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鸡娃”的宝妈们,会不会很容易焦虑?
原创

正在“鸡娃”的宝妈们,会不会很容易焦虑?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鸡娃”:网络名词。就是给孩子打鸡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虎妈”“狼爸”们为了孩子能读好书。不断地给孩子安排学习和活动。不停地让孩子去拼搏。 这种行为就叫做“鸡娃”。

真的又长见识了。这是我从百度百科看到的对“鸡娃”的解释。还有一个比“鸡娃”更严重的说法叫“素鸡”。

素鸡:鸡血级别的素质教育。比如钢琴、围棋、画画等各种才艺情商活动统统包含。还有延伸到马术、击剑、花样滑冰、冰球等更一对一的课程。

焦虑:是指个人对即将来临的、可能会造成的危险或威胁所产生的紧张、不安、忧虑、烦恼等不愉快的复杂情绪状态。

孩子的未来。本来就是一个未知数。对于这不确定的未来。又想要确定的结果。或者说想要孩子按照家长规划好的。美好的期望走。不焦虑是不可能的。

而人们。往往喜欢在别人身上使劲。更加重了事情的不确定性。进而更加焦虑。

我的一个邻居。每天晚上都能听到妈妈的吼叫声、孩子的哭声。

本来他们一家三口挺幸福的。家庭条件好。夫妻关系不错。但自从孩子上了小学。一切都改变了。

妈妈是大专。毕业后从事人事方面的工作。刚毕业时。在我们都才拿1500元/月时。她因为出色的外表被一家外贸公司看重。起薪2500元/月。让人羡慕的是公司还有食堂。在吃饭方面。她又可以省出一笔钱来买护肤品。

后来。遇到了在同一家公司的做销售的老公。那个时候。销售虽然地位不是很高。但底薪加提成还是不错的。且当时他们的行业还是很有发展的。

妈妈一边打扮着自己。一边准备买房结婚等事情。至于工作上的事。她没有放过多的心思。也从没有想过要提升自己。

她一直觉得。一份好工作不如嫁个好老公。当然。她老公对她是很好的。

自从她怀孕后。就辞职了。说是要进行胎教。每天上班不方便。再说老公的工资养她。养家。甚至以后养娃都没有问题。

转眼。孩子出生了。她便再也没有想过回归职场。一心只想把孩子教育好。这个想法没错。错的可能是自己过高的期望和不当的方法。

由于她以前没有接触过教育方面的事。关于孩子的教育。她总说的话是“有人说”、“听说”、“别人怎么样怎么样”.......

也就是说。她没有一套自己的教育理念。也没有根据自己的孩子需求来教育。当孩子遇到问题的时候。就是妈妈群里问一下。小区楼下找几个同龄人妈妈聊一下。培训机构咨询一下。

她的孩子在这样妈妈的领导下。小小年龄就去了早教。训练思维能力;稍大一点。就为了进入好的双语幼儿园进行提前准备。会说简单的英语和简单的数数。

再大点。就要为进入更好的小学做准备。现在每天晚上听到的吼叫声和哭声。是在为孩子的小升初做准备。

她在孩子的教育上花费了太多的心思。不管是物质上的还是精神上的。现在。她已不允许孩子有半点差错。不允许孩子偏离自己给孩子定制的轨道。

但据我所知。是因为她现在已经35岁了。虽然生活不错。但看看曾经身边的小姐妹们。都过的风声水起。就连当初看不起的同事。现在都是部门经理了。

每次跟她们聊天。她都能带一肚子气回家。嘴里永远是那句:要不是当初我回归家庭。现在会做的更好。

当她得知有几个朋友的孩子是不如自己孩子的。心里的自信回来了点。从此。就把自己的中心放在了孩子身上。

每次聊天。不管什么话题。她都能强行绕到孩子身上。然后一顿夸自己的孩子。潜台词就是这么优秀的孩子都是自己培养出来的。

她以前不允许自己输给周围的人。现在不允许孩子输给周围的孩子。每天花在孩子身上的精力。或许不是为孩子的未来担忧。仅仅是给自己出去聊天能找到优越感。

她在孩子身上使的劲慢慢开始出现后遗症了。孩子叛逆。不喜欢跟她说话。反而跟爸爸的关系很好。

孩子也不再信她那句:我这么做都是为了你。

孩子慢慢长大。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她一直觉得自己都是为了孩子好。为了孩子有一个美好的未来。但似乎这个未来不是孩子想要的。

