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狐岭之战金国四十五万精锐为何会败给不到十万的蒙古兵呢?
原创

野狐岭之战金国四十五万精锐为何会败给不到十万的蒙古兵呢?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让我们回顾一下这场惊世之战。金军之败。不足为怪。

恐蒙症。人心涣散。

蒙金决裂后。金模仿汉人王朝。以长城以依托。防御蒙古。

金充分发挥了基建狂魔的优良传统。“用工七十五万”。开始加固300公里界壕防线。

成吉思汗何等人?哪里会受制于你这个防线呢?他一边派三个儿子发起牵制性进攻。一边选定乌沙堡。和金军玩了起来。

来去如风的蒙军。制造了强烈的恐怖情绪。

与此同时。成吉思汗与金军在乌沙堡玩了一阵(攻破、退去、再攻破、再退去。连续试探性进攻)后突然发力。发起猛攻。

这次猛攻。雷霆万钧。与1940年德军在法国战役中的表现一样。金军虽有防御。却来不及对迅猛的攻击做出恰当反应。一时间。金军的防御体系完全失效。蒙古军攻破了居庸关。一度杀到中都。因金军“奋勇死战”。又因“凛冬将至”。蒙古军才退军。

此次爆击。对决战的影响有:

1、破西京。金军原本建立的防御体系被打破!

3、失去了地方豪帅的支持。如果一定战力的豪帅能配合金军作战。至少可以牵制蒙古军军力。支持决战战场。而许多豪帅本是支持金朝的。豪帅们曾与金军商讨联合作战。但金军统帅只顾询问后退小路。使得各豪帅失望透顶。纷纷投蒙古。

4、此战后。金朝高层赏罚不公。表现拙劣的将领没有得到应有的处置。依然领导了随后的决战。这些金军指挥官有普遍的畏敌情绪。而金军上下对他们也缺乏信心。一旦陷入苦战。很可能失去信心!这极大影响了此后的决战!

宋襄公式的将领

因历史原因。金朝防务一直重南轻北。精锐多在对南宋方向。因此。初与蒙古军交手时陷入被动也属正常。

当时。有人提出:蒙古军正在攻略抚州等地。“马牧于野。宜趁其不备掩击之。”但金军统帅拒绝。他决心以堂堂之阵与蒙古军决战。

这种人一般都有个优点。讲礼貌。于是。派人去质问成吉思汗。你为啥来打我?

派去的人大约也是被雷到了。在履行完职责。把该说的话说完后。表示本人愿意投奔蒙古!

作茧自缚的部署

金军部署野狐岭时。将军队部署于各险要关隘。

历史一再表明。分兵把守的消极防御体系从来都是作茧自缚。金军在长城防线如此。到了野狐岭又是如此。

可是。金军坐拥绝对优势兵力。却分散部署于各关隘。彼此调度、支援困难极大。无异于作茧自缚。

拔都鲁。我们是骑兵。没有马。也比步兵能打!

以山地制约对手骑兵。是常见套路。

果然。金军主力战力确实不一般。蒙古军攻打竟日。毫无所得。

木华黎看出了问题。指出:金军人多势众。不死战。搞不定!上敢死队!此地不利于骑兵。那就不骑马。没有马。我们依然是敢死队!

狭路相逢勇者胜!金军放弃兵力优势。消极部署于各狭路。为蒙古勇者提供了理想舞台!

一阵冲杀后。金军中的阵势溃散。由于指挥、调度不便。此时金军虽多。但却只能各自为战。汉军、契丹军、女真军。相继溃散。

金军的精兵良将大半尽于此役!

根本原因:金统治力量的没落

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这是当年对女真人超强战力的描述。

可是。此时的女真军队。无论基层还是高层。早已不是当年模样了。

女真军队的基础。是猛安谋克制。猛安谋克统之。将勇而志一。兵精而力齐。

猛安谋克。只有女真人才可以担任。在无日不战的年代里。这是完全没有问题的。承平日久。就会选材严重不足了。

而且。金章宗即位后规定:各执掌兵权的猛安谋克都必须要科举进士!这种理想化的政策使兵将难以满员。以致于后来要改25人为一谋克。100人为一猛安了。而一谋克25人中。除去旗鼓手各一人。火头军5人。其他的战斗人员不过18人!

再说高层。诸位可能对此战中金军众将帅的素质有了一定了解了。一些在此战中这些拙劣的将领(如胡沙虎)。此后虽然依然不敢对蒙古作战。但他们内斗却依然神勇无比!大敌当前的金朝高层长期保持着剧烈的动荡!

金人的时刻。即将过去了!

