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贾府卷入“二王之争”。成为被捏的软柿子。元春更是因此而丧命。这些结局。作者早就通过“忠顺王寻蒋玉菡”一节告诉了我们。
自幼在女儿堆里厮混、眼里只有女儿的贾宝玉。也曾倾心过几位男子:面如美玉、目似明星的北静王水溶;粉面朱唇、身材俊俏、举止风流的秦钟;此外便是蒋玉菡了。
蒋玉菡是闻名京城的优伶。在还没见面之前。贾宝玉便久闻其美名。几欲结交而不得。巧合的是。对于这位衔玉而生、行为怪诞的国公府公子。蒋玉菡亦颇感兴趣。
神交多时的两人。后来终于在冯紫英家的宴席上相遇。初次邂逅。相见恨晚。二人趁着无人注意。偷偷溜出酒席出来说体己话。期间互赠了汗巾。
这一次看似简单的互赠礼物。不仅为袭人嫁蒋玉菡埋下了伏笔。更因为它。引发一场大地震来。那就是贾宝玉挨打。
在第三十三回。贾宝玉差点死在贾政的棍棒之下。而此次被打。最主要的罪名便是“流荡优伶”。
这一天。贾府来了一个不速之客。听到家人来报时。贾政还有些纳闷:“素日并不和忠顺府来往。为什么今日打发人来?”
造访贾府的是忠顺王府的一位长史。一见面就是趾高气昂的样子。无视贾政的待客之礼。口中说是有事相求。但语气无不生硬强势。
贾政一听丈二摸不着头脑啊。正发懵着。那长史就说了。你们家那位衔玉的公子最近勾搭上了我们王爷的人。那小戏子在忠顺王府一向听话顺从的。自从遇到了你家公子。已经三五日不见人影了。
在那个时代。戏子不过是下三滥的行当。作为一个皇亲贵胄。忠顺王只要愿意。便有无数人前仆后继。何以非得找一个身在曹营心在汉的人?
对于这个问题。那长史是这样说的:
王爷云:‘若是别的戏子呢。一百个也罢了;只是这琪官随机应答。谨慎老诚。甚合我老人家的心。竟断断少不得此人。’
这话的意思是。蒋玉菡不比别个戏子。他机灵聪敏。有眼力介。不会随便出卖我的隐私。深得我心。
这理由说得非常牵强。我们仔细一想。偌大个京城。成千上万个优伶。难道只有蒋玉菡“随机应答”和“谨慎老成”?而且还是面对忠顺王这样的权贵?这实在太说不通了。
而且。注意!这句话的后面还有“断断少不得此人”一句。一个听话的戏子而已。为何非得放在身边?
看到这里。我们就该想到。作者又在“真事隐。假语存”了。忠顺王要找的不是蒋玉菡本人。而是蒋玉菡所象征的某种东西。这种东西是什么?秘密就藏在他所住的地方里。
贾宝玉被贾政叫来问话后。始初还想抵赖。不料对方却连他和蒋玉菡互换汗巾这种私密的事儿都说了出来。自知不能再瞒过去就。忙一股脑儿将知道的情况都说了出来:
“大人既知他的底细。如何连他置买房舍这样大事倒不晓得了?听得说他如今在东郊离城二十里有个什么紫檀堡。他在那里置了几亩田地几间房舍。想是在那里也未可知。”
蒋玉菡逃离了忠顺王府。自己跑到郊外躲起来。而他所住的地方。就叫做“紫檀堡”。这很值得细品。
玉菡:菡。通函。玉函。便暗指玉玺。而玉玺多被放置在紫檀盒子里面。
真相呼之欲出。住在紫檀堡里的蒋玉菡。就是紫檀盒子里的玉玺。而玉玺象征着权力。
所以。忠顺王心心念念、“断断少不得”的。正是权力。
只是。如果我们留心。会发现真正“拐”走蒋玉菡的人。不是贾宝玉。而另有其人。
在与贾宝玉互赠汗巾时。蒋玉菡曾提过自己汗巾的来处:
“这汗巾子是茜香国女国王所贡之物。夏天系着。肌肤生香。不生汗渍。昨日北静王给我的。今日才上身。”
由此可知。在结识贾宝玉之前。蒋玉菡已经和北静王相熟了。而且关系甚为亲密。由此我们也可以肯定。蒋玉菡之所以逃出忠顺王府跑到郊外。必定有北静王的相助。
所以。忠顺王的真正对手是北静王。这预示了将来这两位王爷将有一场争斗。而且不幸的是。贾府被卷入其中。就连宫里的元春也因此丧命。
前文我们说过。蒋玉菡和贾宝玉换汗巾的事。忠顺王府是知道的。那他们岂能不知茜香罗时北静王之物的理?可是他们并没有去找北静王。反而转道来找贾府的麻烦。这意味着什么呢?
