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著名的馊主意有哪些?
原创

历史上著名的馊主意有哪些?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1938年10月底的一天。武汉保卫战已经彻底失利。军事委员会副总参谋长白崇禧乘车撤往长沙。结果半路上汽车抛锚了。也不知道日本人的追兵到了哪里。白氏和随从们急得团团转。恰在此时。兼任军委会政治部副主任的周公路经此地。遂邀请白崇禧上车同行。桂系老二犹豫了好一阵。最终还是接受了好意。尽管跟周公同车在他看来有些尴尬。那也总比叫日军先头部队给俘虏了强。

(抗战时期的周公)

两位中国近代史上的风云人物聊了很久。其中也聊到了红军和桂军之间最激烈的湘江战役。白崇禧忽然冒出来了一句:“你们未到广西。我很感激”!周公笑着说:“你们广西的做法。像民众组织。苦干穷干精神。都是我们同意的。所以我们用不着进去”。这当然都是客套话。红军确实没有深入广西的计划。但必须路过桂境。而桂军对红军的损害也是不小。两军最终没有拼个鱼死网破的原因。其实还要感谢老蒋所谓“一石三鸟”的馊主意。

在德国军事顾问团严谨的筹谋下。国民党军队的历次作战计划。很少有像“湘江追堵计划”这样的周密完备。但也很少有作战计划像这次计划一样。从一开始就注定会失败。在左右幕僚和自诩精明的算计下。老蒋在湘江战役之前就打定了主意:利用粤军、湘军和桂军逐次消耗红军的兵力。达到两败俱伤的目的。而中央军在战役前期只作壁上观。最后才出来收拾残局。如此既削弱了地方杂牌、又重创了红军、还能保存自己嫡系部队的实力。

(抗战时期的白崇禧)

正是在这种心态的作用下。老蒋当面交代薛岳:“此次中央军西进。一面剿fei。一面结束军阀割据”。所以担任主要追击任务的薛岳所部中央军。始终用一种不紧不慢、不远不近的方式。小心翼翼地尾随在红军的后面。经常保持两天左右的行程距离。从反蒋到投蒋的薛岳。比较深刻地领会了老蒋的意图:耐心地等待红军跟粤军、湘军和桂军死拼。然后再坐收渔人之利。其所部近10万大军。却经常被担任后卫的红五军团1万余人所阻。慢腾腾稳当当。绝不冒进。

可问题是。陈济棠、何键和白崇禧都不是傻子。甚至得算是久经磨砺的老油条。先是陈济棠让开粤北道路。后是何键一心送红军出湘。所以在湘江战役爆发时。湘军主力只置于湘江的湖南段。并不肯与桂军联成一条紧密的防线。而白崇禧也打定主意。桂军主力只扼守湘江的广西段。并且一俟红军主力抵达江边。则迅速后撤让出通道。只是因为红军“搬家式撤退”的行动迟缓。以及老蒋对湘桂军阀的严令。湘军桂军不得不重新向全州地区集结。才意外爆发了“湘江血战”。

湘江战役过程不再赘述。本文重点介绍此战之后的情况。红军渡过湘江后其实并没有完全摆脱危机。兵力也从长征出发时的86000余人下降到30000余人。人困马乏并且伤员众多。一路进入到桂东的西延山脉。就在红军主力还在龙胜以东时。桂军第7军第24师覃联芳所部。已经凭借位置靠前和道路熟悉。于1934年11月27日抢先占领龙胜。该师参谋覃琦按基本军事常识。建议第24师迅速前出袭占马堤北坳。截断红军入黔的唯一通道。

马堤地区是一处南北方向的狭长隘路。东西两侧均为险山峻岭。大部队几乎无法攀越。只能沿隘路迅速通过。如果桂军24师抢占北坳。完全可以利用天险截断红军的去路。而从南路赶来的夏威第15军。也正在逐步接近马堤地区。如果两路桂军完成对南坳、北坳的封锁。红军将完全被困在狭长隘路之间。其后果不堪设想。稍有军事常识都应该知道。这将成为绝地。

(薛岳)

然而第24师师长覃联芳断然否决了师部参谋的提案。他的讲话被完整地记录了下来:“白长官的作战计划是放开入黔去路。使红军迅速离开桂境。堵塞中央军入桂剿共之借口。依你的意见。纵能将红军围困于一时。岂能立即歼灭?倘逼其同我硬碰。造成鹤蚌相持。给中央军入桂之机。获渔人之利。这与总部的作战计划相违背。断不能行”!要说老蒋始终收拾不掉桂军呢。其高级将领对白崇禧意图的理解能力。那不是盖的。

