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大儒朱熹真的是一个扒灰的伪君子吗?
原创

一代大儒朱熹真的是一个扒灰的伪君子吗?

好文

热门回答:

“满口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这话用在南宋理学家朱熹身上再恰当不过了。

朱熹的“名片”相当光彩耀目: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派学说代表人物、儒家集大成者。

讲真上面的称号当之无愧。比如称之为理学家是因为他把孔子和先师二程(程颢、程颐)的理论融汇贯通加以吸收创建了“程朱”学派。

朱熹用毕生的生命从事教育、讲学、著述。在他50多岁才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儒家学说。他的学说包罗万象。主要就是教人们如何做一个道德君子。

比如其中最有名的一句话“灭人欲。存天理”。这句话大意就是人的欲望有三种:食欲、性欲、权欲。人的最高境界就是灭三欲。

为了真理(天理)人应该“渴死不饮盗泉之水。饿死不食嗟来之食”;“君子非礼勿视。非礼勿听……

朱熹是如此敦敦善诱教育南宋的老百姓。他的行为得到了皇帝的认可。宋孝宗把他的著作当做教科书来推广。他的学说是科举必考的基础知识。

朱熹的声誉达到了空前绝后的高度。当时被人们称之为朱夫子。他是孔子之后继往开来的又一人。52岁时成了宋孝宗的老师。既是儒家学者又是一代帝师。这在南宋以降绝无仅有。

有道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朱熹何止是“难副”这么简单!

扒开朱熹的历史简直是让人破口大骂:“原来朱熹是伪君子。骗了我们好多年。当时南宋百姓和朝臣纷纷要求皇帝杀朱熹以平民愤……”朱熹的所有学说被定为“伪学”。

朱熹如何触怒了天下人呢?

说出来也许你不相信。“一个大儒居然和尼姑偷情。还和他的儿媳妇有染。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扒灰”。这是真的的吗?一代圣贤会做这些禽兽不如的事吗?

这事确实有。并且是他自己亲口承认的。

当时66岁的朱熹是宋孝宗的侍读老师。在皇帝身边负责解疑答惑。时任监察御史的沈继祖上书弹劾朱熹十大罪。

《宋史》卷三十七:(朱熹)不敬于君、不忠于国、玩侮朝廷、为害风教、私故人财……

同时沈继祖作出了具体说明:朱熹曾“诱引尼姑二人以为宠妾。每之官则与之偕行”。“家妇不夫而孕”。

意思是说朱熹曾引诱两个尼姑作侍妾。出去做官时还带在身边招摇过市;朱熹家中的儿媳则在丈夫死后还怀上了孕……

最后。沈继祖建议皇帝将朱熹斩首。以绝“伪学”。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庆元党案”。

咱们看看朱熹什么态度呢?朱熹不打自招。痛哭流涕承认自己“私故人财”、“纳其尼女”等等数条。并说要“深省昨非。细寻今是”。表示要悔过自新。这可是白纸黑字他自己承认的。不存在着“行刑逼供”的问题。

想想看。朱熹名望很高。没有人敢给他动刑。退一步讲。如果他没有做这些事。监察御史是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官员。沈继祖是学法律出身的官员。他胆子再大也不敢凭空捏造诬陷一代帝师吧?这其中肯定是朱熹做了这些事了。

不过朱熹没有承认“扒灰”这件事。朱熹做没做这事。也许只有当事人双方知道。古语云:抓奸抓双”。朱熹唯一能洗清不白之冤的就是让儿媳妇生下孩子。然后做亲子鉴定。可惜宋代没有DNA检测。朱熹坚决否认。沈继祖也没办法。

我们退一步说朱熹是受陷害和污蔑的。是党争的牺牲品。朱熹为何要承认“纳尼姑为妾”呢?他纳妾应该瞒着众人吧?实际他也没打算瞒过人。上任时还大摇大摆带着尼姑去上任。所以他承认这事应该是存在的。

纳尼姑这事在朱熹眼中是小事吗?我觉得历朝历代。纳尼为妾都是有悖人伦的事。作为道德圣人的朱熹。这样做无疑是自毁前程。真不知道当时朱熹是怎样想的!

即便朱熹不承认“扒灰”之事。他的伟大形象崩塌了。他的悔过自新不足于得到宽恕。

朱熹被弹劾撤职。朱熹的学说被定为“伪学”。徒子徒孙做鸟兽散。得意门生蔡元定被逮捕。解送道州。新上任的皇帝宋宁宗竟然下旨。凡荐举为官者。一律不取“伪学”之士。曾经显赫一时的朱熹成了人人喊打的老鼠。

庆元六年(1200年)。朱熹带着耻辱。带着无法言说的秘密死去。享年71岁。身后除了留下了等身著作外。还留下了一段任人评说的历史!

