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出差埃塞俄比亚。花2000元租了一套别墅。又花500元就可以请个保姆。这种生活是我在国内不敢想的。看是不错的生活。但我却一刻也不想在埃塞俄比亚多呆。由于工作缘故。2014年的时候。我在埃塞俄比亚待了几个月。亲身经历。说说在埃塞俄比亚这个号称美女之国的见闻。
埃塞俄比亚生活见闻
1-在埃塞俄比亚城市里面。很多各种各样的烂尾楼。有些楼都还没封顶。由于烂尾的缘故。一二层已经有人在那里开始营业。哪怕在埃塞俄比亚首都。这种房子也是到处可见。
2-当地的咖啡真的很香。感觉跟外面的很不一样的。而且他们煮咖啡是很有仪式感的。
3-当地经常停电。有时候一天会停几次。只要习惯了就好。
4-当地贫富悬殊。有钱人住别墅。土著住毛房。穷人住泥巴房或者铁皮房。
5-在埃塞俄比亚卖衣服的人。很喜欢把裤子穿在模特身上。然后倒置放在地上。
6-而买鞋子的就像风铃一样。在一条绳子上面挂着。随风飘零。
7-埃塞俄比亚城市街头到处都是脏乱差。垃圾到处都有。而且城市的基础设施非常差。
8-当地的小孩一般遇到的时候。都会问你要零钱或者零食。
9-交通非常拥堵。各种车况非常差的机动车在道路上面行驶。安全堪忧。
10-机场需要安检这个可以理解。但在埃塞俄比亚去超市。商场也是需要安检的。而且是非常原始的安检:搜身。
11-经常在网络上看到的“黑珍珠”美女。一般说的都是埃塞俄比亚的姑娘。
12-如果想跟当地人拍照。一定要得到对方允许。另外很多拍照都是需要收费的。
13-在埃塞俄比亚城市里面。有很多餐厅。建材。家具等等商店都是中国人开的。很好分辨。因为这些店铺上面都是有很明显的中国元素标识。
14-在埃塞俄比亚电话充值跟我们以前一样。都是卡片式的。但很少人会一次性充值超过几十元人民币的。
15-不要以为埃塞俄比亚的女性皮肤黑黑的就不需要美白和防晒。她们每天都必须使用这些让自己更加“白”。
16-当地人的工作效率非常低。很多时候本来一个小时能完成的事情。一天都完成不了。
埃塞俄比亚经济
农业
这是当地人最重要的经济支柱。在全国GDP总值占了约50%。全国从事农业的人占了总人口的85%。主要以种植。畜牧业。林业等等为主。当地的农作物有咖啡。鲜花。小麦等等。其中咖啡产量在整个非洲是排行前列的。占了全世界咖啡总产量的15%。但总人口的85%从事农业。当地还是无法解决粮食自给自足。常年缺粮。
工业
在埃塞俄比亚。工业其实在全国GDP总值占比并不高。仅仅是9%。工业上所需的原材料零部件都是需要从我国或者其他国家进口的。另外制造业是以食品。饮料等等为主。主要集中在当地的一二线城市。
旅游业
当地的旅游资源其实是非常丰富的。文物古迹。野生动物等等。但由于城市的基础设施等原因。旅游业目前并不能为埃塞俄比亚提供很好的经济收入。当地目前正常扩建机场。修建旅馆酒店。简化签证等措施来促进旅游业发展。
交通
目前当地的轨道交通几乎都是由我国承建。管理和运营。双线设计。连接东西。南北两端城市。每天运营16小时。运送7500人次。
埃塞俄比亚物价
埃塞俄比亚全国GDP总值是1076亿美元。人均GDP是936美元。在埃塞俄比亚。当地人每月收入几乎都在50美元左右也就是人民币300多元。高一点的可能也就100美元左右。
曾经有一个中国人在埃塞俄比亚开了一家服装厂。月薪300元人民币。结果大家都抢着干。最后一下子招了几千人。这样的收入水平是远远低于世界其他国家。例如肯尼亚。孟加拉国等等。
有人相信20美元可以在埃塞俄比亚购买一头牛吗?这是真实存在的。埃塞俄比亚有超过600万头牛。其中一半是奶牛。但当地的耕种的人不多。所以普通牛真的只要20美元就可以买到一头。