其他观点:

野狐岭之战是金朝与蒙古之间爆发的一场大规模战役。算是蒙金战争的起点。此战之后。金朝再也抵挡不住蒙古的进攻。从公元1211年开始。到1234年金朝被窝阔台所灭。前后持续了长达二十四年。这段时间。金朝可以用“被完虐”来形容。那么。这场战役。强大的金帝国怎么会败得如此狼狈?咱不妨慢慢说来。

放着自己的好日子不过。蒙古为什么要胖揍金朝

有人奇怪了。金朝贵族起源于东北白山黑水之间的女真人。属于渔猎民族。入主中原之后。汉化非常严重。基本上是渔猎加农耕的模式。对草原的经营不算特别上心。蒙古人在草原上放牧。好好的日子不过。为什么偏偏去招惹强大的金帝国呢?这个问题说起来就话长了。简要概括一下。总体原因是这样的:

第一、蒙金是世仇。是金朝欺负蒙古人在先。女真人击败契丹人之后。对北方那片草原并未采取直接占领的方式。因为女真人是渔猎民族。并不擅长放牧。再加上当时金朝把主要精力用在了对付宋朝上。所以。对北方草原管理还是比较大意的。但是。大意不代表仁慈。这个“大意”指的是管理方式过于粗暴简单。金人为了防止蒙古人崛起。对蒙古采取“减丁”的策略。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每过三年。派兵去屠杀一次。把青壮年男丁给清理清理。是不是很残忍呢?众所周知。连成吉思汗的祖宗俺巴孩就是被金人钉死在木驴之上。可以说。蒙古人对金人恨之入骨。成吉思汗也正是利用了这种民族仇恨情绪。发动了这场战争。

第二、金朝皇帝换人。让成吉思汗闻到了机会的味道。复仇之心顿起。在蒙古人心中。金人虽然非常可恶。但金朝毕竟是中土天朝。国家富足、实力强盛。想攻打金朝。那是要付出很大勇气的。不过。皇天不负有心人。成吉思汗终于等来了机会。金章宗在位时。成吉思汗还是非常忌惮的。对金朝照常纳贡。1198年。金章宗派遣卫王允济前去接受蒙古的贡物。成吉思汗看到了这位金朝的王。但对他印象却不怎么样。这位卫王看起来病恹恹的。显得十分懦弱。巧合的是。此事发生不久。金章宗就一命呜呼。新任皇帝恰恰是这位被成吉思汗瞧不起的卫王允济。新皇帝登基。按照惯例。金朝朝廷要派使节前往蒙古接受祝贺。当成吉思汗得知新皇帝是允济时。不屑一顾。《元史·太祖纪》是这样记载的:

我谓中原皇帝是天上人做。此等庸懦亦为之耶!何以拜为?

这句话可以看出。成吉思汗对新任皇帝是何等的轻视。所以。他最终下定决心。南下伐金。

为什么是野狐岭?

野狐岭到底在哪里?这个嘛。史学界还有一定的争议。不过。在张家口境内的结论却争议不大。在万全县和张北县交界处。有一道东西走向的小山脉。这道山脉以北就是广阔无垠的蒙古大草原。山脉以南就是华北大平原了。所以。这是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天然分界线。地势非常险要。战略位置非常突出。当为传说中的“野狐岭”。战场之所以选在野狐岭。就是因为这里素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谁占领了野狐岭。谁就占得了先机。

身经百战的成吉思汗对阵怯懦的完颜承裕。金军安能不败?

经过激战。金军可谓是一触即溃。丢盔弃甲。败得非常狼狈。而成吉思汗则乘胜追击。取得了很大的战果。那么。表面上无比强大的金军怎么会变得如此不堪一击呢?

第一、此时的成吉思汗已经不是以往那个任人欺压的部落首领。蒙古各部基本上已经完成了统一。而在此过程中。成吉思汗调教出一支勇猛善战的精锐骑兵。除此之外。成吉思汗还建立了领户分封制。凡是15岁到70岁的蒙古男子都必须随军出征。自己准备战马和武器。可见。当时的蒙古战争潜力是多么的可怕。

第二、成吉思汗指挥有方。手下大将勇猛无敌、身先士卒。蒙古骑兵士气大振。比如说。木华黎就自告奋勇。完全不顾自己的身份。率领一支敢死队冲击金兵方阵。同时。成吉思汗指挥其余军队齐头并进。形成了“钳形攻势”。金军很快抵挡不住。被杀得七零八落。

第三、成吉思汗是做了大量准备的。不仅包括军事准备。还包括外交准备。为了能够专心对付金朝。成吉思汗决定先收拾西夏。免得腹背受敌。1207年。成吉思汗再次出兵大举进攻西夏。一路势如破竹。至1209年。几乎全歼了西夏的主力。这两年期间。西夏曾经多次派遣使节前往金朝求助。只可惜。金朝皇帝完全缺乏战略眼光。竟然说出“敌人相攻。中国之福。吾何患焉”的话来。完全不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无奈之下。西夏向蒙古投降。谁都能想到。此时的西夏王室对金朝是多么的痛恨。成吉思汗不但解决了后顾之忧。而且还破解了金与西夏的联盟。开始专心对付金朝。

