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两晋被后世称为“东晋”“西晋”而不是“南晋”“北晋”?
原创

为什么两晋被后世称为“东晋”“西晋”而不是“南晋”“北晋”?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好问题~ 首先我们都知道所谓“东西”“南北”这都是一个为了区别的代称。但是为啥给“东西”的定语而不是“南北”呢?有人说跟首都的位置有关。

西汉首都在长安。东汉首都在洛阳。洛阳在长安之东。所以称为“东西汉”;

北宋首都在开封(汴京)。南宋首都在杭州(临安)。杭州在开封之南。所以称为“南北宋”。

但是。西晋首都在洛阳。东晋首都在南京(建康)。这不是一北一南么? 有人看地图上说。因为南京和洛阳比。虽然是南方但是更靠东。。。。

那么到底是靠南还是靠东呢? 难道起名的人会先拿尺子量一下么。。。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区分一个王朝叫“南北”还是“东西”。是跟他们的首都相对位置是相关的。具体到晋朝为啥认为首都的相对位置是“东西”而不是“南北”?我认为是跟中国的历史文化演变相关。

仔细想想。大王朝的区分从古至今依次是 “东西周”“东西汉”“东西晋”“南北朝”“南北宋”“北元”“南明”。可以看到东晋 南北朝的时候恰恰是中国从东西分野到南北分野的一个过渡。

这是为啥呢?

以前。长江以南地区还都属蛮夷之地。中国的中心还是在河南一带。我们都玩过三国志这个游戏。魏晋时代。天下分为几个大州。青徐兖豫等等。当时建康属于扬州的范围(当然建康城是孙权建的。之前是没有的)。虽然当时扬州面积很大。但是主要人口和政治活动还主要集中在寿春。合肥。建康。会稽这些北部地区。所以从中原看来。扬州是属于东部地区。荆州交州这些才属于南部地区。所以。三国时的吴国我们称为“东吴”而不是“南吴”。

随着吴国对荆州扬州南部地区的大开发。以及后来东晋的衣冠南渡。中国南方地区的人口和经济发展逐渐超过了北方。逐渐有了南北之分。所以后面再提政治分野更多的是南北而不是东西了。

其他观点:

无论东晋还是西晋。当时其实并没有这个叫法。这都是后人为了区别命名的。东晋的皇祚依然是司马家的子孙。大臣依旧是晋朝的臣民。国号依旧是晋。

那为什么不叫南、北晋。有一种说法是历史上有东、西汉的先例。晋取东汉自况。徐图中兴。但这明显不符合历史。魏晋时期对汉朝的称呼并未加东西区别。如诸葛亮的《出师表》。用的是“先汉”、“后汉”。而且东晋不可能给自己整这么个名字。正所谓“王业不偏安”。一向自视正统的东晋。怎么可能会叫自己东晋呢?

还有一种说法是东晋在江东。所以叫东晋。这个说法貌似也站不住脚。因为后来的南北朝和南北宋都是反证。

我觉得东晋西晋什么的。可能我就是学者叫得顺口罢了。而且多半也就是近百年的事情。所谓史称。也就是现代人的历史称之为什么而已。

其他观点:

两晋没有像南北宋那样叫南北晋。而是被叫做了东西晋。个人感觉有以下几种原因。

东晋时期有成汉政权的存在。

东晋与南宋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在东晋时期。还有成汉政权的存在(大致在四川)。我们一般以秦岭淮河做为南北的分割线。那么对于东晋来说。他并没有真正拥有中国南方之地。所以没有被叫做南晋。

建康(南京)为中心的地区。一般叫做江东地区。

这个说法。可以参见三国时间的东吴。因为他们就是的主要地盘就是江东地区。没有被做做南吴。东晋很有可能也是这个原因的。

东西朝说法。在东晋南北朝的时候就有了。

比如晋刘琨《劝进表》。就提到【臣等奉表使还。仍承西朝】。

还有三国志刘馥传裴松之注。孙盛的【晋阳秋】:【晋西朝之末。弘为车骑大将军】

还有晋书刘波传。也提到【近览西朝倾覆之际】。

另外在东晋之后的南北朝。也出现西朝。东晋的字样。

比如 。沈约说的:【满奋身殒西朝。无闻东晋。其为虚托。不言自显。】

还有南齐书的【自西朝不纲。东晋迁鼎】

更有梁朝庾铣所写的《东晋新书》。

所以后来两晋被叫做东西晋是有历史渊源的。当然。这些也仅仅是一些猜测。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且听风雨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4:29:09

    东晋,东西,首都,南北朝,洛阳,西晋,扬州,的是,地区,分野

  • 曾温暖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4:29:09

    没想到大家都对为什么两晋被后世称为“东晋”“西晋”而不是“南晋”“北晋”?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小新卖蜡笔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4:29:09

    好问题~ 首先我们都知道所谓“东西”“南北”这都是一个为了区别的代称。但是为啥给“东西”的定语而不是“南北”呢?有人说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