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陵寝究竟有何玄秘?专家带武器进入,出来后竟将地宫长期封闭?
原创

康熙陵寝究竟有何玄秘?专家带武器进入,出来后竟将地宫长期封闭?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康熙皇陵。是座比较奇特的“水墓”。这位生前勤政。开启了康乾盛世的大帝绝对没有想到有一天自己的尸骨会被丢弃在深水中而不得安息。地宫变“水墓”。只因为两个盗陵人的到来。

景陵从康熙十五年二月动工。直至康熙二十年二月竣工。共历时五年。位于遵化市西北七十里昌瑞山孝东陵之东稍南二里许。

这在清朝皇陵修建时间上不算短也不算长。规模也不算巨大。有意思的是康熙帝开创了清朝历史上的两个先河。

1、火葬改土葬

女真原是游牧民族。常年因水草而迁徏不定。因此奉行火葬。是为了便于携带先辈骨灰。寄托哀思。部落走到哪儿。先辈就在那儿。族人也就找了精神之根。

满清入关后。顺治崇尚汉文化。受其影响。康熙很小就熟读汉文。也逐渐接受了汉族的礼念和风俗习惯。

汉族讲究人死为大。入土为安。应保持先人的遗体完整。这是孝之本份。康熙本是至孝之人。于是改火葬为土葬。身先力行。成为清朝第一位依照汉族传统习惯土葬的皇帝。

2、墓门不闭。皇后待皇帝

按习俗。皇后病殒进入皇陵后便会关上墓门。堆土掩埋。等到皇帝驾崩合葬。则要重新动土开启墓门。这与汉族入土为安的理念相悖。也不符合康熙帝勤俭的习惯。因此康熙帝下旨安葬皇后后不落墓门。等到自己驾崩合葬后才封闭墓门。掩埋出口。

景陵便先后迎来了仁孝皇后、孝昭皇后、孝懿皇后、孝恭仁皇后、敬敏皇贵妃、康熙帝。这才关闭墓门。形成四后一妃伴一帝的格局。

由于康熙帝是首开土葬之局。棺椁中的空间填补了大量的珠宝陪葬。其中便有康熙帝最喜爱的九龙玉杯。自然成了盗墓贼垂涎三尺的目标。

景陵地宫的保护模式为9券4门式结构。异常坚固。加上保卫森严。盗墓贼明知地宫入口在月牙城内、琉璃照壁下线正中处。也只能望之兴叹。无法下手。

这个明显的缺漏终于还是给两个盗墓贼创造了机会。一个叫孙殿英。一个叫张尽忠。

1928年7月。孙殿英剿匪时以军事演习为由。直接对乾隆的裕陵、慈禧的定陵下了脏手。

当时清东陵已经脱离清室的掌控。由宗人府等组成的护陵机构形同虚设。驻陵的旗兵、绿营兵也难尽其责。孙殿英便大摇大摆控制了局势。封锁消息。入地宫掘棺弃尸。粗暴地掠夺陪葬的金银财宝。

孙殿英的口号喊得好。满清夺了汉人的江山。孙大总统革了满清的命。冯焕章终结了溥仪的皇位。那么就由他来革死人的命!

乾隆、慈禧都被摊尸地下。棺中财物被一扫而空。甚至连慈禧口中的夜明珠也被取下。进入了孙殿英的腰包。

孙殿英并不满足既得的财物。又将目光转向了康熙帝的景陵。

大军开了过去。见着什么拆什么。见着什么砸什么。肆无忌惮地破坏着景陵的地面设施以便寻求地宫入口。所过之处。窗破架毁。一片狼藉。

再坚固的皇陵也经不起这么瞎折腾。孙殿英成功找到入口并进入了地宫。但地宫中突然涌出了大量黄水。充斥着刺鼻的气味。挡住了进路。

士兵们惶惶不安。有人认为是机关毒气。也有人认为是阴魂作祟。死也不肯前进。这时孙殿英也害怕时间拖延得太久。让盗墓之事爆光。引来声讨。于是果断退出了墓室。

康熙帝的景陵暂时安全了。

由于墓门被破坏。并没完全闭合。匆匆掩埋的泥土并不牢固。下雨形成的地下水开始渗进了地宫。但并不算严重。直到张尽忠的到来。才让这座皇陵真正变成了“水墓”。

1945年时局动荡。土匪头子王绍义将目光盯向了清东陵。欲仿效孙殿英。大发死人财。

王绍义拉来一帮土匪。开始对清东陵下手。这群乌合之众根本不找墓道。插上雷管直接引爆。蛮横地炸开了咸丰皇帝的定陵和慈安太后的定东陵。抢夺了不少财宝。

由于受到当地人举报。尝到好处的王绍义决定寻找一座靠山。光明正大地洗劫清东陵。于是以盗来的珠宝开路。找上了时任伪冀东军区的情报队队长张尽忠。两人一拍即合。很快组建了盗墓团伙。