食物
在埃塞俄比亚中餐是比西餐要贵很多的。普通的素菜就要5-10美元。荤菜是素菜的两倍10-20美元。正常在埃塞俄比亚一个人一天的消费在30美元是很正常的。一个月下来在餐饮方面的消费就要900美元。不要以为出去消费才这样。其实自己煮饭费用也是少不了多少。如果选择当地的“特色美食”费用就会相对便宜一点。
衣服
在国内现在看到很多人收旧衣服。其实这些旧衣服很多都是拿到像埃塞俄比亚这些地方售卖的。如果是新衣服在埃塞俄比亚。哪怕质量再差价格都是非常昂贵的。如果质量好的就更加不用说了。一件好一点的衣服在当地需要80美元起步。
住房
很多人过去埃塞俄比亚都是以煮饭为主。当地正常的普通的房子不算贵。但外观好。里面家电家具齐全的就要贵一点了。这些房子很多都需要200美元起步。不过这个不难想象。因为家电家具很多都是从其他国家漂洋过海的。贵也是正常的。
交通
在埃塞俄比亚公交车是最常用的交通工具。而且是非常少的。如果是乘坐出租车或者是自己租车。费用也是非常贵。一般如果长期在当地工作的人。公司都会买车提供交通出行。相对来说还是比较方便的。
娱乐
当地也有娱乐场所。不过不多。一般景点收费是20美元左右。有的更是超过50美元。但这些景点对于本地人来讲是免费的。不过有一点好处的就是。景点的消费一般中国人收取的费用会比其他外国人要低一点。
埃塞俄比亚虽然是一个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但物价确实刚好相反。由于生活上的各种设施。食物大多都是依靠进口。所以贵也是能理解的。就算是这样。当地人也是很多不愿意工作的。物价高宁愿不买。没饭吃就找点水果吃。完全不像我们这么勤劳。
埃塞俄比亚美女
很多人提起非洲美女都会联想到皮肤黑黑的。嘴唇鼻梁宽宽的。经常身穿奇异的服饰。但到了埃塞俄比亚一定会刷新你对非洲女人的看法。在埃塞俄比亚大多数姑娘都是苗条的身材。高挺的鼻梁。皮肤虽黑。但呈现出来的是健康的咖啡色。
当然啦。也不是所有非洲女人都像埃塞俄比亚女人这样。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或许正是埃塞俄比亚的土地比较好。所以当地的女人都是水灵灵的。要知道。在世界各种选美大赛上面。一定会有埃塞俄比亚美女的身影。而且在国际出名的模特里面。也有数十位是来自埃塞俄比亚。无一例外。这些美女除了拥有完美的身材以外。还会能歌善舞。多才多艺。
其实埃塞俄比亚的女人皮肤并不像其他非洲国家的女人那么黑。她们的皮肤相对还是比较淡一点。在我看来为什么埃塞俄比亚的女人漂亮的原因有几个:
地理位置:埃塞俄比亚其实是身处高原。海拔比较高。常年的温度对比其他非洲国家也是要低不少。最高温度也仅仅是27度。加上埃塞俄比亚被誉为“东非水塔”。基本上都是四季如春。每年的降水量充足。就跟我国昆明差不多。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环境还是非常适宜的。
文化因素:埃塞俄比亚是非洲文明古国。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俗话说得好。腹有诗书气自华。埃塞俄比亚的女性之所以多才多艺。离不开这个国家的文化底蕴。
混血人种:在埃塞俄比亚很多人认为他们是属于白种人。其实这个还真的不假。因为埃塞俄比亚靠近阿拉伯。古代的时候。阿拉伯和中东白人曾迁居埃塞俄比亚。由于长期的混血。本来皮肤跟非洲其他国家没两样的埃塞俄比亚。融合了白人的美。更加接近大众的审美观。
埃塞俄比亚交通
