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洁癖,历史上有哪些记述的奇人趣事?
原创

说到洁癖,历史上有哪些记述的奇人趣事?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爱干净是个好习惯。太过分的。真的是病。轻则耗费钱财。重则失去朋友。还有不分场合的犯洁癖。结果要了命的。

有洁癖的“樟脑丸”

上一次厕所换一件衣服

“一泡尿”害死洁癖君王

春秋的时候有个小诸侯国叫邾国。国君曹穿特别爱干净。在宫中只要看到哪有一星灰尘。对侍者轻则责骂。重则毒打。当年纸张还没有发明。上茅房时是用木头做的小棍棍拨拉干净菊花。由于物质馈乏。就是这种拨拉屎蛋的“厕筹”也是清洁一下重复使用。曹穿当然恶心这个了。利用君王的特权。他让人在厕筹的一头裹上棉花。蘸上干净的水擦菊花。当然是一次性使用的。

狱卒用粪桶当刑罚

说到洁癖。绕不开的一个人就是元末明初的倪瓒。因为他是不但生活上有洁癖。精神上也有洁癖。历史找不出第二个了。

倪瓒不但生活上有洁癖。精神上也有。元朝末年张士诚造反自称\"吴王\"。他的弟弟张士信想让倪瓒画几幅画。就送来很多画画用的绢布和金钱。倪瓒大怒曰:\"我不做草头王的画师!\"撕烂了绢布退了钱。一天张士信在在太湖上划船游玩。闻到一股很浓的香气。抬头一看。是从一艘整洁精致的船上发出来的。他便问:“这船是不是倪瓒的。”得到肯定答复后。他命人将倪瓒抓了起来。痛打了一顿。倪瓒挨打时竟然咬住牙关连哼都不哼一声。后来朋友部他为什么这样。他回答:\"一出声便俗\"。倪瓒还做了一首诗:

\"白眼视俗物。清言屈时英。富贵乌足道。所思垂令名。\"

到了明朝的时候他被打入大牢。到吃饭的时候。狱卒给他送饭。他又犯病了。告诉狱卒送饭时要把碗举到眉毛以上。狱卒问他为什么。他说:\"怕你的唾沫喷到饭里。\"狱卒大怒。在大牢里了你还装啊。我得改改你这臭毛病。于是用铁链把他锁到马桶旁边。吃饭睡觉都挨着臭哄哄的马桶。不知道有洁癖的老头是怎么熬出来的。

爱干净是个好习惯。如果过分了。就真是病。

其他观点:

爱好干净。是好事。我们每一个人都爱好干净。衣冠整洁。仪表堂堂。谁都喜欢。如果加上才华洋溢。品德高尚。那就是人中龙凤。可遇而不可求了。

不过爱好干净。也要有个度。过了这个度。那么就是洁癖了。

这个人。就是明朝有名的诗人——倪瓒。

我们可以先来认识一下这一位倪瓒大人。

倪瓒(1301-1374)。初名倪珽。字泰宇。别字元镇。号云林子、荆蛮民、幻霞子;江苏无锡人。元末明初画家。诗人。从他的号里面。我们就能够见识到他的不拘一格的风采啦。

在元代。很多人的生活并不如意。但是。倪瓒的生活反倒是不错的。虽然作为大地主的父亲早早就死了。但是倪瓒的大哥和二哥都是道教的上层人物。在人民群众自娱自乐的“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九儒十丐”的排行当中。道教的地位还是挺高的。更何况是道家的上层人物了。所以。倪瓒从小就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

而且他也传承道教的洁身自好的精神。加强自身修养。饱读四书五经和佛道两家的经典著作。

虽然后来他的兄长的去世。经济窘迫起来。但是他还是凭借自己的才华。小日子过得还不错。曾经云游太湖。广交朋友。写下不少优秀的诗篇。

题诗石壁上。把酒长松间。远水白云度。晴天孤鹤还。 虚亭映苔竹。聊此息跻攀。坐久日已夕。春鸟声关关。 ——倪瓒《对酒》

倪瓒的书画

他还是个有名的孝子。对于母亲和恩师王辅仁的去世悲伤不已。

不过。他也是一个具有洁癖的人。而且是非常严重。我们可以从他的衣食住行方面来看看他具有哪些洁癖。

衣着

根据记载。倪云林每天洗头时要换水十几次。穿上衣服每天也要拂试至少几十次。

同朝的。有一个叫做杨廉的。家里面有个小脚的歌姬。杨廉夫见她的脚比较小。就把她的鞋脱下来。作为饮酒的酒器。倪瓒来了。也用这个招待。结果。倪瓒连酒桌都给翻了。起身走人。虽然杨廉夫的行为。很对不起他的“廉”字。不过倪瓒的行为。也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他的爱好洁净。

