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有人说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是向崔颢《黄鹤楼》致敬的作品?
原创

为何有人说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是向崔颢《黄鹤楼》致敬的作品?

好文

热门回答:

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确实是有意模仿致敬崔颢的《黄鹤楼》

据元人辛文房《唐才子传》中记载。李白登黄鹤楼时。本来大发诗兴。准备作诗。但当他准备挥笔题壁时。却看到了壁上崔颢的诗。顿时大为叹服。为之搁笔。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有诗在上头。”还有人将其演绎成:“一拳捶碎黄鹤楼。一脚踢翻鹦鹉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生动形象还带点诙谐。李白因为崔颢一首诗要拳打黄鹤楼。脚踢鹦鹉洲。想想还是有些好笑。不过当不得真。

崔颢《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细看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跟崔颢的《黄鹤楼》。确有许多相似之处。

比如。两人的诗都是押下平声十一尤韵;崔颢的诗三言黄鹤楼。李白的诗则三言凤凰;两诗都是怀古伤今之作。最后都结在一个“愁”字上。

不过。李白这首《登金陵凤凰台》模仿的是技法。内容与情感均出自他自己的诗心。

黄鹤楼引发的是仙迹飘渺的想象。而凤凰台引发的是历史兴亡的感慨。

凤凰的出现与离去。象征着王朝的兴衰。如今。凤凰台上。凤去台空。六朝的繁华风流。都已经掩埋在金陵城的荒草古丘之下。

历史的兴亡。让诗人李白不得不反观现实。而他。正站在大唐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上。自己的时代。是不是又在经历历史的轮回?

所以。他在凤凰台上。会远望长安。那是他渴望施展自己的抱负。延续大唐的盛世。渴望自己能让大唐。不蹈六朝之覆辙。

然而。浮云蔽日。长安不见。奸邪当道。远在长安的帝王。也看不到他的一颗抱国之心。

所以。李白的这首《登金陵凤凰台》。自有一种与崔颢《黄鹤楼》不同的沉痛之感。

李白确实很喜欢崔颢这首诗。他还有一首模仿崔颢。就是《鹦鹉洲》。《鹦鹉洲》中有“鹦鹉来过吴江水。江上洲传鹦鹉名。鹦鹉西飞陇山去。芳洲之树何青青”两联。与《黄鹤楼》如出一辙。李白两度“致敬”崔颢的这首诗。可见他对崔颢的这首诗确实是很佩服的。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北海茫月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4:55:29

    黄鹤楼,李白,金陵,鹦鹉,凤凰,长安,的诗,的是,大唐,凤凰台

  • 独一人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4:55:29

    没想到大家都对为何有人说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是向崔颢《黄鹤楼》致敬的作品?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长街听风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4:55:29

    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确实是有意模仿致敬崔颢的《黄鹤楼》据元人辛文房《唐才子传》中记载。李白登黄鹤楼时。本来大发诗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