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的赵国名将李牧,取得过哪些成就?
原创

战国时期的赵国名将李牧,取得过哪些成就?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李牧(?~公元前229年)。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与白起、王翦、廉颇一起被称为‘’战国四大名将‘’。李牧之名威震四方。他在战场上的英姿勃发。战功卓著。他和廉颇老将军都是赵国的屏障。可惜两人都被一个名叫郭开的小人给害了。

李牧的战功很多。但最主要表现在两次大战役上。一次是破匈奴之战。另一次是肥之战。李牧一直被赵王委派在北方边境驻守。抵抗匈奴。匈奴这个游牧民族从来都没有消停过。经常骚扰边境。他们在马背上生活。来去迅速。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来时如狂风暴雨。流动作战能力很强。实在也没有很好的办法对付他们。

李牧在边境上安营扎寨。平时只是操练兵马。从不主动出击。去打击匈奴。就算是匈奴来犯。李牧也会号令士兵退回营中。不与匈奴正面冲突。匈奴来了就躲到营中。匈奴走了就出来操练。平时烹羊宰牛让士兵们吃好睡好。如此一来。匈奴也说李牧是怕死鬼。不敢出战。连赵王也开始怀疑李牧的作战水平。

于是赵王决定换人。换上的将军上任三把火。直接同匈奴对决。一而再。再而三的面对面同匈奴作战。结果是赵军损失惨重。赵王感觉事态严重。又让李牧上。这次李牧学乖了。称病不能去。赵王再三恳请。李牧倒是答应了。不过提出条件说必须按他的思路做。赵王无奈应允。

李牧重新上岗后。一如既往。该吃吃。该喝喝。匈奴来了就躲。匈奴走了就练兵。匈奴也不再把李牧的军队当回事。在感觉练兵差不多了的时候。李牧命令一小股兵力前去诱敌。同时他布下口袋。等匈奴大部队钻进口袋。李牧命令收网。一举杀死匈奴十多万人。接下来灭了襜褴。把东胡西胡全部收拾了。单于逃遁。从此以后许多年匈奴都不敢再犯赵国边境。李牧这次的战争堪称经典。是中国战争史上以步兵大兵团全歼骑兵大兵团的经典战役。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肥之战。公元前233年。此时嬴政还是秦王。嬴政野心勃勃。一心想灭掉六国。肥之战可以说是李牧率赵军全歼秦军的夹击战。公元前234年。秦将桓齮率兵大败赵军后。又趁热打铁出兵奔赴赵国都城邯郸。赵王无奈急调李牧回来抗击秦军。李牧率军在宜安附近同秦军对峙。老战术不出兵。坚守城垒。以此来消耗秦军士气。桓齮无计可施。他设计去攻打肥这个地方。企图诱使李牧前去增援。可他太天真啦。李牧是谁呀?这样的小把戏还看不出来吗?李牧派人随时探明情报。当听闻秦军主力去肥之后。营中空虚。李牧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举拿下秦军大营。俘获了全部留守士兵和战利品。李牧认定秦军必会前来救援。于是他在路上设下埋伏。秦军路过时两边夹击。十多万秦军全部被歼灭。这就是著名的肥之战。看来李牧真是秦军的克星。把围魏救赵之计用得淋漓尽致。

公元前229年。秦大将军王翦率兵攻打赵国。赵国的总指挥是李牧。这本来是两大战神的巅峰对决。战争一直处在相持阶段。谁也没有绝对优势能打赢这场战争。王翦知道李牧不好对付。于是眉头一皱计上心来。赵王迁本来就是个没有作为的君主。而且他竟然还重用曾诬陷廉颇的郭开。秦国用重金收买郭开。这小子不辱使命。在赵王迁面前说李牧和司马尚计划谋反。按说这话不信也没事。可赵王迁就是个猪脑。不假思索的就做出了决定。立即让赵葱取代李牧。李牧虽有不甘。拒交兵权。可最后在昏君赵王迁和小人郭开的谋划下。被捕杀了。一代战神落此下场。真是让人难以理解。没有了李牧的赵军。在王翦的强大攻势下。溃不成军。公元前228年。王翦率兵攻取邯郸。赵国灭亡。

所以后人有评价:‘’李牧死。赵国忘‘’。看来有一定的道理。




其他观点:

李牧是战国末年赵国人。和白起、王翦、廉颇称为战国四名将。李牧最大的功绩就是北部抗击匈奴和西部抵御秦国。

1.北抗匈奴

李牧在驻守雁门郡的时候。匈奴经常前来骚扰。李牧就下令在匈奴来袭的时候。任何人不得与匈奴交战。就这样匈奴多次来袭都没有收获。雁门郡也没有任何损失。但是匈奴人却认为李牧胆小。就连李牧的手下也认为主帅懦弱。

