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抗战初期的川军
川军出川以后。分别进入各战区作战。杨森和刘湘部队进入淞沪战场。都经历了空前惨烈的战斗。
杨森的部队在上海战场最激烈的大场同日军血战5昼夜。1万8000人退下来的时候仅剩1万人。也就是说平均每天川军伤亡1个多团。
而日军占领上海后。南京保卫战很快爆发。当时刘湘的川军在苏南嘉兴。广德一线阻挡日军。而这股日军是刚刚登陆的柳川平助第10军。是当时上海战斗力最强的一支日军。兵力高达10万人。
川军在苏南奋力和日军激战。战斗中曾经击败过毛泽东的川军大奖郭勋祺身先士卒。大腿被日军重机枪射穿。受重伤。但郭勋祺在重伤的情况下。仍然坚持指挥了一天一夜等到接防部队赶到才去后方治伤。当时伤口已经溃烂。差点截肢。
而广德失陷后。川军第145师师长饶国华被日军包围。他不愿被俘。开枪自杀殉国。此战川军损失也很大。伤亡近半!
杨森。刘湘打得都还算不错。不过川军伤亡非常大。远超过其他部队的水平。这主要是川军战斗力较弱。容易被日军火炮压制杀伤。
刘湘刘文辉两支部队都不错。另一支川军自然也不差。它就是此次滕县保卫战的主角。邓锡侯孙震的第22集团军。
抗战开始以后。三小军阀的邓锡侯。孙震。李家钰同大军阀刘湘。杨森一样请缨抗战。
蒋介石高兴的批准了他们的请求。将邓锡侯。孙震。李家钰的三个军合编为第22集团军。总兵力4万多人。随后22集团军奉命北上进入华北战场抗日。
四川老百姓得知子弟兵要出川抗日以后。都非常的支持。四川各地都是为子弟兵送行的各种活动。
9月5日。在成都市举行了有万人参加的四川省各界民众欢送出川抗敌将士大会。这是四川历史上绝无仅有的盛会。
要知道。川军打了20多年内战。所到之处鸡犬不宁。川军每到一地。立即用武力在当地摊派大量军费。这些军费名目繁多。有什么枪弹费。伙食费。剿匪费。雨具费。草鞋费等等。把当地搜刮干净。不但普通老百姓叫苦连天。连地方地主富商也深恶痛绝。
有的四川军阀更是厉害。搜刮了各种名目的捐款以后。还不够。居然搞起了所谓预收费。预收费就是将未来的税收提前上缴。一些地方甚至预收20年之久军费。也就是说。在2012年时候。税收就已经收到2032年。
除了摊派以外。川军所到之处四处偷窃。耍流氓。吃买东西不给钱是常事。没事就去农民家偷鸡摸狗。有的干脆公然抢劫。把老百姓口粮和财物抢劫一空。甚至有些川军还有调戏妇女现象。
由此。四川老百姓只要看到穿军服的就一肚子气。有的干脆说川军是穿制服的棒老二(四川、重庆及云南、贵州部分地区的方言。意思是杀人放火的强盗、土匪)。
川军在四川地位很低。口碑极差。老百姓避之不及。对其非常痛恨。
此次川军却不是打内战。而是出川驱逐倭寇。四川各界都给予大力支持。
老百姓送钱送物。到处都是欢送的人群。真是男女老少齐上阵。一时间川军成为国家民族的大英雄。
对此川军上下都极为感动。连水晶猴子邓锡侯也激动的说:当前国家民族面临生死存亡关头。我们身为军人受四川人民二十余年的供养。当然要拼命争取历史的光荣。籍以酬报四川人民。川军出川以后。如战而胜。当然很光荣地归来。战如不胜。决心裹尸以还!
