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辛弃疾是我最喜欢的豪放派词人。特别是他的军旅题材词作更是别具一格。既有起义抗金的实战经验。又有胆敢率五十余人勇闯几万敌阵擒奸的勇气和功夫;更有文采斐然的才华。其词现存六百多首。是两宋存词最多的作家。且所创之词名篇名句众多。被后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是众多辛词中的名句之一。后人也耳熟能详。也是我非常喜爱的警句。题主问为何此句最具男子汉气概?我想主要是因为: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这句词。出自《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翔寒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确君王天下事。赢得身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其词意为:
醉里挑亮油灯看着宝剑。梦中听到军营的号角声响成一片。把牛肉分给部下享用。让乐器奏起雄壮的军乐鼓舞士气。这是秋天在战场上阅兵。
战马像的卢一样。跑得飞快。弓箭像惊雷一样。震耳离弦。一心想完成替君收复国家失地的大业。取得世代相传的的美名。可惜已成了白发人!
创作背景:
辛弃疾虽生于被金人控制的故土北方。从小受家庭的良好教育和目睹金人统治下的百姓苦难。所以长大后起义并归南宋朝庭。由于抗金主张被否并被主和派排挤。辛弃疾罢官后。在信州(今江西上饶)闲居近二十年。宋孝宗淳熙十五年(公元1188年)。辛弃疾与陈同甫(即陈亮。南宋爱国词人。力主抗金。辛弃疾的挚友)在铅山第二次"瓢泉会见"后。双方以《破阵子》反复和唱。这首大概也是作于这一时期。且是最出彩的。
打开此词。开句起笔便高开高走。就像打开高压锅的气门。或是打开高压水枪的阀门。气直冲天。水直喷发。使人的热血一下沸腾起来。
"醉、灯、剑"和"梦、角、营"紧密联系起来。一方面交待词人是在晚上喝酒了。且在三、五分醉以上。喝醉了词人还没有睡。而是把灯挑亮。再拨出宝剑反复擦试。让其寒光发亮。久久看着。睡梦中。也许是词人"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之故。又梦到自已回到战火纷飞、号角连营的岁月场景。手举宝剑。指挥千军万马与敌人展开搏杀。
这种醉时也想着要杀敌抗金。梦中也想着如何收复失地的境界。无不表明词人抗金收复失地的意志和决心有多么的强烈、坚定和紧迫。
醉与梦这两个字。对我们大多数衣食无忧的男人。特别是仕途失志、官场失意的男人来说。无论是动荡年代还是歌舞升平之时。首先想到的是醉生梦死、春宵一刻值千金、今朝有酒今朝醉等及时行乐的作为。最好一点的想法就是把自己小家经营好。小日子过好。
但词人却不是如此。虽然在家闲居近二十年。与志趣相投的友人相聚。议论和讨论的话题中心依旧是国家的兴亡和山河破碎如何收拾。如何复兴。自己的日常所思所想都是与打仗有关。醉了还不忘擦剑看剑。睡梦中还在奋力杀敌抗金。据说词人临终时还大呼“杀贼!杀贼!
这样闲人多年。又远离权力中心的一位老者。能初心不变、忠诚不移实属不易。如此的忠君之心、爱国之志和家国情怀。古今中外没有几人能与其相提并论。我看在稼轩那个时代。也只有陆游老人家了。
什么是男子汉大丈夫?也许有多种答案和标准。我想最重要和最可贵的除了上述提到的忠诚以外。那一定是男人的责任和担当。一个家庭、一个集体或是一个国家都需要男人的责任和担当。特别是逆境之时、危亡之际。男人的责任和担当显得尤为重要。男人有了责任和担当。这个家就有了依靠和安全。这个国就有了立柱和支撑。
我们还是回到“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这句词里来看责任与担当吧。
词人用"看剑""吹角"开句起笔。一下子把冷兵器时代中国古代文人和武将的精神支柱给立起来了。剑也泛指武器。武将佩剑那是你手中的杀敌和护卫工具。文人佩剑那是代表你的性格特征。
通过此词可以看出。词人与剑以及国家完全融为一体。剑人合一。家国等同。几乎是其生命的全部。
词人虽然"可怜白发生"。但始终没有忘记作为南宋男人的一份责任与担当。时时刻刻在看剑。让自己眼里有任务。不要忘记责任所系;每时每刻在等待朝庭的召唤。让自己的肩上有压力;每夜在梦中听到"吹角连营"。让热血能永远随生命沸腾。期待号角吹起杀敌的那一刻。
词句也警醒我们每个华夏子孙。当国家有难。民族有危之时。男人的责任就应义无反顾提剑上战场、赴一线。男人的担当就是随着冲锋的号角向前冲。往前倒。不退缩。
正如金庸武侠小说世界里说的剑法剑气剑魂和侠者风范;也如《亮剑》所倡导的狭路相逢勇者胜。剑锋所指所向披靡。
一个时代有辛弃疾这样的文武全才之人。忠勇双全之巨。使命担当之汉。原本应是那个时代之幸。可惜由于南宋朝庭的腐败、昏暗、软弱和妥协。这些忠诚和勇士或被杀害。或被冷落。最终导致亡国的可悲下场。
壮志难酬的辛弃疾。一生始终没有动摇收复山河失地的坚定信念。他满腔激情。惟有将国家兴亡的忧患意识寄寓于词作之中。以其悲愤和豪放之词名志抒情。
我们多想国家大幸词人亦幸啊!
