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问答也来个三连。补上普鲁士这一环。德国历史这个话题。就算讲完整了。
英国首相丘吉尔说:普鲁士是万恶之源。万恶之源。基本代表了西方世界对普鲁士的观感。从一战到二战。德国都是战争的策源地。即便如此。大家也不能彻底否定整个德国和所有德国人。于是。普鲁士就成了最终清算对象:这家伙才是真正的万恶之源。
英国人只是说说。而苏联人则身体力行。进军的德国的时候。苏联红军的一个明确任务。就是铲除普鲁士的历史记忆。所以。不仅普鲁士境内的古老庄园要被毁掉。就连贵族世家的祖坟也要铲平。其中。还包括铁血宰相俾斯麦的祖坟。
但是。苏联人觉得还不彻底。
二战后。苏联要求德国必须把普鲁士首任国王的加冕地。即哥尼斯堡。划给苏联。在彻底改造后。哥尼斯堡变成了一个纯俄罗斯城市。即加里宁格勒。这个哥尼斯堡还是大哲学家康德的故乡。但现在。它已经不属于德国。
欧洲人在感情上恨死了普鲁士。苏联人在行动上清算了普鲁士。杀人不过头点地。到这个时候。普鲁士的悲惨命运总该有个终点了吧?
并没有。
1947年。苏联和西方世界联起手来。共同宣布:以普鲁士为名的国家正式灭亡。并不获承认。
自此之后。世界再无普鲁士。
那么。对于普鲁士。德国人又是什么观感呢?
普鲁士与德国的关系。有点儿类似于战国以后的秦国与天下的关系。秦国统一了天下。但天下人都恨秦国、也恨秦人。于是。秦国灭得最彻底。后世关于秦国和秦朝的批评。也最激烈。
普鲁士在德国就是这个待遇。
简单说。不仅欧洲人、苏联人对普鲁士欲除之而后快。而且德国人自己对普鲁士同样视如仇雠。甚至。这种感情基调还是穿越时间维度的存在。
联邦德国第一任总理阿登纳。就特别不喜欢普鲁士。战后德国成长起来的自由派知识分子。则直接把普鲁士等同为军国主义。认为普鲁士与希特勒一脉相承。
那么。是不是因为德国人输掉了二战。所以才把罪责和怨恨推给了普鲁士?
实际上。在一战及以前。普鲁士的人设就不怎么样。
《他们已不再变老》这部纪录片。以众多英国士兵的口吻讲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其中的一些话。特别值得玩味。
在见到德国战俘之后。英国士兵说。“很多德国军人其实并不坏。非常友好”。
这是一种不带成见的客观评价。但接下来的口风就变了。
“事实上。其中一些巴伐利亚人是非常正派的人”。“巴伐利亚人和萨克逊人。他们是德国人中比较文明的。可能因为有英国血统吧”。
不是所有德国人都很友好。而是巴伐利亚人和德国的撒克逊人很友好。那么。普鲁士人呢?