文/秉烛读春秋

  

其他观点:

关于朱熹“扒灰”的传闻。出自监察御史沈继祖弹劾朱熹的奏章。1196年冬。监察御史沈继祖上书宋宁宗。弹劾朱熹十大罪状。其中包括 “不忠于国”、“不敬于君”、“玩侮朝廷”等。还说朱熹曾携两位尼姑去旅游。然后引诱。有了苟且之事。后纳尼妾。此为“诱引尼姑以为宠妾”之罪;还说朱熹的儿媳在丈夫死后怀了身孕。此为“家妇不夫而孕”。丈夫死了还会怀孕?无非是公公的功劳嘛。于是。朱熹便有了“扒灰”的恶名。“诱引尼姑以为宠妾”、“家妇不夫而孕”。就是后人指责朱熹为“假道学、伪君子”最喜欢引用的罪证。

朱熹到底是不是一个“扒灰”的伪君子呢?或者说。他到底有没有扒过灰呢?时代久远。靠资料的考证。想必很难得出所有人都信服的事实。那么。我们要得到接近事实的真相。便要深入了解一下。这个“扒灰”的名声。到底是怎样产生的。有动机和目的。才可能接近真相。

就学问而言。朱熹当是那个时代最突出的博学鸿儒。他从小就聪明异常。与一群同龄孩子玩沙子。人家堆沙山。他却一个人画八卦图。14岁那年。父亲去世。临终将朱熹托付好友刘子羽。后又投于胡宪、刘勉之、刘子翚等名儒门下学习。自此学业大进。1148年。朱熹考取了进士。这一年他才19岁。授同安主簿。从此走上仕途。

朱熹出任过很多职务。诸如知南康军军、提举浙东常平茶盐公事等。有趣的是。朱熹还出任过武学博士。而且并非虚衔。而是真正负责以兵书、弓马、武艺教育学生的官员。不过。朱熹不太喜欢做官。他喜欢给学生们讲学。埋头著作。这是他最喜欢的事情。所以。他总是不断以各种理由辞官。

就性格而言。朱熹颇好为人师。尤其盼望给皇帝当老师。宋孝宗在位时。朱熹上书。每每以“留心格物致知、意诚心正之学。近君子。远佞臣”来教导皇帝。后来。宋宁宗继位后。扶助宋宁宗的宰相赵汝愚推荐朱熹任焕章阁待制兼侍讲。然而。韩侂胄同样是扶助宋宁宗上台的功臣。他为了削弱赵汝愚的势力。获得宋宁宗的支持。于庆元三年(1197)。开启了党禁。斥朱熹道学为“伪学”。置“伪学逆党籍”。上自赵汝愚、周必大。下如朱熹、彭龟年等。共计五十九人。对他们或罢官。或充军。一律处罚。史称“庆元党禁”。

要发动这么一场声势浩大的权力斗争。舆论的铺垫是必要的手段。故此便有了史沈继祖弹劾朱熹十大罪状一事。也才有了朱熹“扒灰”的恶名。因宋朝御史有“风闻弹事”权。就是可以找一些捕风捉影的事来弹劾官员。也就是说。御史无须证据。就可根据民间谣言来弹劾官员。弹劾错了。也不追责。因此。所谓“扒灰”之说。或许是这种制度下的产物。其真实程度。值得怀疑。加上宋朝处理官员。往往以贬官了事。所以也没有人去查找“扒灰”的证据。这就更可能是“假新闻”了。

其他观点:

谢邀

看了已有答案。不得不替老夫子说几话

我敢保证。某答主不但没读过朱子的著作。连《宋史.卷四百二十九.列传第一百八十八》都不知道是什么

这么积极地跳出来答题。是来砸自己招牌么?

真实的朱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是一个淡泊名利的人

钓鱼大概数了数《宋史.朱熹传》中朱熹辞官二十多次

或因与朝廷战和意见不合。或因朝廷无功滥赏。或因以此“励风俗”




幸好。孝宗算较能纳谏之君。且与朱熹理念相近。虽然上上下下得罪了一大批人。“群小乘间谗毁”。朱老夫子仍安然无恙

4.是一个两宋少有的能吏


朱熹做事不怕得罪人。处置污吏。开仓放粮。兴办社仓。按田亩收取富户税赋。减轻平民负担……

宰相王淮也能顶住压力。继续支持朱熹。直到朱熹严查并数次弹劾台州知州唐仲友

唐仲友是王淮的老乡兼女婿。王淮在压力下将其改任江西提刑。唐仲友走时将包养的艺妓严蕊安置在台州境外的黄石。被朱熹抓获。(宋朝法律。艺妓无故离籍当判杖刑。官员可以召妓助兴却不能嫖宿)

此举无疑使朱熹与王淮彻底决裂。后果就是非议缠身。“有所谓道学者。大率假名以济伪……盖指熹也”



所谓扒灰、诸子盗牛、娶尼姑之类无稽之谈。辩之脏口。徒惹笑柄。不辩也罢。何况。此时正是老韩掌握台谏。得势之时

6.是一个具有丰富学识的思想家

只谈一点。“存天理。灭人欲”

问:饮食之间。孰为天理。孰为人欲?

曰: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

问:饥食渴饮。冬裘夏葛。何以谓之天职?

曰:这是天教我如此。饥便食。渴便饮。只得顺他。穷口腹之欲便不是。

说白了。朱老夫子认为:人正常的生活生理需求都是天理。追求奢侈享受的生活便是人欲

理学的确培养了一批平时静坐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的腐儒。但这并非朱熹本意。也不是理学的本来面目

经念歪了怪垫子没放正?考不上大学怪教科书没编好?

没能吃鸡喝酒的纨绔子弟胡纮因此对朱熹怀恨在心。费尽心机伺机报复不通人情的老夫子

不得不承认。胡纮手段的确高明。“冢妇不夫而孕”。既让老夫子无从辩白。也让某类人浮想联翩

我不知道你在隐晦处高潮什么?

目前最高赞的XX图书编辑答主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长空夕醉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2:05:30

    朱熹,尼姑,御史,宋史,天理,是一个,庆元,南宋,官员,皇帝

  • 入了迷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2:05:30

    没想到大家都对一代大儒朱熹真的是一个扒灰的伪君子吗?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对不起是种借口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2:05:30

    “满口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这话用在南宋理学家朱熹身上再恰当不过了。朱熹的“名片”相当光彩耀目:南宋著名的理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