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比干剖心。李斯腰斩。解缙雪埋3个成语的典故是什么?
比干剖心:
比干是商朝第30代王帝乙的弟弟。他幼年聪慧。勤奋好学。20岁就以太师高位辅佐帝乙。又受托孤重辅帝辛(纣王)。比干一生从政40多年。忠君爱国。敢于直言劝谏。主张减轻赋税徭役。鼓励发展农牧业生产。提倡冶炼铸造。富国强兵。纣王暴虐荒淫。横征暴敛。比干叹曰:“主过不谏非忠也。畏死不言非勇也。过则谏不用则死。忠之至也。”遂至摘星楼强谏三日不去。纣王大怒道:“我听说圣人的心有七窍!今天我倒要看看你的心是不是七窍!”遂杀比干剖视其心。终年63岁。民间把比干尊为文财神。
李斯腰斩:
李斯是战国末期楚国上蔡人。秦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李斯早年为郡小吏。后从荀子学帝王之术。学成入秦。初被吕不韦任以为郎。后来李斯见到了秦始皇。建议秦始皇扩张自己的领土。受到秦始皇的重用。最终辅助秦始皇完成了统一大业。
秦始皇去世于沙丘。他与赵高合谋发动了“沙丘之变”。
伪造遗诏。迫令始皇长子扶苏自杀。立少子胡亥为二世皇帝。胡亥为了修好阿房宫。征发徭役。反秦起义风起云涌。李斯同右丞相去疾、将军冯劫劝秦二世胡亥停建阿房宫。减少一些徭役。当时。秦二世正与宫女宴饮作乐。见李斯等人上书十分恼怒。下令将他们逮捕入狱。李斯在狱中的多次上书。都被赵高扣留。赵高因为害怕李斯将自己谋权篡位的事情说出去。借机说李斯与其儿子李由谋反。对李斯严刑拷打。刑讯逼供。李斯被迫承认谋反。在秦二世二年(前208年)七月被杀死。夷三族。
在李斯被腰斩的时候。他说。“寇至咸阳。麋鹿游于朝”。这句话的意思是一定会有贼寇攻打到咸阳。咸阳将会变成荒凉的废墟。项羽入咸阳后。此话变成了现实。
解缙雪埋:
解缙(1369-1415)。江西吉水县人。明初学者、文学家。明初书法名家。既精于小楷。又擅长行草。其草书开晚明狂草先河。解缙相貌奇异。小时智慧绝伦。传为神童。解缙历明太祖、建文帝、成祖三朝。仕途曲折。解缙一生业绩最足称道的。就是主持撰修《永乐大典》。
当初甚受朱元璋爱重。后因“抗直敢言”触怒朱元璋而罢官。
明成祖朱棣登基后。对他委以第一届内阁。还在永乐二年作了内阁首辅。兼任《太祖实录》的总裁。以及主持纂修旷世巨著《永乐大帝》。
永乐三年(1405年)。明成祖召解缙入宫磋商立太子之事。明成祖的意思是想立次子朱高照为太子。解缙直言劝谏。明成祖听后不悦。最后同意立长子朱高炽为太子。次子朱高照为汉王。但从此朱高照深恨解缙。
永乐四年。明成祖赐黄淮等人二品纱罗衣。而独不赐给解缙。漠国公邱福将朝廷机密泄露出去了。朱高照嫁祸于解缙。
永乐五年解缙又被诬阅考卷营私舞弊。因此被贬为广西布政司参议。临行前。礼部郎中李至刚因与解缙有宿怨。又诬缙。故即改贬交趾(今越南)。命督饷化州。
永乐八年(1410年)。解缙人京奏事。正遇明成祖北征未归。故只好晋见太子朱高炽。汉王朱高煦立即向朱棣进言:解缙趁皇帝不在私见太子。失人臣之礼。猜忌心极重的朱棣极为愤怒。下令锦衣卫逮捕解缙入狱。
缙在狱中受尽严刑拷打。并株连多人。直到永乐13年。锦衣卫头头纪纲向朱棣汇报囚犯名册。朱棣看到了解缙的名字。随口来了一句:解缙还在世啊?纪纲心领神会。回去后就和解缙喝酒。等解缙喝得烂醉如泥。就将他拖出去埋在雪中冻死。一代才子就这样走完了自己47年的人生。解缙死后。朱棣还抄了他的家。将他的妻儿宗族迁到辽东。
通城二中 黎文
二0二0年元月二十日
其他观点:
这三个典故第一个就是我们新乡的。这是我们的骄傲。
比干剖心语出《史记·殷本纪》。指比干向商纣王进谏忠言。被商纣王剖心杀死之事。后以此比喻统治者无道。残害忠良。商纣王荒淫无道。其庶兄微子几次劝导进谏。皆不听。于是微子与大师(古代三公之一)、少师(辅导太子之官)商议。一起出走避开。商纣王叔父比干。当时任少师官。对纣王的作为不满。并发誓说。“当臣子的。不得不以死进谏忠言。”遂向商纣王强行进谏。纣王不采纳其忠言善意。反而怒气乱发地说。“我听说圣人心有七个窟窿洞。”便破开比干之胸膛。观看比干的心。此典又作“比干谏”、“剖心比干”、“七窍比干”。
