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在飞云浦杀掉四人后,可轻松脱身,为何还要“血溅鸳鸯楼”?
原创

武松在飞云浦杀掉四人后,可轻松脱身,为何还要“血溅鸳鸯楼”?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这个原因很简单。因为当事人是武松。张都监、张团练、蒋门神三人的点背到家了。陷害谁不好。偏偏惹到了人间太岁武松。惊为天人的武二哥。

且看原著:当时武松立于桥上。寻思了半晌。踌躇起来。怨恨冲天:“不杀得张都监。如何出得这口恨气!”便去死尸身边解下腰刀。选好的取把将来跨了。拣条好朴刀提着。再径回孟州城里来。

后面发生的事情众所周知。武松上演了《水浒》中最血腥的一幕——血溅鸳鸯楼。总共杀了十五个人。其中有十一个是无辜者。目测玉兰应该是整件阴谋中的帮凶。

武松为什么要脱身?他若就此收手。让蒋门神一伙奸贼逍遥快活。他还是武松吗?不出了心头的这口恶气。日后的酒还是酒。肉还是肉吗?

这就是武松。一个纯粹干净的人。他的每一个行为。只对自己负责。包括他的残忍嗜杀。滥杀无辜。好勇斗狠。甚至蛮不讲理。都纯粹干净。光明磊落。

就算武松在血溅鸳鸯楼中滥杀无辜。杀的血溅画楼。尸横灯影。杀的腰刀缺口。其行为举止依然纯粹干净。君不见白粉壁上八个血字:杀人者打虎武松也!这就是武松最令人着迷的地方。

武松的纯粹干净。源于他为自己设定了一条从不逾越的底线。而他又从来无视别人的标准。他滥杀无辜。他殴打店主人。你觉得道德吗?确实不道德。直到如今。都一直被人横加指责。可没人觉得他肮脏龌龊。

和武松这样的人打交道。需要事事拎的清。他是一个眼里容不得半点沙子的人。对于人情世故。武松洞若观火。可他从不做世故之事。一身傲骨。没有丝毫的妥协和退让。监牢行贿。免去一百杀威棒。武松身上有的是银子。举手之劳的事情。

这种事。林冲干过。宋江干过。甚至李逵都被打的连连求饶。可武松偏不给。宁愿挨打。就是因为差拨趾高气昂。甩脸子给他看。如果有话好好说。全都给他也无妨。可以死。但绝不可以妥协。

明知景阳冈有只屡伤人命的老虎。可他偏向虎山行。命可以不要。但绝不可以吃店小二的笑话。像“智取生辰纲”这样的事。武松断然不会做。坑蒙拐骗。玩弄心眼的事。他不会做。

林冲纳投名状。换做武松扭头就走。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他不会像卢俊义和林冲那样。被押解公人百般折磨却忍气吞声。他只会敢来扑伏老爷。没你娘个鸟性。然后送他们见阎王。

武松更不会像杨志那样。被牛二像个提线木偶般的玩弄于股掌之间。明知对方耍赖却依然两次试刀。他只会二话不说。一刀结果了那个泼皮无赖。武松的纯粹干净在于他不会被任何人和事绑架。他只对自己的底线、品味、意志负责。这也是他滥杀无辜却依然拥有大批忠实粉丝的原因所在。

正如金圣叹所言:武松。天人也。武松天人者。固具有鲁达之阔。林冲之毒。杨志之正。柴进之良。阮七之快。李逵之真。吴用之捷。花荣之雅。卢俊义之大。石秀之警者也。断曰第一人。不亦宜乎?这样的武松。在飞云浦杀了四人之后。会逃之夭夭吗?不杀一个回马枪。他死不瞑目。

施耐庵著《水浒》。一个最成功的地方就是他没有将人物脸谱化。主线人物的善恶两面都体现的淋漓尽致。他不是写慈父圣母。不是写圣人君子。而是活生生的人和现实。

某种意义上来说。《水浒》没有正义可言。只不过一个个不平的故事激起了读者心中的正义感而已。所以。不要妄想在《水浒》当中充当道德判官。有那闲工夫。还是建议你扶老奶奶过马路。帮农民伯伯种庄稼吧。

心若顽石。带刀修行;无材补天。落魄江湖。我是西岳顽石。码字不易。请关注我。

其他观点:

武松。金圣叹心中的天人。一些读者心中的好汉。一些读者心中步战无敌的存在。一些读者心中重情重义有仇必报的汉子。却在鸳鸯楼这一章把他本性里的嗜血和残忍暴露无遗。你要问我为什么他飞云浦后不及时脱身?不杀人心不甘呗~!