而她还沉浸在自我催眠。自我牺牲中。我知道。她当初是骄傲的。只不过现在没有了当初骄傲的资本。整日忧虑。一时又找不到出口。所以孩子成了她缓解对未来焦虑的绳子。

每当孩子不能完成她的期望。她就会更焦虑。又不断给孩子施压。长此以往。孩子累。她也累。

且随着孩子长大。她的控制越来越弱。有时候甚至不起作用。

我们曾劝她。孩子终会离开自己。孩子需要独立的思考。独立的人格。掌控不了孩子一辈子。我们的一生。唯一能掌控的只有自己。

但她已听不进去。她不能让自己以前的付出白费。也不能让孩子毁了她放在孩子身上的期望。

结果就是她和孩子会越走越远。

或许有些人会说。现在孩子还小。没有什么意志力。需要父母逼一把。要不以后会一事无成。

若是单纯的为了孩子。可以给孩子引导。给孩子制定规则。但在这过程中。需要顾及孩子的感受。需要分析孩子的优势。

一味的模仿别人。一味的追求不适合自己孩子的。只会适得其反。家长花了物力、财力。孩子花费了时间。最后收效甚微。这种努力是没有意义的。

而发挥孩子的特长。引导孩子对未来充满好奇。让孩子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让孩子有独立思考的能力。独立生存的本事就够了。

我们控制自己能力范围内的。对自己的人生负责。至于孩子的人生。让他自己负责。如果说孩子没有能力掌控自己的人生。那是因为作为父母的插手太多。还用错了方法。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其他观点: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大多数父母此生最大的夙愿。为人父母以后。我们都希望能够倾尽一切。穷尽自己一生所能去培养孩子。为孩子提供一切条件。将孩子培养的足够优秀。如当下一直炒得火热的名师、名校、学区房等。不过是因为越来越多的父母想要倾尽全力为孩子谋划。期盼能够为孩子拼一个大好前程。从而逐渐衍生而出。

而近几年炒得比较火热的。当属“鸡娃”父母。为了培养好孩子。很多家庭不仅会选择为孩子提前找好名校。买好学区房。更有越来越多的家长不惜放弃自己的事业。全心全意培养和照顾孩子。每天带孩子去上这个培训班。报那个特长班。请名师家教。亲自陪读等。

父母的爱子之心可以理解。但大多数的父母确实很难兼顾既要让孩子取得好成绩。又让孩子每天生活的开心自在。并且在“鸡娃”的过程中。如果调整不好自己的心态。对孩子抱有很多不切实际的期许。不仅会让自己日渐焦虑。还很有可能导致孩子也产生焦虑心理。

严格来说。我自己也属于“鸡娃”大军中微不足道的一员。我家宝儿目前三周岁了。我个人也一直比较重视孩子各方面能力的培养。算是一位略有经验的“鸡娃”妈妈。下面我来说一说自己的考量和焦虑都有哪些:

1、为什么会走上“鸡娃”这条路?

一开始选择成为全职妈妈。不过是想要好好的陪伴宝贝长大。让孩子时刻感受到父母的疼爱。内心充满安全感。为她以后的人生保留一份足够强大的底气。

在陪伴宝宝长大的过程中。因为想要坚持科学育儿。会不断的自我学习充电。不仅会学习如何更加科学合理的照顾宝宝。也会学习如何科学培养孩子等。

(1)自我学习的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入。就越不愿意让自家宝宝甘于平庸。希望通过自己的精心培养和孩子自身的努力。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从而逐渐走上“鸡娃这条路”;

(2)人有七情六欲。便很难免俗。日常带娃出去玩儿。逢年过节带娃走亲访友等。不知不觉中也会忍不住跟别人家的孩子暗暗作比较。希望自家宝宝能够比别人家孩子更加优秀。而让孩子比他人优秀更离不开父母的用心“鸡娃”;

(3)当今社会。人才辈出。平庸之辈往往就业压力很大并且随时都有被他人替代的风险。为人父母的。即使不奢求孩子将来成为“人中龙凤”。也会忍不住担忧孩子未来的生存压力会比现在更大。如果没有将孩子培养的足够出色。孩子是否能够在未来社会上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为自己谋得一生无虞?

