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杀熟,在各行各业普遍存在吗?你对此怎么看?
原创

大数据杀熟,在各行各业普遍存在吗?你对此怎么看?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首先大数据杀熟是有一定道理的。在快消品行业尤为突出。但不是所有行业。例如:农业生产这块。为什么是这样呢?

1.大数据的基础是数据。有了数据才能进行分析和预测。电商的繁荣发展。在快消品的营销方面。积累了大量的数据。所以。大数据在快消品的营销方面发展的比较成熟。给人一种杀熟的印象。但是在生产制造方面积累的数据。还比较少。所以在生产制造方面就弱些。

2.大数据的应用主要靠算法。受制于数学的发展。算法方面还不是很发达。在很多方面还不尽如人意。因此。大数据在目前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我们今天理解的大数据。只是冰山一角。也就不能得出。大数据杀熟的结论。



其他观点:

作为一名IT行业的从业者。大数据也是我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所以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实际上。利用大数据来“杀熟”。并不具有普遍性。也不会成为未来大数据落地应用的主要目的。大数据更大的价值在于为用户带来价值增量。而不是为用户带来“损失”。从目前大数据的落地应用情况来看。对于专注于大数据领域的科技公司来说。至少目前在行业内没有听说谁家在做利用大数据“杀熟”的业务。

从大数据当前的产业链来看。大数据的价值体现主要在三个方面。其一是通过数据采集来实现价值;其二是通过数据分析来实现价值;其三是通过数据应用来实现价值。不少大数据企业的主要业务都集中在数据采集和数据分析上。而数据应用场景则主要集中在互联网企业。毕竟互联网企业既有数据的来源。同时也有能够利用数据的场景(链接)。

从近些年暴露出来的部分大数据“杀熟”案例来看。大数据杀熟现象主要出现在部分互联网企业。但是这些互联网企业并没有承认自身利用大数据技术“杀熟”。这也说明利用大数据杀熟对于企业的负面影响还是比较大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未来利用大数据来杀熟并不会成为互联网企业的常规操作。实际上。随着目前法律法规的逐渐健全。对于大数据的利用会越来越合理。

我从事互联网行业多年。目前也在带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我会陆续写一些关于互联网技术方面的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

如果有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面的问题。或者是考研方面的问题。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或者私信我!

其他观点:

我认为“杀熟”是普遍存在的。只是大数据的到来使得有些企业更容易做到个体区别对待。“杀熟”的核心原因

目前行业竞争严酷。各行各业均或多或少面临获客成本不断增加的问题。也就是为了获取一个新增客户所花费的开销不断提升。

随着近几年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手机变成了一个老百姓离不开的终端设备。为了让新用户下载自己的app。并且在自己的app上投入更多的时间。各家互联网公司经常采用补贴的方式来获取新用户。并不断发送优惠券来绑住用户。培养用户使用习惯。一直到用户自己离不开这个app了。

而如今在已经逐步稳定的行业中。行业内的玩家已经比较固定。并且市场占有率也达到一定规模。用户已经培养了相关应用的使用习惯。这个时候企业就会考虑逐步提价。毕竟客户不会因为一块钱离开这个应用。但是企业却会因为庞大的用户迅速提高营收。

在大数据应用之前。企业很难去评判。甲和乙两个用户。谁会因为多加一块钱就会放弃使用。而谁却不会。不过现在大数据的到来。由机器收集用户数据即可通过一定的模式计算出每个用户的“承受能力”。给每个用户报这个用户可以承受的最高价。可以保证用户继续使用的情况下。企业利益最大化。

典型应用:打车软件

从08年资本市场活跃。大笔现金进入市场。更加促进了这场用补贴来获取用户的狂欢。

最典型的就是当前滴滴和快的、uber打车软件之争。企业用投资人的钱一边补贴司机。一边补贴用户。最夸张的时候。我读研期间。每天打车从学校回宿舍。一次不到2块钱。

随着uber中国和快的的退出和收购。滴滴成为了打车市场的最大玩家。同时用户已经习惯了出门前先叫车的习惯。滴滴逐步缩小对司机和用户的补贴。抽取越来越多的平台费。

典型应用:瑞幸咖啡

瑞幸咖啡作为一家长着互联网大脑来思考问题的咖啡企业。这个“杀熟”操作是更加游刃有余。用户不管用户是否进店购买。一律要求下载app。使用app支付。这样的“基本操作”使得瑞幸咖啡有了更好了解客户的机会。以及主动联系用户的机会。

首先从获客成本上。抛开广告宣传不算。每个新用户第一杯免费。其实从咖啡本身成本上这个并没有多少钱。但是瑞幸却短时间内吸引了大量用户。

其次送优惠券绑定用户。在新注册的用户。经常会有送优惠券。或者提高对应用户抽中低折扣优惠券的几率。给用户一种。我免费喝了一杯。然后你告诉我下一杯1.8折。然后喝了再送我一次抽奖机会。2.8折优惠券。因为“贪小便宜”。会让我们经常关顾瑞幸。那些以前太平洋。漫咖啡。星巴克的用户。本身就有喝咖啡的习惯。会因为“便宜”更换品味;而哪些本身没有天天喝咖啡习惯的用户。也会因为“不喝感觉有点儿亏”开始慢慢培养。

但是。大家是否有注意到这样的事情。当你每天都关顾瑞幸后。你很难再抽到什么特别低的折扣券。普遍都是5.8折。或者6.8折;当你一段时间不关顾后。就会收到短信。告诉你送了你一杯3.8折的优惠券。

这。其实就是在杀熟。

总结

商业行为就是要用商业思维来解释。就好像之前肯德基的优惠券政策。有的人会花时间找优惠券。用折扣的价钱吃。有的人却想吃的时候进店用原价买。对于商家而言。一份商品就同时以两份价钱卖给了两种人。

而大数据可以更加细化这种分类。将一个产品同时以1000份价钱卖给1000种人。目的都是一样的。实现企业收入利润的最大化。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长空夕醉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4:05:17

    数据,用户,互联网,优惠券,企业,咖啡,习惯,价值,就会,行业

  • 入了迷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4:05:17

    没想到大家都对大数据杀熟,在各行各业普遍存在吗?你对此怎么看?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苏梦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4:05:17

    首先大数据杀熟是有一定道理的。在快消品行业尤为突出。但不是所有行业。例如:农业生产这块。为什么是这样呢?1.大数据的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