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元朝有哪些有趣的冷知识?
原创

关于元朝有哪些有趣的冷知识?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聊一下元朝一个对中国人观念的影响吧。

大家知道。中国以前是有处女情结的。但是这个处女情结还不真是中国历史的传家宝。中国人以前是没有处女情结的。

比如春秋时期。那是乱得一塌糊涂。《诗经》里有很多描写嘿嘿嘿的故事。春秋还有一位用床戏推动历史车轮前进的女人夏姬。她就嫁给了很多人。为了争夺她。引发了晋国楚国吴国多年的战争。


到了汉朝。同样如此。刘邦就抢人家的老婆啊。也压根不在乎是不是处女什么的。汉文帝的妈妈薄姬原本是项羽部将魏豹的老婆。被刘邦抢去当老婆。跟吕后叫板的戚姬以前是娱乐行业的。说是处女谁相信啊。所以汉朝根本就不关心这个。就是刘邦本人。据推测也是来路不明。史书说[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

谁知道太公看到的这个蛟龙是什么鬼。说不定是一个外号叫阿龙的古惑仔。不然。像刘太公这么老实的人怎么会有那么皮的一个儿子。

汉武帝的妈。以前已经嫁过了。还生了娃。因为听说自己命中有福贵。所以跟老公离婚。进了太子宫。照样当皇后。

到了汉末。同样是无所谓的。曹操就是人妻控啊。专门勾搭熟女。还给儿子安排寡妇。

到了唐朝。得。不但不在乎是不是处女。连是不是小妈都不在乎了。武则天女士就是唐高宗的小妈。唐高宗不但把她从寺里找回来。还要封为皇后。搞得褚遂良大喊:那是先帝战斗过的地方!

但依然没拦住武则天成为皇后。

唐高宗娶了小妈。而唐玄宗基哥娶了儿媳妇杨玉环。著名史学家陈寅恪在清华大学第一节课。就是论证杨玉环是不是处女。陈大师靠谱结论。绝对不是!但我们基哥绝对不在乎!

到了唐末五代十国。同样是不在乎的。后周的两位皇帝。一位郭威。连娶几任老婆全是寡妇。不是寡妇还不要。郭威给他的儿子柴荣娶的也是寡妇。这些不是处女的姑娘同样当皇后当太后。

好了。到了宋朝。很多人认为宋朝是处女情结的发源期。毕竟宋朝理学的兴起。讲的就是男女授受不亲嘛。

这是不太准确的。宋朝其实也很开放的。有一个说法叫脏唐乱宋。就是讲宋朝的风气之开放。就像小说里的武大郎娶金莲。宋江娶阎婆惜。杨雄娶的潘巧云都不是处女。鲁智深救的金翠莲。被郑屠夫霸占。后面不也嫁了员外。生了孩子?

这说明。宋朝其实也是不在乎是不是处女的。

而且宋朝理学讲的那一套男女大防。春秋也在讲啊。为什么春秋时没人听。汉唐没人听。到了宋朝。全民就听了呢?而且思想这种东西都是上层读书人的事。光靠讲是很难普及到老百姓当中去的。

一种观点的铺开。绝对是有什么大事件。

这个大事件就是元朝的入主中原。

元朝入主中原之后。为了统治中原。开始实行更严格的户口管理制度。要求百姓把自己家的人口数、姓名都贴在门上。元朝还会派蒙古士兵入驻村子。充当一个村的监管。菜刀都被收到这个监管家里。更让人气愤的是。有一种初夜权。就是娶了老婆要先送到这个监管家里过一夜。

这样一来。就等于夺走了新娘的贞操。

这种事情大大刺激了百姓的神经。他们把这种夺走贞操的事情视为奇耻大辱。久而久之。对贞操就更看重了。

所以。到了元时。处女情结才被推到了高处。而且在民间生根发芽。到后面明清。处女情结、贞操观念更被提到顶点。以前结婚时没人关注的那个东西被视为婚姻关系最重要的一点了。

这是元朝对中国人观念的改变。再讲一下元朝对中国区域的影响。

了解中国历史的亲们可能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在宋朝之前。军阀割据是很厉害的。战国争雄是一出。五胡乱华是一出。到了唐末。五代十国乱了七八十年。可谓达到了军阀割据的顶点。

到了宋朝。依然是有割据的。西夏就一直存在了西北边。你打或不打。他就在那里。不离不弃。

但为什么到了元朝之后。割据的局面基本就不存在了呢?