当然。好在武松并不知道快活林除了吃饭喝酒外还兼顾收保护费以及克扣风尘女子工钱等事情。他只是觉得自己助人为乐后很畅快罢了。之后在张都监家武松又享受了VIP级别的优待。这一段真是美极了。可谁知那张都监和蒋门神是一丘之貉。武松被陷害。几人本来已经把飞云浦拟定为武松的葬身之地了。可惜那四个杀手实力不济。加之武松无论是力量还是反应均属上乘。这四条汉子的性命就这么没了。这段也没什么好说的。毕竟生死存亡关头采取防卫也无可厚非。接下来。画风就有点不对了。

假如武松只是手刃了张都监三人组那我还是很敬重他的。可气就气在这一段武松居然有点大暴走的意思。使得不少无辜之人白白丧命。这就不妥了。第一个惨死在武松刀下的是个马夫。这个老实的马夫让武松再次确认了恶霸三人组喝酒的地方。但也难逃一劫。之后跳到厨房二话不说杀了两个无辜的丫鬟。紧接着上楼解决了三个仇人。那么OK。报仇可以说是完毕了。可不巧的是张都监的两个亲随又上了楼。武松看到他们。心里居然很淡定:

一不做。二不休。杀了一百个。也只是这一死。

你看。人家武二郎还是理智的。他觉得无论枉杀多少人。用自己这一命也就能抵了。呵呵。随后这俩亲随也难逃一劫。这还没完。之后上楼张都监夫人。玉兰及两个随从也被杀了。就是这么直接。就是这么的没道理。施公为了表现他的残忍还给了一个刀的特写:

就月光下看那刀时。已自都砍缺了。

最后。我们不得不佩服施公这厉害的不行不行的写作手法。所以。崇拜武松的人。送你俩字。呵呵~

文/车逻辑的逻辑

请狠狠的喷我~

其他观点:

武松在飞云浦杀掉四人后。可轻松脱身。为何还要“血溅鸳鸯楼”?答案很简单:那就是他要出胸中这口恨气。

武松要血溅鸳鸯楼。原著中交待得非常清楚:

立在桥上看了一会。思量道:“虽然杀了四个贼男女。不杀得张都监、张团练、蒋门神。如何出得这口恨气!”提着朴刀。踌躇了半晌。一个念头。竟奔回孟州城里来。

这几句话非常有看头。首先是武松“思量”。他思量什么呢?那就是如果不杀张都监、张团练、蒋门神。胸中这口恨气就没有办法出。反过来理解就是。只有杀了张都监、张团练、蒋门神。心里就畅快多了;其次是“踌躇了半晌”。他有些拿不定主意。思考了很长时间。究竟要不要出胸中这口恨气;第三。是一个“念头”。就因为这个念头。他奔回了孟州城。去了张都监家的后堂鸳鸯楼。

这就是武松在飞云浦杀掉四人后还要血溅鸳鸯楼的原因。这样写符合武松的性格。也为他后来成为行者和最终上梁山早早地埋下了伏笔。他犯下如此重罪。不落草已经不可能了。不管怎么说。这些情节总是叫人荡气回肠。张都监、张团练、蒋门神之流确实该杀。看到这里。我们也觉得出了胸中这口恨气。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一路有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3:47:51

    门神,团练,杀了,的人,鸳鸯,孟州,滥杀无辜,这口,飞云,胸中

  • 曾温暖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3:47:51

    没想到大家都对武松在飞云浦杀掉四人后,可轻松脱身,为何还要“血溅鸳鸯楼”?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对不起是种借口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3:47:51

    这个原因很简单。因为当事人是武松。张都监、张团练、蒋门神三人的点背到家了。陷害谁不好。偏偏惹到了人间太岁武松。惊为天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