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事实上。原著中孙从未叫玉帝为“玉帝老儿”。这个说法。源自央视版《西游记》电视剧。
央视版《西游记》很经典。但是。也对《西游记》原著做出了许多重大改动。最大的改动。就是把这部内涵丰富。深刻展现社会现实。暴露现实黑暗的经典名著。变成了一部励志童话。
当然。原著中孙在大闹天宫前后以及取经前期。对玉皇大帝确实不够尊敬。
初见玉帝时。孙立而不跪。自称老孙。让天庭百官很是惊惧。他们可不是怕孙。是怕孙的无礼举动触怒玉皇大帝。他们受鱼池之殃。
后来。孙被封为齐天大圣。在天庭混了大半年。那时节。孙见玉帝。是口称“陛下”。见面要唱一个大喏——即躬身行问候礼。
因为孙大闹天宫。仿佛天庭无人可挡。唯独如来佛祖将其镇压。于是。在取经前后的一段时间。孙一度认为如来佛祖比玉帝还要厉害。对如来的尊敬也超过玉帝。
在那时。孙见到玉帝时。口称“老官儿”。所谓“老官儿”。其实就是老人家的意思。如来佛祖不是说玉帝活了两亿年吗?
大概就是因为“老官儿”和“老儿”意思接近。电视剧中才会做出改动——老官儿是敬辞。老儿则是蔑称。感情色彩大不相同。
其实。孙那段时期。完全是无知者无畏。他不但觉得玉帝很窝囊。并且常觉得天庭神仙都不如他。可从通天河、金兜洞等故事之后。孙越来越认识到。天庭实力其实很强。别说五方五老可以挥手擒拿孙。就算是六司、七元、八极、九曜、十都。实力都不在孙之下。就算是大闹天宫时期被孙横扫的二十八宿。放出一个奎木狼。都可以与孙大战五六十回合不败。
在青牛精故事中。孙更深刻的认识到。如来佛祖的势力还不如太上老君。面对青牛精金刚镯。如来佛祖竟然也选择赠送金山。缴纳过路费。
也是从那时开启。孙对玉帝的态度大逆转。四大天师不禁发笑。嘲笑孙说:“猴子是何前倨后恭?”
在那时。孙见了玉帝。就是恭恭敬敬喊“万岁”。到了凤仙郡故事中。孙本想为凤仙郡求情。四大天师介绍说。凤仙郡侯是得罪了玉帝。玉帝立下三誓。唯有三誓实现。才能给凤仙郡降雨。
原文说:“行者闻言。大惊失色。再不敢启奏。”
一旦得知凤仙郡得罪的是玉帝。孙连为他们求情的勇气都没有!那时候的孙已经明白。自己的面子其实很小。自己的力量更无法和玉帝叫板。
央视版《西游记》孙对玉皇大帝的态度始终如一。都不怎么恭敬。因为在他们改订的版本中。玉帝就是一窝囊废。如来佛祖才是仙界第一大能。其实。原著中。玉皇大帝是三十三重天之主。如来佛祖只是玉帝统辖的第一重天人间五方五老之一。
而孙对玉帝的态度。也经历了多次变动。更有一个大逆转:最开始。孙茫然无知。自高自大。对玉帝略有轻视;大闹天宫时期。天庭仙人齐齐防水。使得孙信心爆棚。对玉帝极端蔑视;取经路上。孙接连遭遇一个又一个天庭妖王。见到到天庭隐藏的强大实力。渐渐认清现实。对玉帝有了畏惧之心;等取经后期。孙真正感受到天庭的可怕。对玉帝的恐惧远远超过了如来佛祖。对玉帝发自内心的敬畏。
原著中孙心态的变化。很细腻。很真实。也颇有启发意义。
其他观点:
因为玉帝很有可能是孙的爹。之前孙不知道罢了。之前看了一个解析。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孙龙宫盗宝。闯地府划掉猴族生死簿名单。还被招安当弼马温一职。官职太小不开心。后面还被封为齐天大圣。孙毁了王母的蟠桃宴大闹天宫仅仅是被玉帝邀请如来给关在五指山下了。然后卷帘大将沙和尚只因为失手打破了一个灯罩。结果被流放流沙河。而且每日要忍受万箭穿心之苦。这比孙也太惨痛了吧?第二每次都是太白金星去招安而且太白一直为孙说好话。基本内容都是天地灵猴不懂事。饶了他。玉帝每次都同意了!十万天兵打孙的时候。太白也没出手。反而一直为孙求情。肯定有原因。极有可能是玉帝私下命令的。第三玉帝历经一万多劫成为玉帝。能够坐到这个位置。战斗力不说爆表。但也不会太渣。即使被孙打到凌霄宝殿。都抢自己位置了。这个时候都没动手。而是让人请如来来。玉帝这是很没有脾气嘛?凤仙郡有人说了他几句坏话。结果十年未下一滴雨。肯定是舍不得。取经途中。孙求帮忙。基本上是有求必应。第四前期孙称玉帝为玉帝老儿。取经后期称玉帝为玉帝老官儿。并且。有几个犀牛角。如来都看上了。没给上司如来。剩下三界中。值得把犀牛角送出去的人也不多了。十有八九是留给玉帝的。
其他观点:
不要被电视剧骗了。原著中孙可是从来没这么叫过的。如果说孙大闹天宫的时候。还是非常厉害的。那么在取经路上孙没少麻烦玉皇大帝。而玉皇大帝也非常宽容的对待他。直到后来。孙彻底触及了玉皇大帝的底线。所以。玉帝反击了。孙可是毫无招架之力。
孙在玉华州遇到了来自天庭的麻烦。只因他没听菩提祖师的话!
(杨角风谈西游第182期)
本期杨角风谈西游:取经队伍在玉华州为何遭遇麻烦?只因孙没听菩提祖师的教诲!
1、玉皇大帝的愤怒
在凤仙郡玉皇大帝的目的其实是达到了。一方面震慑住了西天如来佛祖。让他有所畏惧。不敢过于得寸进尺。一方面又让广大民众明白。上天才是最终的主导者。其余的势力都无法比拟。
但是说虽说。毕竟自己要背锅。好的名声是被孙等人赚走了。这让玉皇大帝非常不爽的。尤其是吴承恩最后还神总结一笔:
“硕德神僧留普济。齐天大圣广施恩。”
是啊。就像张纪中版西游记说的那样。这个小泼猴。拿着天庭的雨水给自己立口碑。真是让人生气。
但是玉皇大帝毕竟是玉帝。万事都是留有后手的。因为当年他微服私访的时候。可不仅仅是在灭法国、雾隐山、凤仙郡设套。在玉华州也是有他的后手的。至于这一手到底用不用。那就看孙等人的表现了……
而玉皇大帝就静悄悄的在天庭看着他们……陪伴他的还有太乙救苦天尊……
2、张狂的孙(一)
在凤仙郡。孙就非常张狂。比如他揭了求雨榜以后。面对质疑。他是这样说的:
“祈雨有甚难事?我老孙翻江搅海。换斗移星。踢天弄井。吐雾喷云。担山赶月。唤雨呼风。那一件儿不是幼年耍子的勾当!何为稀罕!”
这孙牛皮真吹大了。说了那么多。也没看到哪一件他能办成!不说别的。就说最后两件:还担山赶月?忘了被银角大王弄得两座山压的吐血的经历了?还唤雨呼风?你倒是唤一个啊?
等孙见了玉帝。才羞愧的离开了。显然牛皮吹大了。他哪里敢叫玉皇大帝是玉帝老儿呢?
所以。不要以为凤仙郡玉皇大帝只是处置了大言不惭的郡侯。更是对孙仍然不知天高地厚的处罚!
即使离开凤仙郡。孙仍然没有吸取教训。还欣然的接受唐僧和沙僧的夸奖:
话说唐僧……:“贤徒。这一场善果。真胜似比丘国搭救儿童。皆尔之功也。”沙僧道:“……弟子也暗自称赞大师兄的法力通天。慈恩盖地也。”
只有猪八戒比较清醒。说孙是“外施仁义。内包祸心”。
结果唐僧不高兴了。也是取经路上唯一一次骂猪八戒:
“这个呆子。怎么只思量掳嘴?快走路。再莫斗口!”八戒不敢言……
3、张狂的孙(二)
后来他们进了玉华州。这个地方是天竺国一个老王子的属地。这个老王子还有三个小王子。这三个小王子呢还特别喜欢动刀动枪的。听说来了一个法师。就信誓旦旦的说去看看是不是妖怪:
“莫敢是那山里走来的妖精。假装人像。待我们拿兵器出去看来!”
