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是《史记》记载的朝代,也进入了教科书,为何西方人还是不认同?
原创

夏朝是《史记》记载的朝代,也进入了教科书,为何西方人还是不认同?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西方对夏朝的质疑。主要依据就是至今没有出土的文字记录直接证明夏朝的存在。虽然我们认为二里头遗址其实就是夏朝存在的证据。但是西方人只承认中国在商朝之前有二里头文化。但是不承认二里头就是夏朝文化。因为没有类似的文字发掘能证明二里头遗址就是夏朝的的城市。

其实。不光是西方人。近代以来。很多中国史学家也对夏朝存在产生了怀疑。

在中国传统史学体系中。夏朝是第一个具有明确的列王世系和兴亡有绪的历史朝代。古人不仅从未怀疑过它的存在。而且给予它同商周秦汉王朝一样的信史地位。晚清以来。由于中华民族的衰落。滋生了一种对自己文化不自信的现象。其中康有为就说过“上古茫昧无稽”。意思是去纠结上古时期的历史没有意义。

之后。在西方思想的影响下。疑古思潮勃然兴起。从而导致夏朝地位的动摇。即使近年夏商周断代工程的实施。较为成功地确立了夏代的基本年代框架。也依然无法彻底抹去人们心头对夏朝信疑参半的阴影。

夏朝的存在受到怀疑。主要原因在于有关夏朝的各种文献资料。大多晚出于夏朝数百年之后。特别是系统记载夏史的《史记·夏本纪》更是晚出于夏朝之后一千四五百年。按照一般的对历史研究的态度。当时人叙当时事。这种第一手资料史料价值最高。至于与历史事件发生相距太过久远的晚出资料。严谨的学者对其可信度大都是持保留态度的。正是由于夏史没有当时的文字材料来证明。所以不少学者都对夏朝表示怀疑。

如1933年初版的颇有影响的史学名著《中国古代史》就认为夏、商、周三代存在疑问。并说:“由开辟至周初,为传疑之期。因此期之事。并无信史。”1936年顾颉刚、童书业曾联名发表《夏史三论》一文。即主张“我们不该用了战国以下的记载来决定商周以前的史实”,认为“夏代史本来只是传说的堆积”,从而对夏朝的存在给予了全面的否定。并对持反对意见的学者发出挑战说:“好在夏代都邑在传说中不在少数。奉劝诸君。还是到这些遗址中做发掘的工作。检出真实的证据给我们瞧吧!”

这是夏朝的存在第一次遭到权威人士的全面否定。此后。无论东方还是西方。对夏朝质疑的声音始终不绝于耳。

没有文字记载是否就证明夏朝不存在呢?

到今天为止。考古学一路辛苦走来。在出土的甲骨文中。从未发现一个“夏”字。于是。在一些人看来。夏朝的存在与否还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可是。问题是。甲骨文中没有出现夏朝的记载。并不能说明夏朝就不存在。第一。甲骨文也不是商朝官方正式的史料文献。甲骨文最重要的作用不是记录历史。而是用来占卜。第二。甲骨文的发现是在清朝末期。在这之前。可有甲骨文的龟壳都是被当做药引。这就是的大量甲骨文被销毁。在加上还有很多未曾出土的甲骨文。所以说。现在通过甲骨文来判断夏朝不存在。还为时过早。

那么。在考古遗址中没有夏朝的记录文字出现。是不是就不能证明夏朝的存在了呢?

著名考古学家李学勤先生曾说:“其实世界上考古遗址的属性不能够只设想从文字上来证明。很多的遗址就没有文字的证据。例如考古学先驱德国的施里曼对特洛伊城的发现。到今天为止。那个遗址也没有出过特洛伊这个名字。可是所有人都相信。肯定特洛伊就在那几个地层里面。”

大家知道。特洛伊战争是希腊初史上的一件大事。起初记录在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之中。现在一般认为以为特洛伊的陷落约当公元前1250年。这已得到近现代考古发掘材料的有力支持。从史料学的角度看,《伊利亚特》对于特洛伊战争来说。是晚了500多年的文献材料。况且荷马史诗也属于传说的性质。只因这些传说材料能与考古材料在时间和空间上对接。所以学者大都认为当年施里曼发掘的希萨利克古代要塞遗址就是特洛伊的所在地。

其实。如果以这样的标准来看。西方人就是双标行为。既然他们承认特洛伊的存在。为什么不承认夏朝的存在呢?毕竟这二者都是没有直接的文字来证明的。

事实上。我国的文献资料涉及到的夏朝。在时间和空间上不仅可与二里头考古遗址对接。而且二里头遗址所具有的那种王都规模与气象。也使我们有理由相信夏朝是一个真实的历史存在。所以。仅从文字方面来考虑夏朝的真实性问题。并没有说服力。

