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和崔颢的《黄鹤楼》,你觉得哪首诗更出色?
原创

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和崔颢的《黄鹤楼》,你觉得哪首诗更出色?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李白的《凤凰台》和崔颢的《黄鹤楼》都是唐代登临诗的佳作。不仅如此。李白还盛赞过崔颢的这首诗。李白登黄鹤楼时。欲待作诗一首。结果抬头发现了崔颢的这首诗。十分欣赏。感叹道:\"眼前有景道不得, 崔颢题诗在上头。\"后来登金陵凤凰台的时候。终于找到机会写了这首诗。而且从诗句上看。明显是有对《黄鹤楼》诗致敬的意思。看那凤去台空的情节和崔颢的\"空余黄鹤楼\"多么相似。连最后三个字\"使人愁\"都是直接复制过来的。

有了李白自己对崔颢《黄鹤楼》的这种坦然的欣赏。再加上崔诗也的确写得出彩。所以历代诗论家便像得了令箭一样。在对比这两首诗的时候。纷纷贬李崇崔。笔者以为这实在是有点跟风。崔颢的诗的确是好。意境浑融。音律上有种阔大和苍凉。十分让人动容。但李白的这首《登金陵凤凰台》。也并非就不如这首《黄鹤楼》。起码单在思想境界上。就比崔颢的《黄鹤楼》要更胜一筹。

一、《黄鹤》一诗成绝响

黄鹤楼 / 登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的《黄鹤楼》。起调就高。一吟便成绝响。他用四句写了一个事情:仙人乘鹤。人去路空。但\"黄鹤\"\"白云\"。引人联想到神秘悠远的传说和历史人世的浩荡。\"悠悠\"更是从音律和意境上加重了这种悠远。使人产生历史的迷离感。

而前四句还是古诗气度。后四句突然转入律诗格调。\"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对仗极其工巧。在格律上和前面其实是有点不太合的。但在音韵上却比较妙。意思上也对接了前句。描写的是孤独的延伸。结尾转到乡愁这万古情怀。起承转合之下。十分让人动容。其实崔颢的这首诗。最精彩的在于前四句。虽说容量小。四句话就说了一件事。但是却婉转悠远。尽显历史感。许多人都赞颂这四句。甚至还有人说应该去掉后四句。只留前面更成绝响。

\"歌德说:'精美绝伦同时又通俗易懂是最为稀少的。'崔颢的《黄鹤楼》便是既'精美绝伦'又'通俗易诵'的唐诗经典之一。\"(陈文忠《从\"影响的焦虑\"到\"批评的焦虑\"——<黄鹤楼><凤凰台>接受史比较研究》)清人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云:\"(崔诗)意得象先, 神行语外。纵笔写去, 遂擅千古之奇。\"崔颢的这首《黄鹤楼》。的确是读之让人共情。因此历来为人们所喜爱。

二、别出新巧《凤凰台》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二水 一作:一水)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由于《黄鹤楼》珠玉在前。其他诗人想要超越他便不是那么容易。除了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是致敬崔颢的《黄鹤楼》外。还有许多其他模仿之作。但还不如李白的《凤凰台》有名。陈文忠在文章中就提到了文学批评上一个著名的理论——\"影响的焦虑\"。指虽说前人成就不错。造就了文艺百花齐放的局面。推进了文学的发展。但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却并不一定就是一件好事。起码最大的缺陷在于:能写的能思考的都几乎被前人开发尽了。后人似乎想不到新的切入点。难以超越前人。由此造成焦虑。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就可以看作在\"影响的焦虑\"作用下出产的一首诗作。

但可幸的是。李白的这首诗没有局限在崔颢的《黄鹤楼》里。而是能在承继崔诗阔大愁绪的基础上青出于蓝。不仅在音律上更为和谐。在容量上更加丰富。还能扩个人之愁为家国之愁。由此在格局上更加开阔。

先来看前几句。李白先是写了凤去台空的情景。与《黄鹤楼》的鹤去楼空相似。但是却用两句写出了前诗四句的内容。而颔联则另说他事。由凤去台空的孤独联想到人世沧桑和历史变迁。又点到面。由凤凰台到天下兴衰。不仅将同样的四句诗承载的内容无限扩大化了。连诗境也开阔了许多。

再说颈联。且不说\"三山半落青天外\"中的\"半\"、\"落\"和\"外\"构思是如何的巧妙。光青山绿水白鹭洲这几样景结合起来。就是一幅如画的诗境。这将前面诗句中挡不去的历史悲哀感化进了眼前的山水景物中。暗示人无法阻挡历史变迁。但人生就像这美景一样。存在了就是有意义的。而前面的那种兴亡感慨。也在这写景物的\"兴\"法中深化得悠远了。

结语:

说到这里。相比大家对这两首诗孰优孰劣的问题都有个大致的看法了。唐诗佳作千千万。往往是各有风姿。难分胜负。后世文论家非要评个\"七律第一\"\"压卷之作\"\"冠绝全唐\"……实在是有违品诗的初衷。

就如这两首诗:崔颢的《黄鹤楼》珠玉在前。已成绝响。但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也依旧能在致敬之时做到自出机杼。已经是不易。因此这两首诗可以称得上是不相上下。皆是佳作。若非要分个你我优劣。那就是:从格局上看。李白胜;从意境上看。崔颢胜。但总体上。只能说各有千秋。(一往文学作者:柳暄妍)

