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全日制用工有哪些法律风险?如何采取防范措施?
原创

非全日制用工有哪些法律风险?如何采取防范措施?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非全日制用工的优势

如此看来。非全日制用工有如下的天然优势

01 对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无强制性规定。可以订立口头协议。不存在支付未订立书面二倍工资差额的风险。

02 可以建立多重劳动关系。双方羁绊少。自由度高。

03 解约方式灵活:任何一方均可随时通知对方终止用工。无需受限于任何法定条件及法定程序。且用人单位终止用工的。无需向劳动者支付任何经济补偿。亦不会有违法解除的风险。

04 只需为劳动者缴纳工伤保险。用工低廉。一定程度上节约人力成本。

5

非全日制用工的弊端

这样看起来。非全日制用工简直对企业有百利而无一害。但是他究竟有什么弊端呢?

首先是体现在工作时间的特殊要求上。采取非全日制用工模式的。每天工作不超4小时。每周累计不得超24小时。现如今。老板们早已对朝九晚五工作的员工们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例如996工作制。(早9点上班。晚9点下班。每周6天)!716工作制(早7点上班。晚1点下班。每周6天)!!807工作制。(早8点上班。晚上0点下班。每周7天)!!!显然每天只工作4小时是明显不能满足的需求的。

其次。采取非全日制用工模式的。不论是劳动者还是用人单位。任何一方都可以随时通知对方终止用工。这意味着终止劳动关系既不需要提前通知。也不需要用人单位同意。用人单位也无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由此可见。此种用工模式缺乏稳定性。

虽法律对非全日工作制的适用工种和岗位和范围并无明确规定。但仍不适宜广泛使用。尤其是涉及研发、技术保障、技术密集、管理等岗位。员工可能随时挥一挥衣袖不带走(带不走)一片云彩。

其他观点:

一、非全日制员工工伤风险:虽然企业可以给非全日制员工单独购买工伤保险。但这类员工一旦发生工伤。用人单位还是要承担工伤保险基金理赔范围之外的费用。而且繁琐的工伤认定、理赔流程也会让HR感到头疼。不知如何处理。建议HR一定要熟记相关劳动法及保险理赔流程,不为企业造成损失。二、非全日制用工工时把控风险:需要注意,非全日制用工一般每天工作不超过四个小时。一周不超过二十四个小时,如果长期超过工作时间,那么就会影响到非全日制用工的法律认定。三、非全日制用工的发薪报税风险:按照法律规定,非全日制员工工资支付周期最长不超过十五日。也就是说。每半个月要向员工支付一次工资。而且公司需要对非全日制员工工资个税进行预扣预缴,如果兼职人员与企业之间存在雇佣关系的需要按照工资薪金计征个税,没有则按照劳务报酬计征个税。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长空夕醉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4:03:42

    非全日制,用人单位,员工,工作制,劳动者,风险,小时,不超过,工伤,个税

  • 难入眠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4:03:42

    没想到大家都对非全日制用工有哪些法律风险?如何采取防范措施?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对不起是种借口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4:03:42

    非全日制用工的优势如此看来。非全日制用工有如下的天然优势01 对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无强制性规定。可以订立口头协议。不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