同时杨廉夫耽好声色。每会间。见歌儿足小。即脱其鞋。载盏行酒。谓之“金莲杯”。一日与倪会饮。杨脱妓鞋传觞。倪怒。翻案而起。杨亦色变。席遂散。后二公竟不复面。 ——《古今笑史》

房子

像倪瓒这样的人。对住的地方当然是挺讲究的。

据说。他的书房的东西。每天都要两个书童轮番清洗。不允许片刻停留。不过这也太夸张了点。可信度不高。至少晚上要让他们两个睡一下吧。

为什么呢?随着梧桐树的成长。倪瓒老是觉得梧桐树不干净。所以也让仆人每天不停的清洗啊。梧桐树的树皮都给洗烂了。没多久就挂了。

庭前有梧桐树。旦夕汲水揩洗。竟至槁死。——《古今笑史》

人说“爱屋及乌”。倪瓒这样的这么喜欢洁净的人。 肯定不会放过他的厕所啦。他家的厕所建在一个很高的地方。高楼下面有一个敞口的木格子。里面装着许多鹅毛。每当上厕所的时候。需要先爬到高楼上。排泄物掉到木格子里。又轻又软的鹅毛会马上飞起。将排泄物覆盖住。如厕完毕后。仆人立刻换上新的木格子和新的鹅毛。以保证厕所环境整洁。真的是挺讲究卫生的。不过害苦了仆人啊!

其溷厕以高楼为之。下设木格。中实鹅毛。凡便下。则鹅毛起覆之。一童子俟其旁。辄易去。不闻有秽气也”。他的香厕是一座空中楼阁。用香木搭好格子。下面填土。中间铺着洁白的鹅毛。“凡便下。则鹅毛起覆之。不闻有秽气也。”——《云林遗事》

在与朋友交往的过程中。倪瓒也是挺讲究卫生的。上面的与杨廉夫喝酒的就是一个例子。下面的例子。更能说明问题。

有一次。倪瓒的母亲生病了。他请了当时很有名的葛仙翁来诊治。不知道葛仙翁故意要整整倪瓒的还是其他什么原因。他故意要骑上倪瓒的白马。而且专门往污泥的地方踩。还把倪瓒的藏书楼弄得乱七八糟的。倪瓒这个大孝子。为了母亲。当然是忍了。但是。大夫走了之后。他就让人把藏书楼锁了起来。并且不再用了。估计重新建造一座了。

有一次。倪瓒的一个朋友来到倪瓒家里做客。他担心朋友把家里弄脏了。于是。半夜起来偷听朋友的动静。果然听到朋友的几声咳嗽。这下倪瓒不高兴了。早上起来。倪瓒让书童去找一下朋友昨天吐痰的痕迹。哪里还找得到?书童拿了一件上面似乎有一些痕迹的东西随便交差。倪瓒掩着鼻子。让人把它扔到很远的地方去。

更为滑稽的是。有一次。生平很少靠近女色的倪瓒带了一个很钟意的女的回来了。到了晚上。倪瓒先让她去洗一下。洗好了。在床上。倪瓒闻了一下。不干净。由令她再去洗。如此反反复复。到了最后。不用洗了。为什么呢?天亮了。只好让女的回去了。

食物

倪瓒的同乡中有一个富翁。有一次。富翁倪瓒去家里吃饭。倪瓒答应了。。厨师是个满脸大胡子的人。倪瓒一见。站起来就要走了。主人非常惊讶。这菜还没吃一口。怎么就要走了?倪瓒说到:“厨师那么多胡子。肯定好脏。我还吃他做的菜干嘛?”

倪瓒很喜欢喝茶。有一次。倪瓒与朋友谈论诗文。茶兴大发。便派童子去邓尉山中的七宝泉挑水。水挑回来之后。倪瓒问童子:你挑水的时候。哪个桶放在身前。哪个桶在身后呀?身前桶里的水。可以用来煎茶;身后桶里的水。就当洗脚水吧!他怕童子的屁。污染了清水!

拒绝为官

倪瓒名气不小。张士诚的弟弟张士信曾经想花重金聘请他去画画。被他大怒拒绝。说道:“倪瓒不能为王门画师”。张士信遇到倪瓒。差点要把他打死。众人都来劝解。最后。张士信还是鞭打他数十下。但是倪瓒一声不发。后来。人们问他为什么一语不发。他说道:“一说便俗。”

后来。连大名鼎鼎的朱元璋都听说倪瓒的名声。想让倪瓒出来当官。被倪瓒拒绝了。且倪瓒一生。都没有用“洪武”年号来纪年。

作茧自缚

倪瓒这会儿又作死了。他要求送饭的狱卒把饭菜举过头顶。

这是为何。倪瓒怕狱卒的唾沫玷污了他的饭菜啊。

狱卒勃然大怒。把他用铁链锁在厕所的马桶旁边。真是自作孽不可活啊!