“之前。有个德国伤员。应该是巴伐利亚人。我们(英国士兵)对他很好。要吃有吃、要喝有喝。他甚至也开始咒骂普鲁士人”。
不仅英国人咒骂普鲁士人。而且连德国俘虏也跟着英国人咒骂普鲁士人了。
“我们前方遇到(德国的)撒克逊人。甚至会提醒我们。要跟他们换防的是普鲁士人。他们憎恨普鲁士人。普鲁士人就是一群残忍的混蛋”。
这时候。你会发现:一战战场上的德国士兵未必恨英国人。却特别恨普鲁士人。
所以。对于普鲁士的恨。是不分地域的。而且。还是穿越时间的。现在是这样、以前是这样;二战后是这样。二战前是这样。
但正如“祖龙魂死业犹在”“百代都行秦政法”一样。现代德国的统一框架和底层精神。恰恰源自普鲁士。从德国自身的历史来说。普鲁士必须居于核心地位。
首先。普鲁士实现了德国统一。神圣罗马帝国时期。你只能说那是一个德意志地区。而不能说是统一的国家。正是因为普鲁士崛起了。德国才实现了统一。是普鲁士人统一了德国。建立了现代德国。有了这个历史事实做背书。普鲁士的地位就不能被忽视。也无法被撼动。这就如秦国和秦朝不能被忽视一样:大一统加中央集权标志着中国实现了政治早熟、建立了“现代”国家。这个历史路径是从秦朝开始的。而不是从汉开始。更不是从周开始。
其次。普鲁士奠定了德国的底层精神。今天我们对德国人的总体印象。即德国的民族性。比如守时、尽职、讲效率、组织性、纪律性。等等这些都源自普鲁士。而不是巴伐利亚、符腾堡等南德地区。一盘散沙加分崩离析的神圣罗马帝国。更不会涌现出这些东西。正是因为普鲁士统一了德国。才把自己的这些特质变成了德国的特质。
所以。追溯德国特质的形成。一定要从普鲁士身上寻找答案。
普鲁士的源头。不是某个部落。也不是某个贵族。更不是某个地区。而是条顿骑士团。这是一个宗教性的封建军事组织。所以。它首先是一个军事组织。军事组织的纪律性。天然成为这伙人的精神气质。
同时。条顿骑士团。还是一个宗教性的组织。所以。宗教对它的影响也就不言而喻了。在当时。宗教的最大影响就是十字军东征。这是来自罗马教会的呼召:你们要向东殖民。去征服和改造异教徒。条顿骑士团。自当义不容辞。
正是在向东殖民的过程中。条顿骑士团从一个宗教性的封建军事组织。发展成一个统治17万平方公里土地和100万人口的准国家组织。在诸侯林立的欧洲。这已经是相当可观的体量。
但这时候。条顿骑士团还听命于罗马教会。
随即。马丁•路德掀起了欧洲的宗教改革运动。当时的骑士团大团长。亲自去拜见了马丁•路德。在路德的建议下。骑士团改为世俗国家。正式与罗马教会决裂。建立了普鲁士公国。
之后。普鲁士成为新教在东北欧地区的桥头堡。新教在这个地区的第一场布道。就选在了普鲁士的哥尼斯堡。
到这个时候。普鲁士的两个底层精神来源。也就出现了:一个是骑士团。一个是新教。骑士团的纪律、苦行、协作和尚武。新教的理性主义和彻底性。共同注入到了普鲁士的民族特质之中。
而向东殖民的过程中。普鲁士越来越远离欧洲的文明中心罗马。而越来越接近斯拉夫文化圈。所以。远征的艰苦和征战。斯拉夫人的坚忍和服从。又对普鲁士进行了一种“深入灵魂”的改造。
骑士团、新教、远征和斯拉夫。以及远离罗马。等等这些因素共同造就了一个非常与众不同的普鲁士。你不能说普鲁士是罗马的。因为它远离罗马;你也不能说普鲁士是传统的。因为它改信新教;你也不能说普鲁士是世俗的。因为它来自骑士团;甚至。你都很难说它是德意志的。因为它的发展历程独树一帜。
歧视源自选择。选择源自不同。一个与众不同的普鲁士。也就难免遭遇各种歧视和非议了。
而接下来。普鲁士还要继续与众不同。
近代欧洲之所以崛起。一是因为资本主义。二是因为理性主义。资本主义砸破了封建枷锁;理性主义砸破了宗教牢笼。
但。普鲁士的崛起路径不是这样。具体而言。普鲁士崛起主要有两个可见的支点。和一个贯穿其中的逻辑。
第一个支点:官僚制。
从理性主义生长出了现代国家。而现代国家的标配就是官僚制。权可认为这是欧洲现代化的一般路径。
这里所谓的官僚制。你完全可以认为是中国早在秦朝就建立的官僚制。弗朗西斯•福山在其《政治秩序的起源》所说。“中国比希腊和罗马更值得关注。因为只有中国建立了符合马克斯•韦伯定义的现代国家。中国成功发展了统一的中央官僚政府。管理众多人口和广阔疆域。”
普鲁士建立官僚制的过程。更接近于中国战国时代的秦国。
三十年战争打完之后。继位的大选侯弗里德里希•威廉。立即着手建立国家常备军。为什么刚打完仗就要建立常备军?
