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骑兵天下无敌,为何被明军迅速灭掉?
原创

蒙古骑兵天下无敌,为何被明军迅速灭掉?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蒙古人是马背上的民族 。蒙军骑兵来去如风。灵活机动。剽悍善战。冷酷嗜杀。堪称铁血雄强的“战斗民族”。蒙古人马上得天下。马上治天下。靠快马弯刀说话。以力服人。治国施政堪称简单粗暴。

元朝刚建立时。元廷为消弭隐患。居然将居民依不同的族属划为四个身份地位相差悬殊的等级:一等人是蒙古人。居统治阶层 。属社会地位最高、政治待遇最优的特权等级;第二等是色目人。含西域、中亚、阿拉伯、东欧等较早被征服地区的民族。属地位较高的统治阶层;长江以北地区的汉人、契丹人、女真人、西夏人、渤海人为第三等级;长江以南地区的汉人。也就是原南宋统治之民。被一律视为“南蛮”而遭打压 。南人处于社会最下层。为第四等人。

元朝律法规定:蒙古人与汉人发生纠纷后杀死汉人。只需要赔偿一头驴或两只羊就可完事 ;而汉人若杀死蒙古人则要偿命。有时甚至亲族都会被牵连而遭诛杀。南方汉人每五户合用一把菜刀。若出事。则联保的人必受严惩。元廷还依人所从事的职业实行了严格的身份等级制 :“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猎、八娼、九儒、十丐”为不同职业等级 。身为知识分子的儒者居然排在倒数第二的位置。社会地位甚至不如娼妓。

元统治者制定的极度不得人心的民族歧视政策。导致社会等级森严。民众怨气丛生 。人分三、六、九等。似乎是这个以铁血征服者面目出现的偌大帝国迅速走向衰亡的主因。

元朝统治后期。各种淤积已久的社会矛盾变得日益尖锐 。百姓们特别是南人的抗争此起彼伏。让蒙元统治者顾此失彼。手忙脚乱。随后。燃遍全国的红巾军大起义以不可阻挡之势烽火燎原。敲响了元帝国的丧钟。

在中原不到一百年的统治期内。元朝军队迅速腐败。战斗力早已不复往昔。史载。到了元末。蒙古军队的主力变成来自中亚的色目人与汉人 ;官员、将领也大多由色目人担任。曾经彪悍的蒙古人成了不劳而获的食利者 。蒙古人在深受中原文明影响的同时。也被汉人迅速同化。出身在中原的蒙古人。大多喜欢呤诗作画。饮酒狎妓。附庸风雅。草原民族身上的血性与战斗力早就烟消云散。元帝国当年金戈铁马、所向无敌的强大战斗力。元廷赖以维系统治、生存的基础——蒙古骑兵横扫一切的强悍战力早就沦为一个渺远的传说。

而以色目人、汉人、契丹、西夏人为主的元军。一遇与红巾军之战事就出工不出力。特别是身处底层的汉军。一触即溃或临阵倒戈已成常态。即便是蒙古铁骑。也早已不复昨日之勇。与红巾军作战也是胜少败多。存在了97年的元朝。被视为中国历史上比较短命的王朝之一。作为征服者的蒙元统治者虽被刘福通、张士诚、徐寿辉、朱元璋等人打垮并逐出中原。但疆域横跨欧亚的蒙古帝国仍然存在。退回漠北的元廷被史家称作北元。 令人惊讶的是。成吉思汗的子孙们退回草原后。又开始找到祖先能骑善射、勇猛好战之感觉。游牧民族特有的剽悍与血性重新回到这些失意者的体内。北元军队更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恢复了强大战力。并对新成立不久的明朝统治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原创作品 剽窃必究

网络配图

其他观点:

公元1206年。铁木真在斡难河边建立大蒙古国。尊汗号为“成吉思汗”。蒙古帝国建立后。开启不断对外扩张的步伐。

依靠飘忽不定的骑射战术。蒙古帝国的铁骑征服了亚洲大陆和东欧大陆。蒙古“黄金家族”在广阔的征服地区。建立了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伊尔汗国。这四大位于西域和亚欧大陆蒙古汗国。