将来“二王之争”。两方实力相当。贾府成为了“软柿子”。最先被忠顺王一方打压报复。
与此同时。宫里的贾元春也因“二王之争”深夜暴毙。
我们知道。《红楼梦》里的人名。都是经过深思熟虑而起的。每一个都有无限含义和暗示。尤其金陵十二钗的丫头。不可避免也意味深远。一定程度上暗示了主人的命运结局。
譬如薛宝钗的丫头黄莺儿。出自《春怨》中:“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一句。暗示薛宝钗将来独守空闺的凄凉景象;
又譬如贾迎春的丫头司棋。通“死棋”。暗示迎春的人生一盘死棋。注定悲剧收场;
那么贾元春呢?抱琴。除了暗指元春善琴的特长。这抱琴的琴字。乃“今上两个王”。王不见王。不然只有纷争。
更有一层。抱琴通“暴寝”。意指将来元春睡梦时间暴毙。
那么。贾元春是怎么死的呢?
之前我们详细说过这个问题。就是从第七十二回王熙凤的梦。可知元春最终死在另一个妃子之手。贾家的百年富贵也就此灰飞烟灭。
可巧。自古宫斗。绝大多数是背后的势力在斗。所以。贾元春是败在了倚靠忠顺王一方势力的妃子手上。
作者雅擅“微言大义”之道。一个人名。一个小情节里面。往往含有作者想说而不敢说的故事。忠顺王争蒋玉菡这一节就是典型。这正是《红楼梦》的魅力所在。大赞!
其他观点:
首先进一步刻画贾宝玉的价值取向。
在二十八回宝玉赴冯紫英家宴。第一次见到了蒋玉菡。在此之前。宝玉早就对琪官十分仰慕了。看来。蒋玉菡是有一些名气的。就相当于我们现在的明星歌星吧。二人第一次相见。在相对陌生彼此不知名姓的情况下。宝玉离席小解。蒋玉菡便紧随出来。宝玉见他“妩媚温柔”。就动了心。对他十分留恋。紧紧的搭着他的手。邀请他到贾府玩。后来蒋玉菡报出家门。原来就是宝玉仰慕己久的琪官。宝玉立刻将自已的玉玦扇坠相赠做为见面礼。蒋玉菡也解下自己的汗巾子。说:
“……我这里得了一件奇物。今日早起方系上。还是簇新的。聊可表我一点亲热之意。”“这汗巾子是茜香国女国王所贡之物。夏天系着。肌肤生香。不生汗渍。昨日北静王给我的。今日才上身……二爷请把自已系的解下来。给我系着。”
贾宝的男性友人比如北静王、秦钟、柳湘莲。这些人都是那个社会上层阶级的人。可是琪官不同。但宝玉对他的态度与对秦钟没有什么不同。此处作者至少有这么一层意思是为表达贾宝玉结交的标准。他只在乎志趣和精神世界的东西。当然还有外貌。对于阶级和身份并不在意。
其次通过琪官交待了贾府所处的政治环境和政治立场。
小说三十三回。蒋玉菡从忠顺府逃跑了。忠顺王府的长史官来荣国府要人。贾政吃惊从未与忠顺符有过任何来往。忙请于正堂接待。宝玉本想抵赖。令人惊悚的是。这位长史官清楚知道宝玉和琪官互换汗巾子的秘事。宝玉是吓得轰去魂魄。害怕他再说出别的事来。是竹筒倒豆子。来了个坦白从宽。据实交待出琪官藏身之所。这里的重点是这位长史官客气的表面之下。是口气的强硬和威协:
“……我且去找一回。若有了便罢。若没有。还要来请教。”
从蒋玉菡逃跑我们不难猜出。这个琪官自然是不想呆在忠顺府了。很有可能是忠顺王爷只是把他当作一个娈童亦或是消遣的玩物。也有可能王爷对他很好。但琪官在结交了北静王、贾宝玉等这样的人物之后。发现和这些人志趣一致。精神相通。想要摆脱忠顺府也有可能。
结果是长史官没有再来找麻烦。意味着琪官重新回到了忠顺王府。贾宝玉这里挨了贾政一顿暴揍。宝玉结交蒋玉菡肯定没有考虑什么政治因素。他也不感兴趣。就是单纯的喜欢。通过前述之事我们了解到。贾府与忠顺王府至少是分属两派政治阵营。甚至是政治对手的可能性很大。要知道。元春省亲这时过去不久。圣宠仍在。贾家再怎么样也是皇亲国戚。忠顺府对贾府如此态度甚于威胁。只能说明。忠顺王府实力地位、受皇帝信任比北静王、贾家这一派要高。他们庇佑不了蒋玉菡。