其他观点:

说太白《登金陵凤凰台》“抄袭”崔颢《黄鹤楼》的。多是被“太白搁笔”这美谈所误导。太白确实“抄袭”过《黄鹤楼》。但那首诗叫《鹦鹉洲》。

崔颢《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李白《鹦鹉洲》

鹦鹉来过吴江水。江上洲传鹦鹉名。

鹦鹉西飞陇山去。芳洲之树何青青。

烟开兰叶香风暖。岸夹桃花锦浪生。

迁客此时徒极目。长洲孤月向谁明。

两首诗的形制完全相同。都是“半古半律”。前二联古风。后二联则是整饬的律句。《黄鹤楼》连用三个黄鹤。《鹦鹉洲》则连用三个鹦鹉。《黄鹤楼》第四句出现“空悠悠”的三平尾。《鹦鹉洲》就跟上“何青青”的三平尾。《黄鹤楼》写乡愁。《鹦鹉洲》的愁则更丰富一些。你也可以理解是乡愁(迁客)。也可以理解是“怀才不遇(月向谁明)”之愁。

《黄鹤楼》其实是半首古风+半首律诗。当然不是格律诗的正格。那为什么历来诗论尽皆推崇。严羽更在《沧浪诗话》中定其为“唐人七言律第一”呢?我认为黄白山在《增订唐诗摘钞》里的评最能说明。他说:“前半一气直走。竟不作对。律之变体。”前四句一气直下。连用三黄鹤。读来却流利鲜活。第四句忽然转到白云。飘然又不突兀。是盛唐气象。三四句本应对仗。这里也都舍去。所以这是格律诗的变体。变体二字并不是简单的区别于正格。盛唐时。格律诗处于发展阶段。《黄鹤楼》正是崔颢对格律诗创作所作的尝试。这是一个“从无到有”或者说“强强联合”的过程。而这过程所孕育出的作品。也便是弥足珍贵的。

反观太白《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此诗除了四五句失粘(上一联下句第二字与下一联上句第二字平仄相同为粘)外。完全符合格律。每一句都是整饬的律句。这是与《黄鹤楼》的半古半律有明显区别的。《黄鹤楼》的黄鹤是每一句用一次。太白的凤凰则集中在一二句。不妨碍三四对仗。这是直接借鉴沈佺期《龙池篇》“龙池跃龙龙已飞。龙德先天天不违。”可以说两诗的创作各有千秋。《凤凰台》也并没有“抄袭”《黄鹤楼》。

那么两首诗到底谁更厉害呢?前有辛文房《唐才子传》的“抄袭讹传”。后有严羽《沧浪诗话》“唐人七言律第一”的定调。后世论诗者大都倾向于崔诗或认为两诗等量齐观。这自然有对盛唐气象的思辨。但也似乎少不了那么一丝若有若无的人云亦云。而用今人的上帝视角去看两首诗。风云窃以为太白更胜一筹。

思想上。崔诗登楼。李诗登台。都有吊古伤今之意。而崔诗在黄鹤白云后。继而写景。并未说透。乡愁是极易引起共鸣的。便也显得单薄。而李诗则用三四两句来怀古。五六写景。虚实有度。又不事雕琢。便觉超然。此李诗高。

气势上。崔诗前二联古风占尽“地利”。三黄鹤一白云。一气之下。又飘然而止。虽“吴宫花草埋幽径”一联的厚重。稍补李诗不足。仍无法轩轾。此崔诗高。

同样写景。“三山半落青天外”一联的辽阔壮丽。崔诗“晴川历历汉阳树”一联便拍马不及。或说。融情于景才是主旨。崔诗日暮不见乡关之愁融于细腻的江景。李诗浮云蔽日不见长安之愁融于壮丽的江景。各自相得益彰。未易甲乙。

这样下来。两首诗还剩下唯一相同的地方。“使人愁”。前边已经说了《黄鹤楼》是不见乡关的乡愁。而《凤凰楼》则是不见长安的“怀才不遇”之愁。这愁还同时包含了对“浮云蔽日”的忧虑。结合“吴宫花草”联来看其中的爱国情怀。又不是崔诗能比的了。

太白搁笔。自是一时美谈。“不可无一。不可有二”也诚如公论。而太白的气。也都短在《鹦鹉洲》的长洲孤月中了。《凤凰台》早脱出崔诗藩篱。凌云妙手自成一家。仍被古来论诗者抓住不放。颇感无奈。

手机打字。就到这里。粗言浅见。欢迎批评指正。



其他观点:

宋太宗刻版为:昔人已乘白云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该版韵律似乎强于现版。若论《凤凰台》与《黄鹤楼》较高下。二首不分伯仲。皆为唐人七律诗的极高水平。为后人留下的宝贵的文化财富。一己之见。敬请指正。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北海茫月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4:55:30

    黄鹤楼,李白,太白,鹦鹉,黄鹤,金陵,凤凰台,四句,使人,凤凰

  • 迎客心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4:55:30

    没想到大家都对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和崔颢的《黄鹤楼》,你觉得哪首诗更出色?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一桥孤寂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4:55:30

    李白的《凤凰台》和崔颢的《黄鹤楼》都是唐代登临诗的佳作。不仅如此。李白还盛赞过崔颢的这首诗。李白登黄鹤楼时。欲待作诗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