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当今之世。研究及发扬朱学的人所在多有。但是反对和批评朱注的人也很多。理学是中国古代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其影响至深至巨。理学讲的道与理就是道德神学。同时又成为儒家神权和王权的合法性依据。
程朱理学的基本特点
程朱理学亦称程朱道学。是宋明理学的主要派别之一。也是理学各派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学派之一。其由北宋二程(程颢、程颐)兄弟开始创立。其间经过弟子杨时。再传罗从彦。三传李侗的传承。到南宋朱熹完成。从广义上说。它也包括由朱熹所摄入的北宋“五子”(周敦颐、邵雍、张载和二程)的学说。并延伸到朱熹的弟子、后学及整个程朱的信奉者的思想。由于朱熹是这一派的最大代表。故又简称为朱子学。程朱理学在南宋后期开始为统治阶级所接受和推崇。经元到明清正式成为国家的统治思想.
理学的天理是道德神学。同时成为儒家神权和王权的合法性依据。理学专求“内圣”的经世路线以及“尚礼义不尚权谋”的致思趋向。将传统儒学的先义后利发展成为片面的重义轻利观念。应该看到。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也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
程朱理学成为“杀人”道学?
理学自宋代兴起。至元代“定为国是”。成为官学。明代统治者“以理学开国”。使理学居于神圣不可侵犯的统治地位。非孔孟之书不读。非程朱之学不讲。清朝更是程朱理学的天下。“理学天子”乾隆就认为程朱理学可以“化民成俗、修己正人”。
毫无疑问。程朱理学变成了明清的官方哲学指导思想。政权 的力量和封建礼教一结合就是绑在大众身上的枷锁。三纲五常、三从四德、从一而终、不事二夫。“以贞励天下”。贞节牌坊贞洁烈女就是这种极端变态的产物。
虽然孔丘鼓吹“克己复礼”时就推崇对女性的贬低。但自汉朝“独尊儒术”以后。女性被“三从四德”束缚得更趋牢固了。
古代女性在生活中完全处于从属地位。居家不出三门四户。即不能出门工作或游玩;说话要轻言慢语。不能粗声大气。做饭。生孩子。纺花织布做针线活[即女红]。女人一辈子就干这些。
“夫为妻纲”“父为子纲”在中国可谓贯彻得非常到位。“屋里人”这个词在一些地方人所共知;现在有的地方还这样称呼自己的妻子。这就是对女性身份贬低的具体实例。这意思是。假如男人有朋友来家做客了。客人看到男人的妻子。男人会主动介绍说“这是我屋里人”。
吃饭时。女人和小孩是不能与客人同坐一个桌子的。他们要悄悄地躲在厨房或其他地方吃。女人和小孩是不能“登大雅之堂”。不能上台面的。
还有。如果邻居来找某家男人。邻居会先站在门口问“家里有人吗?”如果男人出去了。这家男人的妻子就会回答“没人”;自己都习惯了不把自己当人。
至于说“君为臣纲”就更不用说了。君王视臣子和民众如草芥蛆虫。予杀予夺。随其心情。随便一个借口就成。
胡适先生说:一块石头。变作了贞节牌坊。便可以引无数青年妇女牺牲她们的青春与生命。去博礼教先生的一篇铭赞。或志书“列女”门里的一个名字。“贞节”是“名”。 羡慕而情愿牺牲。便是“分”。
《宋史》载有烈女40人。 《明史》载烈女2 63 人。 而《清史稿》载烈女则多至64 7 人。 超过了宋明两朝烈女总数的两倍。地方府志记载更是不计其数。 苏州府志收清代烈女2 6 61人。 而收自汉至明诸朝烈女之和才37 人。
鲁迅先生也说过。“由汉至唐也并没有鼓吹节烈。直到宋朝。那一班‘业儒’的才说出‘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话。看见历史上‘重适’两个字。便大惊小怪起来。”这就是鲁迅先生所说的“表彰节烈”来救国———“女子死了丈夫。 便守着。 或者死掉;遇到强暴。 便死掉;将这类人物。 称颂一通。 世道人心便好。 中国便得救了。”