在埃塞俄比亚交通也是多样性的。公交车。出租车。火车等等都有。但以前的埃塞俄比亚。无论是他们的公交车还是出租车。甚至是火车都是非常老旧的。近年来才开始慢慢有所好转。
公交车
以前的公交车有的甚至连门都没有。窗口上的玻璃也是没有的。比国内报废的车辆还要残旧。但在埃塞俄比亚这就是他们的公交车。现在的埃塞俄比亚公交车很多都是新的。有不同的颜色。这些公交车都是外国捐赠的。
出租车
同样的。没门的公交车可能很多人见过。但没门的出租车相信没多少人见过。但在埃塞俄比亚他们的公交车就是这样的。只要能维修。只要维修后能开。他们就坚持。实在不行了就会扔到露天的集散地。
火车
在埃塞俄比亚火车并不是那么安全。而且火车的铁轨是1917年的时候法国修建的。是非常古老的铁路。常年失修。所以非常容易出现事故。当地对这火车线路依赖性非常高。但无奈的是。这火车经常发生这种或者那种问题。很多时候火车出现问题后。乘客就会全部下车用徒步的方式来完成剩下的行程。而火车司机很有可能在原地等待几天才会有人过来进行救援。这也是司机非常头痛的事情。
轻轨
近年来。埃塞俄比亚的居民喜欢上了另外一种交通工具。那就是轻轨。而且还是由我国修建的。到了埃塞俄比亚都格外自豪。在当地这样的轻轨路线一共两条。分别连接了南北和东西的城市。但当地的轻轨跟我们的还是有点不一样。我们是自助买票。而他们是人工售票。不过对于埃塞俄比亚的居民来说。他们已经非常满意了。
除了上述的交通工具以外。有人会想起还有我们最常见的交通工具没说。那就是摩托车和自行车。不是不说。而是这两种交通工具在当地真的太少了。是当地的奢侈品。只有有钱人才会拥有。特别是自行车。大家说说如果把国内淘汰的共享单车。拿到埃塞俄比亚是不是可以小赚一笔?
埃塞俄比亚摩西族
在埃塞俄比亚有一个神秘的部落。相信很多人都在网络上看过他们的照片。这个部落跟我们日常看到的其他部落有点不一样。那就是当地的女性必须把自己的下嘴唇进行刺穿。并且把一个具有文化气息的盘子放到里面。
莫西族的女性在大约8-10岁的时候就开始进行装上唇盘的仪式。一开始唇盘尺寸会比较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盘子也会越来越大。最大的唇盘可达到25cm。唇盘一般是由泥土或者木块制作而成。当地人认为。唇盘可以让她们远离战争和疾病。生活没有痛苦。
这个部落一直以来都是跟外界没有任何联系的。直到了70年代的时候才被发现。当时他们连自己身处什么国家都不知道。后来当地政府专门规划了这个部落的生活区。还有专门的管理部门。莫西族这个区域变成了旅游区。每年前往这里旅游的游客还是不少的。
也就是因为这个部落跟外界接触时间久了。莫西族的女性也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他们觉得唇盘是一种非潮流的文化。而不是一种标准美。所以为了跟大众一样。莫西族的女性也越来越少人。坚持进行这种唇盘的民族文化。
埃塞俄比亚注意事项
当地的治安整体还是不错的。但也有难民流浪汉这些不安全的因素存在。出门今年还是结伴而行。
当地的卫生环境很差。要注意个人卫生和个人防护。
过去埃塞俄比亚之前。在国内把相关疫苗接种再过去。
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和禁忌。
带齐自己的常用药品和物品。
写在最后
埃塞俄比亚是一个经济非常落后的国家。生活的基础设施很差。物价高。在当地生活还是比较难受的。但就是这样的一个地方却被大家称为“美女之国”。去过埃塞俄比亚的人。基本上是不愿意再去第二次的。
看完我说的埃塞俄比亚。对于一个这样的国家。你有想去的冲动吗?