因为竞争激烈。
三十年战争期间。新教和天主教的军队把德意志当成了主战场。在这里反复冲杀。后期。外国军队开进普鲁士的时候。首先遭遇的不是敌人。而是饥饿。因为普鲁士已经俨然被动“坚壁清野”了。很多地方被杀成了无人区。
所以。为了生存。普鲁士必须建立常备军。接下来就是一条类似于秦国变法的连锁反应:为了养活常备军。就要收税;为了收税。就要建立官僚制。于是。一个专业化、高效率的官僚体系就在普鲁士诞生了。
我们一般认为德国人的效率高。实际上不是德国的人效率高。而是德国的国家效率高。而德国的国家之所以效率高。就是因为官僚制。有了专业化、体系化的官僚制。你才能效率高。才能集中力量干大事。
从秦战国到秦朝。也是同样的逻辑链条:因为竞争激烈。所以要整军备战;因为要整军备战。所以要集中资源;因为要集中资源。所以要革新国家组织模式。而革新的国家组织模式。就是官僚制。
同时。普鲁士的一些做法。完全就是秦政秦制翻版。比如搞基础设施建设。开运河、修桥梁;比如搞统一币制。建立全国性的邮政系统。这与始皇帝驰道天下、统一度量衡如出一辙。秦朝对农业生产高度干涉。甚至播多少种子都要规定到法令中。而普鲁士为了解决粮食问题。则强令全国百姓吃土豆、种土豆。为了保护水土、促进农业。普鲁士规定农民在结婚之前必须种满12棵树。这种精细化的官僚操作。你在传统欧洲。甚至近代欧洲。都很难找到类比的对象。却都可以拿来与秦国类比。
近现代欧洲国家的崛起路径。应该是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以及启蒙运动的思想觉醒。然后自下而上、自我组织的社会运动。最后逐渐实现了现代化。而国家仅仅负责完成最后一环。英国和美国就是这套标准流程。
但普鲁士的崛起路径则是自上而下的国家主导。国家是监护人、国家是推动者、国家是组织者。自上而下。就是普鲁士的发展特征。
德国的统一和强大。完全是普鲁士模式在整个德意志地区的广泛溢出。而最高效率的溢出方式。就是战争。民族主义成形于法国。拿破仑打遍欧洲之后。民族主义就溢出到了整个欧洲大陆。这套逻辑同样适用于普鲁士和德国的统一。所以。理解普鲁士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就是普鲁士军队。
第二个支点:普鲁士的军队。
“其他的国家是拥有一支军队。但普鲁士却是一支军队拥有一个国家。”
但是。法国有拿破仑的军事政变。英国有克伦威尔的军事革命。然而。普鲁士的军队。却从未发动过政变和革命。所以。我们需要重新认识普鲁士的军队。而不能简单地将其等同为军国主义。
军队在普鲁士的地位。是怎么强调都不过分的。军队要么走在国家的前面。成为改革的急先锋;要么走在国家的后面。成为保守的反对派。
普鲁士的军队属于前者。
大选侯弗里德里希•威廉。要建立普鲁士的国家常备军。于是。有了官僚制的连锁反应。即:为了养兵。必须收税;为了收税。必须用官。
但官僚制涉及到整个国家的结构转型。所以这个连锁反应缺少了重要一环。即:普鲁士怎么搞定反对派?怎么才能把权力从贵族手中转移到官僚手中?
