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龙全歼日军观摩团,其中包括一名少将、六名大佐,为什么不活捉他们?
原创

李云龙全歼日军观摩团,其中包括一名少将、六名大佐,为什么不活捉他们?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亮剑》是非常经典的一部抗战剧。其中一回。李云龙的独立团伏击了日军战地观摩团。剧情安排。打死一名少将。击毙6名大佐。若问剧情原因。为何非要打死不可。原因正是日军顽固。特别是其将领更为顽固。剧中如此安排。大体也符合历史实事。不投降就灭了他们。战机转瞬即逝。不能犹豫。快速解决战斗。以免日军支援部队赶来。发生纠缠。装备处于劣势的我八路军。其作战样式。以运动战和游击战为主。为了避免重大伤亡。一般作战条件下。不打疲劳战。都知道。子弹有限。条件有利时。快打快攻。打完即撤。何况《亮剑》是伏击日军军官观摩团的战斗呢?全是小鬼子的军官组成。鬼子支援是一定的。他们的战地通讯有保证。还啰嗦什么。拼会刺刀。为得突显八路军忠勇之气。毕竟手刃了日军少将。才会使观众觉得过瘾。

原型是129师16团的团长王近山。时间发生在1943年的10月。鬼子首次采用铁壁合围的战法。对我太岳军区发动大扫荡。因此种战法首次使用。便在华北日军中挑选了百名军官观摩。由一名少将服部直臣带队。在洪洞县韩略村被16团伏击。参加战斗者只有4个连。地形也和剧中的地形差不多。是一块谷地。子弹缺乏只能玩楞的。作为团长的王近山身先士卒。杀得兴起。到战斗的最后。确实发起了白刃战。逃脱者少而又少。由此王近山一战成名。不少人以此把李云龙来套王近山。认定了李云龙就是王近山。鬼子不投降。就叫他灭亡。不是口号。大体忠实于历史真实。这也是《亮剑》广受欢迎的原因。韩略村伏击战。实有统计。共击毙6名大佐。10名少佐。少将没被打死。当然是他溜得快。哪里还顾得什么武士道。要是留下来拼刺刀。哪里能是王近山的对手。

将官从来没有被活捉。打死的倒不少。真正活捉的。严格考证起来没有。不过新四军倒捉住一个。受了重伤很快死掉了。他是死后被日军追认的少将。国共一块打死了80名将官。其中还有4个大将。八路军打死的日军将军。比如所谓的“名将之花”。是我八路军击毙日军最高的军衔。像这样死后被追认的中将共被我八路军打死4个。缺吃少穿。有枪无弹。八年浴血坚持。面对日军作战。一直是力量悬殊。《亮剑》中的描述。打平安县城那回。有了八个营的独立团。应该是抗战后期的事。越战越勇。越战越强。战法越来越精。只不过。无论初期。还是后期。像王近山的伏击战。一网捞出这么大鱼。还是头一回。

其他观点:

此战的原型是韩略村伏击战。王近山带着一个团歼灭日军华北方面军“战地观战团”。杀死一个少将旅团长、6个大佐联队长及以下120余人!日军只有三人侥幸逃走。


结果。打扫战场的时候发现。这股日军是“支那派遣军步兵学校”学生和军官组成的“战地观战团”。其中。少将一人。大佐6人。剩下的一百多人。多是中队长级别的。王近山这一战。真是发了大财。

气的冈村宁次一下调来十几架侦查飞机。3000多日军追击王近山部。

《亮剑》中。李云龙也知道日军不会投降的。

1940年。李云龙在苍云岭之战中。率领新一团从正面突围。一举击溃了坂田联队。打死坂田联队长。

李家坡一战。李云龙用土攻作业歼灭山崎大队。并把山崎大队长打成了筛子。



不过。后来为了鼓舞士气。李云龙决定接受日军\"单挑\"的提议。用李云龙的话说。老子还要在这一片混呢。不能让人笑话独立团不会拼刺刀!

当时。他刚过门的媳妇秀琴被山本特攻队绑在城楼上。能救秀琴一命的方法。只能是逼日军投降。可惜。山本一木是个真鬼子。拒绝投降。最终。为了不让秀琴被鬼子砍死。李云龙用意大利炮。把城楼炸平了。

(文/勇战王聊历史)

其他观点:

你仔细研究下抗日战争史。在日本投降之前。可有被活捉的日本少将么?一个都没有。淞沪抗战(1932年)时国军俘虏了一个叫空闲升的少佐。停战后释放了回去。这厮感觉无地自容。跑到江湾曾经的战场自杀了。

车桥战役中。粟裕指挥新四军连续击溃了日军五批援兵。战斗中抓获一名日军大佐。还是重伤以后抬回来的。这个家伙在担架上还张牙舞爪呢。最后伤重而死。后经查实。是日军的山泽联队长。

这还不仅仅是侵华日本军官受多年“武士道精神”荼毒的原因。战败以后。就算日本军官自己胆小不想死。日本军部也会派人来请他死。否则就算玷污“皇军的荣誉”。比如诺门坎战役惨败后。关东军一边封锁消息。一边派专员前往参战主力第23师团驻地。逼迫搜索联队长井置荣一自行了断。因为他曾下令撤退。让关东军没了面子。

井置不服。认为自己选择撤退是正确的。关东军司令部急了。通过军医部长直接告诉井置大佐:你有糖尿病。腿上的枪伤反正也治不好。早晚都是一死。何必赖活呢?同时被逼自杀的还有第72联队长酒井美喜雄大佐和第八独立守备队长谷部理睿大佐。

另外。高级军官如果活着被俘。他的整个家族都将蒙上耻辱。从此在本土抬不起头来。所以到了佐官这个级别。战败了或者要被俘了。不想死也得死。否则后果比死还难看。

面对这样困兽犹斗的鬼子军官。《亮剑》这一桥段的战史原型“韩略村战斗”中。王近山率领的八路军16团根本就不能指望活捉这个级别的日本军官。战场上的时间也不容许。敌人援军随时会赶到。所以争分夺秒一起干掉拉倒。

平型关战役中。林彪曾打算抓几个俘虏回去游游街。结果一个活的日本兵没有抓住。那还是日军战力较弱的辎重兵。就别说军官了。打扫战场时。反而因为太想抓俘虏伤亡了若干战士。有些得不偿失了。

《亮剑》关于李云龙和魏大勇跟“战地观摩团”鬼子军官们搞单挑那是艺术演绎。不能当真。打伏击战的时候。必须第一时间发扬火力干掉一半左右的日军。肯定剩不下六个大佐了;即便残存几个。日军步兵和机枪手也会团团围在高级军官身边掩护。当八路军彻底消灭敌人时。这些高级军官要么早被射杀。要么就自杀身亡了。基本没有活捉的机会。

别看李云龙舞舞扎扎高喊活捉那个日本少将。作为一个有经验的老兵。其实他心里清楚基本没有可能。至于和尚与张大彪的与敌单挑。兹当送鬼子上路的仪式吧。现实里可能性不大。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长空夕醉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0:44:26

    日军,军官,大佐,少将,鬼子,日本,关东军,伏击战,八路,战地

  • 入了迷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0:44:26

    没想到大家都对李云龙全歼日军观摩团,其中包括一名少将、六名大佐,为什么不活捉他们?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孤飘的蒲公英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0:44:26

    《亮剑》是非常经典的一部抗战剧。其中一回。李云龙的独立团伏击了日军战地观摩团。剧情安排。打死一名少将。击毙6名大佐。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