至于西方人认不认同这个问题。我认为。关键是我们自己要有民族自信。西方人的看法。我们当做参考就行了。没必要把他们当成权威。

其他观点:

对于中国上古史的研究。一直是历史学界一个最乏人问津的领域。春秋时期。孔子那么博学。对于夏时代的故事依然说我知道的不多。得去杞国问一下。杞国。春秋小国。乃夏之后裔。杞人忧天说的就是杞国的故事。从这件事我们可以看出。春秋孔子时期。夏朝离当时已经非常久了。所以缺乏更多的文献资料和史料。更不要说文物证据了。

夏朝之否定。首先不是西方人否定的。提出中华文明5000年的。恰恰就是一个西方人。号称仰韶文明之父的安特生。他在中国甘肃陕西一代考古。发现了仰韶文化彩陶。并对中国上古史有不少研究。但囿于当时的学术高度。他误以为此类彩陶乃至于西方属于很正常的事。

再往后走。以张光直为代表的美国培养的史学家。基本上依托的都是西方学者编撰的理论。以笔者手头上这把《中国文明史》为例。这本书是美国学者康拉德.希洛考尔和米兰达.布朗所著。应当说代表了西方史学家对于中华文明的普遍认知和理解。

在第一章 上古时代的中国里。从公元前7000年-公元前1000年这个时间段里。分为几节。第一节新石器时代。第二节中国文字的起源。第三节青铜时代的出现。第四节。商朝。也就是说他们认为根据中国是史料。应该是公元前1766年到前1122年为商朝。

看到这里。我想很多稍微了解商周文化的朋友都会看出错误何在。

郑州二里岗文化第一不是商代后期。属于商代早中期。第二不在西北。在中原。第三不是公元前15世纪的商朝遗址。那个遗址是大名鼎鼎的殷墟。在河南安阳。

笔者手上的书为2008年第一版。《中国文明史 第二版》。暂且不说对于二里头是夏是商如何论断。这属于学术争论范围。仅就美国学者写出的这部教科书式的理论而言。对于二里岗文化他们的认识水平是极为低下的。遑论更早时期的二里头文化。

到了今天。西风东渐。不少读者也不知道从哪里得来的碎片化知识。就开始跟随西方人和民国人那些早已过时的理论。盲目认为中国历史上没有夏朝。

对于夏朝是否存在的问题。西方学者仅仅是作为一个外国史。有那么几个东方学家会去探索一下。其出发点和好莱坞电影里流行的埃及探宝类型无有不同。但对于中国学者而言。发现和证明夏朝的存在却是自己的事情。所以。作为一个民间学者。笔者对于西周以前的上古史也算浸淫多年。发表的文章都是依托已经发现的古代文化遗址发掘报告和遗存的文物以及可靠可考的古籍文献。整理完毕后将作为中国上古史汇总结集出版。欢迎大家交流探讨。学术讨论。不要扣帽子。乱喷就好。

分享真知识。传递正能量!如果你也喜欢收藏和中国历史传统文化。欢迎关注瓷器鉴定真知堂!谢谢你的收藏和转发!图片来源于网络。感谢原作者的辛苦工作。

需要更多历史文化和文物鉴定知识和图片。可以百度瓷器鉴定真知堂!去笔者博客寻找。

其他观点:

西汉司马迁的《史记.夏本纪》中有关于夏王朝方面的记载。但是尽管我们中国人都坚信夏朝的存在。但是西方人却并不认同。主要原因如下:

缺少夏朝文物实证

由于夏朝距离现在数千年之久。并且期间战争和自然灾害的影响。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具体实证文物出现。但是有历史文献的记载。比如司马迁的《史记.夏本纪》等。能够被写进《本纪》的。都是王朝的皇帝皇后才有资格。中国历朝历代都有一个优良传统。就是后朝为前朝修史。尽管不能做到完全客观公正。但是还是很有意义的。

中外做事方式不同

西方要求文献和实物要相互印证。才承认存在。比如我们浙江杭州良渚文明。正好实证了我们上下5000年文明的说法。因为文献和实物相互印证了。西方的做法更为严谨。严格按照流程办事。缺点是不够灵活。

下图 5000年文明实物印证者--良渚文物

下图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也就是上面2点的差异。导致夏朝不被国外所承认。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初心未变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5:11:18

    夏朝,特洛伊,遗址,中国,都是,甲骨文,学者,西方人,文字,商朝

  • 寄心梦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5:11:18

    没想到大家都对夏朝是《史记》记载的朝代,也进入了教科书,为何西方人还是不认同?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对不起是种借口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5:11:18

    西方对夏朝的质疑。主要依据就是至今没有出土的文字记录直接证明夏朝的存在。虽然我们认为二里头遗址其实就是夏朝存在的证据。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