因此桂军第24师没有采取任何积极的行动。而是以监视的态势。任由红军通过了马堤地区。直到红军大队离开后。覃师才出动截击了红军后卫部队400余人。别看覃师截击红军不卖力气。对付中央军那可是绝不手软。薛岳所属的周浑元纵队之万耀煌师。12月1日从清水关进入桂境“追击”红军。突遭桂军第24师两面突袭。万耀煌急忙率部撤出关外。但是先头部队一个连还是被桂军包围缴械。

(万耀煌)

事后双方均称误会。桂军亦将所俘人枪送还。但是态度已经表达的明明白白。所以中央军再不敢通过桂境追击。万耀煌不得不绕个大弯从湖南的东安转道。所以在湘江战役之后。桂军虽然也给红军带来相当损害。但是从实质上说。并没有与红军主力进行决战。而是采取侧击、尾击的方式作战。一方面是逼迫红军离开广西境内。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应付老蒋。白崇禧后来还拍什么《七千俘虏》的电影。也是这个目的。公开抗命肯定是愚蠢的。

中央军居然被桂军所阻。老蒋闻报大怒。电斥桂军破坏作战计划和攻击“友军”。而白崇禧毫不客气反唇相讥。给老蒋弄得一点脾气也没有。只好再电令桂军廖磊部向贵州方向迅速尾追(中央军人家不让过嘛)。而白崇禧则密电廖磊:效仿薛岳。与红军保持两日行程。于是廖磊的桂军跟在红五军团后面磨磨蹭蹭。并且当追至黔东南的独山、都匀一线时。桂军即全线停止前进。

(红军出发长征)

此时老蒋已飞往贵阳督师。发现桂军停止追击后。迭电廖磊须“日夜兼程衔尾穷追”。而廖磊不慌不忙地回电:“容请示白副总司令允许。才能前进”。老蒋仰天长叹:“这真是外国的军队了”。其实吧这完全是他咎由自取。既然你可以有包藏祸心“一举除三害”的馊主意。凭啥不允许地方军阀们两面三刀?

这叫作机关算尽反误了卿卿生命。因为那30000英勇不屈的红军战士。正是他未来的掘墓人!

(注意龙胜的位置)

其他观点:

一个馊主意害一个皇帝被俘。害死几十万官兵和一百多朝廷大员。也害死自己。这个人就是明朝“土木堡惨败”的罪魁祸首“王振”。

公元1435年。也就是宣德十年。明宣宗皇帝去世。他9岁的儿子朱祁镇继承了皇位。这就是明英宗。在明英宗统治期间。明朝历史出现第一个专权的大宦官。他就是臭名昭著的“王振”。

王振是山西蔚州人。年轻的时候读过一些书。参加过几次科举考试。但都没有考中。后来皇宫里招太监。他就自愿进宫做了太监。因为他粗通一些文字。宣宗就派他去教太子朱祁镇读书。朱祁镇非常敬重他。称他为“先生”。

当朱祁镇当皇帝后。王振的权力迅速膨胀起来。王振当上了主管太监的司礼监。经常帮助皇帝批阅奏章。逐渐掌握了朝廷大权。朝廷的官员都非常惧怕他。如果有谁得罪了他轻则贬官。重则杀头。

自永乐末年以来。我国北方蒙古族的瓦刺部逐渐强大起来。他们每年都向明朝进贡一些马匹。明朝必须给他们大量的赏赐。这实际上就变成了双方的一种交易。按照原来的规定。瓦刺部每年到明朝的贡使不得超过五十人。但在正统十四年。他们却派来2000人。冒称3000人。要求明朝赐给更多的赏物。

王振发现了他们虚报人数。就让礼部按实际人数给赏。并且削减马价的五分之四。这样就激怒了瓦刺的首领也先。他派出大批军队攻打山西大同。

王振并不懂得打仗。但他有意捞取军功。就给英宗皇帝出主意。让他御驾亲征。英宗听信了王振的话。由于轻视瓦刺部人少。就发出亲征命令。限令两天后出发。大臣们都感到非常吃惊。纷纷谏劝英宗皇帝不要去。时间匆忙。准备也不充足。太危险。可是英宗在王振怂恿下。根本不听众臣的劝说。