实际上。这就是政治集权的问题。在秦战国。主要是通过商鞅变法实现的。而在普鲁士。则主要是通过军队来实现的。
因为三十年战争打得实在太惨。还因为普鲁士处于四战之地。所以必须打造统一的国家军队。这是基本共识。但军队建立起来之后。应该由谁指挥?如果由贵族来指挥。那还不如不没有。所以。军队要由君主来指挥。到这一步。还是商鞅变法的套路。
但是。接下来则出现了分叉:政府官僚制、军队尚首功。然后干废贵族。这是秦战国的路子;而普鲁士则是让贵族加入军队。担任军官和君主的侍从。贵族被普鲁士的军队吸收了。所以。普鲁士的军队成了国王和贵族间的联系纽带。
军队在普鲁士很重要。但普鲁士的军队为什么能打?
军队优先。一直是普鲁士的国家传统。脉络之下还有脉络、地基之下还有地基。而普鲁士最深的脉络和最底的地基。恰是条顿骑士团这个军事组织。所以。军队优先也就不奇怪了。这个路径依赖一旦确定。普鲁士军队就只能越来越重要。直至被打造成欧洲的样板军队。
制度再先进。也要靠人来执行。在这个过程中。“士兵国王”弗里德里希·威廉一世(跟那个大选侯同名。但不是一个人)。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普鲁士是个奇葩。“士兵国王”则是奇葩中的奇葩。
“士兵国王”弗里德里希·威廉一世。完全是个一毛不拔的吝啬鬼。而这种吝啬是从娘胎里带出来的。甚至连他的母亲。都忧虑这个吝啬孩子将来会怎么当国王。果不其然。当了国王之后。这家伙堪称吝啬到变态:各种排场花费一律砍掉、全国财政亲自审查。在花钱这件事上。“士兵国王”要多认真有多认真。
但唯一例外的就是军队。
对于军队。“士兵国王”不仅肯花钱。而且花大钱。就是在他当国王期间。普鲁士的军队从3.8万人扩张到8万人。在当时。普鲁士的总人口在欧洲排在第十三。而军队数量却能排进前五。如此规模的军队匹配如此体量的国家。必然导致畸形的财政安排。普鲁士的年财政收入是700多万银币。却竟有600万花在军队上。所以说普鲁士是军队拥有国家。一点儿也不过分。
接下来是腓特烈大帝。他高度重视军队的技能和军队的精神。军事演习。就是腓特烈大帝率先开创的。通过平时的军事演习。普鲁士军队不断磨练军事技能。提高了战术水平。脱胎为欧洲的样板军队。同时。腓特烈大帝还把普鲁士的国家主义注入到了普鲁士军队。强调军队不是为国王打仗。而是为国家打仗。
真正检验普鲁士军队的。当然是战争。七年战争期间。作为英国的同盟。普鲁士独自面对法、俄、奥三大强国。普鲁士的人口是500万。法、俄、奥的人口是8000万。但就是在这种悬殊对比的情况下。普鲁士硬是扛到了最后。
除了腓特烈大帝的明智指挥。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普鲁士拥有一支堪称欧洲样板的军队。普鲁士的军队。成就了腓特烈大帝的威名。
但是。1806年。普鲁士遭遇了真正的劲敌。这个劲敌就是拿破仑。在耶拿会战中。普鲁士的样板军队一败涂地。战败之后。领土被割走一半。军队由20多万人裁减到4万2千人。而且还要赔款一亿两千万法郎。
但60余年后。普鲁士的军队一雪前耻。六个礼拜就将法国打到投降。而且。普法战争后。普鲁士统一了德国。建立了强大的的德意志第二帝国。那普鲁士是怎么重新崛起的?