其他观点:
去了埃塞俄比亚才知道千万不要说小姐姐黑。否则她们真的会黑脸。在当地没有驴找老婆都困难。30元才能买一袋方便面。300元就能买一头牛。
埃塞俄比亚初体验
三年前因为出差第一次踏上这片遥远的土地。从广州可以乘坐埃塞俄比亚航空直飞到亚的斯亚贝巴。他们的机场比较小。一眼望过去能看到尽头。到了机场不用担心迷路。指示牌上有中文。而且乘客里中国人的比例很高。
在机场有兑换当地货币的点。不过汇率不太划算。建议可以先少兑换一点。等到了市区再去兑换。
从机场打的去酒店路上看到有绿色车身的轻轨驶过。是由我国援建的。在当地有两条线路。覆盖了主要的区域。票价只要1元钱。
走在埃塞俄比亚的马路上发现周围的女性穿着紧身的衣服和修身的牛仔裤。她们会热情地朝你微笑。从脸型上看不像传统印象中非洲人的形象。倒是有几分鹅蛋脸的精致。她们的肤色也比较浅。在选美比赛中。当地的女性往往取得靠前的名次。可以说埃塞俄比亚美女还是非常养眼的。
埃塞俄比亚有一点比较糟心。在酒店住一个月遇到三次停电。而且一停就停一天。原来那里主要依靠水力发电。每年的10月到次年4月是旱季。很少降雨。导致水力发电厂不够发电需求。
吃方便面的是有钱人
当地有不少中国人开的店。有超市。有餐馆。还有理发店。进去之后原本想用英语交流。没想到店员先开口说起中文。还挺流利的。让人大吃一惊。
近距离地观察当地女性会发现她们的肌肤比较细腻。并没有毛孔粗大的现象。这应该和当地的气候条件有关。埃塞俄比亚温润潮湿的环境下。空气中水分比较足。对肌肤能起到保湿效果。
当地人的收入水平不高。300元就能招到人。在中国店子工作收入相对好一点。超市营业员的月收入450元。中餐厅的服务员一般月收入500元。理发店的助理每个月挣700元。
那里的东西并不便宜。超市里一升果汁要7元。一盒酸奶3元。一斤西瓜15元。最贵的是一袋方便面要30元钱。很多人一天的工资都不够买一袋。
中餐馆里吃一笼小笼包20多元。一碗面条30元。吃一顿正餐就要两三百。对本地人来说等于大半个月的工资。剪个头发要70元。妥妥的高消费。
埃塞俄比亚的饮食
当地人吃中餐肯定舍不得。他们平时吃的叫做英吉拉。看上去就是一张薄薄的烙饼。上面会放各种配料。主要是豆子酱。牛肉酱。蛋黄酱等。吃的时候把酱料用饼卷起来。用右手抓来吃。
当地很多店子英吉拉是不收费的。付的是配料的钱。6元左右可以吃的很丰盛。对于第一次尝试的人来说要有心里准备。味道酸酸的。吃多了就会喜欢上。
埃塞俄比亚的牛很便宜。花300元能够买到一头牛。所以他们很喜欢吃牛肉。但是传统的吃法竟然是生吃的。保证新鲜。在当地有不少吃牛肉的餐厅。
当地人在节假日或者招待客人时必上的菜就是生牛肉。用刀片切下牛肉片。然后蘸辣椒酱或者其他调料酱吃下去。
埃塞俄比亚有生吃的肉。就有熟吃的肉。他们的传统菜肴炖鸡肉是每个女性结婚前必经的考察内容。把鸡肉和红洋葱以及香料混合在一起。持续慢炖几个小时。让鸡肉完全入味。一般在重要节日和正式场合才会出现这道菜。
埃塞俄比亚盛产蜂蜜。是非洲生产加工蜂蜜产品出口最多的国家。他们的养蜂方法很独特。把蜂箱高高地挂在树上。蜂箱用树干做成。中间挖空后用竹条绑在一起。挂到树上前点燃蜂蜡和苔藓。把蜂箱放在火上熏。这种气味能吸引蜜蜂来筑巢。隔一段时间来收集蜂蜜就可以了。
埃塞俄比亚的出行
埃塞俄比亚的城市里有蓝白色的出租车。大部分是三四十年前的车型。当地没有报废的概念。能够上路就可以。出租车的价格每个人7元起步。通常会超载一个人。
私家车基本是日本的二手车辆。 但是在埃塞俄比亚私人买车的税很高。根据发动机的尺寸。购车税是车价的一到两倍。就是说10万的车至少要20万才能买到。所以在当地买得起私家车的是土豪。而且买到的车不会贬值。
到埃塞俄比亚的农村地区。会发现当地很少见到牛车。马车。到处是驴车。驴拉车有个特点就是轮胎的尺寸很大很宽。驴车的底盘很高。车轴能承受很大的压力。