可怜天下父母心。作为普通的工薪一族。没有丰厚的财产家底。没有显赫的家世背景。唯有一颗拳拳爱子之心。虽然自己的能力有限。还是希望能够竭尽所能的培养孩子。让孩子成长为一个独立优秀的大好有为青年。为祖国的大好河山略尽绵薄之力。为自己谋得一份衣食无忧的大好前程。

2、“鸡娃”路上的苦与乐

很多宝妈在孕期就已经早早地进行胎教“鸡娃”。在宝宝出生后更是不惜花费大量的金钱和时间精力培养孩子。我自己是在宝宝十个月以后。慢慢意识到早期启蒙教育的重要性。从那时开始重视培养宝宝。

在宝宝十个月以后。坚持每天陪宝宝阅读半小时左右低幼阶段的中文绘本和听一些英语启蒙音乐等。在她不断长大的过程中。逐渐增加绘本阅读的难度。并且尝试学习很多常用英语单词、儿歌、英语短句等。之后跟随宝宝年龄的增长。慢慢加入思维能力训练、三字经、声律启蒙、独立自理能力培养、情商培养等。

目前我家宝宝三周岁了。语言表达能力非常不错。不管走到哪里都有人称赞她的语言能力。这一点上来说或许是老母亲的骄傲。也算是“鸡娃”的一点收获吧。

国学启蒙方面也会背一些朗朗上口的三字经、声律启蒙等。对唐诗不太钟情。每次试图教她都不愿意听。虽然很想让她学。但也没有强求。怕自己逼得太紧。孩子以后会更加反感诗词。

英语启蒙方面。目前会几百个常见事物的单词。能够理解一些短句的大概意思。愿意看一点英语启蒙动画等。作为一名鸡娃妈妈。深感自己在英语启蒙方面的无力。因为自己能力有限。没有办法更好的以母语习得的方式给予宝宝纯正的双语学习环境。每次在网上看到一些从小就能说得一口流利英语的孩子。心里对自家宝宝的歉疚就会忍不住加深几分~

独立自理能力培养和思维训练、情商培养等方面目前自我感觉培养的还可以。但有时夜深人静。也会忍不住自我怀疑。总觉得自己做的不够好。没有把宝宝培养的足够优秀。总觉得别人家的宝宝培养的更好…

最后想说

作为一名能力有限的鸡娃妈妈。常常会因为“鸡娃”产生焦虑心理。有时宝爸会说。不用培养太多。让孩子顺其自然、快乐成长就好。该学的等孩子上学了老师自然会教的。但是作为一名老母亲。却时刻对孩子的未来充满焦虑。生怕自己培养的不够。做的不够好。让孩子未来的人生之路太过坎坷。

有时想想。也许是自己太过杞人忧天。儿孙自有儿孙福。做父母的尽人事听天命就好。其他的不必过于强求。有时看着当下的就业压力。生存压力。又忍不住担心孩子如果不够强大。不够优秀。随时都可能会被社会淘汰。

为人父母的。真的太难了。“鸡娃”路漫漫。苦乐各参半。希望未来我们的孩子们都能够一生平安。衣食无忧吧。

其他观点:

我认为正是因为家长焦虑。才选择鸡娃。尤其在北上广这些一线城市。别人的孩子都在拼。自己再好的心态也很难在大环境下平静。因为。努力并没有错。

我在青岛最好的学区附近上班。这里的家长大都是高知分子。他们的家里很多都没有买电视。我问学生。他们说自己太忙没时间看。放了学比上学都忙。更别说周末了。这些孩子的家长。一个比一个焦虑。和任何一个聊一下都能给你一箩筐理论。这还不是一线城市。但是我感觉家长们虽焦虑。也很乐在其中。

所以焦虑也好。不焦虑也罢。孩子只要能接受。家庭关系和谐我认为没什么问题。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陌上柳絮倾城雪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4:39:25

    孩子,自己的,焦虑,宝宝,父母,都是,能力,未来,英语,妈妈

  • 归属感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4:39:25

    没想到大家都对正在“鸡娃”的宝妈们,会不会很容易焦虑?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眼泪、说拜拜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4:39:25

    “鸡娃”:网络名词。就是给孩子打鸡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虎妈”“狼爸”们为了孩子能读好书。不断地给孩子安排学习和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