其原因。大概在地图上。

我们先了解一下中国区域的划分。

一开始。中国的格局呈现部落聚居的形式。是完全依旧地理存在的。这里有一片平原。适合居住。这里就形成了一个部落。这里有一个盆地合适居住。这里就会形成一个部落。

后面随着国家的出现。开始出现一种政治因素的划分。比如周朝的分封制。把家里的叔伯兄弟分到一块地方。但基本还是依靠地理的。像黄河。长江还有山脉这些地理切割物会自然的区分两个地方。比如春秋时期的。秦国跟晋国基本就是依照黄河来分地盘的。

后面的河南河北也是以黄河为界的。山东山西以是太行山分界的。湖南湖北是以洞庭湖和长江来划分的。

这种人文自然的划分。有它的优势。就是大家交流起来很方便。语言习俗什么的都是相通的。但有坏处。就是很容易造成割据。我在这一块地方。利用地理上的优势。很容易培育自己的势力。别的地方也不容易插手过来。像是国中国。小王国一样。

比如中国历史上最容易出现割据的地方就是四川。因为地理的原因。剑门关一关。四川就是一个独立小王国。所以人称。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治蜀未治。

那么。到了元朝时候 。为什么这种局面不存在了呢。地方割据基本没戏了。就是清初。三藩之乱没折腾起来?

这就要说到元朝开始的行政区划了。元朝时。正式确定了行省制定。把一些地方划为一个省。另一些地方划为另一个省等等。

它的划分就不是像以前一样。以自然的地理、人文为依据。而是犬牙交错。大家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样。就没办法关起门来过小日子搞割据了。

看地图。大家知道。元朝的特点是大。它把原本不属于一个地理区域的地方划到一块。让你顾此失彼。比如江浙。就包括了浙江跟福建。湖广却把岭南外的广西地区也划到了湖南湖北。

到了明清时期就是细。主要目标是杂。把原本一块的地方拆成两块。或者把原本不是一块的地区凑到一块。

比如浙江跟福建的划分就很怪。像浙南的一些地区。比如温州丽水论地理上属于武夷山地区。应该更多偏向于福建的那一块。在以前温州这些地方。比如秦朝时。就属于闽这个地方。但它偏偏划到了浙江。而原本跟浙江杭州同属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的苏州却另起炉灶。建立了江苏省。

其原因很简单。武夷山脉没有尽入福建。而有一部分划归浙江。等于北边门户控制在浙江手里。福建要想形成割据就难多了。

同样的例子。四川的门户汉中在明代划到了陕西。这也是让四川却没办法割据的策略。

这可以说是自元朝留下的政治哲学。对维持中国的统一其实是有帮助的。另外。也利于打破地域隔绝。增加交流。

另外说一下。元明清唯一没有彻底摆平的区域大概就是蜀地了。

到了明末。张献忠还往四川跑。太平天国的石达开最后也想往四川跑。这大概是因为当时的四川是中国唯一可以形成割据的地方。但是。因为上面我们说的。汉中已经在陕西了。所以他们最后也没有成功。

其他观点:

社会形态

如果说元朝的冷知识。那么首先要说的就是他的社会形态。他虽然存世于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的一个大时期。但他封建的并不彻底。甚至有学者指出元朝就是地地道道的奴隶社会!


“今王公大人之家。或占民田近于千倾。不耕不稼。谓之草场。专放孽畜”。——《元史》

其实奴隶的规模并不能决定社会形态。我国封建社会两千余年中。每个朝代几乎都有奴籍的存在。这并不能否定生产关系的封建化。而元朝的生产关系在包税制度下出现变化。这个制度针对的便是汉地。在分封下的豪族地主就成为了包税主。他们利用农奴创造价值。向朝廷缴纳足够的税收。剩余的财富分配全由自己决定。这种生产关系下就失去了价值平衡。作为生产基础的农奴就成为包税主圈养的工具。或者干脆就将农奴转变为游牧时期的奴隶。将农田圈成草场。以畜牧为业。汉地农民与草原上的牧羊人无异。

海禁政策

我们往往会将闭关锁国的映像定格在明清时期。其实在元朝开始。中原王朝便开始了海禁政策。元朝一共进行了四次海禁。但维持的时间皆不长。短则2年。长也不过5年。对比明清两朝的四百年闭关锁国。确实不会令人映像深刻。

“官自具舶给本。选人入番。贸易诸货。其所获之息。以十分为率。官取其七。所易人得其三。”——《元史》

元朝的海禁是具有很高灵活性的。从时间上也能够看出。它是根据需要进行闭关政策。而又达到一种“禁民不禁官、禁内不禁外”的效果。也就是说政府主导的海禁是以政府获利为根本原则。所以出现了禁止民间海外贸易。而官府主导的海外贸易正常进行;与此同时。元朝的海禁是禁止国内人民出海贸易。但未禁止海外商人来华。这也是它与明清不同的地方。