一个逻辑:自上而下。
从普鲁士的官僚制到普鲁士的军队。你会发现一个共同的运作特征。那就是普鲁士一直不断创新、不断改革。而创新和改革的方式一直是自上而下。
英国、美国。甚至法国。这些国家的近现代化方式。都是自下而上的。但普鲁士是自上而下。也就是国家主导、国家推动。
耶拿会战后。普鲁士痛定思痛。立即着手分析原因、实施改革。
普鲁士军队的战败原因。不是自己太差。而是对手太强。但对手的这种强。不是质量和数量的强。而是结构的强。样板军队的普鲁士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把“排队枪毙”的线式战术发挥到了极致。普鲁士的军队能够组成密集队形。然后一枪不发地压向敌人。在接近敌人后按照命令统一开枪。这是普鲁士的优势。却在耶拿会战中成了劣势。
先用大炮轰、再用骑兵砍、最后步兵上。这就是拿破仑的战争三板斧。可能未必管用。但炮兵出身的拿破仑则把炮兵运用发挥到了极致。(PS:法国的炮兵学的是普鲁士。但进行了重新编组。能够灵活在战场上移动。能够有效支援步兵)所以。密集队形的普鲁士军队一旦遭遇法国炮兵。就是一场灾难。
同时。拿破仑创造了师一级的军事单位。师这一级。不仅能够形成强大的战斗力。而且能够更为灵活的独立部署。这时候。法国军队就是由一个又一个的师组成的模块。排兵布阵成了拼图游戏。而普鲁士的军队结构。却仍然是几十、上百个营隶属于一个统一的大兵团。在战场上。两种模式孰优孰劣。也就立见分晓了。
此外。法国主要是革命军队。训练时间短、士兵不专业。所以。法国直接放弃了密集队形的“排队枪毙”。而是组成了各种小而灵的作战队形。横队、纵队、散兵应有尽有。在配合上炮兵以及师一级的战争模块。法国打普鲁士。就成了高维打低维。
但是。这些原因属于后视之明。当时的普鲁士未必能够找到。普鲁士只能看到海面上的冰山。所以改革只能从看得到的地方着手。诸如成立统一的陆军部、开放军官团以及设立军校等等。
但是。这些改革统统没用。因为根本就没有落地。但是有一点改革却发挥了作用。那就是:拿破仑的军队怎么干。普鲁士的军队就怎么改。
1813年莱比锡会战中。打头阵的普鲁士的军队就是按照法国军队的方式。再一次迎战拿破仑。战后。甚至连拿破仑都说:“这帮畜牲已经学到一些东西了。”
但是。普鲁士学到的。还不止如此。拿破仑首创了师一级军事单位。而普鲁士则首创了参谋部的指挥幕僚机构。
大兵团作战。往往依赖将军的聪明睿智。所以。才有韩信点兵多多益善之说。但是。一个人再怎么睿智。也无法如臂使指地指挥庞大规模的军队。军队超过一定规模。将军不仅点不过来。而且也指挥不过来。比如莱比锡会战中。法国军队有18万人。但有一半以上的军队没被指挥到。也就没有发挥作用。所以。只有专业化的军事幕僚组织。即参谋部。才能指挥得动大兵团。
此外。还有以克劳塞维茨为代表的军事思想的创新。在承认战争具有不确定的前提下。军队只能在不确定性中适应战争。而不能僵化保守、固步自封。所以。虽然德国在一战和二战都战败了。但德国军队的战术从不落伍。甚至一直超前。这就是军事思想的作用。
自上而下的逻辑。一直主导着普鲁士的军队改革和创新。同时。自上而下的逻辑。也主导了普鲁士的国家改革和发展。
1806年以后。普鲁士着手实施了施泰因和哈登堡改革。这场改革。包括解放农民、城市改革、行政改革和军事改革。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普鲁士就获得了再次崛起。通过改革。普鲁士的国家权力直达社会基层。行政管理能力再一次升级。
1870年。普鲁士这个神圣罗马帝国的“沙石罐头”。竟然实现了帝国再造。建立了一个足以改变欧洲格局的德意志第二帝国。
那么。德国人、欧洲人。甚至苏联人。为什么都恨普鲁士呢?
没必要寻找其他解释。与众不同。就会招人恨。普鲁士的独特发展路径、行为方式以及外在表现。使它成了欧洲的一朵奇葩。普鲁士跟谁都不一样。挨骂也就再正常不过了。在普鲁士崛起的过程中。最招人恨的。可能还不是普鲁士。应该是法国。因为法国把自家国王都给杀了。在当时看来。这不是奇葩而是变态。所以。几乎全部的欧洲王国。不仅恨法国。而且怕法国。一战以后。比德国更招人恨的。是苏联。因为苏联比德国的普鲁士风格。更为与众不同。放到今天。也是一样。
普鲁士对德国很重要、对历史有影响。那普鲁士有什么问题吗?
