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是公元663年8月的白江口之战。又称之为白江村之战。
此战爆发于唐高宗时期。当时的朝鲜半岛存在新罗、高句丽、百济三国。以高句丽国势最盛。巅峰期包括中国东北很多地方。隋炀帝时期数次攻击高句丽未果。最后导致天下大乱。引发隋末民变。在唐朝建立初期。中原对朝鲜半岛并不感兴趣。只在唐太宗时期高句丽、百济联军攻打唐属国新罗时。派兵支援。后因冬天来临。唐军不适应天气而撤退。
在公元655年。百济、高句丽联军再次攻打新罗。唐朝下诏劝和未果。遂派大将军苏定方援助新罗。唐军以泰山压顶之势灭掉百济。俘虏百济王至长安。以解新罗之围。此后。唐军仅留下小部队在朝鲜。主力部队撤回国内。百济残余势力不甘国灭。向日本求助。此时的日本正式名字是叫倭国。倭国派兵约四万。与百济残余势力一起对抗唐军。
而此时唐军仅有万余人。在大将刘仁轨的指挥下。公元663年8月27日在白江口。双方展开决战。战场上是一边倒的局势。唐军在战术、装备上都远胜于日本。新唐书记载唐军四战皆胜。焚烧日本战船400多艘。海水都变成赤色。
此战奠定东亚格局。日本从此后1000年左右不敢与中原王朝为敌。直至明朝万历年。战后日本也意识到双方巨大的差异。大量派遣遣唐使学习唐先进文化。
其他观点:
在中日关系史上。中日两国第一次战争当属唐朝初期的“白江口之战”。这也是中国最早的海战。就其规模而言。在海战史上恐怕没有重要位置。然而它对当时的日本却产生了重大影响。
战争起源于朝鲜。公元4世纪以后。朝鲜半岛逐渐形成了高句丽、百济、新罗三足鼎立的局面。三国为了争夺利益。互相混战。
日本大化改新后。推行拉拢高句丽、百济。孤立和打击新罗的外交策略。然而在当时。新罗已经与唐联盟。因而大化新政府与新罗对抗。一定程度上是与唐对抗。因此。以高句丽、百济、日本为一方。新罗和唐为另一方的两大对立阵营形成。最终导致了白江口海战的爆发。
公元655年。百济侵占新罗北部三十余城。新罗国王金春秋请求唐出兵援助。唐高宗在遣使调解无效的情况下。先后派程名振、苏定方、薛仁贵等将领率兵出击高句丽。以减轻对新罗的压力。然而此举并未奏效。
公元660年。新罗在次向唐告急。唐高宗以苏定方为神丘道行军大总管。率领水陆大军十万余人从成山(今山东荣成)渡海。百济军不敌唐和新罗联军。百济很快灭亡。百济王义慈被俘。唐以大将刘仁愿率兵留守。
唐军灭百济后。原百济王的从子福信率众据周留城。一度将刘仁愿部围困在熊津府城内。唐高宗急调刘仁轨率军渡海增援。福信遣使日本。请求出兵增援并迎立在日本为质的百济王子扶余丰。日本为保住在朝鲜半岛的势力。同时缓和国内的政治危机。日本天皇决定送扶余丰回国并出兵援助百济。
公元663年6月。日本天智天皇又令将军毛野稚子等率军2万7千人进攻新罗。夺取沙鼻岐、奴江二城。切断了唐军与新罗的联系。不久。由孙仁率领的7千名唐朝援军也渡海到达熊津。与刘仁轨会师。唐军军势因此大振。刘仁轨与诸将商议。认为周留城无险可守。且攻下后。就会使它城震慑。但要攻下周留。当务之急必须歼灭白江口的日本兵船。
一场海战将要开始。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海战。战争是在黄海海面进行的。从当时的双方实力来看。唐朝水军7千余人。170条战船;日本水兵1万余人、400艘战船。日方虽然在人员和战船数量上多于唐朝。但唐军船坚炮利。武器装备优于日军。
此战唐将刘仁轨采用以逸待劳的战略战术。以旺盛的士气率战船陈列于白江。公元663年8月27日清晨。十几艘日本兵船出现在海面上。刘仁轨见对方挤在一个海域上。就命令水军采用钳式战术。分头出击。日本兵船仓惶应战。“不利而退”。唐军首战获胜。
日本兵船在首战失利后。也下定决心要开展一次大海战。出动全部兵船。以多胜少获得彻底胜利。