有一次匈奴又来袭击雁门郡。俘获了大量的牛羊。匈奴单于闻讯大喜。于是率领大部队来袭击雁门郡。结果却大败而归。此役共击毙匈奴十多万人马。依附匈奴的襜褴、东胡和林胡等游牧民族。或者被灭或者降服。匈奴从此十多年不敢靠近赵国边境。

没错。之前的小规模袭击正是李牧用来引诱敌人的计谋。将士们遇到匈奴袭击就赶紧躲起来。本来就窝了一肚子气。又因此而受到奖赏。就更想打一仗了。李牧趁机利用将士们的气势勤加训练。设下埋伏。果然取得了巨大战果。

2.西却强秦

秦国在取得了长平之战的胜利之后。在公元前234年再次派桓齮进攻赵国。秦军很快就攻下了赵国四座城池。赵王急忙派李牧从北边雁门郡南下攻击秦军。李牧率军到达宜安之后。认为秦军连续获胜。士气正盛。如果此时与秦军交战胜负很难预料。于是在宜安坚守不出。

秦军桓齮认为赵军是用坚守的方法让秦军不得前进。秦军远道而来不能打持久战。于是率军攻打肥累。引诱赵军来救。然后在运动中消灭赵军。李牧认为敌军进攻而我军救援。这样会受制于人。犯了兵家大忌。而此时秦军大营空虚。因此趁机快速出兵占领了秦军大营。李牧认为秦军桓齮必定率军来救。于是设下埋伏大破秦军。十万秦军全部被歼。秦将桓齮畏罪逃往燕国。李牧因功被封为武安君。

李牧和同时期的其他三大名将一样。从来不打无准备之仗。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必定置敌于死无葬身之地。可能这就是大将风范。

其他观点:

李牧。战国时期名将。赵国最后之长城。以守备赵国北部边境。匈奴十多年不敢靠近赵国边境而名扬天下。李牧初到边城。赵国给了他充分的权力。可以在边境安排官吏。每年边城的税负就作为军队的军饷和军务开支。李牧每天就是杀牛宰羊。犒劳士兵。与士兵一起训练骑术、射术、刀术。安排人小心守护烽火台。派很多谍报人员深入匈奴。在士兵待遇上也毫无含糊。绝不吝惜钱财。而且严令各处守将和士兵。“若是匈奴来进犯。不管来人多少。赶紧回到城里紧闭城门防守。有主动追击捕杀的就以死罪论斩。”匈奴每次带兵来。烽火传信。各处就按照李牧之前的严令执行。就这样数年。匈奴无所得。赵国也无所失。竟然相安无事。但是。匈奴认为李牧怯懦。就连手下的士兵也觉得自己的将军胆怯。赵王听说后。就写信责怪李牧。可李牧依然如故。赵王大怒。把他召回。另派将军代替。这回变了。只要匈奴兵来。就带兵出战。战便多不利。人口牲畜被掠走不少。严重的是边境不再能安稳种地放牧了。赵王又重新启用李牧。但李牧说。“大王如果用我。我还如以前。才敢承命。”赵王答应了。李牧回来后依然如故。匈奴多年仍然毫无所获。还是以为李牧怯懦。战士们每天都得赏赐犒劳却不让出战。都纷纷找李牧愿意一战。于是李牧选战车一千三百辆。选骑一万三千匹。战士五万人。射手10万人。让众人赶着成群的牛羊。让其满山遍野。匈奴派小部队来。就逃跑。只是以数千人抵挡。匈奴单于听闻。率大军一并进发。李牧张开两翼大破匈奴。斩杀十余万骑。单于奔走。之后的十多年里。匈奴都不敢再靠近赵国的边境了。养精蓄锐。骄敌放纵。千古良将。

李牧后攻败燕国。在秦击斩赵将士十万余人后临危受命。打破秦军。秦攻赵三年。李牧必击败之。西拒秦。南拒韩魏。秦使王翦攻赵。因李牧拒而无功。便行反间计。言李牧反。赵王就派赵葱来替代李牧。李牧不接受命令。赵竟然杀了李牧。不到三个月。王翦打破赵军。斩杀赵葱。灭赵。

读文至此。慨叹不已。赵之长城自毁。后事却又不断的故事重演。唉!!!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陌念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4:34:43

    匈奴,赵王,边境,赵国,单于,之战,公元前,秦国,士兵,作战

  • 归属感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4:34:43

    没想到大家都对战国时期的赵国名将李牧,取得过哪些成就?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苏梦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4:34:43

    李牧(?~公元前229年)。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与白起、王翦、廉颇一起被称为‘’战国四大名将‘’。李牧之名威震四方。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