婚姻制度“今之嫁女者重要钱财。与估卖驱口无异”。——《历代名臣奏议》

“不改嫁誓状、失节不封赠。奁田需听夫家为主。”——《元典章》

与此同时。“童养媳”在元朝盛兴。贫困家庭将女娃早早定给财力尚可的人家以便获取钉礼。而如元曲《窦娥冤》里所说以童女抵债的现象也已然成风。这是元朝时期女子的灾难。而当女子丧夫之后。女子婆娘两家会争着将此女改嫁。以便获得财礼。毫不顾忌守丧期间的礼节与规矩。因此元朝政府在武宗时期。通过法律手段干预女子改嫁问题。

“其妻既入典雇之家。公然得为夫妇。或为婢妾。往往又有所出。三年五年限满之日。虽日归还本主。或典主贪爱妇之姿色。再舍钱财。或妇人恋慕主之丰足。弃嫌夫主”——《新集.户部四》

当妻子沦为商品时。就形成了元朝时期一条特有的产业链。即拐卖妇女!这个产业往往是有官商勾结而至。由官府提供方便。人贩子为官府敛财。这种人口拐卖的市场中。已经不再区分蒙元统治者所区分的四个等级的人口类别。就连蒙古女子也成为拐卖的对象。

元朝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个较为特殊的时期。其表现出的特征充满了野蛮与文明的碰撞。我个人觉得在这个碰撞中。还是游牧文化占据了上风。蒙元统治者并没有深耕中原大地。也没有从汉文明中得到持久进步。故而也加快了其走向灭亡的脚步。

参考史料:《元史》、《元典章》、《元典章新集》

其他观点:

1985年。考古人员在对湖南省的一座元代墓葬进行发掘时。突遇雷人一幕:墓葬里竟然出土了两张印度漆器产品广告的包装纸。这两张经历了七个世纪岁月考验的“广告纸”上。印着关于元代潭州一家“门首红字高牌为记”油漆店的产品介绍。全文以绘声绘色的笔墨。大赞该店产品“无比鲜红紫艳”的高品质。呼吁买家们“请将油漆试验。便见颜色与众不同”。如此“广告文案”。哪怕放在现代广告业界。也堪称行业范本。

元代的油漆业。是古代中国手工业的重要一环。其产业中心已从宋代时的定州移到南方。生产规模更大。技术水准更高。出现了“黑光”“朱红”“戗金银”等新技法。明清年间的油漆业。更公认“以宋元为通法”。强大广告意识。正是植根于这火热发展势头上。

何止是油漆业“广告意识强烈”?不足百年就出版了三千多种图书的元朝出版业。“做广告”也是无孔不入。元代的图书上。第一次出现了带插画广告的封面。图书的后记上也常见各种广告语。另外还有虐了多少“学生党”的元曲里。也有特殊的“广告散曲”。比如元代散曲《赠茶肆》。就被许多学者认定为商业广告。

而且千万别以为。这“小广告风气”只存在于中原汉地。1984年时。考古人员在内蒙古额济纳旗元代遗址里。同样发现了七百多年前的“小广告”。同样是精美的广告纸上。广告主热情介绍自家小铺做的馒头。且“伏望仁兄早降”。可见元代近一个世纪里。“广告意识”确如一股新风刮遍大江南北。成为元代商品经济的别样缩影。

元朝立国后的一个重要法律。是“禁伐柑橙果树”。以《史集》记载。元初年间时。元王朝还把全国各地的特产瓜果品种。尽数移植到元大都地区。于是随着元朝版图的空前扩大。中国各地的水果特产。也实现了空前的“大跨界”。许多原产于江南、东南等地的水果。竟在北方扎根生产。比如福建两广的甘蔗。就在元大都周围广泛种植。

而且对于水果。元朝一代代统治者都是“真爱”。每年七月。就是元朝各地向朝廷上贡水果的日子。主要水果有桃、李、瓜。葡萄等品种。遇到端午节等节庆。元朝光禄寺还要向宫中和各大衙门送水果。元朝法律规定。元朝民间“每丁岁种桑枣二十株”。到1286年。全国就有“桑枣杂果诸树”两千三百多万株。元代水果的种植技术、种类、产量都出现了井喷式增长。

更“跨界”的。则是元代的水果加工业。比如以“果汁之液”加蜂蜜制成的蜜饯。从此成为中国传统的水果糕点。另外还有以荔枝为原料制成的荔枝膏。也是起于此时。元朝人还尝试把晒干的水果加中药煮水。制成“石榴浆”“白眉汤”等饮品。喜好享乐的元朝贵族。还开发出了“水果沙拉”吃法——把水果拌上酥油。加冰水食用。不夸张说。今天中国各地的“水果糕点”“水果饮品”。好些都能在元代找到源头。