张尽忠见过世面。手上又有权利。很快找来一批地痞流氓。用来威胁当地人。防止盗墓的消息传开。

由于不想事情闹得太大。张尽忠威逼利诱了当地一个官员做后台。找来了替孙殿英带路向导的后人指路。强迫夹缝中求生的守陵人参与其中。并收买了一批熟悉爆破的高手加入。这才不慌不忙地对康熙帝的景陵开始下手。

即使知道墓门大致方向。这些土匪也没法象孙殿英一样利用大量人手快速挖到地宫。因此耗费了一夜时间。才清理出孙殿英撤兵时匆匆掩埋在通道上的浮砖和泥土。

地宫墓门由于当初没完全关闭。地宫积了不少水。也稀释了当初吓退孙殿英的黄水。没了刺鼻的气味。众人顺利来到了康熙帝的梓宫前。

据盗陵人事后交代。众人开启梓宫时发生了难以理解的怪事!

梓宫喷火!

面对地宫中的六具棺椁。众人一拥而上。

盗墓经验丰富的关某、田某盯上了中间最大的康熙帝的梓宫。拿着斧头冲上去开劈准备起获珠宝。哪知康熙帝的梓宫为了防腐和防盗做得异常坚固。难以破开。于是又拿来大锯开始锯断面棺。

在撬开面棺的时候。棺中突然喷出一团大火。直接烧掉了两人的头发衣服。吓得两人屁滚尿流逃开了。周围的人也一哄而散。

当发现没其它动静后。众人战战兢兢再次来到了地宫中。田某与关某用浸湿的被子蒙住了身子和头。只留下一对眼晴。用斧头顺利连劈带撬打开了面棺。

或许是为了泄愤。或许是为了便于拿取棺中珍宝。两人将康熙帝的尸骨从棺中搬出随意扔在了地上。浸在了冰冷的水中。而棺中陪葬的珍宝一一落在了众人的手中。其中就有康熙帝爱不释手的“九龙玉杯”。

九龙玉杯。为长方形玉质酒杯。二龙戏珠布四角。一龙独自成把手。酒入杯中。便可见九龙嬉戏于其中。这份独特的景象足显当时手工艺的高超。

《杨香武三盗九龙杯》就是围绕此杯创作的武侠小说。并被搬上了戏曲舞台。杨香武的轻功更为九龙玉杯增添了一份神秘感。

后世对棺中之火也做了多种猜想。在众多猜想中。我认为两个观点比较靠谱。

一为磷火。康熙帝梓宫到被盗之时已间隔了222年。地宫虽有渗水。但并没滲入梓宫之中。这得归功于为梓宫作防水防腐的工匠。是他们高超的手艺使梓官与外界形成了两个温差不同的世界。当梓宫被破开时。棺内磷与外界湿气接触产生了自燃。形成了磷火。

二为火药。清朝虽禁止民间使用火器。但并不影响用来制作防盗的暗器。类似于喷火枪之类功能的器具。当盗墓人触动面棺。牵动机关。从而发生喷火的现象。第二次喷火时耗光了火药。机关也就彻底失效。

张尽忠等人将墓中珍宝一扫而空后退出地宫。既没有封闭墓门。也没有掩埋通道。于是雨水源源不断汇聚到地宫。形成了一座凄凉的“水墓”。

受张尽忠的影响。陆续出现了盗墓人哄抢清东陵的破坏行为。景陵贵妃陵、皇贵妃园寝、裕陵香妃墓等先后被盗。

这群盗墓贼最终一一伏法。两位头子也相继被抓获。张尽忠被抓获后病死于监狱;王绍义在1951年被抓获。并被处以枪决。

景陵二次被盗后。地宫入口一直暴露在风雨之中长达七年。雨水倒灌。地宫布满积水。

1952年。景陵大碑楼起火梵毁。为查清起火原因和探查景陵现状。河北省文物局派出专家组前往景陵进行勘察。由于景陵地宫长期处于开放状态且注满圬水。存在一定的危险系数。经联系当地部队派出三名持枪战士随行进行保护。

