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军主力为何不救秦?
原创

秦军主力为何不救秦?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一、秦朝征百越



“将军请起。”嬴政皇帝颇见艰难地扶起了赵佗。又靠上了坐榻。看着哽咽拭泪的赵佗良久无言。终于。嬴政皇帝轻轻叹息了一声。坐正身子肃然道。“将军心下责朕多疑。朕无须计较也。朕今日要说的是。天下大局尚未安宁。山东之复辟暗流依然汹涌。当此之时。数十万老秦军民长驻南海三郡。实则是老秦人去做南海人也!也是说。老秦人为华夏。挑起了融合南海这副重担。若有变故。朕心何安?非朕不信父老兄弟也。时势使然也。将军本秦人。然多在军旅。未必清楚关中人口大局。朕今实言相告:今日关中。老秦人已经不足三成了。但有风云动荡。岂非大险哉!……”  “ 啊——”骤然之间。赵佗倒吸了一口凉气。  “为治天下。未雨绸缪。”嬴政皇帝倏忽淡淡地一笑。又复归肃然。“唯其南海偏远。若有危局。朕无法亲临决断。为国家计。为华夏计。朕今授你危局之方略:中原但有不测风云。南海军切勿北上靖乱。当断然封闭扬粤新道。不使中原乱局波及南天。”  “陛下!南海军乃老秦人根基所在。何以不能北上靖乱?”  “ 将军谨记:老秦人北上。则华夏从此无南海矣!”嬴政皇帝拍了拍王翦的遗物铜匣。眼中骤然一层泪光。“老将军遗书未开。朕也知道。老将军说的必是此事。”  “陛下!……”   “赵佗啊。是老秦人都该知道。”嬴政皇帝淡淡地笑了。“殷商之后。若非老秦部族数百年困守陇西。华夏岂有西土哉!唯老秦部族与西部戎狄血火周旋数百年。才能在立国之后逐一统合戎狄。老秦人为华夏留住了广袤的西土。也要为华夏留住广袤的南海。朕要你不北上中原靖乱。苦心在此也……”话未说完。皇帝猛然一咳。一坨暗血喷溅胸前。身子一软倒在了坐榻上。




其他观点:

如果说当代最牛B的历史发明家。肯定非小说《大秦帝国》作者孙皓晖莫属。

《史记·南越列传》里写得很清楚:

秦時已并天下。略定楊越。置桂林、南海、象郡。以謫徙民。與越雜處十三歲。

翻译一下。就是秦统一天下后举兵攻杨越。设三郡。流放罪人、七科谪之类的贱民迁徙到岭南。和越人杂居十三年。

而进攻的兵马。《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又使尉屠睢将楼船之士南攻百越。使监禄凿渠运粮。深入越。越人遁逃。旷日持久。粮食绝乏。越人击之。秦兵大败。秦乃使尉佗将卒以戍越。

《淮南子·人间训》记载更详细些。说的是:

相置桀骏以为将。而夜攻秦人。大破之。杀尉屠睢。伏尸流血数十万。乃发谪戍以备之。

这是说秦军第一次以屠睢领兵攻南越。兵力来源是什么?——楼船之士。

那么。孙皓晖笔下的老秦人还客串水兵?事实上。按照西汉的制度来说。楼船之士还真主要在南方。看来最多最多。就是在秦占领的旧楚地征发的水军。而且看看任嚣和赵佗这二位官员。都不是秦人。而是赵人。整个一个元朝灭宋之后派去打日本的新附军。

而南越三郡的百姓军人的来源。反复提到了谪。难道老秦人都犯法了。要谪戍瘴疠之地?

至于赵佗的自立。南越的自守。《史记·南越列传》写得很清楚明了:

至二世時。南海尉任囂病且死。召龍川令趙佗語曰:「聞陳勝等作亂。秦為無道。天下苦之。項羽、劉季、陳勝、吳廣等州郡各共興軍聚眾。虎爭天下。中國擾亂。未知所安。豪傑畔秦相立。南海僻遠。吾恐盜兵侵地至此。吾欲興兵絕新道。自備。待諸侯變。會病甚。且番禺負山險。阻南海。東西數千里。頗有中國人相輔。此亦一州之主也。可以立國。郡中長吏無足與言者。故召公告之。」即被佗書。行南海尉事。囂死。佗即移檄告橫浦、陽山、湟谿關曰:「盜兵且至。急絕道聚兵自守!」因稍以法誅秦所置長吏。以其黨為假守。秦已破滅。佗即擊并桂林、象郡。自立為南越武王。

这段话里。秦朝的高官任嚣直接说得好“秦为无道。天下苦之”。这话实在不像秦始皇的口吻吧?