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就是轴。守时、尽职、讲效率、组织性、纪律性的反面。就是轴。一战之前。德国只有一套作战方案。就是施里芬计划:无论跟谁打仗。都要先灭掉法国。连德皇威廉二世都看不下去了。就问我们能不能不打法国、先打俄国。但总参谋部的回话是我们只有一套作战方案。普鲁士和德国的军队不政变、不革命。也不造反。但是。它极为讲求专业化。打仗是军队的专业。所以皇帝也要靠边儿站。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需要承担的一个重要责任就是轴。否则。德国先打俄国。法国未必插手。一战很可能不会打成世界大战。
再一个隐含其中的问题。就是负担。
历史提供了经验。但历史也提供了负担。越是历史深厚的国家。其所背负的行囊也就越是沉重。比如希特勒侵略苏联的时候。德国就把向东殖民当成了历史依据。向东殖民。实际成了一种历史的负担。
军队优先也是一种负担。两次世界大战都策源在德国。不能说与这种传统没有关系。英国人擅长搞外交。德国人擅长搞军事。遇到事情。英国人想的是:能不能谈判。而德国人想的是:能不能打赢。
而普鲁士最沉重的负担。则是国家主义。普鲁士能搞国家军队、能搞官僚制、能够坚持自上而下。都是因为国家主义。在发展的过程中。国家的权重过大。好处是效率特别高。而坏处则是导致社会难以发挥缓冲作用。在关键时刻。更无法阻止国家犯错误。
德皇说打法国、总参谋部马上画策、军队立即动员。老百姓说啥也不好使。甚至议会也要靠边儿站。希特勒挞伐欧洲、侵略苏联。几乎是想干啥就干啥。如果换做是英国和美国。希特勒能搞成吗?
功过是非也罢。普鲁士的影响都不能被忽视。虽然世界已无普鲁士。但理解德国却始终不能绕开普鲁士。
其他观点:
凯尔特人。主要分布在爱尔兰、苏格兰、威尔士等地。占据了英国很重要的一部分。
斯拉夫人。那就太出名了。北方的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以及巴尔干半岛上的那一堆国家。都算得上是斯拉夫人的地盘。
至于日耳曼人。那可就厉害了。英格兰、挪威、丹麦、冰岛、瑞典、德意志、奥地利、瑞士、荷兰等地。遍布着数量众多的日耳曼人。
其他观点:
普鲁士跟德意志之间的关系。就像当年春秋战国时候秦国跟整个华夏之间的关系。普鲁士不过是神圣罗马帝国那么几百个邦国之一。尺码略微大了一些。
当然了。后来秦国统一了华夏成了秦朝。普鲁士统一了德意志。只不过因为西方的习惯不能叫普鲁士王朝。而是把普鲁士掌权的霍亨索伦家叫成了霍亨索伦王朝。
中国现在有人自称秦人吗?好像没有了吧?所以今天的德国人肯定也叫自己德意志人不会叫自己普鲁士人啊!
该走入历史的最终会走入历史……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准备与好友合伙做生意,开什么店合适?
- 想开个店,开什么好呢?资金不多,刚刚创业。谢谢?
- 有什么行业适用于初创业?
- 刚入社会的人想开店,最好开一家什么店?
- 我是一个创业小白,想要开一家店铺,大家有什么好的推荐吗?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147226.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普鲁士,军队,德国,国家,法国,苏联,官僚,欧洲,秦国,德意志
没想到大家都对普鲁士和德意志是什么关系,现在德国人自称普鲁士人还是德意志人?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问答也来个三连。补上普鲁士这一环。德国历史这个话题。就算讲完整了。英国首相丘吉尔说:普鲁士是万恶之源。万恶之源。基本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