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公元1644年。在亚洲东部这片大地上同时屹立着大明、大清、大顺、大西四个政权。这一年。分别是大明崇祯十七年、大清顺治元年、大顺永昌元年、大西天命三年。
此时的宁远城。已经成为远悬山海关外的一座孤城。昔日曾让关外枭雄努尔哈赤饮恨城下的关宁锦防线已经土崩瓦解。面对虎视眈眈的满清铁骑。吴三桂完全没有与之交锋的信心。他只知道自己必须尽快作出选择。以便能够保住自己到手的荣华富贵。
其实就在三年前。自己的顶头上司大明兵部尚书、蓟辽总督洪承畴。自己的舅舅大明名将祖大寿已经战败投降了皇太极。面对前面已经投降的两位。吴三桂绝不认为自己有能力接过两位之前的抗清大旗。继续为国坚守边疆;相反。前面两位的投降事迹倒是给了吴三桂提供了一条出路。
接到对方老大亲自回信后。吴三桂估计开心极了。立刻收拾铺盖。带着弟兄准备跑到对方的阵营中去。可就在这时。皇太极驾崩了。对方的老板换成了六岁的福临。而幕后老板却是摄政王多尔衮。吴三桂的跳槽计划只得重新来过。
接管了北京城的李自成向吴三桂投来了橄榄枝。吴三桂心动了。毕竟自己的家人和财产都在北京城里。然而农民军在京城后。开始对城中达官显贵进行掠夺。吴三桂的家族也未能幸免。在听说到这个消息后。吴三桂的投降农民军的决心动摇了。开始积极与关外的多尔衮进行联系。
面对吴三桂的摇摆不定。李自成亲率大军向山海关开拔企图逼迫吴三桂投降。吴三桂一边与农民军周旋、假装投降。一边向多尔衮告急、寻求支援。
其他观点:
历来说起吴三桂投降清朝。就是因为一个祸水红颜。当初他冲冠一怒为红颜。为了陈圆圆而做了叛国贼。亲手打开了清军入关的大门。虽然吴三桂在历史上臭名昭著。但是他却是一个独爱美人的浪漫英雄。但是其实吴三桂降清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并不是冲冠一怒为红颜那么浪漫。
当初崇祯帝在位的时候。吴三桂可谓是国家的主力大将来抗击清军。所以崇祯帝也将抵御清军的重要关隘山海关也交给他。希望它能够抵御住清军。但是除了外患。当时国家中还有着很大的内忧。例如势力庞大的农民起义军闯王李自成。当时闯王李自成一路势如破竹。眼看就要攻破京都城阵地。在慌乱之下崇祯帝自然赶紧让吴三桂回来营救京都。但是吴三桂此时已经看到大明的气数已尽。但是有皇命在身。他又不得不前去救崇祯帝。所以他虽然带领率领大军回京都了。但是行程却非常的缓慢。
所以最后吴三桂并没有来得及赶到京都对抗李自成。李自成攻破了京都。崇祯帝在煤山自尽而死。吴三桂救驾失败。吴三桂此时也深知自己因为自己作战不力。导致崇祯帝上吊身亡。这可是一个非常大的罪名。所以他刚开始的时候是想要向李自成示好的。想要联合李自成一同对抗清军。
清朝的多尔衮此时屡次向吴三桂抛出的橄榄枝。但是吴三桂都没有接受。但是此事却传到了李自成的耳朵里。他看到吴三桂和清朝的多尔衮有来往。就认为吴三桂已经投降了清廷。所以一怒之下就杀了吴三桂的全家。并且掳走了他的爱妾陈圆圆。
吴三桂面临灭族之仇和自己最爱的女人被掳走。自然是一怒之下打开了山海关。使得清军入关。明朝彻底走上了灭亡。所以吴三桂由反抗清廷的投降清廷。主要的原因就是李自成。因为李自成伤害吴三桂家人。并且霸占了吴三桂的女人。所以才使得吴三桂和李自成之间的关系彻底破裂。吴三桂这才转而投向清廷。成为了卖国贼。
这样看来。吴三桂投降清朝其实算是无奈之举了。不过这也说明吴三桂的此人的格局非常的小。因为家人被杀和爱人被掳走。所以吴三桂一心只想着报私仇。而忘记了顾全大局。所以最后他才会因为做大而被康熙所灭。各位看官。对于吴三桂的卖国行为。你们是怎么看的呢?
其他观点:
吴三桂是明朝遗臣他在当时的形势下没有选择的余地。无论是选择李自成起义军还是多尔衮的八旗军其实都是变节。作为老谋深算的吴三桂自然会选择实力更为强大的八旗军。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更多的利益。
松锦大战后明军只剩下山海关。吴三桂已经独木难支
关内的李自成迅速壮大起来明军已经无力剿灭
李自成自河南起家后势力逐渐壮大起来。孙传庭前期还能把李自成打的没脾气。但在洪承畴的大军抽调至关外后。明军在关内的实力已经严重不足。李自成提出均田免粮的口号广泛的吸收流民和灾民。部队的实力得到扩充迅速。对明军已经占据绝对优势。
潼关之战李自成轻松将孙传庭击杀。此后他顺利攻西安建立起了大顺政权。此后李自成的起义军仅仅用时三个月就攻入了北京城。崇祯皇帝自杀明朝灭亡。
关外皇太极虽然病逝但继任者多尔衮依旧很睿智
陈圆圆不过是诱因。在吴三桂面前利益高于一切
陈圆圆被刘宗敏掠夺确实是吴三桂投降多尔衮的诱因。但从当时的形势看吴三桂是经过了深思熟虑才做出投降清朝的决定的。清军实力最强大已经是明面上的事实。关外多次的大战中明军都是惨败。可见八旗军的战斗力之强悍。
李自成的起义军虽然四十万众但能用的军队只有十万人
有人说起义军在北京快速腐化了。这到还不至于毕竟李自成的部队在北京呆的时间还不到一个月。为了出征山海关李自成还亲自到达了前线。但是李自成的主力部队只有十万人面对清军和投降清军的吴三桂显然实力不足。在八旗军骑兵的轮番攻击下最终战败也是情有可原。
八旗军裹挟吴三桂实力明显占优。吴三桂投降李自成没前途
吴三桂投降八旗军是明智的。因为在皇太极扩充了蒙八旗和汉八旗后清军的实力有了质的提升。军队的数量也上升到了20万人。面对有绝对实力的八旗军吴三桂投靠是必然的结果。因此投靠李自成是没有前途可言的。
总结
陈圆圆的被掠走让吴三桂下定决心投降清朝。但即使没有陈圆圆吴三桂还是会选择投降多尔衮。因为从当时的形势看只有投靠实力强大的人才会捞到充足的利益。吴三桂的选择是明智的。他不仅帮助清朝打败了李自成还统一了华夏。自己也被封了平西王。而这一切也是他最想要的结果。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155581.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崇祯,山海关,清军,大明,多尔衮,实力,京都,关外,清朝,太极
没想到大家都对是什么样的历史原因促使吴三桂打开大门放清军入关,吴三桂真的是冲冠一怒为红颜吗?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公元1644年。在亚洲东部这片大地上同时屹立着大明、大清、大顺、大西四个政权。这一年。分别是大明崇祯十七年、大清顺治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