毛驴是他们最重要的财产。平时生活劳作离不开驴。家里的驴越多越有地位。要是没有驴连找老婆都困难。当地建有专门的毛驴医院和急救中心。
埃塞俄比亚的自行车几乎来自中国。在农村地区谁家有辆中国产自行车挺骄傲的。他们喜欢在车头插上一朵鲜花。当地流传的说法是四个轮子的来自日本。两个轮子的来自中国。
埃塞俄比亚的原始部落
埃塞俄比亚有很多原生态的部落。不过要想近距离接触需要在向导的带领和沟通下才能进行。未经允许不能擅自拍照。否则容易惹来麻烦。一般要给导游20到30元的小费。给当地的部落拍照每个人要付1元。如果抱着孩子要付2元。
多尔茲部落比较擅长造房子。他们的房屋用竹子作骨架。用竹叶密封四周。高约10米。直径约6米。像大象的形状。所以称为大象房子。看似简易的房子实际上遮风挡雨。经久耐用。有些老房子甚至盖了一百年。
达散尼奇部落的人喜欢收集各种瓶盖和其他废弃的物品放在头上或者扎在辫子上。头上的饰品越多说明越有地位。很多小孩放学后就跟着大人到处找废品。收集起来做装饰。当地男性在婚前会戴瓶盖。结婚后就用粘土做头饰。
卡鲁部落的人爱好画画。他们在自己的身体上用油彩涂满漂亮的图案。在脸上会打洞插上动物的羽毛作为装饰。女性在脖子上戴着用贝壳和珍珠串起来的项链。项链越多说明越受男人的爱慕。
来到埃塞才知道的事情
埃塞俄比亚人一年要过两次圣诞节。一次和其他国家是一个日期。另一次是在1月。
埃塞俄比亚人不喜欢黄色的衣服。他们只有在参加葬礼的时候才穿黄衣服。
埃塞俄比亚用咖啡招待客人。一般由女主人给客人泡咖啡。客人接过咖啡时要说赞美的话。否则视作无礼的行为。
埃塞俄比亚一年有13个月。最后一个月就5天时间。大家在第十三个月里都是义务劳动。
埃塞俄比亚的长辈对小孩的祝福方式就是朝他们吐口水。象征保护他们健康成长。
最后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很多埃塞俄比亚美女想嫁给中国人。在她们心里对中国的好感排在埃塞俄比亚前面。
其他观点:
1、 这里的女人。身在非洲却“不非”!埃塞俄比亚是一个位于非洲北部的国家。所以提及形象。大家对非洲女人大多是:毛发卷曲、皮肤黝黑、四肢健壮。
但埃塞姑娘却截然相反。她们身材娇小、肤色微黑泛黄、头发直顺乌黑。既有非洲女人的某些特点。又能看到很多国家女性的身影。
究其原因是因为此前的被殖民经历。但真正让世界认识到埃塞俄比亚“盛产美女”的还是在于她们的拼搏。
在每年的“世界小姐”选拔中。我们总能看到那几位特殊的“黑美人”。依据自身那份独特的美博得评委连连惊叹。这也是埃塞俄比亚盛产美女闻名于世界的重要原因之一。
2、 这里的男人很“悠闲”!这个国家曾是世界最为贫困的国家。但如今有所好转:在189个国家中爬升至159位。身处非洲的埃塞俄比亚本该物资丰厚但却贫穷。这或许与当地的观念有关。
曾一起共事的同事和我说:我的家乡。树上有果子。田里有玉米。水里有鱼。我为什么要工作?确实听到这我无法反驳。但他可能不曾想过还有很多地方需要用到钱。比如:孩子的教育、家人的医疗、父母的养老问题。
所以。每当一个埃塞俄比亚男人悠闲渡日到50岁时。就是这个家庭最为艰难的时候。因为自身的观念。让家人受了苦。
3、 这里的孩子童年很“深刻”!身处和平时代的我们。炎炎夏日我们的孩子或许在空调房中“避暑”。又或是在补习班中补课。但在埃塞俄比亚。这里的孩子却忙着努力生活下去。受中东影响。埃塞俄比亚也时不时受到战火影响。
家中的男人带着妻子儿女踏上避难之路。尽管年纪幼小的孩子也必须自力的“迁移”数百公里寻找安全地。
最好的结局是:全家都安全抵达。而意外就是:这些孩子因体力不而支永远的留在这条炎热的“迁徙之路”。如果孩子顺利长大成人。那么这样的记忆将会陪伴他们终生!
