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总说南方“瘴疠横行”,当时的人是如何“辟瘴疠”的?
原创

古时总说南方“瘴疠横行”,当时的人是如何“辟瘴疠”的?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瘴疠之气是什么

北方军队到南方。第一个问题是湿热的气候。体感很不舒适。适应力弱的很容易感冒。

其次。外乡人到了一个新地方。一旦做饭吃饭。等于吞入了一个新的微生物环境。古代没有多少卫生手段。军队埋锅造饭也就是凑活能吃。这样一来。很多细菌和病菌下肚。大概率会得痢疾。细菌性痢疾爆发之后。人员密集的军营基本上无人幸免。

第三。就像美洲印第安人对天花没有免疫力。很多外乡人对新环境的一些疾病没有免疫力。特别易感。

综上所述。瘴疠之气并非神秘的“气体”。古人习惯把看不见的东西称为“气”。所谓瘴疠之气就是微生物和病菌。

古代有没有治疗瘴疠的东西呢?有。很常见。就是大蒜。

瘴疠克星

当年张骞出使西域。大宛王招待张骞吃饭的时候端上一盘面饼和一碟蒜泥。张骞吃了之后精神一振。觉得这个东西不简单。就将大蒜带回了国。汉代时大蒜在中国小规模种植。

三国时诸葛亮南征。士兵水土不服。战斗力下降很快。诸葛亮向当地的隐士求助。后者拿出了几袋子大蒜。嘱咐诸葛亮分发给士兵生吃。士兵吃了生蒜。果然情况好转。大蒜能治瘴疠之气。根本原因在于大蒜具有天然杀菌性。能够降低新的微生物环境对人的影响。吃大蒜等于吃了一种小计量的消炎抗菌药。

关注厕读大历史、每天分享历史知识。品味历史智慧。

其他观点:

我们总见古书中说南方是“瘴疠横行”。南方人“辟瘴疠”的方法是吃槟榔加上蒌叶。还要加上蚌灰等物。还有山奈。沙姜。苍术。

其他观点:

瘴疠或者说是瘴厉。也就是瘴气引起的疾病。

古人对于瘴气理解是有着时代局限性的。今天就聊聊古人是怎么处理瘴疠的。

古书经常记载了某某名人发配流放南方。然后沿途中瘴疠而死。《后汉书·南蛮传》记载了

南州水土温暑。加有瘴气。致死者十必四五

《岭南卫生方》记载了大量岭南人治瘴经验。《岭外代答》更是记载了一些治疗经验。

针刺疗法

壮医有法:

南人热瘴发一、二日。以针刺其上、下唇。……发瘴过经。病已入里而濒死者。刺病人阴茎而愈

可以说。当时的壮医是处于这块领域的领先地位的。

预防之法

当地居民一般晨晓出门都会饱食。甚至饮酒。如此方可抵抗瘴气。夏天闷热大汗淋漓也不会解开衣裳。而夜间。一定紧闭户门。以防瘴气入侵。

破除之法

薏苡仁。久服据说可以轻身辟瘴。更有槟榔子也可以辟瘴。还有烧雄黄、苍术烟熏。也能够除去瘴气。

薏苡仁

槟榔子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退到无路可退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1:50:58

    瘴疠,瘴气,大蒜,之气,吃了,苍术,微生物,古人,痢疾,士兵

  • 难入眠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1:50:58

    没想到大家都对古时总说南方“瘴疠横行”,当时的人是如何“辟瘴疠”的?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苏梦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1:50:58

    瘴疠之气是什么北方军队到南方。第一个问题是湿热的气候。体感很不舒适。适应力弱的很容易感冒。其次。外乡人到了一个新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