再有袭人的结局是离开贾府嫁了蒋玉菡。“堪叹伶人有福”和互换汗巾子得以互相佐证。
(我是屏山。欢迎点评、关注。为您探究红楼一梦。我的喜马拉雅FM:屏山讲读红楼梦)
(此文原创。未经本人同意。不得转载。抄袭必究。)
其他观点:
秦可卿出殡时只有东南西北王。没有忠顺王。从名字看。东南西北诸王是开国战功封的王:东平。西宁。南安。北静。贾府也是开国战功封的爵位:宁国公、荣国公。贾府与东西南北诸王有着深厚的革命友谊。特别是与北静王家。当年是一起打仗的。而忠顺王的名称一看就是和平年代因讨好皇帝而封的王。贾府当时爵位已传到第三代贾赦第四代贾珍。皇帝也已传到第三代甚至第四代了。贾府有战功的老人焦大被贾府的后人们嫌弃。那么贾府是不是也被新皇帝嫌弃?贾敬对焦大应该是尊重的。贾珍就谈不上尊重了。但公开打骂还是不敢的。而王熙凤就不是了。表示如此忤逆主子的奴才早该惩治了!焦大不过是批评新主子们只知吃喝玩乐享受生活。不知创业守成。而新皇帝与贾家的第三代第四代一样。也是热衷于吃喝玩乐的。最喜欢的就是和珅这种忠顺的人。整天琢磨如何讨皇帝开心。如何让皇帝顺心。皇帝喜欢的人和东西不择手段地搞来献上。还要不断发掘新的稀罕的人和东西主动进献给皇帝。书中可以看出贾府作为开国的八公中的二位。地位是相当高的。同姓才能封王。异姓最高封公爵。往下为侯伯子男爵。一般人根本进不了贾府的门。来拜访的官员需递了贴在外面侯着。王爷及以上的人亲自来才会开门迎接。王爷家办事的人也需递贴等候。而忠顺王家办事的人是带着人直接闯进贾府的。对贾政态度倨傲。说话很不客气。意思是我现在不进府搜人已经是给你留面子了。赶紧把人交出来。宝玉说了蒋玉菡密宅位置后。忠顺王府办事的人临走一点客套都没讲。而且威胁道。如果按这个地址找不到人。还要来搜查贾府!可见忠顺王有皇帝做靠山。对这些开国功臣之家不屑一顾。下人在功臣家飞扬跋扈。而这并不是为了国家安危的大事。也不是为了国计民生的要事。竟然是为了吃喝玩乐的事。甚至不是为了美女而是为了一个反串女人的男人!忠顺王即是皇帝的亲信。又这么耀武扬威地搜查抓捕蒋玉菡。这蒋玉菡恐怕不仅仅是忠顺王喜欢。很可能是忠顺王要进献给皇帝的人。不然忠顺王怎么敢明目张胆地与北静王抢人?因为人如果在北静王手里。他是不会主动进献给皇帝的。皇帝又不好出面抢。忠顺王就顶着恶名来抢。和平久了。王公贵族们都变得贪图享乐。生活穷奢极侈。贾府中会陪着贾母调笑享乐的王熙凤就成了贾府最红的人。朝廷上为皇帝搜求奇珍异宝的忠顺王就成了最得宠的人!王熙凤私下干了多少违法违规的事?对下人有多残酷无情?以忠顺王家人对贾政的态度可知。忠顺王与王熙凤是一样的人。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165939.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忠顺,宝玉,的人,皇帝,王府,王爷,的是,紫檀,戏子,史官
没想到大家都对《红楼梦》中忠顺王府和北静王为何要争夺蒋玉菡?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贾府卷入“二王之争”。成为被捏的软柿子。元春更是因此而丧命。这些结局。作者早就通过“忠顺王寻蒋玉菡”一节告诉了我们。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