由于景陵地宫没有设置排水系统。污水渗进地宫后无法循环。形成死水。发臭发黑。在污水长期的浸泡下。专家组发现盗洞至墓门之间存在多处坍塌。已经无法进入地宫。

雨水倒灌地宫。已经形成新的封闭环境。相当于是形成了新的保护措施。如果抽干水勘探。无异于是进行第二次破坏。造成毁灭性的损失。

由于地宫多次被盗。珍宝全失。所剩的有价值的文物仅是棺椁以及淹在水下的建筑设施。再考虑到康熙帝在历史上的特殊地位。专家组一致决定封闭地宫。保持现状。

经过文物局批复同意。地宫被封闭。盗洞被回填。景陵成了名副其实的水墓。

看到此处有点痛心也有点无奈。景陵被盗再也难以还原出康熙帝皇陵的真实面貌。这是历史的损失。也是文物史和文化史上的一次沉痛的遗憾。

康熙年间正是清朝蓬勃发展的时期。皇陵保护措施森严。设置有专门的机构管理和护陵人进行保卫。再加上地宫加固、封闭墓门以及掩埋入口等防范措施。即使找到墓门。也难以打开锁门机关。一旦强行破门弄出声响。便会引来守陵人。所以当时的皇陵非常得安全。

清朝晚期清室已经失去了对皇陵的掌控。无法形成有效的保护。如果不考虑声势过大的影响和破坏。盗墓赋采用雷管等爆破手段。可以直接饶过正门进入地宫。皇陵坚固的防护措等于完全失去了作用。

清东陵多处皇陵正是被这些粗暴的手段破开。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失。景陵也是如此。

专家组在勘探景陵时。地宫已遭到两次严重破坏。墓门未关闭。也许有水兽潜入。也许因渗水有坍塌的危险。因此由战士持枪保护前往地宫。见机行事。即使有什么机关。也因为上次地宫被盗全破坏掉了。所以不存在机关一说。出于对景陵已经形成的水墓现状。专家组釆取了封闭地宫的正确做法。防止了第二次毁灭性破坏的发生。避免让康熙帝的地宫变得面目全非。当时的举措如今看来。无论是在历史还是对文物保护的意义上。都是最正确的尊重和选择。

(图片均来自网络)

其他观点:

康熙帝的景陵是清东陵继孝陵之后的第二座帝陵。位于河北省遵化市昌瑞山孝东陵以东。景陵是清朝首个废除火化。实行土葬的帝陵。首次开创了先葬皇后。不闭石门。以待皇帝的先例。

康熙帝作为清朝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妃嫔和子女最多的皇帝。因而在景陵内除了葬有康熙皇帝之外。还葬有四位皇后(孝诚仁皇后、孝昭仁皇后、孝懿仁皇后、孝恭仁皇后)和一位皇贵妃(敬敏皇贵妃)。

历史上。景陵曾经屡遭劫难。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景陵突发火灾。大火烧毁了隆恩殿、左右配殿等大部分地面建筑。直到宣统年间才完成重建。起火原因扑朔迷离。怀疑是守陵人故意纵火。目的是为了偷盗隆恩殿内的祭祀宝物。

1952年。景陵再遭火灾。这次是雷击引发大火。烧毁了景陵内的大碑楼。损坏了雍正帝御笔亲书的两块神功圣德碑。

地面建筑可以被火灾毁坏。可地宫的毁坏则必然是人为的。

1945年12月。随着日本战败投降。国民政府无暇接管。往日戒备森严的清东陵地区顿时成为三不管地带。土匪头子王绍义纠集杨芝草、穆树轩等人。趁机拉拢15军分区敌工情报队队长的张尽忠下水。开始对清东陵内的陵墓展开疯狂盗掘。首当其冲的便是康熙帝的景陵。

王绍义盗墓团伙花了三天三夜的时间。用炸药炸开地宫内的三座石门。终于打开了景陵地宫。康熙帝和五位后妃的尸骨被盗墓贼拖出棺椁。里面所有的陪葬品被盗掘一空。

据落网后的王绍义供述。他们在景陵内盗出一个长方形的九龙玉杯。杯子四个面各雕有二龙戏珠图案。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堪称价值连城的稀世珍宝。

另据盗墓团伙成员供述。在景陵内还盗出过一条金龙。长约一尺。拿在手中全身会动。就如同活的一般。

据说。事成之后。王绍义曾得意洋洋地说:“景陵的宝物不亚于慈禧、乾隆的陵。”可见景陵地宫内陪葬品数量之丰富。

1952年。景陵大碑楼遭大火焚毁。河北省文物局派出专家组。前往景陵进行勘察。当时清东陵文物管理处尚未成立。为了确保专家们的人身安全。文物局请求部队给予协助。部队领导积极配合。派出3名战士携带武器。跟随专家组前往景陵。

