏

一足立地。另一足翘起。扬眉鼓力。两臂张开如欲飞状。两足交替各7次。然后坐下伸一脚。用手挽另一脚。左右交替各7次。再伸缩两臂各7次。

  

锻炼法如图示:做鸟戏时。双手臂向上竖直。一脚翘起。同时伸展两臂。扬眉鼓劲。模仿鸟的飞翔(图5A、图5B)。坐在地上。伸直两腿。两手攀足底。伸展和收缩两腿与两臂。各做7遍(图5C)。

五禽戏不仅能使人动作灵敏、协调平衡。改善关节功能及身体素质。还有利于高血压病、冠心病、高脂血症等的防治。就像《三国志》中记载的一般:“佗语普曰:‘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尔。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不朽是也。是以古之仙者为导引之事。熊颈鸱顾。引挽腰体。动诸关节。以求难老。吾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亦以除疾。并利蹄足。以当导引。体中不快。起作一禽之戏。沾濡汗出。因上著粉。身体轻便。腹中欲食。’普施行之。年九十余。耳目聪明。齿牙完坚。”我想。养生中如此这样的好方法。要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华佗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其他观点:

众所周知的是。五禽戏是汉代名医华佗所创立。这套功法通过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形态、姿势、动作。结合中医、气功、养生等理论创编而成。

今天我们大多数人练的五禽戏是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组织有关专家。按照传统五禽戏的风格、特点。结合现代社会的特点创编。

五禽戏来自于《三国志·华佗传》的记载。其动作顺序为虎、鹿、熊、猿、鸟。整套功法共10个动作。分别为:

虎戏:虎举、虎扑

鹿戏:鹿抵、鹿奔

熊戏:熊运、熊晃

猿戏:猿提、猿摘

鸟戏:鸟伸、鸟飞

五禽戏功法经常练习不仅可以健身养生。因为其包含了丰富的中医、气功、养生学的内涵。虎、鹿、熊、猿、鸟这五禽各有特点。分别仿效虎之威猛、鹿之安舒、熊之沉稳、猿之灵巧、鸟之轻捷。

鹿戏中的轻盈安舒首先体现在动作上。鹿抵中手臂的运行路线和手指的相应变化。鹿奔中提腿前迈的步幅。握拳扣腕的手型变化。重心的前后移动。富有弹性的换步及不僵不滞的动作都体现了鹿戏的特点。其特点还体现在意境、神韵、气息的变化上。旭日东升。原野之上。青草朝露。静谧怡人。群鹿沐浴在清晨的阳光之中。悠闲自在。举头四顾。低头相向。嬉戏相抵。你退我进。乐意无穷;忽而发足奔跑。迅驰而又优雅。腾挪之际。轻盈灵活。在演练的神韵上还要体现出鹿的和善、喜悦、轻灵、敏捷。“鹿抵”时。两臂犹如鹿角。迈步拧腰。转头角抵。后腿撑直。似两鹿较力。全神贯注。气息鼓荡;“鹿奔”时。举手投足犹如鹿轻盈前奔。屈体回收。蓄势待发。舒展还原。放松肢体。收脚换步。发力疾奔。呼吸和动作的配合。要顺其自然。循序渐进。不必勉强。

鹿之所以能长寿。是由于其安静休息时。蜷曲而卧。首尾相接。接通了任督二脉的原因。仿效鹿的动作特点和神态特征来练功。可获填精益髓、延缓衰老之效。五禽戏中的鹿戏正是模仿了鹿好角抵、善于运转尾闾、神态安闲雅静的特点。通过对腰部、督脉、膏肓的锻炼达到振奋阳气、强腰壮脊的作用。

“鹿抵”是健身气功·五禽戏鹿戏中的第一个的动作。动作要求后脚脚跟踏实。固定下肢位置。同时腰部侧屈拧转。压紧一侧腰部。另一侧腰部和胁肋部借助上举手臂后伸。得到充分牵拉。此动作非常强调腰部的拧转和尾闾的活动。

“鹿奔”是健身气功·五禽戏鹿戏中的第二个的动作。在“鹿奔”动作中。头前伸、背后拱、腹收缩、臀内敛。躯干部形成一张“竖弓”。在外象上看腰背部得到了充分的伸展和拔长。在内里使督脉得到充分的锻炼。

督脉起于小腹。向下通过会阴。在身体后面行于腰背的正中。循脊柱向上。经项部到达风府穴。进入脑内。沿头部正中线。经头顶、额部、鼻部、上唇。到唇系带处。它与任脉、冲脉相通。与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相合。联系心、肾、脑。督脉和任脉、冲脉、带脉、阴维、阳维、阴跷和阳跷共同构成人体奇经八脉。手、足三经都与督脉交会于大椎。掌管着全身的阳经。能够调节阳经气血的作用。故称为“阳脉之海”。督脉主要腧穴有长强、腰阳关、命门、大椎、百会、兑端、龈交等共28穴。它的作用是主管生殖机能。特别是男性生殖机能。该经脉发生病变。主要表现为脊柱强直、角弓反张、头重痛、项强、眩晕、癫痫、癃闭、遗溺、痔疾、妇女不孕等。健身气功·五禽戏中的鹿戏。就是通过“竖弓”的方法。达到锻炼督脉、振奋一身之阳气的目的。

“鹿奔”动作中。通过身体后坐。两臂前伸。胸部内含。背部形成“横弓”的形状。这个动作使肩胛骨得到充分的舒展和收缩。起到了挤压和按摩“膏肓”的作用。膏肓。位于第4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的地方。是人身9大奇穴之一。

膏肓是一般锻炼、针灸、药物都不容易起到作用到的地方。所以我们常用“病入膏肓”来形容病情的严重。甚至已经到了没有办法医治的地步。在《左传·成公十年》中记载这样一个故事:战国时。晋景公病得厉害。他派人去请秦国名医秦缓。在医生到来之前。晋景公做了一个梦。他梦见病魔变为两个小孩。其中一个说:“那个医生就要来了。听说他的医术很高明。我们逃到哪里去藏身呀?”另一个说:“不用怕。你我分别躲到病人肓的上面和膏的下面。他的医术再高明也无办法。”不久。秦缓到了晋国。为景公看病后非常失望地说:“您病得很厉害。病已经进入膏肓。膏肓是药力不能达到的地方。我无能为力。”秦缓说的话跟景公的梦完全吻合。景公既惊讶又佩服。

这种练习方法。不仅在五禽戏功法中存在。其实在健身气功的其他功法中。也有类似的这种锻炼“膏肓”的动作。如易筋经中的“倒拽九牛尾”、“九鬼拔马刀”。六字诀中的“呬字诀”。八段锦中的“两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等。或多或少都与锻炼“膏肓”有关。(摘编自国际体育总局网站张明亮 代金刚有关文章)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退到无路可退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0:25:07

    华佗,动作,膏肓,五禽戏,功法,督脉,身体,气功,腰部,人体

  • 听闻你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0:25:07

    没想到大家都对五禽戏有多大的健身作用?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眼泪、说拜拜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0:25:07

    华佗是我国家喻户晓的名医。生活于东汉末年。有“神医”“外科鼻祖”之称。华佗除医术高超外。还精擅养生之术。《三国志》记载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