然后他们就带着武器出来了。一个重要的疑点出现了:
“好王子。大的个拿一条齐眉棍。第二个轮一把九齿钯。第三个使一根乌油黑棒子……”
虽然说无巧不成书。但是也没有这么巧的事情吧?为什么他们的武器基本和孙、猪八戒、沙和尚的一样?如果一个人的相同尚能巧合。可是这里三件都一样。这就非常的蹊跷了。
其实。这三个王子也是曾经被玉皇大帝派的人指点过的。是特意安排的三个人。一方面确实有需要。毕竟天庭统治人间。靠的是人间的代理人。而原著记载的天竺国好像只有一个公主。并没有王子。所以这个老王子的三个儿子很有可能就是未来的国王继承人。
试想凤仙郡下雨的消息肯定传遍了整个天竺国。难道离凤仙郡最近的玉华州不知道?唯一能解释的理由。只有一个。那就是三个王子明明知道孙等人法力高强。他们是故意过来找茬的!
4、忘记师嘱的孙
在孙拜师菩提祖师的时候。菩提祖师就嘱咐过孙:
“。你过来!我问你弄甚么精神。变甚么松树?这个工夫。可好在人前卖弄?假如你见别人有。不要求他?别人见你有。必然求你。你若畏祸。却要传他。若不传他。必然加害。你之性命又不可保。”
菩提祖师是多么的有先见之明。可惜孙在玉华州全然忘了师父的嘱托。在三个王子面前卖弄自己的武艺:
“这里窄狭。不好展手。等我跳在空中。耍一路儿。你们看看。”
这一露功夫。自然三个王子看呆了。就想要嘛。如果孙不传他。必然加害。于是只能传了。于是三个王子沐手焚香。朝天礼拜。正式拜师。
刚刚拜完师。三个王子就提出一个请求:
“尊师之兵器。还借出与弟子们看看。”
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出。三个王子一开始就是奔着他们的武器来的。再加上他们一开始就拿着自己的蹩脚武器在孙等人面前晃悠。可见。他们是预谋已久的。那么他们的武器被偷也就理所当然了……
最后。西游世界最牛掰的坐骑出马了。那就是九灵元圣。孙跟他打。连一个回合都扛不住!由此可见。菩提祖师就是牛。孙终于为没有听他的教诲而付出了惨重代价。要让孙明白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这个道理。还是任重道远啊……
那么我们下一期插入一篇番外。就是孙除了收了玉华州大王子当徒弟以外。他还曾收过哪些徒弟?这里面又有哪些隐藏的秘密呢?我们明天再讲。
我叫杨角风。换一种视角看西游。你会发现不一样的乐趣!喜欢就请关注吧!(只针对小说中的人物。原创文章。不喜勿喷)
前情回顾:凤仙郡郡侯到底是好人还是坏人?这才是西游世界隐藏的最大秘密!
其实这里略过了好多期。比如祭赛国、灭法国、雾隐山、凤仙郡等等。都是玉皇大帝出的手。目的也是震慑一下如来佛祖和取经团队。孙在这里面更是充当了玉皇大帝的帮凶。只不过他后来做的有点过了。才招惹了玉帝的小小处罚。
而大闹天宫时孙其实是在帮玉帝。真正闹天宫的是王母娘娘。关于这些问题。欢迎关注头条号/公众号:杨角风发作。更多精彩等着你哦!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168785.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玉帝,玉皇大帝,天庭,如来,佛祖,凤仙,王子,西游记,原著,官儿
没想到大家都对孙悟空为什么敢叫玉皇大帝为玉帝老儿呢?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事实上。原著中孙从未叫玉帝为“玉帝老儿”。这个说法。源自央视版《西游记》电视剧。央视版《西游记》很经典。但是。也对《西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