埃塞俄比亚的婚嫁
1、 这里的姑娘不懂“爱情”!在这里。普通的农家姑娘到达12岁以上。父母就会开启“催婚模式”。不断的给姑娘物色另一半。而这时的她们本应该在学校学习成长。
除了父母婚配外。在埃塞俄比亚也存在自由恋爱。但只有极少数。或许走到了最后。但父母那一关依然会被卡死。
至于这些女孩嫁给谁。似乎掺杂着一些运气成分。有嫁给同龄的。也有嫁给大自己10-25岁的男人。如果丈夫是一个懒惰、爱吃爱玩的人。那么家中的重担都要落在女人身上。早出晚归、夜不能寐的劳作。如果丈夫是一位敢于担当的人。那么她们就只需照料好家中老幼即可。其他都由男人担起。
在那个年纪的姑娘。对于自身的认识都没有办法达到。要想真的懂得爱情。我想并不实际。所以她们所嫁的并不是爱情。而是“生活”!
2、 这里的男人也“恐婚”!对于我们来说:“一夫多妻制”可能是美好的梦境。但对于埃塞俄比亚男人来说却是“压力”。因为多一个妻子。就相当于多一份责任和压力。
岗位上与我共事的一位伙伴。他曾多次向我诉苦:如果只能娶一个那就好了!确实。但埃塞俄比亚是一个男女比例不等的国家。对于婚嫁上有着规定。所以只想一夫一妻是困难的。在礼金上。埃塞俄比亚婚嫁并不用很多。或许只需要数十只羊。但对于他们来说这也是一份不少的负担。
如果家里没有喂养的牲畜。他们就得埋头苦干集齐礼金。对于未婚的男人来说。他们的首要任务就是努力工作。以供自己能够顺利成家。而那些已婚的男人。他们的劳作则是为了养活这10-20人的“大家庭”!
3、 这里的婚俗很“繁杂”!虽然他们每月仅有400-1000元的收入。但在婚礼当天。他们会不惜花销掉近万的投入。原因在于当地流程繁多的婚礼“程序”。
在这里。一场婚礼的举行到结束要经历这些步骤:进门礼、绘案礼、受聘礼、受割礼、迎亲礼、哈叩礼、宣告礼、祝福礼、回探礼。这一过程需要整整持续三天到七天之久。除基本的礼金外。婚礼举办的费用也是由男方承担。如果估算起来的话。几乎与礼金不相上下。
关于埃塞俄比亚你不知道的事
1、 身在非洲。但他们不认为自己“黑”!埃塞俄比亚是非洲东北部的一个国家。这里的人种以黑种人为主。但在他们看来:自己本身是白种人。只是这炙热的太阳把“我”晒黑罢了。
周围的女同事也是如此。每天都要使用美白、防晒品。为的就是让自己“白”回来。但结果却不怎么尽人意。
2、 世界的咖啡离不开“埃塞俄比亚”!除了盛产美女外。“咖啡豆”就是埃塞俄比亚的另一张明信片。咖啡豆种植对这个国家很重要。因为它占到了40%的出口量。近2000万人依靠种植咖啡豆以保生计。
对于咖啡豆需求巨大的欧美。埃塞俄比亚所产的咖啡豆绝对是供不应求。因为独特的地理位置以及气候条件。这里的咖啡豆品质优良、香气可人。那些懂行的人走进咖啡店第一询问的就是:有埃塞的咖啡豆吗?如果没有才择其次。
3、 这是一个很“努力”的国家!早年的埃塞俄比亚一直在“贫困国家”间徘徊。但近几年却有了质的进步。在建设上。他们向我们看齐。兴基建。重工业。让人们都能找到岗位。走在埃塞俄比亚的街头。如今的景象已不是破旧矮楼。而是露出了几分繁荣的迹象!