倪瓒因此得了脾泄。洪武七年。倪瓒因脾泄病死在朋友家中。

喜好干净。人皆有之。喜好得像倪瓒这样的。就少见了。也许。这才是真的性情中人吧。不过。他喜好的过了点。有点不近人情了。

其他观点:

作者:史遇春

时间飞逝。每每坐下来拨弄文字的时候。不经意间。思绪就会飞驰。飞驰到往昔的场景之中。与那时的时空对话。

记得。几年以前。我曾放下了很多牵绊。回到住处。过了一段相对安定的生活。

那个时候。不用早起。不用晚睡。一切。井井有条:饿了。自己做饭;困了。倒头就睡;闲了。要么翻书。要么看电影……

这样的日子。是我工作以后。前此未有的一段;猜想。这样的日子。也是我再次工作之后。后此不会再有的一段;除非退休。除非人生有别的重大变动……

我不是那种大开大合的人;所以。我做不到潇洒地放下一切。去任性地生活。虽然。我知道。人生也就那么会事。人生也就那么短短的一瞬;但是。还是做不到放下。

那一段安定的时光之中。我看了很多电影。那些电影。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也让我从中有太多的感悟。

那些电影。或许。剧情只是在讲一个小小的人物;或许。剧情只是在关注社会之中一个非常普通的现象;或许。剧情只是在演绎一个从来没有人注意到的微小群体……但是。其中往往能够映射出人性的光辉。能够照见人性的关怀……

想来。这一切。我永远都会记得。

至今。仍然清楚记得。有一部名叫《尽善尽美》的电影。

那部电影。演的是一个有洁癖(强迫症)的老头。演的是他与一个带着哮喘病孩子的女人的故事。演的是他洁癖的转变。演的是他人生态度的转变……

为了写这篇文章。我回头去查了一下《尽善尽美》的资料。

那部电影是1997年拍摄的。距今已二十余年。恍若隔世之间。颇有值得纪念的意义。

关于那部电影。这里我就不再多说了。

我之所以记得那部电影。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电影中那个老头的洁癖。让我印象至深。至今不忘。

其实。在这个世界上。很多人在外在、在信仰、在表现上……是和大多数人不一样的。这种不一样。会让大多数人不安。这种不安。会导致一些人的反感、排斥、甚至是暴力罪行等等。但是。当大家真实走进那些与我们有所不同的同类时。可能就会发现。其实。他们和大多数人一样。有善良、有仁慈;他们和大多数人一样。会犯错。也能够知错就改……

所以。在面对我们的同类时。作为人。首先。我们要有人性的美好。这才是这个世界好下去的希望和唯一出路。

读清人笔记。也有记载洁癖的事情。

看到关于洁癖的记述。于是。先有了上面的一段文字。

下面。就来看一看清人陈恒庆在《谏书稀庵笔记》的《洁癖》一节中。关于一例清人洁癖的载记。

在说其事之前。先说其人。

陈恒庆笔记中的这位主人公。他称之为“裕相国斋田”。

那么。这位相国裕斋田又是谁呢?

根据“相国”、“裕”、以及载记者陈恒庆的生平。简单推断。这位裕斋田。就是裕德。

关于裕德的资料。并不多。

所以。这里就只能依照《清史稿》列传二百二十七《裕德传》。来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裕德。字寿田。喜塔腊氏。满洲正白旗人。湖北巡抚崇纶之子。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湉)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中进士。改庶吉士。授职编修;累迁为侍读。光绪八年(公元1882年)。充咸安宫总裁;五转至内阁学士。督山东学政。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擢升工部侍郎。调任刑部。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授都察院左都御史。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升迁理籓院尚书。调任兵部。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为协办大学士。又授体仁阁大学士。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充任会试总裁。明年(公元1905年)。改任东阁大学士。卒。谥文慎。持躬谦谨。礼贤下士。人有一得之长。则誉之不容口。时人皆称之。

从《清史稿》中裕德传看。这位裕相国的仕途还算顺畅。特别值得称赞的是裕相国的礼贤下士。这一点。也是他最最值得敬仰的!下文虽然是在讲裕相国的洁癖。但是。从中也可以看见他性格中从善的一面。

话说。裕斋田相国有洁癖。

因为洁癖的缘故。所以。裕相国的禁忌非常多。

据说。裕相国的家中。凡是他常坐的地方。从来都不让别人坐。他掀动帘子、开启风门时。手捏过的地方。也从来不让别人捏、动。

裕相国在其执掌的部署里面办公。审阅签署文件时。部署里办事的官员都知道他有洁癖。在给他呈递毛笔时。都是轻拈笔管的顶端。呈递过去。因为笔管中间是裕相国拿捏的部位。所以。大家都会自动避开。

