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纲五常具体指的是哪三纲,哪五常?
原创

三纲五常具体指的是哪三纲,哪五常?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五年级。学校有个活动。要每个班级抽几个人背诵三字经。然后可以在一个大型玩会上表演。要求是尽量背的多。

那时候为了能获得个名额。每天苦背三字经。三字经上有一段。简洁明了的讲解了三纲五常。

“三纲者 君臣义。父子亲 夫妇顺 。曰春夏 曰秋冬 。此四时 运不穷 。曰南北 曰西东。 此四方 应乎中 。曰水火 木金土 此五行。 本乎数 曰仁义 礼智信 。此五常 不容紊 ”

纲常伦理。又有言“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纲举而目张。

五常“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实际上是“三纲”的具体化。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则是古代处理君臣、父子、夫妻、上下尊卑关系的基本法则。而古文今解。仍然是指导我们立于世的基石。

其他观点:

刀叔导读:如今。有的人还是人。但却行畜生事。老祖宗还是留下些很好的东西。却被今人践踏在地。

三纲五常是中国儒家伦理文化中的重要思想。由董仲舒提出。儒教通过三纲五常的教化来维护社会的伦理道德、政治制度。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虽然饱受诟病。如思想禁锢等等。但它也确实发挥着及其积极的一面。如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等。

今天。我们就先来简单说说《三纲》。三纲”即《礼纬·含文嘉》中说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也就是所谓的“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君为臣纲

古往今来。君臣关系都是关乎到一个朝代的兴亡。在任何朝代皆是同样:朝代之初。君强臣强;朝代之中。君强臣弱。朝代之末。君弱臣强 。

自从有了皇帝和大臣。就有了君臣关系。和其他关系比起来。君臣关系似乎是最难处理、最难把握尺度的一种关系。处理好了。平步青云。鸡犬升天;处理不好。丢官弃爵。甚至连小命儿都不保。君臣关系的复杂可见一斑。

从积极的角度上去讲。上级要成为下级的带头模范。做事要身先士卒。

父为子纲

引用一段胡适的话。这是我理想中的父子关系:

譬如树上开花。花落偶然结果。那果便是你。那树便是我。树本无心结子我也无恩于你。但是你既来了。我不能不养你教你。那是我对人道的义务。并不是待你的恩谊。将来你长大时。莫忘了我怎样教训儿子:我要你做一个堂堂的人。不要你做我的孝顺儿子。

身为人父。时时刻刻的举动。你家的孩子都在看着你。

夫为妻纲

如果有人想说“理想关系是两个人势均力敌又彼此相亲相爱。产生着灵魂伴侣心与心的碰撞。任何事都能心平气和地顺畅交流沟通解决问题。互相扶持双宿双飞直到永远。这压根和钱不钱的没什么关系”。那我只有一句话。孩子。鸡汤刷太多了。

要聊“夫为妻纲”先找个人结婚吧!但从现实的意义来讲。“夫为妻纲”更多的都在表述男人的担当和女人的宽容。

当我们重新解读中华传统文化时。不知道您有哪些感想?欢迎您在下方评论区进行评论。明日我再来为大家深度解读“五常”。感谢大家的阅读。

其他观点:

中国儒学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

“三纲五常”。是夫子“礼学”的核心内容。是夫子之所以能“名垂千古”之“大礼”!

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其核心是: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不死为不忠。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不亡为不孝。女子又有三纲: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可见女子之社会地位。女子无才便是德。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这就是夫子之“礼学”。夫子创立和留给后人的“大礼”。更是夫子“受崇”之原因。

夫子之“礼学”。礼大于理。以礼压理。以礼待人。看礼说话。实为不讲理之“礼”也。“礼仪之邦”。为“害”中国数千年。

五常:仁义礼智信。东西南北中。金木水火土。春夏秋冬年。太极与四象。仁义礼智信:仁心。义气。礼节。智慧。信用。做人做事的五项基本原则。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难拥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1:00:24

    夫子,关系,君臣,朝代,为妻,仁义,父子,女子,中国,都在

  • 写相思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1:00:24

    没想到大家都对三纲五常具体指的是哪三纲,哪五常?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长街听风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1:00:24

    五年级。学校有个活动。要每个班级抽几个人背诵三字经。然后可以在一个大型玩会上表演。要求是尽量背的多。那时候为了能获得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