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2016年娱乐圈频繁发生网络暴力事件,多位艺人被迫道歉或关闭微博?
原创

如何评价2016年娱乐圈频繁发生网络暴力事件,多位艺人被迫道歉或关闭微博?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从接入互联网到现在。22年的时间里。我国已经迅速成长为网民规模全球第一的网络大国。然而。网络安全整体水平。却处于一个相对靠后的“尴尬地位”。甚至连打击网络违法犯罪。都可能面临无法可依的窘境。而其中网络暴力也成为了人们不得不直面的问题。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可能成为网络暴力受害者。网络暴力的肆无忌惮。正在以其独有的方式破坏着公共规则、触犯着道德底线。窥探网络事件、网络人物的背后细节、隐私、背景。也成为互联网上一些群体最为热衷的活动。下面专注网络安全常识的佰佰安全网现盘点2016年前十月网络暴力事件。建立和完善相关法规制度。普及和加强网民防范意识。已经成为营造绿色网络空间的客观需要。

2016年前十月网络暴力事件盘点

1-网络暴力之言论攻击事件

冰壶女神李博雅男友遭言论攻击

2016年2月2日。在刚刚结束的全国冬季运动会上。白山女子冰壶队的李博雅凭借逆天颜值走红。随后。李博雅在微博上曝光自己的私照。其男友、同为冰壶运动员的张天域也浮出水面。但张天域的微博却遭到了不少网友的言论攻击。

女生寝室直播引爆网络

2016年3月30日网上爆出有女主播混进重庆大学女生宿舍玩户外直播。引来了学生们的一片骂声及恐慌。事情的高潮出现在直播过程中该女主播被人发现后被带去保卫科仍继续直播。其粉丝贴吧重庆大学。甚至对学校和学生进行了言语攻击。

孙耀琦发视频否认炒作:不向网络暴力低头

2016年7月20日晚。孙耀琦发视频否认爆出陈晓赵丽颖恋情为炒作。还表示这几天遭遇了很多网络暴力。并称绝不会向网络暴力低头。

王中磊女儿遭遇网络暴力

2016年7月28日。王中磊的爱女王文也遭遇到了极为恶劣的网络暴力行径。一男子注册多个微博账号。在王文也的个人微博评论里频繁刷屏。该男子频繁更换多个账号。且每个账号的名字都是直指王文也的猥亵词语。

陶昕然因角色陷网络暴力

因出演《甄嬛传》反派之一“安陵容”的演员陶昕然一直因戏内角色受到网友非议。2016年9月12日。陶昕然在微博晒出女儿照片。之后却遭到网友抨击“感觉你女儿不会有好下场”。

乔任梁曾遭遇两次网络暴力

2016年9月16日晚。演员、歌手乔任梁在上海意外身亡。年仅28岁。时至2015年。在高强度的工作压力和网络暴力的连环打击之下。乔任梁的病情明显加重。抑郁症开始严重地影响他的工作和生活:被频繁投诉、换角、乔任梁甚至还一度险被行业封杀。

井柏然退出微博!疑受乔任梁抑郁事件影响 网络暴力打击

2016年9月23日。井柏然在微博晒出一张带有“微博再见”的图片。疑似退出微博。评论功能也被关闭。随后。有网友发现。井柏然删除了INS上的所有动态。对这一举动。网友表示一头雾水。井柏然粉丝也纷纷留言。

张帅不堪网络暴力退出微博

张帅是个坦诚、直率的姑娘。面对激进、带有歧视性的言论。她选择远离是非之地。10月11日下午。她几乎删掉所有微博。仅留的几条状态也关闭了评论。

韩庚工作室发声:希望清除网络暴力

2016年10月12日。韩庚工作室发表声明。希望相关媒体撤出关于韩庚的负面报道。韩庚工作室称。有部分媒体对韩庚接受访问时的内容做了不实解读和恶意诽谤。韩庚从未公开呛声周星驰。并始终对前辈艺人十分尊重。

葛天再遭“网络暴力” 怒斥造谣者:给自己积点德!