洁癖之外。裕相国还很讲究。遇到四离四绝的日子。他一定会呆在家里。绝对不会出门。也不会审阅文件。

所谓四离指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的前一天。称为离日;四绝是指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的前一天。叫做绝日。四离为四季之开始。四绝为四季之终末。古人害怕穷尽。总结之后。认为这几个日子不吉。所以。一般不在四离和四绝之日操办大事。因为他们觉得。这几个日子於事多有妨害。

裕相国所穿的衣服。干净整洁。纤尘不染。而且平整妥帖。不见一丝皱褶与印痕。

裕相国在所执掌的部署办公时。坐得时间久了。衣服上偶尔会有褶叠。回家之后。他会让人用熨斗熨烫平整。

有一天。天已傍晚。裕相国步行到了一个巷子口。

巷子口有一家卖烤羊肉的。裕相国就在那边吃了起来。

那个时候。一到冬天。京师满街都是手挽车。

手挽车上载着羊肉、锅垆、酒壶、木炭等。做小买卖的人。会现切羊肉用木炭来烤。然后卖给行人。

这似乎就和现在的烧烤差不多。

虽然都是烧烤。但是。那个时候的吃法和现在还是略有不同:

吃烧烤羊肉的食客。都站立在手挽车旁边。一只脚踏在地上。一只脚蹬在手挽车上。拿着筷子吃。

这一天。刚好下过雪。突然间跑过来一只狗。这只狗闻着肉香味。一下子就窜到了手挽车边。因为下雪。所以。狗的身上全是还没有融化的雪花。

裕相国吃得正香。这只狗忽然就从他的两腿之间钻了过去。这一钻。事情就大了。裕相国的白狐裘衣。被这只狗给弄脏了。

这只狗的动作。一下子就中了裕相国的忌讳。他非常懊恼恨气。羊肉也不能吃下去了。

然后。裕相国就命令仆从把那只狗给抓起来绑了。然后。还剁掉了那只狗的尾巴以发泄心中的恼恨。

这个做法。其实还是很可议的。

裕相国虐狗这件事情。正好被笔记作者陈恒庆给碰到了。

陈恒庆笑谑着对裕相国说:

“古语有云‘貂不足。狗尾续’(即所谓的狗尾续貂)。请裕相国把狗尾巴给我吧。正好我的貂皮褂子坏了。我好拿回家去用这狗尾巴补一补。”

陈恒庆接着又说道:

“今天的天气太冷了。我的裘皮褂子没办法御寒过冬。如果相国嫌弃自己的狐裘被狗弄脏了。您可以把它送给我啊!”

然后。大家一笑而散。

看来。那个时候的相国。官架子似乎并不是那么大;

看来。那个时候。相国并不那么森严可憎。

裕相国回家之后。对自己的家人说:

“刚才那位在路上与我笑谑的人。是位山东汉子。他现在在朝廷做给谏(清为六科给事中别称)。是我的朋友。”

裕相国还说:

“这位山东人。他似乎不那么爱干净。食量很大。身体强健。他已经五六十岁了。仍然可以徒步走十多里路。”

裕相国最后感叹到:

“看来。我以后也不要再自讨苦吃了。”

从这以后。裕相国的洁癖慢慢就改过了。

陈恒庆听到这些话之后。说道:

“我用旁敲侧击的方式对裕相国进行劝谏。裕相国能够从谏如流。真可以说是贤良的相国了!”

最后。再补充一下文中的相关资料:

四离四绝。

中国古人通过对自然和天体运行的研究。把一年分为二十四个节气。四离指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的前一天。称为离日;四绝是指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的前一天。叫做绝日。

《玉门经》中说:

“离者。阴阳分至前一辰也。”

分就是春分和秋分。至就是夏至和冬至;前一辰就是前一天的意思。

春分前一日叫做木离;夏至前一日叫做火离;秋分前一日叫做金离;冬至前一日叫做水离。

四离日在“黄历”上一定是写着“日值四离。大事勿用”的字样。是一般择日忌用的日子。

《玉门经》中说:

“四绝者。四立前一辰也。”

一年中共有四个“绝日”。

“立春木旺水绝。立夏火旺木绝。立秋金旺土绝。立冬水旺金绝。故先一日为绝也”。

(全文结束)

这是我的头条号网址:

https://www.toutiao.com/c/user/6134662558/#mid=6134493673

谢谢大家关注!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且听风雨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5:07:41

      相国,洁癖,光绪,的人,狱卒,的是,鹅毛,朋友,干净,公元

    • 情多浓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5:07:41

      没想到大家都对说到洁癖,历史上有哪些记述的奇人趣事?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孤飘的蒲公英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5:07:41

      爱干净是个好习惯。太过分的。真的是病。轻则耗费钱财。重则失去朋友。还有不分场合的犯洁癖。结果要了命的。有洁癖的“樟脑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