而赵佗后来的举动。私自杀死秦朝任命的官吏。换上自己的党羽。感情保存“老秦人”就这么个手法。宰了!

等到秦朝彻底完蛋。立刻出兵吞并两郡自立为王。这也是保存秦人?

说到底。孙皓晖应该看得懂文言文。他之所以这么写。就是千方百计为天下皆反秦朝的铁一般事实来涂脂抹粉。事实上。他如果真的要写秦朝的统治精神。一板一眼近乎机械的律令体系。确确实实是在中国历史上非常难得的。但是。在他的笔下。秦的法家。其实就是一群喊着法制口号的乡土文人。根本就看不到管理科学的创造成分。

当然。这些都不重要。一个成功的传播产品。善于利用自己目标用户的无知和情绪。也算是找到了密码。

其他观点:

本号“坐古谈今”在问答上已经两年多了。文章已经不少。为防止读者“厌倦”。本号不定期会推出一些受邀朋友的稿件。对于非本人稿件本人主要是进行文字简练、是否有违法违规事宜等。基本观点不涉及。用以“多样化”。作为历史学习者。我也会用“补充:再点评”的形式进行我的观点补充。

本文作者“坐古谈今特约作者欢欢”。补充说明为本人坐古谈今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曾派蒙恬领兵30万北击匈奴。派赵佗领兵50万南征百越。在秦朝危难时。王离率领上郡主力部队20万南下与章邯共同抗击项羽。虽然。章邯在巨鹿被项羽打败救秦失败。但他们作为秦朝军队好歹为秦朝出力了。可是为什么岭南的50万秦军没有北上救秦。而是坐视秦朝灭亡呢?

(1)50万秦军南征百越确有其事吗

关于秦军数量有多少。刘向在《淮南子》记载“发卒五十万”;《史记》没有明确记载;《资治通鉴》“谪徙民五十万戍五岭”。

相对来说。司马光地记载更明确。因为岭南距离秦国很远。不像章邯对抗匈奴。在部队中夹杂大量军夫(甚至有无移民考虑呢?)是很正常的。但具体多少人。军与夫之间的比例没有史料。已经很难说了。所以。50万数字根本不确切。

(2)天高皇帝远。无诏怎敢北上?且秦朝灭亡太快。快得让人没想到

万里之遥间隔着秦岭、大巴山脉、东南丘陵。北上其实根本不可能。从岭南一要交通难走;二要对付各地不臣服者;三要抽调精锐、留下大部分人镇守百越广大地区。连准备、再路程恐也需要一年多时间。

而从大泽乡起义是公元前209年十月(闰下月)。秦朝覆灭是公元前207年十月子婴投降刘邦。两年的时间秦朝就灭亡。

其实。公元前208年十二月前的巨鹿之战前。根本用不着岭南发兵。

巨鹿之战战败后。秦朝危急。这时岭南之兵北上才有必要。但这离灭亡时间还有九个月。来也来不及了。

由此。从地理位置和给岭南的反应时间看。岭南想救秦朝根本来不及。而不是他们对秦朝灭亡无动于衷。这就造成了岭南秦军坐视秦朝灭亡的现象。

补充:坐古谈今再点评

有人拿历史小说说秦始皇命令不要北上平乱。小说是小说历史是历史。小说可以神话一个人。秦始皇作为天下霸主。建国已有数年。秦始皇会说自己掌握的天下会动乱?这不是笑话嘛。

只是因为秦朝短时期灭亡。小说作者根据众所周知的历史。为了神话始皇帝而已。既然他能预知未来。为啥不提前杀了赵高?

再者。任嚣作为领军主帅在秦末大起义危急时刻病重、病亡也是更重要的原因。面对北边各种起义、周边百越尚未彻底臣服。赵佗北上百越恐丢失。因此。留下秦朝的种子似乎更重要。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陌念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2:10:27

    秦朝,南海,南越,秦人,岭南,华夏,史记,巨鹿,天下,皇帝

  • 归属感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2:10:27

    没想到大家都对秦军主力为何不救秦?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只求﹂份安宁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2:10:27

    一、秦朝征百越“将军请起。”嬴政皇帝颇见艰难地扶起了赵佗。又靠上了坐榻。看着哽咽拭泪的赵佗良久无言。终于。嬴政皇帝轻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