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甲午战争,如果清政府不赔钱,不签任条约会是什么后果?
原创

中日甲午战争,如果清政府不赔钱,不签任条约会是什么后果?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在日本的军事压力下。光绪只能同意签署《马关条约》

甲午战争爆发以后。清军在海陆两个战场都连遭失败。日军先后攻占了凤凰城、岫岩、海城、牛庄、营口、田庄台、旅顺、威海。清军一溃千里。清政府无奈之下。只能先后派遣张荫桓、邵友濂、李鸿章等人赴日求和。

因为战场上的一再胜利。日本政府野心大增。提出了苛刻的和谈条件。不仅要求清政府赔款3亿两。还要割让辽宁南部、台湾、澎湖等地。并开放顺天府等七处通商口岸。条件之苛刻让李鸿章也是“为之愕然”。李鸿章在把日本草拟的和约底稿发回国内时。认为照此条件绝不能同意。“惟有苦战到底”。

光绪之所以同意如此苛刻的条件。是因为伊藤博文的威胁并非只是空话

日军攻破鸭绿江防线。侵入中国以后。进攻一帆风顺。几乎没有遭遇什么像样的抵抗。但是日本大本营还是发现了一个大问题。就是中国实在太大。即使夺取了整个东北。也可能无法迫使清政府投降。日本大本营经过研究以后认为只有直接攻击北京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

不过从辽东陆路去北京太远。所以只能效法当年英法联军。直接从海路在北京附近登陆。然后进攻北京。考虑到清政府可能集结10万大军守卫北京。因此日本在制订作战计划时。打算动员7个师团的兵力发起登陆作战。

不过如此大规模的登陆作战对于海上运输要求很高。以旅顺和威海为基地的北洋水师就成了一个很大的威胁。所以日本随即分兵先后夺取了旅顺和威海。并全歼了北洋水师。彻底打开了渤海湾的大门。

就在马关谈判的时候。日本的军队就开始在旅顺集结。准备从这里登船出发攻击北京。只是因为最后《马关条约》签署。日本的作战计划才临时中止。

对于慈禧和光绪来说。北京失守是无法接受的结果。

清政府从本质上来说。是一个少数民族对多数民族的统治。虽然因为太平天国运动。清政府不得不重用汉大臣。让他们编练军队镇压太平军。但是从根本上来说。清廷对于汉人地方督抚还是颇有猜忌的。也正是因为清廷的猜忌。曾国藩、李鸿章都不得不先后主动裁撤手下的湘军、淮军。以示自己并无反意。

如果被日军攻占了北京。那么清政府的权威和威信将会进一步削弱。而要继续打下去。还要放权给地方督抚。这么一来地方督抚的权力会更加大。无论是慈禧还是光绪。都难以接受这个结果。毕竟对他们来说。汉人督抚权力加大会危及他们的统治。而日本则只要割地赔款就能打发。所以光绪最终才会决定让李鸿章签字。

其他观点:

当时清政府何等的腐败无能。再说弱国无外交。如果不赔款不签约。当时日本已经打入辽东攻占旅顺。不求和的话离旅顺近的京城也不安全。这也是慈溪所担忧的。每每看这段历史。就能明白自身强大有多么重要。只可怜那些为过捐躯者

一、国际方面

当时世界上许多资本主义国家侵略中国。日本收到了多方面的支持。而中国却无人过分。列强都想要瓜分这块儿肥肉。清朝当时是朝鲜的宗主国。不管不行。这点儿来说开始挺仗义。

日本对这场战争也是蓄谋已久。明治维新后日本岛国就谋求向外发展。从台湾。朝鲜。逐步灭亡中国。实在是狼子野心。

二、国内方面

洋务运动兴起。并且建立北洋水师。可是清政府的腐败使得国家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双方其实差距很大。且清军未受过专业的军事训练。也是失败原因

甲午战争失利后有张之洞等人主战。提出“迁都。勤王”如果死扛到底可能会扛一段时间。毕竟中国地大物博。但是从前面说的来分析。在战消耗的还是大。

这场战争好的影响是。有一些中国人觉醒了。就有了后来的维新变法等

其他观点:

中日甲午战争以中国的惨败而告终。这令中国人很意外。同时也令日本人很意外。中国人意外的是号称亚洲最强的北洋水师竟然被一个小小的日本打的一塌糊涂。毫无还手之力;而令日本人意外的是号称亚洲最强水师的竟然被自己打败。而且是轻易打败。

面对这样的的惨败日本提出了令清政府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面对蛮横无理的要求慈禧太后也光绪帝也是很无奈的。他们其实都不想签。但是为了“大局”。他们不得不签!签订条约的结果是丧权辱国。若是不签订条约会是什么结果呢?小编认为可能有三个:

1:日军打到北京。慈禧和光绪帝只得签订《马关条约》。并且追加军费。赔偿日本更多的白银;

2:日军打到北京。慈禧和光绪帝外逃。日本人另立傀儡新君。用傀儡来帮助他们搜刮中国的财富;

3:日军打到北京。慈禧和光绪帝外逃。日本在中国烧伤抢掠。抢走中国无数的财宝。并且占领中国更多的地盘。

当时的清政府腐败无能。虽然也有主战派。但是肯定是打不过了。若是有把握打的过小日本。慈禧太后和光绪帝可不是受欺负的主。何况是受小小一个日本的欺负呢?大清的主力部队就是北洋水师了。北洋水师都被打的如此狼狈不堪。其他的部队更是毫无胜利之望了。

正是因为慈禧和光绪帝意识到了日本掠夺中国财富和地盘的步伐已经无法阻挡。只得签订不平等条约来换取一时的和平。当然慈禧和光绪帝这么做不仅是为了国家利益损失最小化。自私的一面就是保全自己的位置和在中国的地位!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且听风雨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4:21:04

    光绪,日本,中国,旅顺,北洋,北京,水师,清政府,日军,督抚

  • 入了迷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4:21:04

    没想到大家都对中日甲午战争,如果清政府不赔钱,不签任条约会是什么后果?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浮生三叹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4:21:04

    在日本的军事压力下。光绪只能同意签署《马关条约》甲午战争爆发以后。清军在海陆两个战场都连遭失败。日军先后攻占了凤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