于是川军各部纷纷开始出川。赶赴淞沪战场的刘湘等部还可以乘船沿着长江水路出川。而北上的川军就只能靠自己的脚杆子了。
滕县保卫战的主角邓锡侯。孙震的第22集团军奉命支援山西第二战区作战。
第22集团军下属3个军。包括41军(军长孙震)。45军(军长邓锡侯)。47军(李家钰)其中41军和45军参加了后来的滕县保卫战。而47军到达山西以后归属国军卫立煌的第14集团军。参加山西的作战。在41军。45军参加台儿庄战役的同时。47军也在山西的长治。安邑同日军激战。
这个22集团军是所谓的乙种军。也就是每个军下辖2个师。每个师下辖2个步兵旅。每个旅只有2个步兵团。也就是说。川军一个军只有4个步兵团。3个军不过12个步兵团。总共只有4万多人。也就比日军一个师团兵力稍微多一点。
于是川军靠着自己的铁脚板。沿着川陕公路行军。赶赴陕西。因为陕西境内才有火车。
他们9月从成都出发。步行1400多公里。走了1个月多才到达陕西的宝鸡。
由于军情紧急。川军一路都是急行军。四川的山路相当难走。急行军更是不可想象。川军只得尽量轻装行军。将除了枪支弹药以外的辎重都留在了后方。这算这样。川军上下达到陕西的时候都是非常疲惫。
需要说明的是。邓锡侯孙振部队步行者着1400多公里居然还不算最多的。
22集团军的47军李家钰部1万多人行军长度更是惊人。他们从偏僻的西昌县城出发。步行长达4000多公里才到达陕西。这个徒步行军距离几乎可以上吉尼斯世界纪录了。
川军到达宝鸡的时候。已经是10月中旬。
四川和陕西气候差别很大。9月的四川还是盛夏。邓锡侯孙震的川军穿着单衣草鞋出发。走到陕西时候已经是当地的深秋。气温降到0度。
川军还穿着单衣。短裤和草鞋。每人背1杆不强20发子弹。2个手榴弹。当时川军上下完全一穷二白。一无棉衣。二没有足够弹药。三是极为疲劳。实际上已经无法作战的。
可惜当时军情极为紧急。山西正面忻口战役当时还在激烈进行。国军集中28万主力同日军血拼。一度重创日军。
在此时日军突然出奇兵。集中河北省的3个主力师团10万大军。从山西东面侧翼的娘子关突然杀入山西腹地。
由于当时山西境内的国军主力几乎全部在忻口正面作战。娘子关方向防御空虚。日军接连击败原属杨虎城的冯钦哉。孙蔚如部。中央军第3军曾万钟部。还有紧急赶来的西北军孙连仲部。
当时国军已经无兵可用。紧急命令八路军和在陕西的川军前去增援。
装备低劣的邓锡侯孙震3个师到达陕西以后。本来应该领取武器弹药和补给。然后休整一段时间再送到一线作战。
但此时军情实在太紧急。根本没有一点点时间用来休整。川军甚至连棉衣和弹药都没有领到。就立即上了火车。开赴山西前线。
由于火车车厢不足。川军小伙子们人贴人挤在火车中。一路疾驰到山西的阳泉。
令人心酸的是。这居然是大部分川军官兵第一次坐火车。也是他们中间大部分人最后一次坐火车。因为当年四川境内没有火车。而他们中间的大部分官兵都在一年内牺牲了。
川军刚在山西下火车。还没分清东南西北。就被娘子关战役总司令黄绍竑(桂军三巨头之一)调遣到前线抵抗日本人的追击。
当时日军三个师团向洪水一样杀过来。国军防线各处崩溃。已经很难挡住。
先川军一步到达的八路军刘伯承129师陈赓旅叶成焕772团。也是立足未稳就同日军遭遇。仅仅经过1,2个小时激战。这个八路军的精锐团就被日军击败。伤亡很大。叶成焕是红四方面军悍将之一。此战半年后在反日军九路围攻中牺牲。
大家都知道。八路军战斗力强于川军。八路军尚且挡不住日军。川军也就可想而知了。