4、 “黑美人”正走向国际!每年的世界选美大赛中。我们总能看见那些“黑美人”站在决赛舞台中。其中除了塞内加尔选手外。其余的大多是埃塞姑娘。
她们既有非洲人种的健康美。也有欧洲姑娘立体的五官。在气质上则有几分亚洲姑娘的端庄。所以每年都有专门的星探前往挖掘。
5、 埃塞俄比亚并不“旱”!大家对于非洲国家的印象可能是贫穷与干旱。但这个国家并非如后者。
在这里。草原并非长久枯黄。而是半年青半年黄。因为这里分为旱、雨两季。旱季时人们会尽可能的用桶、缸储水。以及储存草料供雨季牲畜食用。
雨季也是人们休息的时候。这时的草原低洼处已经俨然成为“水池”。夜晚的蛙鸣也成为了入睡的摇篮曲。同时这里也被称为“东非水塔”。
6、 埃塞俄比亚的“原始也疯狂”!这个国家拥有近80个民族(部落)。其中主要的民族为:奥洛尼莫族、提格雷族、索马里族、盘唇族。
其中最先走进人们视野中的是:盘唇族。因为他们的嘴唇处会被安上一个标志性的“盘状”。在他们看来:这是成年与健康的象征。
7、 这里的文化很“悠久”!提及非洲文化根源。埃及文化当属第一。但埃塞俄比亚也实属能跻身第二。在公元1世纪时。其就建立了当时强盛的“埃塞帝国”。周围各国不敢轻易侵犯。深受尊敬。但一直到17世纪末“陨落”。
8、 这里的咖啡很“值得”!行走在居民区。是不是会闻到扑鼻的香味。走近一看才知道是他们在喝下午茶。一个凹陷的擂台。和一根圆滑的石柱将咖啡豆磨碎。然后放进用陶土制成的壶中进行煮沸。加上鲜奶。那味道简直胜过店面的不止十倍。
9、 在这里。双手接物是“尊重”!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面对他人递过的东西大多是单手接握。但在埃塞俄比亚。单手接物是不礼貌的。且蕴含着轻蔑和高傲的含义。
所以。如果你身在或将会前往埃塞。一定要切记双手奉物。不然很可能吃上“闭门羹”!
10、 动物是他们的“挚友”!埃塞俄比亚是一个平原山地交互的国家。这也造就了当地多样的物种资源。鬣狗、狮子、长颈鹿、象群等等已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既是威胁也是陪伴。
埃塞俄比亚的吃、住、行
1、 对于饮食。他们很“随意”!相比印度繁杂的烹饪过程。埃塞俄比亚人更喜欢“简单点”。如果将一块上好的牛排赠予他们。他们会选择这么做:炖汤或焯熟蘸酱。在口味选择上。他们更喜欢酸和辣。拒绝甜和辛。
在调料上。他们也依旧保持着“简约风”。辣椒面与胡椒粉必不可少。如果要问味道如何。我只能说:他们把食材做出了本真的味道!
