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押韵。就是把韵母相同或接近的字。按一定的规律排列在句子的末尾。这叫韵脚或韵字。一般来说。诗词的双数句子的末尾。必须押韵。
如《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其中的“新”、“人”就是韵脚。韵母是“in”和“en”。在平水韵中同属“十一真”韵部。所以这首诗是押韵的。
为什么要押韵
诗是韵文。不押韵就不是诗了。但是。韵文又不仅仅有诗。词牌。散曲。戏曲词。歌词。包括以前的赋。都是韵文。诗和词只是相对精致。短小的韵文。
那么为什么会有韵文产生呢?咱们最基础的韵文是什么?“顺口溜”。押韵就是为了让句子念起来“顺”。在每个句子最后用相同的韵母来表示句子完结。给说话的人找准节奏。增强句子的韵律性。让人读起来能卡在点上。抑扬顿挫。可诵可唱。
如果连顺口溜都做不到。就不要说写诗了。因为诗词的韵脚不单用来断句。找节奏。还可以通过韵脚的多种变化来反应情感。增强诗歌的感染力。
押韵也成为了诗词一种修辞方法。不再仅仅是一种形式。
押韵规则其实是根据诗歌发展而发展的。
早期的古风对押韵要求不是很严格。没有后来近体诗那么多规则。像汉武帝时发明的“柏梁体”。纯粹是皇帝大臣们在柏梁台上联句子玩。要求就是每句押韵。魏晋南北朝汉字音韵学发展以后。为了增强语句的抑扬顿挫。一般在单句就不要求押韵了。只在双数句子结尾要求押韵。
前面的断句相当于话没说完。停顿一下。如果句句押韵。人家就会产生每一句都可以做结尾的感觉。对整体篇幅产生混淆。就好像我们去听交响乐吧。明明过了高潮。大家都鼓掌了。可人家其实还有个尾子没演奏完。尴不尴尬?所以在没说完的地方就不要用韵。以示区分。
这种情况的出现是随着音乐的丰富。诗词篇幅增加而出现的。
最终到了唐朝。诗人们制定了近体格律诗。就将押韵作为一条规则明确了下来。
近体诗分为五绝、七绝、五律、七律、排律。
其实押韵相对于近体诗规则来说并不复杂。只分为首句入韵和不入韵两种格式。如《宿建德江》首句就是不入韵的。而李峤的《中秋》:
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
这种就是首句入韵格式的。“空”、“同”、“风”的韵母为“ong”、“eng”。视为同韵。在平水韵中同属于“一东”部。所以是押韵的。
近体诗一般是平声押韵。不允许邻韵通押。不允许转韵(律诗、排律)。但是像这种首句入韵的格式。第一句的韵脚是可以押邻韵的。叫做“孤雁出群格”。
而古风的押韵就相对宽松很多。可以邻韵通押。中途可以转韵。但是在两联中(转韵的最小单位)不能平仄通押。可以押仄声韵。不过用仄声韵的时候。单数句就要用平声韵断句。这一点和近体格律诗相反。
其实都是为了创造出抑扬顿挫。有起有伏的朗诵感觉吧。比如柳宗元的《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首古绝押的就是仄声韵。所以在第三句就用了平声“翁”来断句。
押韵的忌讳
重韵。落韵。凑韵。倒韵。同义字相押。多音字非本义相押。
这个属于升阶问题。这里就不详细举例叙述了。
古今韵书
韵书古有《平水韵》。今有《中华新韵》。写诗的人需要先进行学习。才能更好地赏析古诗词(平水韵)。当然如果只是想自己写诗。不一定非得按《平水韵》来。用新韵就可以了。因为基于普通话。所以并不难。而且写出来的诗人人都能读懂。没有读音上的困扰。方便大众阅读流传。
但是阅读赏析古诗词。特别是唐诗宋词。还是对平水韵有些了解比较好。
用平水韵还是新韵。其实没有冲突。诗词这种文艺类作品。求同存异。不要相互苛责。
诗是韵文没错。但更重要的是“诗以言志。诗以言情”。
一家之言。欢迎指正评论。
喜欢请点赞并关注。谢谢。
其他观点:
谢邀!简答之。
古体诗每篇句数。句子字数不拘多少。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诸体。不求对仗。平仄和用韵也较自由。
每句四字的四言诗。是我国古代最早形成的一种诗体。如春秋以前的诗歌《诗经》大都为四言。
每句五字的五言诗起于汉代。巍晋以后。历六朝隨唐大为发展。成为我国诗歌的主要形式之一。
每句六字的六言诗以汉末孔融的六言诗为最早。但流传不广泛。
每句七字的七言诗起于汉代民间歌谣。到了唐代大为发展。是我国诗歌的主要形式之一。
到了近代。唐代把五言诗、七言诗发展为律诗和绝句。称为五律、七律。五绝、七绝。规定了严格的对仗与韵律要求。
其他观点:
关于这个问题我是这样想的。我可能了解的不多。但是我还是愿意谈谈个人的看法。如有不同意见可以商榷。
古诗又叫古风。没有什么严格的押韵规则。可押可不押。其中并不要求一韵到底。像近代詩中的七绝七律那样严格。
古诗字数也不受约束。可以四言。可以五言。可以六言。句数也不太受到限制。可以六句。可以八句。或者是更多句。一直排下来。根据表达需要。这种多句的古诗称为排律。押韵可以一韵到底。也可中途換韵。或转韵。不受严格限制。举个例子说说。在汉代詩里有西楚霸王项羽的一首诗《垓下歌》很有名。詩中写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詩中很凄美。其中的一。二句押的是(shi)的韵。而三。四句換韵成了(he)的韵。比较的自由一些。
总之。古诗没有太多的太严的规则。不像近代的律。绝那样严格要求。宽泛很多。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 在北京月入14k,这种情况下要不要离职呢?
- 27岁:考研还是考公?该如何做出选择?
- 如何平衡自己的时间与陪伴孩子的时间?有哪些实用方法?
- 大专女生学前教育毕业一年多,有两家园工作经验想转行该咋办?
- 普通人怎样做才能挣到钱?有哪些途径和方法?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168291.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押韵,韵文,句子,韵脚,近体诗,韵母,律诗,排律,就不,仄声
没想到大家都对古诗的押韵规则是什么?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押韵。就是把韵母相同或接近的字。按一定的规律排列在句子的末尾。这叫韵脚或韵字。一般来说。诗词的双数句子的末尾。必须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