现在说起三妻四妾。基本上都理解为一个虚数。主要用来描述古人妻妾成群。其实。在古代。对于妻妾位分有着比较严格的却分。
三妻。通常是指一个发妻二个平妻。平妻地位次于正妻。但是要比妾的地位要高的多。据说。正妻与平妻的关系相当于妯娌。平妻的地位也是一个逐步变化的过程。再道光之后。平妻地位上升了很高。于正妻一起称为对房。平妻发源于商人。开始多为商人常年离家在外取的妻子。后发展至民间。在上层社会很少会出现平妻现象。
四妾。一般来说。四妾是指发妻和平妻三个妻所带了三个贴身侍妾和男方自家配备的一个侍女。侍妾的地位要低的多。主要是负责休闲玩乐和传宗接代。在古代。妾是不能升级成妻的。否则于礼法不合。
在古代。男人三妻四妾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可是。这在我们现代人看来。就很难理解。尤其是女孩子。用现代女性的思维来看。是绝对不会允许别人和自己分享一个丈夫的。所以就会产生一个问题。在古代。男人的三妻四妾之间是如何相处的呢?
古代男子纳妾是受法律约束的,我们应该明确一点。其实古代人娶妻纳妾也是受到严格约束的。并不是我们所想象的那样。男人想娶几个就娶几个。准确的来说。我国古代实行一夫一妻多妾制。妾的地位自然要低于正妻。而且还要服侍正妻。而历朝历代的法律对于平民百姓纳妾的规定是很严苛的。所以这只是王公贵族们的福利。
汉朝律法有规定。正常的官员纳妾数量不可以超过一个。就是只允许他们娶一个妻子纳一个妾;立了极大功劳的男性纳妾数量可以多一些。但是最多不能超过八个;平常百姓原则上是没有纳妾权力的。只能与糟糠之妻一生一世一双人。
唐代时期。对平民百姓纳妾的规定稍稍宽松了些。如果四十岁以上没有子嗣。为了不至后继无人。允许他们纳一个妾。传承香火。
到了明代。纳妾的制度稍稍改变了一些。如果是亲王一级的官员。允许他们像皇帝一样选秀一次。但是也只能是一次。而一次纳妾数量不可以超过十个人;世子和郡王级别的官员一次纳妾数量不可以超过四个人。对许多官员来说。他们一生只有这一次机会。除非没有子嗣。才可以选择第二次。而平民百姓随意纳妾仍是不被允许的。仍然受四十无子的限制。
清代时期。男女性别比例逐渐趋于正常。但是有的人家因为贫穷娶不到妻子。所以也就没有三妻四妾的说法了。
思想家一旦成为官学。被公权力神话。传到民间。其负面影响就加倍放大。完全失去提出者原来的理想。流毒千古。真的成为“杀人”的精神武器。这是很多思想家的悲剧。又岂独朱子然?
你是否听一下另一种声音,统治者对程朱理学的阉割与歪曲?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伟大旗手鲁迅先生。率先给程朱理学画了一个小丑的红鼻子:“由汉至唐也并没有鼓吹节烈。直到宋朝。那一班‘业儒’的才说出‘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话。看见历史上‘重适’两个字。便大惊小怪起来。”(这位抛弃发妻找小三的爷。快将自己装扮成“妇女之友”了)
与鲁老爷子齐名的胡适呢。尽管说过父亲给他“留下了一点程朱理学的遗风”。但他年轻时也向程朱理学开过炮:“八百年来。一个理字遂渐渐成了父母压儿子、公婆压媳妇、男子压女子、君主压百姓的唯一武器;渐渐造成了一个不人道。不近人情。没有生气的中国。”
连自许服膺于儒门的“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也认为。五四旗手动手砸“孔家店”是必然的。“因为这个店。本来是孔孟两个老板开的股份有限公司。下面还加上一些伙计曾子、子思、荀子等等。老板卖的东西货真价实。可是几千年来。被后人加了水卖。变质了。还有些是后人的解释错了。尤其是宋儒的理学家为然。”(大师的解说怎么这么粗俗?)