反观金朝这边。完全就是一副等着挨揍的姿态。事实上。金军不仅人数、武器都占有优势。而且还有城堡为后援。以逸待劳。但是。金军的防守策略却是非常外行。居然把兵力平均放在各个山口。采取消极守势。这种办法就像是一条僵蛇。很容易被别人剁成几段。分割吃掉。果不其然。双方战火一开。金军顿时大乱。成了毫无组织的大溃逃。吃了大亏。

除此之外。金军统帅的懦弱无能也是关键原因。完颜承裕成了“完全逃跑”。根本缺乏对抗蒙古的勇气。一败而定全局。《金史·承裕传》是这样记载的:

承裕丧气。不敢抗战。退至宣平。县中土豪请以士兵为先锋。以行省兵为声援。承裕畏怯不敢用。但问此去宣德间道矣。……其夜。承裕率兵南行。大元并踵击之。明日。至会河川。承裕兵大溃。承裕仅脱身。走入宣德。

这段话什么意思呢?说的是。野狐岭大败之后。完颜承裕率兵退到了宣平。窝在城里不敢出来迎敌。这时候。县里面的豪绅献计。让朝廷的士兵为先锋。行省的地方兵为掩护。出击迎敌。可是。完颜承裕害怕。不敢出去。就是问了问去宣德的路该怎么走。看来。此时。他都已经准备再次逃跑了。当天夜里。完颜承裕率兵往南退却。谁知蒙古人杀到。第二天。双方在会河川大战。完颜承裕再次大败。只有他一人脱身。逃到了宣德。从这里可以看出。完颜承裕压根就没有统帅之才。一心只想着逃跑活命。见识甚至不如一个地方豪绅。不败。就没有天理了。

野狐岭之战只是蒙古与金之间的一场试探性战役。真正使金国元气大伤的是会合川那次大战。金军精锐几乎一战而全军覆没。最要命的是。这场战役使金朝上下患上了“恐蒙综合症”。对金朝士气的打击相当严重。之后。金人对蒙古的战争几乎屡战屡败。一直到灭亡。

好了。关于这个事件咱就聊这些。鄙人才疏。或许有言辞不当之处。还请方家多多担待指教。无脑喷敬请绕行。

我是猫叔。专心原创。欢迎关注。






其他观点:

金国在面对蒙古大军时犯下了战略、战术、用人三大错误。直接导致金国自此没有反抗蒙古的实力。

野狐岭之战。是金国与蒙古实力发生逆转的决定之战。因为自己的错误。把优势尽丧。导致后面的灭国。

战略错误

在面对蒙古大军压境的时候。金国制定了错误的战略部署。直接给了蒙古可趁之机。

这导致了信息不几时。等到大军叩关。才仓促制定战略对敌。

仓促制定的战略自然漏洞百出。竟然放弃了自己实力优势。采取守势。

想利用城池山地的障碍之物。来应对蒙古的骑兵。打防御战。

然后还为了实行这一战略。还费时费力的去征召人民构建防御阵线。不但劳民伤财。还不懂的构造。直接修建成一条长线。被蒙古以点破面。一击即溃。完全没起到作用。

战术错误

金国放弃了自己擅长的进攻。而选择了不擅长的防御战。这就是以己之短应敌之长。

蒙古大军最擅长的恰恰是攻坚。这一下金国的战术。完全是让蒙古放开了大的节奏。

而之后的做法更是离谱。为了获取有力的战斗地形。他们竟然放弃了坚城富地。选择诱敌深入。

而最重要的是他们放弃的地方还是自己养马之地。这一下白白给了蒙古骑兵补充。自己骑兵去没了储备。

用人错误

而战略和战术上的错误。主要都是金国用人上的失误。

金国任用的两个总领北方战事的人一个是独吉思忠。一个是完颜承裕。

独吉思忠就是那位准备建设一条长长的防御线而应对蒙古的统帅。防线拉的很长。导致兵员分散。完全做不到有效防御。让蒙古只用集中兵力打开一个缺口。就让这个费时费力好不容易建好的防线废了。

想法是好的。可惜完全没考虑自身优势。明明自己军队人数更多。但是放到山里。这就无形的把自己的军队给分割了。然后蒙古只需集中优势兵力歼灭精锐就行。完全不用面对人数比自己多的局面。所以蒙古十万大军真正开展打的也仅仅是对方不到十万人的精锐。其他军队因为山岭限制完全成了摆设。

就是这三大错误。直接葬送了金国的优势局面。损兵折将连带着把地方也丢了。实力被消耗的完全没了反抗之力。最终被蒙古所灭。

所以打仗要选用正确的人。制定合适的战略。施行针对的战术。才能保证不败。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陌上柳絮倾城雪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0:56:55

    蒙古,成吉思汗,金朝,女真,骑兵,西夏,的是,金国,自己的,完颜

  • 写相思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0:56:55

    没想到大家都对野狐岭之战金国四十五万精锐为何会败给不到十万的蒙古兵呢?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意中人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0:56:55

    让我们回顾一下这场惊世之战。金军之败。不足为怪。恐蒙症。人心涣散。蒙金决裂后。金模仿汉人王朝。以长城以依托。防御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