以这个意义说。对于中国人“吃水果”这事儿。元朝确实是个非常重要的时代。

说到“狗拉雪橇”。我们也许会想起爱斯基摩人。但在元朝土地上。还真能看到“狗拉雪橇”。元朝遍布大江南北的1500多驿站。既有陆地的陆站。也是水上的“水站”。但在今天辽宁至松花江一带的东北大地上。元朝还设有特殊的驿站“狗站”。这些极度严寒且终年积雪的地区。当时既没有陆地道路。水运也极度困难。牛马在雪地里行走非常不便。狗就成了最好的畜力。当地驿站拉车运货。都是在雪地里驱使大狗。

而在元代的东北。“狗站”一度非常密集。在1295年左右。仅仅在哈尔滨地区(元代称哈里宾)。就设有12所“狗站”。这些“狗站”当时除了传递消息情报。主要任务是运输貂、海东青等贡品。广袤的元朝版图。就是被这些大大小小名字不同的驿站。牢牢连在一起。

发达的驿站。曾是元朝重要的统治成果。但几十年时间不到。它却又迅速腐化。虽然元代有完备的《站赤条划》。但驿站管理却十分疏松。从元朝初期起。官员过境驿站时敲诈勒索就成了常事。1284年正二月这一个月里。元朝湖南道过往的官员。仅索要妓女就达88次。很多元朝官员在驿站住舒服了。干脆就把驿房据为己有。堂而皇之做了钉子户。难道元朝不管?元王朝却有一个怪论:驿站经费最好平民负担。因为贫民穷。官员就是挥霍。也糟不了几个钱。

如此省钱算盘。看似省了小钱。其实是纵容官员放手去牢。结果从元朝中期起。各个水陆驿站。就不断出现“站户”逃亡的景象。有的驿站竟然多年空无一人。几乎瘫痪。比如在元朝交通枢纽会通河上。元末就出现了几十人轻松劫走数百艘官船的怪事。发达的元代驿站。到底被狗官糟蹋没了。

元朝的吏治。是出名的槽点。不过在元朝做官。捞钱也许不难。买房却是真难。

元朝的“住房制度”。管理非常严格。政府掌握的房子叫“系官房舍”。官员居住时可以不交房钱。但是严禁买卖。而且居住期间如果房屋有损坏。还要造价赔偿。那如果在民间买房呢?由于元朝在统一战争里。相关的官员军将强占了大批南宋年间的房子。甚至还出现了强买强卖的现象。于是南宋灭亡没多久。元朝多地就出现“房价暴跌”现象。因此元王朝专门下令。禁止官吏收买百姓房屋。哪怕已经完成交易。也要原价“回付”。

这么一来。元朝官员就是兜里有钱。买房也是不划算。所以整个元朝年间。品级较低的官员。往往都是“赁房以居”。但随着元朝的日益腐败。这事儿就变了味。好些元朝官员如果看上了哪家民房。往往就先以“租房”名义住进去。然后就乘胜追击。不断扩大面积。占住了房子不走。最后大手一挥。把老百姓家的房子变成“传舍”。不明不白就变成了官府的房子。房主呢?也只能乖乖搬走。这种操作。虽然没有“产权”。却比房主住得还滋润。

发展到元末时。官员租房更成了一种“贿赂手段”。特别是在经济发达的江南地区。只要新官上任。当地豪强富户就来约饭。把官员请进豪宅安排住下。就打着“租”的名义把房子送出去。收了好处的官员呢?当然也要卖力回报。这样就“交通关节。败坏官府”。看上去“不许买房”的善政。却给贪污腐败打开了方便之门。

所以对于元朝的官员来说。没权的买房难。有权的却是不需要买房。这样的“房地产趋势”下。元朝自然越来越腐。最终随着“石人一只眼”。被轰轰烈烈的元末农民战争淹没。“不买房”的恶政。显然给这个历史结局。狠狠加了一把干柴。

参考资料:《元代史》《一口气读懂元朝》《元代社会生活史》《元代的书业广告》《中国手工业社会经济通史》

作者:张嵚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陌念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2:10:06

    元朝,元代,宋朝,官员,驿站,地方,水果,海禁,中国,处女

  • 听闻你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2:10:06

    没想到大家都对关于元朝有哪些有趣的冷知识?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长街听风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2:10:06

    聊一下元朝一个对中国人观念的影响吧。大家知道。中国以前是有处女情结的。但是这个处女情结还不真是中国历史的传家宝。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