阳泉的川军先头部队2个师刚到前线。就迎面和日军遭遇激战。
这时候川军完全两眼一抹黑。甚至连日军从哪个方向来。番号是什么。兵力多少。周边有没有国军其他部队配合等情况都完全不清楚。
可怜这些刚刚经过长途行军。疲惫不堪的川军战士们。他们穿着单衣短裤草鞋卧在雪地中。依靠川造步枪。每人20发子弹。2枚土制手榴同日军激战。
川军装备极差。22集团军下属3个军的41军为例。全军没有一门野炮和山炮。一个步兵团仅有一个土造迫击炮连。轻重机枪全部是四川兵工厂土造。质量极差。经常卡壳。而且数量极少。
而他们面对的日军第20师团是日军的甲种精锐部队。大到飞机坦克重炮。小到轻机枪。掷弹筒。三八式步枪。要什么有什么。川军根本无法和他们相比。
甚至可以这样说。日军的民兵也就是东北开拓团的装备也比川军要好得多。
两军遭遇以后。日军立即猛烈炮击川军阵地。川军基本没有炮兵根本无力还手。只能任其轰击。一轮炮击下来。一般川军一线的一个营就伤亡100多人。接近三分之一。
接着日军发动冲锋。川军赶忙用轻重机枪做拦阻性射击。日军则立即集中机枪和火炮压制川军重机枪。
短短几分钟后。川军4挺重机枪就被日军打的不敢开火。2挺轻机枪都被摧毁。
此时日军发动冲锋。川军只得用步枪手榴弹还击。连续打退日军三此次冲击以后。川军步枪子弹和手榴弹都用光(弹药很少)。没有办法。只能拔出大砍刀同日军肉搏。
这样川军作战伤亡极大。第一天41军364旅的727团伤亡8百多人。728团伤亡1000多人。几乎打光了。川军无奈。被迫向后方撤退。
41军经过这一战。在短短一周内就损失了一半多兵力。全军八个团合编为四个团。
激战中。连22集团军司令邓锡侯都差点牺牲。
11月6日。邓锡侯部在太原附近的南畔村与日军遭遇。并被日军团团包围。
邓锡侯当时还算沉着。他指挥所部在晚上突围。突围中。邓锡侯部队遭到日军密集炮击。邓的坐骑受惊狂将邓甩下。邓锡侯由此受了重伤。经过抢救后才脱险。
此后。邓将这一天定为自己的抗日遇险纪念日。教育部属。勉励自己。永远不要忘记报仇雪恨。
川军在阳泉不敌日军。幸存的官兵抬着大量伤兵被迫后撤。
但撤退期间一无粮食。二无棉衣。不但伤病员受不了。连没有受伤的官兵也受不了。
他们向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要求补给。阎锡山说他的补给很艰难。仅仅能维持晋绥军。管不了川军。
川军转而向蒋介石要。蒋倒是愿意给。但山西不是蒋介石的地盘。而进入山西的铁路都饱受日军轰炸。短时间内无法将大量物资送到山西。
川军官兵遭受这样惨重伤亡。却连顿饱饭都吃不上。实在忍无可忍!
他们自发的用以前的老办法对付阎锡山。
川军撤退沿途遇到晋绥军的军用仓库就蜂拥而上。解除卫兵的武装。将仓库抢掠一空。
阎锡山得知以后。勃然大怒。他向蒋介石控告。说川军战斗力极弱。抗日不利。扰民有余。第二战区虽然缺人。但也绝对不能留川军这种部队。
蒋介石没有办法。于是下令将邓锡侯川军调往山西省附近的第一战区河北河南作战。但第一战区司令长官程潜久闻川军大名。他自然也不愿意要。
程潜说川军战斗力太差。不足以正面抵抗在第一战区的日军甲种师团。而且一战区补给本来就困难。也不能为这些没有战斗力的部队浪费给养。所以不能接受。
蒋介石得知谁都不要川军以后。也大怒了。他骂道:这些川军烂部队。跟土匪一个样。干脆让他们回四川老家去。留在四川称王称霸吧。
蒋介石说:好吧。你问问德邻。如果他也不要。就让川军回四川去!