在中原的蒙古人吞灭金国、南宋后。忽必烈建立了元朝。国号“大元”。定都大都。公元1279年。元军攻灭南宋。完成对中原的统一。

公元1367年。逐渐统一江南的朱元璋。以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率领二十五万大军进行北伐。徐达从横扫山东、河南。席卷陕西、甘肃。于1368年八月。进入大都。将统治中原90年的蒙元驱逐到了大漠。

为什么强盛一时。打遍天下无敌手的蒙古骑兵。会被明军在短短一年内。迅速击败而退出中原呢?

蒙古的人口基数以及战争需求。决定蒙古军队并不都是骑兵

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帝国后。在整个大蒙古国控制的范围内。推行两年前提出的千户制。也就是可以征兵一千人的部族为一个统治单位。

当然虽然称为千户制。有些千户远多于一千人的兵员。有些又不足以征调一千军队。所以大体每个千户的征调比例为一千多人。

当时整个蒙古国。一共设置了九十五个千户。同时按照蒙古四丁抽一兵的制度。再加上成吉思汗组建的一万多人的护卫军。整个蒙古可征男丁的数量为四十万左右。

而蒙古人东征西讨。铁木真在进攻金国的同时。西征花剌子模。调集西路军达二十多万。这不可能都是蒙古人。里面有庞大的从征服的领土征集的色目人和汉人。

同时在蒙古人攻打金国、西夏以及其他西域国家的时候。以骑兵攻城明显是送死。所以铁木真时代。蒙古军队就装备了大量的石炮、火炮等数量庞大的步兵部队。

忽必烈和阿里不哥争夺汗位。蒙古一分为五

蒙古帝国到忽必烈的时候。已经处于极为分散的情况了。一方面是因为铁木真生前主观上对四个儿子的分封建国。

另一方面。蒙古传统的幼子守灶制度和帝国汗位继承制度的冲突。使得从铁木真制定的继承人窝阔台继位时。就伴随着蒙古汗位继承权的争夺。

而直接蒙古帝国分裂的汗位争夺发生在1259年。时任大汗蒙哥在进攻南宋钓鱼城时。被宋军射杀。他的两位弟弟。忽必烈和阿里不哥之间发生了激烈的汗位争夺战争。

蒙哥在位时。四弟忽必烈主管草原以南汉地军政。主张推进蒙古的汉化。五弟旭烈兀率军西征中亚、西亚南路。与北路的术赤系的堂哥拔都呼应。扩张领土。七弟阿里不哥坐镇首都哈拉和林。坚持蒙古的传统。反对汉化。

蒙哥死后。忽必烈和阿里不哥的汗位争夺中。蒙古本土势力是极力支持阿里不哥。反对忽必烈。甚至远在西亚的旭烈兀都是支持阿里不哥的。

双方历时四年的征伐。忽必烈依靠汉地的强大财力和物力。最终击败阿里不哥。占领哈拉和林。但是获胜的忽必烈却已经无法指挥得动强大拔都和旭烈兀了。

起初四大汗国都不承认忽必烈的元朝。到元成宗的时候才承认为宗主。就这样蒙古逐渐形成口头上的以元朝为宗主。四大汗国高度独立的局面。

忽必烈建立元朝。依靠的本身就是汉地的势力。而且他获得来自蒙古本土的支持也是少得可怜。所以元末与明军对抗的恐怕是大量的汉军。蒙古骑兵的数量不会太多。

北方红巾军的消耗。元朝陷入内乱

元朝占领中原后。实行了种族歧视的政策。汉族地位极其低下。深受压迫。公元1351年。黄河泛滥。民不聊生。民众中普遍流行着一个民谣:“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