李斯腰斩~~~自从陈胜、吴广起事后。各地义军此伏彼起。这时。秦二世听从郎中令赵高的建议。深居宫中。一切政事都由赵高决断。赵高与李斯有夙怨。赵高就趁机诬陷李斯想割地称王。又诬陷李斯之子三川郡守李由与义军私通。李斯想上书申辩。却被赵高扣下。赵高派人四处搜捕李斯的宗族。又对李斯严刑拷打。李斯不堪酷刑。被迫认罪。于秦二世二年(前208)八月被腰斩于咸阳。并夷灭三族。李斯死后。秦二世任命赵高为丞相。事无大小。都由赵高决断。
解缙雪埋~~明初的解缙(1369年-1415年)与杨慎、徐渭被称为明朝三大才子。但凡是大才。必定会有所成。他们不会随波逐流。亦不会因为富贵或贫穷就改变自己的格局。
解缙虽然出生在穷苦的家庭。但从不抱怨。其母亲去世时下起了大雪。这种情况下办理丧事的人力与费用都会更高。对于贫穷的人家。着实令人发愁。可是解缙并未愁眉不展。反而说这是老天爷在披麻戴孝。
统治者向来喜欢招揽解缙这样名满天下的才子。他自然受到了朱元璋的重用。作为臣子。大多会揣摩圣意来保全性命。可解缙有着贫寒士子的通病——持才傲物。处理官场的事时往往很难得到同僚和皇帝的顺心。
朱棣登基后。解缙最终被他的口无遮拦害惨。永乐三年。解缙出于忠心与太子亲近。讨厌臣子参与自己家事的朱棣可不就被惹恼了。加上小人谗言。一怒之下把解缙收进了天牢。
解缙在天牢呆了5年后。依然没有丢掉性命。朱棣见锦衣卫报上的名单问:“解缙还活着?”锦衣卫心领神会。偷偷把解缙灌醉埋在了雪里.....最终解缙在雪中冻死。
其他观点:
三个成语典故。
比干剖心。比干是商代以死谏君的忠臣。也是历史上有名的敢于进谏、又不惜以死抗争的忠臣。他和箕子、微子尽心尽力辅佐纣王更是有口皆碑。彪炳青史。三人并称为商末三贤。孔子则尊其为“殷三仁”。历史学家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里曾把他和战国的屈原、三国的诸葛亮和唐朝的魏征同列为敢言直谏的爱国者。
比干是商纣王的叔父。但同时也是纣王王位的积极争取者。《尚书·微子篇》载:帝乙在位时间很短。病重期间。曾宣比干、箕子等进宫商议继承王位之事。箕子劝帝乙立长子微子为王位继承人。比干却力荐次子帝辛(即后来的纣王)。因微子不是帝乙的正妻所生。所以比干不同意箕子的建议。最后。帝乙采纳比干的建议立辛为王位继承人。帝乙病重期间。比干曾向鬼神祈祷。保佑哥哥身体健康。并许愿只要哥哥能够恢复健康。自己情愿代之以死。
帝乙死后。纣王即位。比干全力辅佐纣王治理国家。比干看到纣王荒于政事。就坦言直谏。并带纣王去太庙祭祀祖宗。给他讲历代先王创业之艰辛。纣王虽表面点头称是。但并不真正改过。而且更加荒淫暴虐。“主过不谏非忠也。畏死不言非勇也。即谏不从且死。忠之至也”。比干冒着丧生灭族的危险。连续3天进宫向纣王进谏。抨击、指责纣王杀皇后、杀大臣、谪太子的过错。斥责他的暴政。纣王无言以对。恼羞成怒质问比干:“你为什么这样固执?”比干答道:“君有诤臣。父有诤子。士有诤友。下官身为大臣。进退自有尚尽之大义!”纣王又问:“何为大义?”比干答:“夏桀不行仁政。失了天下。我王也学此无道之君。难道不怕丢失了天下吗?我今日进谏。正是大义所在!”纣王听到这里勃然大怒。决定要拔掉比干这颗眼中钉。于是说:“吾闻圣人之心有七窍。信有诸?”说罢。命人剖开比干的肚子、取出心肝。并向全国下令说:“少师比干妖言惑众。赐死摘其心。”公元前1029年夏四月初四。比干被纣王杀害于朝歌摘星台。
李斯腰斩
二世二年七月(公元前208年7月)。大秦帝国左丞相李斯被腰斩于首都咸阳。
李斯相秦。厥功甚巨。灭诸侯。成霸业。一统天下。始皇帝的千古功绩。有一半得算到李斯的头上。但位极人臣又怎样?功烁古今又怎样?他堂堂大秦丞相率领百官向赵高小心赔笑。仍在进谏后逃不开被指鹿为马的小人诬陷。身被五刑(黥、劓、斩左右趾、断舌、腰斩)。腰斩于市。夷灭三族!