2、 一次愉快的出行“谈何容易”!埃塞的路况分为两种:过水泥与土路。每次早晨从居民区前往城区的途中都是一次锻炼:摩托车驶过的扬沙考验着我的肺。一小时一趟的大巴考验着我的耐心。上车后的拥挤考验着我的对抗能力。
因为居民区路况不好。所以计程车司机们都不会愿意下来接客。所以主要出行还是要靠:摩托与大巴。我想那上下起伏的路面以及急弯、急刹的行车风格足够让你印象深刻!
3、 这里的住宿让你体验“野营”!如果你以旅行团的名义来到埃塞俄比亚。你们或许会入住到楼房。而如果你以打工人的身份到来。那么你就要自己修筑房子。然后开始长时间的“野营”。
其实在这。居民主要的住宿方式也是如此:利用粗大木桩作地基与围墙。房顶则用麻类与树枝进行编织。之所以这样是为了能更好的通风与散热。但也有弊处:会因为暴晒而自燃。
埃塞俄比亚人们的收入
这里以首都亚的斯亚贝为例。
汇率:1人民币=6.8埃塞俄比亚币。
1、 (普通职位):一名工地受聘工人。他们每月能挣取2179.3-2724比尔。折合人民币320-400元。这一收入水平勉强能维持自己开销。但要是成家后的男人。这远远是不够的。奈何自身条件限制无法挑选职位。所以这时妻子们就要与男人一起出工。才能勉强维持家庭开销。
2、 (中等职位):一名景区餐厅厨师。他们每个月能够挣取3473.6-4086比尔。折合人民币510-600元。这份工作的优点在于:可以为家人带回餐厅剩余食材。节省了一些必要的支出。但缺点在于工作时间的不稳定。因为这是和人流量挂钩的。只要还有人。厨师就不得离岗。
3、 (高等职业):一名企业受聘人员。他们每月可以挣取6810-9534.4比尔。折合人民币1000-1400元。这份职业在当地来说是“金饭碗”。除工资高外。工作环境及工作时间的优等条件都是可遇不可求的。他们可以在埃塞俄比亚实现“兴趣消费”自由。
埃塞俄比亚的物价
1、 这里的肉类很贵!在国内。我们所食用的猪肉均价在10-15元。但在埃塞俄比亚却也达到了7-10元。虽然低了不少。但概念是完全不同的。他们的工资比我们低数倍。但肉类价格却与我们相差无几。所以这也造就了一般家庭吃不起肉的事实。
2、 这里的咖啡价格很“亲民”!在埃塞俄比亚。“咖啡”就像一位落难的公主。如果用来出口。那么它价值非凡。但要是在本国销售。那么你将用最低的价格。体验到最优质的的咖啡。不同于门店的15-50元每杯不等。在这里只需要3-8元。
3、 这里的“中国制造”随处可见!埃塞俄比亚与我国有着良好的贸易关系。且我们也对埃进行着大力的扶持。所以他们对于中国制造的热爱远远超过了欧美制造!
写在最后
埃塞俄比亚给我的印象是热情的与淳朴的。他们对于情感的追求高过对利益的追求。不管是亲情、友情还是爱情。他们都遵循着自然给予他们的那份“性本善”而进行处事。虽然国家还是处于发展起步阶段。但我相信他们的付出会收获回报!
如果将来的你因为某种机遇前往。切记要视如己出、尊重至上的平等待人。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收获他方的尊重!
我的分享到这就结束了。希望这些不成文的经验能够对你有所帮助。也感谢您看到了最后!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想开个店,开什么好呢?资金不多,刚刚创业。谢谢?
- 有什么行业适用于初创业?
- 刚入社会的人想开店,最好开一家什么店?
- 我是一个创业小白,想要开一家店铺,大家有什么好的推荐吗?
- 刚创业,投资新项目有什么选择?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147586.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埃塞俄比亚,都是,他们的,非洲,的人,国家,的是,是一个,美元,但在
没想到大家都对埃塞俄比亚号称美女之国,那真实的埃塞俄比亚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出差埃塞俄比亚。花2000元租了一套别墅。又花500元就可以请个保姆。这种生活是我在国内不敢想的。看是不错的生活。但我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