韩山童、刘福通决定抓住这一机会。打出“虎贲三千。直抵幽燕之地;龙飞九五。重开大宋之天”。发起元末农民起义。称为红巾军起义。

随后。大江南北。天下早已饥寒交迫的汉人。群起响应。徐寿辉在湖广、郭子兴在江淮、张士诚在江南、方国珍在浙江。天下一时间乱了套。

以刘福通为首的北方红巾起义军迅速占领河南。对元朝的威胁最大。所以蒙元最先集中力量镇压刘福通的北方义军。直到1359年。才攻破开封。杀死刘福通。灭亡北方起义军。

北方起义军是最早起义。也是力量最为强大的起义军。元廷耗时将近十年才得以平息。消耗了大量元廷直属的精锐军队。最后不得不借助各地军阀的势力才平息。

蒙元面临的更加雪上加霜的是。随着镇压农民起义。各地出现了强大的军阀势力。其中以占据山西、河南的察罕帖木儿最为强大。各地的军阀林立。元朝内部又出现了相互攻伐的内乱之中。元廷已经无力约束了。

明军北伐。以攻占城池收复土地为目的。战略决定了步兵的优势

首先。骑兵在我国古代并不是无敌的存在。汉民族在与游牧民族长期的斗争中。用鲜血试验出了大量的克制骑兵的战术战法。

中原王朝也仅仅是汉朝装备了大量的骑兵部队以彼之道还施彼身。长途奔袭击溃对方。南北朝时期。逐渐形成了以步兵阵为主体、骑兵游击的协同战术。

宋朝的时候。因为战马的稀缺。更是将步兵对抗骑兵的战术发展到了极致。明军在发展过程中。博取前代的经验。同时又进行发扬。而且还前瞻性地装配了大量的火器部队。邓愈、唐胜宗、沐英等都是各种的高手。

徐达率军北伐。整体的战略目标就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北伐的目的是收复失土。攻占城池。从山东到河南。再到陕西甘肃。这一路地形复杂。有适合骑兵的平原。也有适合步兵的山地。

蒙古骑兵固然强大。面对齐步推进的大兵团步兵。只要步兵不犯错。不出现混乱。骑兵也是占不到便宜的。而中原的地形决定。可以寻找有利地形进行歼灭。

但是实际情况是。徐达北伐的时候。元朝对中原的控制已经是一盘散沙。各地自成一体。毫无协调救援可言。根本就无法形成抵抗势力。被徐达各个击破。

明军大量骑兵部队的来源

徐达的北伐的时候。明军其实已经有数量庞大的骑兵队伍。至于这些骑兵是怎么来的?应该可以参见三大营的“三千营”的来源。

朱元璋在江南的南方的时候。就曾多次击败元朝军队。收编了大量的元军。徐达北伐后。中原的元朝的残余势力。又大都望风而降。这就为明军提供了大量的骑兵来源。

朱元璋北伐时首先提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的口号。收服汉人的民心。紧接着又提出只要“愿为臣民者”。皆与汉人同等对待。这样收复大量蒙古人。

所以说。明军迅速击败蒙元。不仅仅是战场上的胜利。更多是来自政治上的高瞻远瞩。同时军队战力的强大。保证了北伐蒙元的胜利果实!

其他观点:

所谓蒙古骑兵天下无敌。很大程度上是个误会。

蒙古军队分两部分。不完全是骑兵。在草原上。蒙古能够集结几万骑兵。就已经足以对其它部落形成比较大的优势。但在进入中原地区之后。就已经不是纯粹的骑兵了。而是包括了大量的汉族步兵军队。

比如在对金国的战争中。虽然蒙古军队在长城以北的草原地区已经击败了金国的骑兵部队。但在进入中原地区后。如果没有山东史天泽这样的地方军阀的支持。也是很难彻底消灭金国的。而之后在平定中原地区的战争中。汉族步兵始终都是蒙古军队的主体。

这也是蒙古虽然已经在草原地区击败了金国骑兵主力。但在彻底灭亡金国的时候仍然要与南宋相约。夹击金国的原因。

尤其是在灭亡南宋的战争中。蒙古军队的主力基本上都是汉人。除了最高统帅伯颜和一部分蒙古骑兵之外。绝大多数军队都是汉人为主的。尤其是河北、山东、河南、山西等地签发的汉军。