次日。日本兵船正要起锚。唐军高大坚固的战船便将日本兵船包围起来。日本兵船被围在中心。毫无用武之地。只有垂死挣扎。但困兽犹斗。这时唐军主将刘仁轨发现自己的船只正处在上风。而这时东南风正急。“火烧赤壁”的历史刘仁轨是清楚的。他就命令前军抛丢火船。施以火攻战术。日本四百多艘兵船全都先后焚烧沉海。日本士兵溺亡者不计其数。日将朴式田来津战死。百济王扶余丰逃之夭夭。
白江口海战是中日两国第一次战争。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海战。日本天智天皇以后的历代天皇。都对这次战役作了反省。他们醒悟到了当时的日本还无力与唐抗衡。日本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需要获得迅速发展。需要吸收大陆的先进文化。此后九百多年实行了闭关锁国的政策。不敢跨海对外侵略。
参考文献:
1.文锋。《史书里中日第一战》。海洋世界。2001年12月。
2.盛巽昌。《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海战—唐朝与日本的白江口之战》。航海。1991年第3期。
其他观点:
历史上中日两国共计发生过五次大规模的战争:白江口之战、元日战争、万历朝鲜战争、甲午战争和抗日战争。日本虽然是一个岛国。但为何能够成为对中国侵略次数最多、伤害最大的国家?或许正如日本的第一兵家所说。
第一战。白江口之战:公元659年。大唐名将苏定方率13万大军远征百济。俘虏了百济国王。百济国王的次子便向日本求助。
日本当时在位的齐明天皇答应了百济国的请求。并欲亲自与唐军决战。不幸却因病而故。公元662年。日本组织大量战备物资援助百济。同时。援百济的170艘战船抵达百济。663年8月。日本又派数万援军赶赴白江口与唐军决战。却被唐将刘仁轨击败。400余艘战船被焚毁。兵卒大多溺死。
白江口之战的惨败。使日本意识到尚不足以与中国抗衡。于是在此后的九百余年间。日本一直与中国修好。直到丰臣秀吉一统日本之后。白江口之战为中日两国的第一次大规模战争。日本之所以会援助百济。其真实目的是想借此战与大唐王朝一决高低。因此。白江口之战也被誉为是决定中日师徒名分之战。
元日战争:忽必烈在中原建立元朝之后。欲使日本与其他民族一样臣服于蒙古人。但被日本拒绝。
公元1274年。元军出动战船九百艘。载士卒一万五千人远征日本。但元军队仅仅在战争开始有所斩获。之后却是屡战屡败。忽必烈听到征服日本失败后十分震怒。于是再次结集了一支十万大军远征日本。此时正值一场巨大的台风光临日本海岸。在此次台风的袭击之下。元军的战船“震撼击撞。舟坏且尽”。元朝第二次东征日本又以惨败而告终。而这场拯救了日本人命运的台风。则世代被他们人尊奉为“神风”。
证实证明。忽必烈非常有必要征服日本。以消除对中国大陆的威胁。但随着元朝远征日本的失败。使日本能够游离于东亚大陆体系之外。并始终保持着入侵中国的力量和信心。并在不久之后。日本就展开了对中国和朝鲜半岛的入侵。
万历朝鲜战争:丰臣秀吉以武力统一了日本之后。自感实力强大。迫不及待地发动对朝鲜的战争。以实现他\"图朝鲜。窥视中华。此乃臣之素志\"。
1590年。丰臣秀吉致信朝鲜国王。要求借道进攻当时的大明帝国。在遭到朝鲜的拒绝后之。于1592年出兵朝鲜。丰臣秀吉宣称此次战争的终极目标是明朝。朝鲜只是路过。丰臣秀吉认为在战争发起的两年之内。日本就可以迁都北京。而他自己将定居宁波。以便主持对印度的远征。
出兵朝鲜之后。丰臣秀吉坐镇名护屋为统帅。指挥日军迅速攻占了朝鲜的京城和大片国土。明朝迅速派遣名将李如松率5万人入朝迎战。日军在多次惨败之后。丰臣秀吉被迫提出议和。第一次战争暂告结束。
然而丰臣秀吉始终无法接受这场失败。并于1597年1月再次日军出兵朝鲜。但其陆军依然被明朝军队击败。海军也在鸣梁海战中遭受重创。1598年8月18日。丰臣秀吉在惊惧忧郁中身亡。日本第二次侵朝又告失败。这次惨败使日本人再次的意识到。与中国作战的时机仍不成熟。于是马上又采取了睦邻友好的政策。直到明治维新之后的甲午战争。而这场战争也被誉为“万历三大征”中的第二征。
