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群体性网络暴力和民粹之间的关系?
原创

如何看待群体性网络暴力和民粹之间的关系?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我的观点:网络暴力和民粹主义互为因果。相互促进。但是网络暴力并不必然和民粹主义联系在一起。

首先看一下民粹是什么?通俗来讲。就是一种极端的平民主义。平民的对立面是精英。包括了政治精英、经济精英和文化精英。从这个意义上而言。民粹主义经常性地和“反精英”、“污名化精英”联系在一起。

网络提供了民粹主义的温床。在网络中。精英占据塔尖的金字塔形社会结构被倒置。原先位于金字塔底座的、庞大而沉默的“大多数”拥有了与以往相比远为显著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一方面是平民话语权影响力的激增。另一方面是平民阶层智识与文明、理性层面的短板:比如大众心理学家勒庞的《乌合之众》、《革命心理学》。西班牙奥尔特加的《大众的反叛》。美国码头哲学家埃里克·霍弗的《狂热分子:码头工人哲学家的沉思录》。还有关于民主理论的诸多书籍。其实都指出了这一点。而平民阶层智识和理性层面的短板反映在网络空间。很多都以“网络暴力”的方式呈现出来。比如:狂热、极端、偏执、感性大于理性、暴力等。站在网络大众运动对立面的、不会像大众那样思考的精英往往会被污名化。从这点看。网络暴力和民粹主义往往互为因果。互相促进。

但另一方面。网络暴力也并不必然性地和民粹主义联系在一起。网络暴力的形成。有时候也会以一种对制度、道德缺位和空白的补偿方式呈现。比如前一段时间的“女教师扒高铁门事件”、比如“刘鑫江歌事件”、比如“王宝强马蓉事件”等。有的网络暴力是以一种“反社会型人格”联系在一起。还有的是与一种“认知不协调心理”和“群体心理学”联系在一起。

以上。供参考。

其他观点:

个人认为。所谓网络暴力。多半是针对一些不法或不道德的行为或个人。这些人或事在某种程度上。触犯了道德底线。激起民愤。大家为了寻求公平往往矫枉过正。形成了超越道德规范或法律界限网络过激言论或行为。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网络暴力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先进性。在得不到公正对待的时候可以通过网络产生对事态的影响。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法律和道德评判结果。对社会的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起到了推动作用。但是。不是所有的网络言论都是积极的。有很多吃瓜群众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只听一面之词。明明是恶人先告状。他却先入为主。不分青红皂白推波助澜。形成了严重的网络暴力。造成深度的不良影响。因为网络的覆盖面太大。可以在短期内可以形成叫明显的反应。代表着民意。代表着百姓最基本都诉求。往往能够影响法律的裁决。这在无形当中促进了民粹思潮的滋长。势必会发挥很强的推动作用。我觉得。如何利用网络做好民众思想的正确引导。才是你应该好好研究的长远课题。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退到无路可退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0:53:45

    网络,暴力,精英,主义,大众,平民,污名,道德,对立面,形成了

  • 眼角痣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0:53:45

    没想到大家都对如何看待群体性网络暴力和民粹之间的关系?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对不起是种借口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0:53:45

    我的观点:网络暴力和民粹主义互为因果。相互促进。但是网络暴力并不必然和民粹主义联系在一起。首先看一下民粹是什么?通俗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