这其实也是北伐游牧民族在进入中原之后要消灭汉人政权。建立长期统治的历史常态。无论是五胡十六国时期的匈奴、氐族、羌族、羯族、鲜卑族。还是后来的契丹、女真和蒙古。乃至之后的满清。其主体民族构成的骑兵部队的极限一般就是能扩展到黄河沿岸。再往南就必须借助于已经投降的汉族步兵集团的协助。

所谓蒙古骑兵天下无敌。主要是在欧亚大陆上的草原、戈壁这些地区。蒙古骑兵能够形成比较明显的优势。但只要进入山脉纵横、丘陵遍布和江河湖泊密集的地区。骑兵的优势就很难发挥出来。

所以。蒙古骑兵在欧亚大陆上确实纵横驰骋多年。几乎没有遇到敌手。尤其是在蒙古高原、中亚、西亚这些草原和沙漠地带。蒙古骑兵的优势比较明显。但是蒙古骑兵西征在从草原进入农耕地区的时候。就没有那么明显的优势了。遭遇了挫败。在向南发展的过程中。也在淮河秦岭一线被阻击多年。

甚至到忽必烈与阿里不哥的战争中。蒙古军队中就已经夹杂了大量的汉族士兵。甚至作为所谓蒙古皇帝亲卫军的怯薛军。也已经是以汉族步兵为主体了。而且还取得了不错的战绩。

元朝统治中原内地时期。在内地大量破坏农田。改造为牧场。用以养马。来维持其骑兵优势。不仅朱元璋和红巾军崛起的淮西地区是元朝在中原地区的著名牧场。就是在富庶的江南地区。蒙古也破坏农田建立了占地上万顷的牧场。

所以。在元末农民起义的时候。无论刘福通还是张士诚。他们所面对的元朝军队。都是以汉族为主体的军队。如果说北方的元朝军队有大量马匹。可以组织骑兵部队。那么南方的明军也同样可以利用当地的马匹来组织骑兵部队。早已经完全不是宋朝那种缺乏足够的马匹来组建骑兵部队的状态了。

明朝出兵平定中原的时候。也是一样。北方地区早已大乱。其三个重兵集团分别在关中、太原和甘肃。都是汉族为主的军队。早已经不是人们印象中蒙古崛起时的蒙古族骑兵为主的军队了。

在这个意义上。明军北伐驱逐元朝。从军队构成上讲。就是一个新崛起的军队驱逐一支由蒙古贵族统帅的汉人军队。一个新兴的汉族王朝驱逐一个已经腐朽没落的王朝而已。根本不是什么明朝的汉族步兵对蒙古骑兵的战争。

蒙古军队退到草原地区的时候。起初还裹挟了大量汉族士兵。也跟他们一起回到了草原地区。所以初期还试图反攻内地。但在明军的几次重大打击之后。北元残部就溃散了。而这种溃散。实际上就是当初被他们裹挟走的汉族士兵意识到元朝已经不可能重新回到内地。所以主动脱离了蒙古军队。

因此。在明军北伐驱逐元顺帝、灭亡元朝的时候。元朝剩下的三股比较主要的重兵集团都还分别有十万以上的人马。但在明初的几次北伐之后。北元就已经失去了进犯内地的能力。而其军队规模也急剧萎缩了。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陌清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2:09:33

    蒙古,骑兵,元朝,中原,军队,汉人,汉族,步兵,蒙古人,都是

  • 公主抱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2:09:33

    没想到大家都对蒙古骑兵天下无敌,为何被明军迅速灭掉?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擦掉眼泪我依然是王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2:09:33

    蒙古人是马背上的民族 。蒙军骑兵来去如风。灵活机动。剽悍善战。冷酷嗜杀。堪称铁血雄强的“战斗民族”。蒙古人马上得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