甲午战争:1894年(农历甲午年)。日本以突然袭击清朝陆海军的方式。再次发动了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史称甲午战争。
自明治维新之后。日本就确定了以朝鲜为跳板。进而吞并整个中国和亚洲的\"大陆政策\"。1894年2月。朝鲜爆发了农民起义。朝鲜请求满清朝廷派兵协助镇压。应朝鲜的邀请。满清朝廷派兵开赴朝鲜。而此时日本却以保护使馆和侨民为借口。不请自来的派遣大军入朝。朝鲜见日本大军入境。意识到了后果的严重性。于是请求中日同时两国撤兵。但立刻就遭到了日本的拒绝。
7月25日。日本联合舰队在黄海丰岛海面击沉了中国运兵船\"高升\"号。与此同时。日本陆军也向驻牙山的清军发动了进攻。并将战火烧向了中国本土。
9月17日。日本舰队突袭了北洋舰队。在损失了致远舰等5艘舰只后。北洋舰队奉命\"保船避战\"。但此举无疑是丧失了制海权。此后清军遭到了日军海陆的两路夹攻。北洋舰队全军覆灭。日军攻占辽东。甲午战争爆发后。虽然下层官兵拼死力战。但由于满清朝廷的腐败无能。无论是在朝鲜还是在国内的战场上。清军都是屡战屡败。最终同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和澎湖列岛。赔偿军费白银2亿两。台湾从此陷入了日本的殖民统治。
抗日战争:日本自发动“九·一八”事变强占东北之后。又于1937年7月7日夜。在卢沟桥附近以军事演习为名。突然向第29军发动进攻。抗日战争从此开始。
抗日战争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这一时期被称为战略防御阶段。当时日本把国民党军队作为主要作战对象。由国民党军正面抗击了日军的。并先后进行了平津会战、淞沪会战、忻口会战、徐州会战、太原会战、武汉会战等重大战役。
第二阶段是从1938年10月至1943年12月。这一时期被称为战略相持阶段。随着战局的扩大。战线的延长。日军已无力发动大规模的进攻。只能控制一些大城市和主要交通线。广大农村均控制在以八路军、新四军为主的中国军队手中。
第三阶段是从1944年1月至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这一时期被称为战略反攻阶段。1945年5月。中国远征军强渡怒江。发起了滇西大反攻。先后收复了松山、腾冲、龙陵等西南失地。同时八路军、新四军也向日军发动了大规模的春、夏季攻势。日本人的失败已经是指日可待了。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以广播\"终战诏书\"的形式。正式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
通过中日两国的五次战争不难得知。在这五次大规模战争之中。中国是三胜二败。而失败的二次。一次是由蒙古人建立的元朝。另一次则是满清朝廷。
日本作为一个岛国。从古至今就没有放弃过对中国的觊觎。无时不刻想将中国占为己有。正如被誉为日本第一兵家的石原莞尔所说“日本在战略上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国土没有纵深。缺乏战略资源”。所以日本一定要拥有一个后方基地。而这个后方基地就是中国。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154832.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日本,新罗,朝鲜,百济,兵船,战船,中国,战争,之战,公元
没想到大家都对历史上中日第一战最早在何时?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是公元663年8月的白江口之战。又称之为白江村之战。此战爆发于唐高宗时期。当时的朝鲜半岛存在新罗、高句丽、百济三国。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