2016年10月12日。葛天再遭“网络暴力”。面对有网友转发的一则“刘翔新婚。前妻葛天离婚事件真相被爆出”的不实新闻。葛天回复该网友说:“有完没完澄清的心好累重申第一万遍绝对没有假孕骗婚!聋子瞎子傻子去相信那么鬼扯的谣言吧。造谣的你也给自己积点德吧!”

林更新斥网络智障 因卷入“乔任梁王思聪”事件

2016年10月27日。林更新在微博中发文斥网络暴力言辞激烈。他表示“那些”声讨别人只为一个真相的人。在他那里是找不到答案的。林更新写道“比起网络暴力。更可怕的是网络智障。

王琳怒斥网友网络暴力:吃屎长大的智障

2016年10月30日。王琳发博晒和儿子的照片。网友看到这张照片后纷纷留言表示非常羡慕雪姨。但是也有个别网友在评论区发表不良言论。雪姨王琳也毫不示弱。手撕网友并且骂道::“别在这里透道德底线。想乱伦赶紧回家。你这个吃屎长大的智障。傻x!”

马天宇微博亲自发文回应网络暴力:忍你让你

2016年11月4日马天宇工作室发文抵制黑粉。“维护网络环境。打击网络暴力”。并表示“从未正面发声。不代表沉默姑息”。

女儿遭受网络暴力 赵本山:我被挂遗像都没生气

2016年11月4日报道。作为知名艺术家赵本山的女儿。“妞妞”赵珈萱自小便备受关注。穿衣打扮、出行装备等均是网友围观讨论的话题。甚至有激进网友对其外形质疑。妞妞录制某节目透露遭受网络暴力时会向爸爸赵本山倾诉。而爸爸则表示:“我天天被人挂遗像都没生气。你生什么气?”

霍建华霸道护妻 夫妻私生活低调却遭网络暴力攻击

2016年11月10日霍建华作回应。霍建华、林心如7月恋情修成正果。尽管夫妻俩对私生活低调。小俩口一举一动依旧备受瞩目。不过林心如近期屡遭酸民攻击。从逼婚、到咒她孕肚。霍建华懒理网友抹黑。却被酸不像男人。对此他也做出回应:“那是他们。我是我。每个人管好自己的事就好了。”

2-网络暴力之人肉搜索事件

两童相撞后女童家人猛踹男童 遭人肉搜索已被行拘

2016年2月29日。一则“人渣男猛踢男童”的视频刷爆山东东营市本地朋友圈。打人者信息遭人肉。3月1日凌晨。东营市公安局东营分局发布通报称。经过调查并确定嫌疑人李某的身份。警方依法传唤。该男子归案。李某已被依法行政拘留。

市民网上晒图“人肉搜索”小偷

2016年3月23日。 记者在江都某论坛上看到这样一则帖子。网友“startfly”因一名男子在她的店里偷走了手机。一怒之下将嫌疑人照片发在论坛上求网友“人肉搜索”。并称希望小偷能够主动归还手机。这条帖子一经发出。被大量回复。受到诸多网友的关注。不少网友痛斥小偷可恶。律师提醒。此举涉嫌侵权。

河南工大女生劈腿被人肉

2016年3月24日。有网友发帖爆料称。河南工业大学一大一女生劈腿。与认识仅20天的大四某社团主席开房。网帖曝光后。该女生及大四男生遭人肉谩骂。严重影响个人生活。

女司机打人网上疯传 原车主被“人肉搜索”辱骂

2016年5月15日。一条“奥迪女司机当街打人”的视频在吕梁市离石区等地的微信群和朋友圈里疯传。此视频在当地引起很大反响。网民对视频中打人的白衣女子的谴责声、骂声一片。已将车转卖的原车主马某则无辜成了替罪羊。被骂声淹没。