勘察地宫时。由于曾被盗墓团伙打开。外面的雨水和渗出的地下水淹没了整个景陵地宫。专家们克服重重困难。想要进入地宫内进行勘察。战士们手持武器紧随其后。没想到。刚刚走进地宫不远。便发现多处坍塌的地方。

为了确保安全。专家组决定退出地宫。为了防止地宫遭到进一步的破坏。同时也防止盗墓贼的觊觎。专家组一致决议封闭地宫。并将这条建议上报河北省文物局。得到上级领导的批示后。景陵地宫被封闭。直到现在一直未曾打开。

平心而论。当时专家组决定封闭景陵地宫。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首先。以当时的技术来说。光是要排出地宫中的水就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调集大量的人力物力。

其次。地宫内出现坍塌现象。人身安全方面的考虑同样不容忽视。

最后。从当时的资料来看。地宫已经严重被盗。再加上长期浸泡在水中。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丧失了考古的意义。

以上就是景陵地宫被封闭的主要原因。至于带武器进入地宫。只不过是为了保证专家们的人身安全。并不是说地宫内存在什么稀奇古怪的防盗机关。

那些把古代墓葬的防盗机关想得天花乱坠。神秘莫测的。无非是受到了盗墓类题材小说的影响罢了。

其他观点:

康熙皇帝。在位六十一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皇帝。他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二个皇帝。也是将清朝的统治稳定下来的一位皇帝。在位期间。他远征葛尔丹。收复台湾。镇压三藩之乱。勘定了东北与俄罗斯的边境。完成了中国的大一统。死后。康熙被葬于景陵。

景林的特别之处

1丧葬习俗

在康熙之前。满族的风俗是火葬。因此无论是顺治皇帝。还是多尔衮和皇太极。都是用火葬。而到了康熙时代。满族人汉化的程度加速。很多的风俗都接近汉族。因此。到了康熙的时候。采用了陵葬制度。废除了火葬

2康熙的克妻命

康熙有三个皇后。几乎全部死在康熙之前。康熙的第一个皇后孝诚在生二皇子的时候。难产而死。新立的皇后孝昭当上皇后没多少时间。也瞬间红了。此二人都在康熙二十八年被一同送入景陵。第三位皇后孝昭皇后是雍正的母亲。在登上皇后之位后也红了。因此。在景陵中。三个皇后都在康熙之前先被送入陵墓墓。

3景陵中的陪葬

康熙皇帝和三位皇后。入葬之后。都是穿着朝服。佩戴有应对自己身份的朝珠和玉器。可谓价值连城。

4含口

古人下葬。喜欢在口中放入宝物。在春秋时期。天子驾崩的时候嘴里含着宝珠。诸侯含玉。大夫口含碧玉。士人含贝壳。在发掘乾隆墓葬的时候。在乾隆的尸体旁发现了玉蝉。很有可能就是嘴含之物。

随葬品大都类为墓主人生前日常用品和爱之物。 主要包括四季衣服及各式珍宝 。 康熙棺内 就放置一件他心 ” 爱的九龙玉杯 。还有一些康熙喜欢的荷包 、 烟壶 、 玉石 坠等小玩意, 也被放入棺中 , 以表达心意 。

5火灾

景陵发生第一次火灾是在道光十二年(1821年)正月。景陵发生的第二次灾难是在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二 月二十日。繁华变为废墟。光绪帝派赵尔巽、铁良为钦差大臣查办此事。折腾了十几天。 既未查出起火原因。也未抓到纵火凶犯。最后不了了之。 景陵发生的第三次灾难是地宫被盗。继1928年7月军阀 孙殿英盗掘乾隆裕陵和慈禧陵地宫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一路有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4:33:46

    地宫,皇后,康熙,康熙帝,皇陵,专家组,皇帝,清朝,乾隆,玉杯

  • 渭城曲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4:33:46

    没想到大家都对康熙陵寝究竟有何玄秘?专家带武器进入,出来后竟将地宫长期封闭?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一桥孤寂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4:33:46

    康熙皇陵。是座比较奇特的“水墓”。这位生前勤政。开启了康乾盛世的大帝绝对没有想到有一天自己的尸骨会被丢弃在深水中而不得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