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是“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而不是“献”或“奉”呢?
原创

为何是“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而不是“献”或“奉”呢?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基本就是一种交易!!!以前封建皇朝。都要文臣。武将的!!!现在亦一样!!!否则怎能定国。安邦呢???从前学文的考状元。以所学谋个一官半职。货。即换也!!!`武将保家卫国又何尝不是!!!忠君。爱国。为人民!!!所以:“凡中华民族之儿女。坚决不做买国求荣的汉姦之事!!!祖国母亲。终有千般不是!!!但她永远是你的母亲!!!背判祖国你就永远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了!!!爱国才是唯一!!!

其他观点:

“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这句古语意思是学会了文韬武略撑握了文才武艺。都会去求得帝王的赏识而得到重用。

为什么用货字。而不用“献”或“奉”字呢?货在这里应做卖字理解。纵有满身的本事。想得到朝庭的赏识。要去为国家服务。但人家偏偏不买你的账。就是不用你。也叫怀才不遇。

这句话还有下句:“学会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帝王不用。卖给识家。识家不用。仗义行俠。”所以用货字是比较贴切的。卖与买是双向选择。“献”与“奉”则是无条件的。没有选择的余地。



其他观点:

孔子待价而沽!

孔子有一次病的非常重。弟子子路就让孔子的学生们组成治丧委员会。准备为孔子大操大办丧事。没想到的是孔子居然好起来了。听说为自己去世居然还成立的治丧委员会。大为不满。为何?孔子最注重“礼”。孔子不是官员。按照礼仪是不应该有“治丧委员会”。于是乎孔子和弟子子贡就有了一番关于文人做官的对话。如下:

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

子(孔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出自《论语》)

子贡将学问比作美玉。出去做官就是把自己的学问卖出去。孔子的意见是不反对弟子做官。卖了、卖了。我也在等待那个赏识我的“商人”!这也是“待价而沽”这一典故的出处。

这也就是“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最直接的来源了。元朝时期。无名氏曾经做元杂剧《庞涓夜走马陵道》。在这一杂剧的开头诗文中就出现了这句话。是最直接的渊源了。

为何说“货与帝王家”。而不用献、奉?

结合孔子“待价而沽”的原始含义。孔子将学习的文化技能以及携带这种技能的人比喻做货物。等待商贾们来购买。孔子没有说商贾是谁。但非常明显。君主是最大的商贾。商贾如果购买了。那么携带技能的人就会出仕做官。然后俸禄、配置也就都有了。

元代的人更讲究贴合民生。写出来的杂居要给普通百姓们看。不能太文言了。所以说的非常直白。人学习了文艺、武艺。最终是要有人赏识。这个赏识需要一个过程。就是科举考试。一旦考中就好像货物找了一个好买家。官位得坐。俸禄拿来。和简单的买卖是差不多的。不过更隐晦了些。俗语说——千里求官只为财。具有文艺和武艺的人也是在兜售自己和自己的才能。求得人生的富贵。

“学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就是非常直白的说法。让人一看就懂。如果用“献”、“奉”代替。显得假仁假义。根本不符合实际了。观看戏剧的人都明白。那些将自己的才能卖给帝王的人绝大部分都是求官、求财的。真正清高的没有几个。老百姓最有体会!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退到无路可退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0:26:07

    孔子,的人,帝王,武艺,自己的,商贾,待价而沽,弟子,俸禄,爱国

  • 迎客心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0:26:07

    没想到大家都对为何是“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而不是“献”或“奉”呢?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浮生三叹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0:26:07

    基本就是一种交易!!!以前封建皇朝。都要文臣。武将的!!!现在亦一样!!!否则怎能定国。安邦呢???从前学文的考状元。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