李斯。这位《大秦律》的制订者和执行者。掌管刑狱多年。如今。轮到他领教自己厘定的酷刑。在自己培养出来的刽子手的刀下。俯首就刑。
在腰斩前。李斯对着一起奔赴黄泉的儿子。追忆起当年领着孩子们。牵着咻咻嘶叫的猎狗。出上蔡东门。在秋日衰草丛中。追逐成群狡兔的无忧岁月。“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这一句痛悔交加的呼喊。是这位河南汉子对其追逐权力的一生的彻底否定和决绝。
解缙雪埋
解缙这个人一共辅佐过三位帝王。分别是朱元璋、朱允炆、朱棣。他在洪武21年中的进士。而因为他文采很不错。所以他所写文章非常受朱元璋的喜爱。朱元璋曾对他说:“我和你名义上是君臣。但实际上关系就像父子。你应该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而解缙这个人虽然智商很高。但是情商却低的吓人。朱元璋对他说了这句话以后经常没事就跑去给朱元璋献计献策。而且自视甚高。动不动就参别人一本。弄得满朝文武皆对其感到愤恨。直到最后惹怒了朱元璋。将其贬回了家并令其再读十年书。
但是在他读了8年书的时候。朱元璋却因病去世了。朱允炆继承其位。然后解缙又跑去向朱允炆献忠。重返官场。但是他当年得罪的朝廷官员大都还在。所以文武官员齐力将其贬到广西去当官。而在这时也不知他是受人指点还是脑子灵光一闪。他写信给自己的好友董伦诉苦。最后在其好友帮助下朱允炆让其调回京师。出任翰林待诏。
按理说这个职位非常符合他。但是朱棣靖难之时。他却第一个叛变依附了朱棣。而朱棣知道他文采了得。所以让解缙写《太祖实录》。借谢缙的文采来粉饰自己。而解缙这件事办的非常不错。所以深的朱棣赏识。但是他的情商依然很低。朱棣有一次跟他说:希望他有话就说。让他尽情进言。于是他又开始评论满朝文武。自然又得罪了一大批人。之后甚至还得罪了朱棣特别喜欢的汉王(汉王之所以为汉王也是解缙劝朱棣做的)。于是汉王开始诬陷解缙私自见太子。于是朱棣大怒。毕竟他还没死解缙便去讨好太子。这真是非常错误的做法。换谁都会生气。于是解缙被关进监狱。而锦衣卫帅纪纲看到解缙在监狱之中本来并无杀他之意。但是又一次朱棣审查囚籍。看到解缙的名字说了句:“缙犹在耶?”纪纲害怕解缙出来举报他的犯罪违纪的事情便将其埋入雪中活活冻死了。
以上三个成语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做人不但要智商高。而且一定要情商高。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157694.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比干,李斯,纣王,汉王,太子,永乐,朱元璋,二世,上蔡,纪纲
没想到大家都对比干剖心,李斯腰斩,解缙雪埋3个成语的典故是什么?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比干剖心。李斯腰斩。解缙雪埋3个成语的典故是什么?比干剖心:比干是商朝第30代王帝乙的弟弟。他幼年聪慧。勤奋好学。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