“文革”时。炮轰程朱理学的火力就更加猛烈了。著名的笔杆子“梁效”发表雄文批判《水浒传》时。也不忘记先踩几脚程朱理学:“农民起义的伟大斗争。沉重地打击了宋王朝的封建统治。面对这种局面。地主阶级在对农民起义进行武装镇压的同时。加紧了思想上的反革命进攻。反动思想家程颢、程颐和朱熹等人。适应这种需要。继承儒家的反动路线。对孔孟之道作了一番加工。建立起了程朱理学。它在反动统治者的支持下。广为流行。无孔不入。”吓死宝宝了。
而对“文革”表示反感的自由主义代表人物王小波。在对待程朱理学的态度上。倒可以跟“梁效”产生共鸣。他说。“从历史上我们知道。宋明理学是一种高调。理学越兴盛。人也越虚伪”;“理学盛行时。科学不研究、艺术不发展。一门心思都在端正男女关系上。肯定没什么好结果”。却不知在理学被打倒骂臭的十年“文革”中。是不是人就特别真诚。艺术特别发达。
今天你到互联网上随便一检索。更是立即便会发现。程朱理学已经成了中国社会的万恶之源:有人控诉“程朱理学鼓吹缠足、戕害妇女”;有人指出“程朱理学压抑了中国人的开拓精神和创新能力”;有人痛骂“程朱理学彻底把中国人奴化。人成了逆来顺受的奴才”;有人痛心疾首于“程朱理学阻碍了中国一千年的发展”;还有人考证出“抹胸的产生与程朱理学的兴盛不无关系。理学是中国女性乳房发育不良的罪魁祸首”……
实际上。两宋时期。从士大夫家庭到百姓人家。妇女改嫁的事件俯拾皆是。王安石的儿媳宠氏、岳飞的前妻刘氏、陆游的前妻唐琬都改适他人。宋史学者张邦炜先生曾利用南宋笔记小说《夷坚志》所记事例进行统计。结果发现:“单单一部《夷坚志》中。所载宋代妇女改嫁的事竟达六十一例之多。其中再嫁者五十五人。三嫁者六人。
黑格尔讲:“存在即是合理”。“合理”是什么意思?是说每一件事都有其存在的理由和根据。用经济学的术语来讲。就是每一件事都有它赖以产生的约束条件。至于这个理由、根据。或者说约束条件是好还是不好。我们喜欢还是不喜欢。那就是另外的问题了。
结语
理学经历了宋元明清数百年的扎根、强化与发展。对主体民族之性格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互相猜忌而不是团结一心。互相倾轧而不是相互帮助。互相诋毁而不是共同进步。互相比“低”而不是积极向上等等的阴暗心理。渐渐成为国民性格的主流。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我们的社交活动越来越多。为了工作和商务的需要。很多人不得不到娱乐场所去应酬。交际。这种时候。去与不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一个人要有坚定的内心。当然。作为官员来说。要有自己严格的操守。做官就要有做官的样子。你既然做官。就不应该下歌厅。就不应该出入娱乐场所。理学就是这样。对人的外在有严格的要求。正因为如此。理学收到朝廷的推崇。成为官员和读书人的行为规范和学习纲领。由宋之后。成为中国的主流思想。
随着中国哲学研究内容的愈加广泛。问题的愈加深入。21世程朱理学研究的空间将会更加广阔。
参考文献:
1.大道荣升, 理学。是“精英男人”公开对女性耍流氓的明证 ——兼谈传统王权文化对全民心智的圈禁
2. 吴钩, 在你骂程朱理学之前。请先理解它
其他观点:
在以前那个年代。不同人的身份地位是不一样的。其实明明都是身为人类。女子的才能不一定比男子的差那么凭什么在古代男的就可以去很多个老婆儿女的一辈子就只能守着一个丈夫?