男子开车拖行小狗遭人肉搜索

2016年5月19日下午。一张疑似小轿车驾驶员虐狗的照片。引发微博和朋友圈大范围转发。继而有网友将车主的姓名、电话、家庭住址和身份证号码等公布在网络上。

拍陈水扁散步照 面包师傅遭人肉搜索

2016年10月30日。高雄一名黄姓面包师傅2度拍到陈水扁的散步照、影片并PO上网。没想到因此“惹祸上身”。面包师傅开始遭到肉搜。甚至有来自四面八方的言语恐吓。简直惊恐万端。

3-网络暴力之侵犯个人隐私事件

举报旺旺信息泄露 个人隐私被随便传到网上

2016年10月26日。广西南宁的谢先生看到“天天吃旺旺 运气会旺哦”的广告语。因而购买了旺旺雪饼。此后他认为自己的运气并没有因为食用它而变好。 一气之下向工商部门和食品药品监督部门实名投诉。几天后。他的举报信在QQ群和朋友圈被疯传。让谢先生有些气愤的是:“姓名、电话都是个人隐私。被随便传到网上!”

从以上网络暴力事件分析来看。人人都有可能成为网络暴力的受害者。明星及其关系人、网络红人、网络事件当事人、女性等弱势特殊群体以及其他网友成为网络暴力主要受害者。长久以来。因为网络没有实行“实名制”。造成了一些人喜欢在网络上发表不当、甚至是不负责任的言论。那么。什么是网络暴力。如果我们遭遇网络暴力。应该怎么办?下面佰佰安全网小编给您支招。

“网络暴力”是一种暴力形式。是指某些网友对个别事件在网上发表具有伤害性、侮辱性和煽动性的言论、图片、视频的行为。“网络暴力”是网民在网络上的暴力行为。已经超越了正常理性。是社会暴力在网络上的延伸。

根据“网络暴力”的后果和对他人造成的伤害。现实生活中网络暴力的表现形式大致上分为以下三种情形:

1、网民对未经证实或已经证实的网络事件。在网上发表具有伤害性、侮辱性和煽动性的失实言论。造成当事人名誉损害;

2、在网上公开当事人现实生活中的个人隐私。侵犯其隐私权;

3、对当事人及其亲友的正常生活进行行动和言论侵扰。致使其人身权利受损等等。

遭遇“网络暴力”。应该怎么办?

如果碰到网络暴力要注意收集线索、固定证据。及时向公安部门、互联网管理部门、行业管理部门和相关机构进行投诉举报;条件具备的时候。也可以委托律师。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侵权人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偿损失等。

如何治理”网络暴力“?

1、网络实名制

实行网络实名制。规范信息发布渠道。对有可能形成网络暴力事件的言论进行控制和引导。

2、互联网立法

加强互联网领域立法。完善网络安全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依法规范网络行为。互联网立法是规范网络行为的关键保障。

3、民众素质培养

抵制网络暴力。加强对网民的素质教育。形成自律意识。提升网民的道德素养和法律观念。

法律解说“网络暴力”

名誉权:侵犯名誉权的行为主要是侮辱、诽谤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诬陷。”——《宪法》地、第38条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刑九》第264条

隐私权:用名誉权的方式间接保护隐私权

“以书面、口头形式宣扬他人隐私。或者捏造事实公然丑化他人人格。以及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他人名誉。造成一定影响的。应当认定为侵害公民名誉权的行为。”——《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40条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陌清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5:33:46

    网络,暴力,网友,言论,互联网,事件,网民,名誉权,自己的,东营

  • 滴蜡泪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5:33:46

    没想到大家都对如何评价2016年娱乐圈频繁发生网络暴力事件,多位艺人被迫道歉或关闭微博?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眼泪、说拜拜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5:33:46

    从接入互联网到现在。22年的时间里。我国已经迅速成长为网民规模全球第一的网络大国。然而。网络安全整体水平。却处于一个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