公元1449年7月16日。英宗率领100多名官员、50万大军。浩浩荡荡从北京出发。直奔大同。这时正是北方的多雨季节。道路非常难走。由于出发太仓猝。军粮都没有带够。一路饿死了不少士兵。一些大臣见军心动摇。就劝英宗立刻回京。王振非常恼火。就罚那些大臣在路边跪了一天。

也先得知英宗亲征。而且军粮不足、军心涣散。就用计诈败、引诱明军深入。这天明军疲惫不堪地来到大同。王振认为瓦刺军队少。不是明军对手。就命令部队继续北进。也先利用两山夹一道的有利地形设下埋伏。明军一到。瓦刺军队就从两边山坡上冲下来。大败明军。

在如此紧急情况下。退兵越快越好。可是王振却想到老家显示一下威风。如果皇帝能到他家里坐坐。该是多么荣耀的事。于是他就劝英宗到自己家里玩几天。就这样几十万大军向蔚州方向跑去。可是走出四十多里。王振突然又命令军队往回跑。原来他突然想起蔚州有他家的许多农田。这么多兵马踏进蔚州。他家里的庄稼就会被践踏掉。这么一来一回折腾。就耽误了撤兵的宝贵时间。瓦刺的追兵渐渐赶了上来。

英宗和王振跑的最快。天黑的时候他们跑到土木堡。此时离怀来城已经没有多远。大臣们劝英宗趁着天亮进城。王振执意不肯。因为装着王振财产的几十辆大车还没有赶到。他命令部队在土木堡驻扎下来。不一会也先兵赶到。把土木堡围得水泄不通。

这就坏事了。土木堡四周水源稀少。仅有的几条河都被瓦刺军队占领了。土木堡地势高。士兵们挖进两仗深都不见水。由于渴。士兵们都疲惫不堪地倒在地上。此时的英宗想跑也跑不了。只能一天天等死。

就这样到了第四天。也先突然派人来讲和。英宗不知道是计。非常高兴。急令军队移营取水。士兵们乱做一团。争先恐后地跳出壕沟。这时也先突然从四面八方冲杀过来。明军争相逃窜。这时王振已吓得魂不附体。禁军将领樊忠早就恨透了他。他猛地向前举起铁锤。说道:“我为天下百姓除掉你这个奸贼!”一下结果了王振性命。

英宗看没有逃脱希望。索性滚下马来。盘膝坐在草丛里等死。瓦刺军队打扫战场时才发现他。就此英宗做了瓦刺的俘虏。这一仗英宗所率一百多官员全部战死。军队损失几十万。从此明朝元气大伤。

王振本想利用此战立功。可是他的馊主意不仅害死自己。也害了几十万明军官兵和一百多朝廷官员。英宗皇帝被俘也是他罪有应得。

其他观点:



历史上“划江而治\"就是一个典型的馊主意。这个主意既是国民党李宗仁的想法。也是苏联斯大林对中国革命的主张。

1949年1月。蒋介石宣布下野。由李宗仁代行“总统\"职权。但国民党的党、政、军大权仍牢牢地掌握在蒋介石手中。李宗仁就是一个“空头总统”。李宗仁妄图凭借长江天险和国民党500万军队。与共产党划江而治。他曾对刘斐颇为自信地说:“我想划江而治。共产党总满意了吧!只要东南半壁得以保全。我们就有办法了”。他派出以张治中为代表的国民党和谈代表团。北上北平。与共产党谈判。

苏联、美国都出于本国利益的考虑。也都赞同划江而治的主张。尤其是斯大林。威胁中国说:“如果你们进攻蒋介石。蒋介石可是美国支持的。很有可能要遭到美国的报复。”

伟人领袖毛主席的确是战略家、政治家、军事家。他识破了美、苏、蒋的阴谋。断然拒绝了斯大林。他在给苏联的回信中。明确指出:斯大林同志。中国绝不可能划江而治!我们不是军阀。是解放军。是要解放全中国的!\"

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政府拒绝在和谈上签字。毛主席发出了“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伟大指示。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横渡长江。直捣国民党老巢南京。一举推翻了蒋家主朝。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陌念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4:24:40

    红军,湘江,王振,英宗,明朝,军队,斯大林,馊主意,白崇禧,中央军

  • 滴蜡泪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4:24:40

    没想到大家都对历史上著名的馊主意有哪些?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小新卖蜡笔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4:24:40

    1938年10月底的一天。武汉保卫战已经彻底失利。军事委员会副总参谋长白崇禧乘车撤往长沙。结果半路上汽车抛锚了。也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