程朱理学就是将这种思想法回到了极致。在北宋的时候。范仲淹的母亲一开始和范仲淹的父亲结婚。之后。新婚没多久。范仲淹的父亲就去世了。在他的父亲去之后。它的母亲又改嫁给了别人。虽然这件事情在街坊邻居上面表面上是风平浪静的。但是其实范仲淹的母亲背地里已经被别人骂死了。
在古代人来看女子在丈夫去世之后终身不嫁。一辈子气丈夫守活寡。这才是重要的。那么为什么男的可以娶那么多老婆。而女的就只能守着一个丈夫。甚至在丈夫去世之后都要一辈子守活寡。
对于女人来说。如果成为了寡妇。一辈子不再改嫁给自己的丈夫。受一辈子的活寡的话。在她老了的时候就会得到一块儿贞洁牌坊。可是试问一下。这块儿冷冰冰的石头又有什么用?
可是当时程朱理学就认为。女人可以饿死都不能失去自己的节操。这样一点人情味都没有的一个学说。凭什么装作用道德似的把男女捆绑在一起?
一个人都有七情六欲。男欢女爱本来也是正常的事情。为什么程朱理学就一定要排斥这种现象。难道一个人只能每日都正襟危坐。过着一点情感都没有的生活。这样才好吗?
但这种思想深入人心的情况下。他强迫着人们认为。喜欢上一个人是十分丢脸的事情。甚至一个人连情欲都不能有。要是有的话。这就是违背了道德。违背了思想。为什么非要用这种一点道理都没有的学说来抑制人类的情感?要知道人类和动物最大的区别就是人类懂得如何表达自己的感情。如果人类连自己的感情都没有办法表达的话。又和动物有什么区别呢?
程朱理学偏偏要用这种方式把一个人的思想束缚。就好像所有的人都成为这种思想的束缚着。他才会甘心。
其实相比在这种情况下。宋朝的山阴公主。她的想法是要先进一些的。在这种社会风气之下。他首先和自己的皇帝弟弟提出了。同样是父皇的孩子。为什么他的弟弟可以有后宫嫔妃。而她只能守着驸马一个人。
或许在当时都认为她就是一个淫荡的女人。她的这种做法是为人所不齿的。或许她的这个做法是有一些偏激了。也不知道被别人都学习。但是不可以否认的是。她这个提倡是不错的。男人和女人本来就是平等根本就不存在什么男人可以做的事情。而女人不可以做。或许如果抛除他自己内心的那些自私的想法的话。但从客观的角度上看这件事情。确实比程朱理学这一学说所要描述的想法。对当时的社会有着更加的推动的作用。
对程朱理学有话说的小伙伴可以评论区留言和转发。喜欢的小伙伴可以加关注。感谢大家的支持!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 为什么喜欢的总是害自己最深的?背后有何规律?
- 在北京月入14k,这种情况下要不要离职呢?
- 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学生学历低会导致爹不疼娘不爱且家庭成员不和睦吗?
- 刚刚离职的我现在还能从事哪些工作呢?
- 为何无人治理满大街逆行的送餐骑手?背后原因大揭秘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桔子生活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169711.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桔子生活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理学,自己的,烈女,男人,地位,王权,朱熹,不可以,丈夫,思想
没想到大家都对“程朱理学”形成后女子地位如何?为什么当时男的就可以三妻四妾,女子要“三从四德”?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当今之世。研究及发扬朱学的人所在多有。但是反对和批评朱注的人也很多。理学是中国古代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其影响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