于是就有了上面的对话。最终川军被火速调往第五战区。
川军当时已经知道第一战区和第二战区都不要他们。蒋介石又让他们回四川。大感羞辱。
官兵上下表示。他们出川时候发誓抗日不成功绝对不回活着回川。现在出川抗日刚刚3个月。如果这样回去根本无脸见川中乡亲。真的活活羞死人!
在川军上下走投无路。羞愧惶恐的时候。突然传出第五战区李宗仁让他们去山东作战的命令。
为此川军上下都极为感激。都决心一定要好好打仗。以死报国。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其他观点:
滕县保卫战之后。这个川军师没了
1937年底。日军占南京后。开始由津浦路南北两个方向合攻徐州。企图打通津浦路。将南北两个战场连为一体。滕县保卫战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打响的。它拉开了徐州会战的序幕。
进犯滕县的日军是矶谷师团下的第10步兵联队。而第22集团军则以45军为第一线部队。41军为第二线部队。均部署于滕县以北。122师为集团军预备队。准备扼守滕县。这支部队是刚刚四川出来抗日的川军部队。这一战也谱写了川军抗战的辉煌。
日军利用飞机、坦克展开立体攻势。十分猛烈。滕县正面45军部队经三天浴血奋战。伤亡过半。十六日午。正面阵地被敌突破。四十五军从滕县两侧撤退。当晚。41军124师和122师奉命陆续进入滕县。王铭章师长召开紧急会议。重新部署防城。
而守卫滕县的则是王铭章。战时他为第41军前方总指挥。统一指挥122、124师。他手中只有这两个师的师部和第364旅旅部的兵力。再加上滕县地方保安团队400多人。兵力也不足3000人。
王铭章在敌军攻占南城墙和东关后。亲临城中心十字街口指挥作战。下午五时。敌占领西城墙和西门。王铭章命令城内各部与敌巷战。西关守军死战待援。自己登上西北城墙。亲自指挥警卫连一个排进攻西门城楼。因敌火力猛烈。城墙上毫无掩蔽。该排全部阵亡。
此时。王铭章亲临城中心十字街口指挥作战。不幸身中数弹。当场牺牲。王铭章将军牺牲后。滕县城中守军继续与敌人拼搏。激战至黄昏。东门失守。直到18日上午。日军才占领滕县。
但是网上却由许多人说滕县保卫战中。川军的表现有好有坏。守滕县的第122师战斗力非常脆弱。在外围就被日军轻易击溃。在守城的时候面对数百日军也仅仅只顶住了一天多就失败而突围。且伤亡并不大。完全是逃跑的多。
不管那些网上的人怎么说。我觉得川军在徐州会战以及其他战役上的表现和付出是值得我们致敬的。大家怎么看?
其他观点:
我奶奶的妹夫。14岁被北上抗日的川军邓锡侯部征召入伍。由于他年纪小。个子也小。当了团长的勤务兵。是滕县保卫战中幸存者。而后参加了大大小小几十场正面抗日战争。官至营长。1948年跟随所在部队起义。被编入解放军。并参加了淮海战役。解放邯郸后就地复员。任邯郸粮食局第一任局长。安顿后回四川德阳老家娶我奶奶的妹妹为妻(我奶奶的妹妹跟他是订的娃娃亲)。文革之前。他以自己没有文化为由。提前离休回到四川老家。一直呆在农村直至前年去世。 关于他打小日本的事。他从来不对别人提起。因为那是他在国军时打的。在那个年代当过国军的。都没好日子过。他的几个儿女和我们这些后辈都是在他获颁抗战70周年纪念章后才知道他打过小日本。 对了。告诉大家他四个儿女的现状吧。老大全红叔在家务农。农闲进城打工;老三全华叔农村户口。现在在城里加油站打工;老二和老幺都是女儿。嫁给城里人。成了家庭妇女。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168452.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川军,日军,山西,集团军,战区,部队,作战,伤亡,陕西,都是
没想到大家都对你身边有什么关于川军的小故事吗?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抗战初期的川军川军出川以后。分别进入各战区作战。杨森和刘湘部队进入淞沪战场。都经历了空前惨烈的战斗。杨森的部队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