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阴和阳是对立的,为什么有些人同时阴阳两虚?
原创

既然阴和阳是对立的,为什么有些人同时阴阳两虚?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谢问答邀请。人世间阴阳两虚也很正常。只不过是持阴阳对立统一观点的人。想不通这个问题。其实中国的阴阳学说。还是一元化的关系。道家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就是这个理。儒家的臣忠君。子孝父。妻顺夫也是这个理。理解了“上梁不正下梁歪”及“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的道理。也就明白了阴阳两虚的道理。

我是晋风。愿与大家在书法艺术。诗词楹联及人文知识等方面。同学习。互交流。共进步!

其他观点:

阴阳概念的形成经历了自然的阴阳、哲学的阴阳、应用到其他学科的阴阳3个阶段。先哲们在医学实践中对哲学的阴阳加以改造。形成了中医学的阴阳学说。成为指导中医实践的理论纲领。

中医阴阳学说中。阴阳的基本内容包括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及互相转化四方面。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是讲阴阳的对立统一关系。

阴阳对立制约。是指阴阳双方。彼此间存在着差异或相互斗争、互相抑制和相互排斥的关系。任何事物或现象都存在着阴阳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始终处在差异、对抗中。阴阳双方是相对的。。如上与下、天与地、内与外等。都具有相对的属性。

但是阴阳也互根互用。二者相互依存、相互蕴藏、相互资生。而互为根据。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阴阳互损。及阴损及阳。阳损及阴。侵犯机体。即使仅损伤阳气。但由于阴阳互根。阳气亏损不能化生阴津。必进而损害人体之阴精。即“阳损及阴”;即使仅损伤阴精。随着阴精的亏虚。不能化生阳气。也必进一步损伤阳气。而至阳气不足。即“阴损及阳”。最终都会出现阴阳两虚的情况。阴阳双方之间本来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资生、互为化源和相互为用的关系。一方亏虚或功能减退。不能资助另一方或促进另一方的化生。必然导致另一方的虚衰或功能减退。

例如。有一些临床常见的慢性消耗性病证。遗精、盗汗、失血等。严重地耗伤了人体阴精。因而化生阳气的物质基础不足。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出现自汗、畏冷、腹泻。小便清长等阳虚症状。

(本文作者: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男科 晏斌博士研究生;指导专家:郭军主任医师)

其他观点:

既然阴和阳是对立的。为什有些人同时阴阳两阴虚?

谢邀

中医的阴阳理论是辩证施治。阴阳两虑是相对而论。不是绝对而论。比如性别而论。男为阳。女为阴。男也有阴柔的一面。女也有阳刚的一面。白天为阳。夜晚为阴。子午流注·午时开始入阴。子时进阴。阳中有阴。阴中有阳。阳不是绝对阳。阴不是绝对阴。

中医里肾虚:分为阳虚和阴虚。阳虚和阴虚是两种概念。用药的处方也相反。治疗阳虛方剂药不能给阴虚的患者用。反之。治疗阴虚的药不能给阳虛的患者用。否者。事得其反。

什么叫名医。名医就是给患者治不好也治不坏。一但用错药自毁招牌。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明天的阳光美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3:16:38

    阴阳,化生,阳气,对立,中医,学说,关系,也有,损伤,阴精

  • 笑红眼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3:16:38

    没想到大家都对既然阴和阳是对立的,为什么有些人同时阴阳两虚?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意中人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3:16:38

    谢问答邀请。人世间阴阳两虚也很正常。只不过是持阴阳对立统一观点的人。想不通这个问题。其实中国的阴阳学说。还是一元化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