@石润居原创诗词 欢迎大家讨论赏评!
其他观点:
为什么说\"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这句辛弃疾的诗最具有男子汉气概?
很高兴回答朋友提出的这个问题。本来准备回答《白居易的诗通俗直白。街边的小贩都能读懂。为什么还被称为诗王》这个问题的。但看到了朋友您的邀请。所以先来回答这个问题。
这句词出自辛弃疾晚年的作品。见于《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全词是: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翔寒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确君王天下事。赢得身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我们知道辛弃疾坚决主张抗金。陈同甫也是坚决主张抗金的志士。两位志同道合的好朋友在思想感情和政治主张上一拍即合。作者作这首词。实际上是激励陈亮(同甫)应该努力奋斗。抓紧时间。为国立功。
通观辛弃疾的一生。从二十岁开始。就组织两千人的队伍坚持抗。见农民抗金队伍领袖耿京领导的抗金队伍。迅速发展壮大。便率部投奔耿京。组织成声势浩大的一支抗金队伍。金人闻风丧胆。
为了联合南宋政府军乘胜追击。经与耿京商议。辛弃疾率随从人马与南宋联系。不料。辛弃疾走后。耿京被叛徒杀害。并带着部分部队投降了金人。
金人在溃败之时。竞有人来降。于是金人喜出望外。立即封叛徒为知府官。
辛弃疾从南宋返回部队后。见到这种局面。立即组织五十将士。趁着深夜。杀入敌阵。生擒叛徒。并且说服一万多士兵返归南宋。
可惜的是。辛弃疾生不逢时。当辛弃疾带领着这支队伍回到南宋后。被安排做小官。他所带领的队伍也被分散、遣散(祥见高楼避愁《古诗词赏析之•为陈同甫寄壮词以寄》)。
题主题出的这个问题主要是为什么说这句词最具有男子汉气概么!看。这就是男子汉气概!
这首词从\"醉里挑灯看剑”到\"了却君王天下事\"。从回忆当年率领部队\"秋点兵”的雄壮阵容。到战士们个个暗哑叱咤。英勇杀敌的英勇场景。和撗戈跃马的战斗生涯。无不表现出诗人念念不忘的抗金豪气。到头来发出了\"可怜白发生\"的悲壮感叹。这种被排挤。被打击的雄心壮志。终身不渝。
这就是最具有男子汉气概!
\"男儿立志出乡关。报答国家哪肯还\"(见《革命烈士诗抄》)这就是最具男子汉的气概!
从古至今。凡是立身为国。为保卫祖国英勇奋战。捍卫祖国广大疆土不顾个人安危的烈士、英雄。他们都是具有男子汉的气概。
因此。男子汉气概就表现在一旦有敌侵犯。坚决保卫祖国每一寸土地。敢于不顾个人安危与敌斗争到底的气概。这种气概就是男子汉气概。
正如抗日战争时期。为抗战献身的烈士和那些英雄。还有在敌人面前宁死不屈的英雄。他都最具有男子汉气概。
综上所述。辛弃疾的这两句诗。是回忆当年为了祖国的领土。为了人民的安定而激励志同道合的抗金战士而作。故而。这两句词最具男子汉的气概。原因在此。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立即删除。
我是高楼避愁。很喜欢回答唐诗宋词方面的问题。欢迎各位朋友互相探讨。记得关注和评论啊!
其他观点: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魔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辛弃疾的这首词题为“壮词”。壮就壮在它形象地描绘了抗金部队的壮盛军容豪迈意气。道出了英雄的一片壮心。“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起首两句情景交融。不胜感慨。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虚实结合方法。来驰骋壮志。抒写愤。词人将自己 的爱国之 心。忠君愤懑。都熔铸在这篇神采飞扬而又慷慨悲壮、沉郁顿挫的词章里。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准备与好友合伙做生意,开什么店合适?
- 想开个店,开什么好呢?资金不多,刚刚创业。谢谢?
- 有什么行业适用于初创业?
- 刚入社会的人想开店,最好开一家什么店?
- 我是一个创业小白,想要开一家店铺,大家有什么好的推荐吗?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149523.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词人,吹角连营,气概,辛弃疾,男子汉,南宋,看剑,男人,责任,这句
没想到大家都对为什么说“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这句辛弃疾的诗最具男子汉气概?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辛弃疾是我最喜欢的豪放派词人。特别是他的军旅题材词作更是别具一格。既有起义抗金的实战经验。又有胆敢率五十余人勇闯几万敌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