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的暴利到底有多大?
原创

茶叶的暴利到底有多大?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茶叶是不是真的暴利呢?就让我这个业内人士。以江苏丘陵茶区为例来给大家分析一下。

首先我们按照茶叶生产加工和销售的流程顺序。把茶叶成本为分为生产成本、加工成本、营销成本及其他成本。

1.生产成本

茶叶生产是指从茶园建设、栽培管理、直到采摘之前的过程。这段时间的成本主要是土地费用和茶园管理费用。


看到这里可能很多人就会问。为什么生产时间不拉长一点。多采一点?产量大了成本平摊不就低了吗?那么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茶叶的加工成本。

2.加工成本

茶叶加工是指从鲜叶采摘、炒制、精制、直到包装成成品的过程。加工过程当中的成本主要就是采摘成本和包装成本。





3.营销成本

广告和推销是花钱的无底洞。日常饮用的各种5元/瓶的冰红茶、冰绿茶饮料。如果其成本是2.5元。那么瓶子大概1元左右。饮料的价值大约在5毛。剩余1元就是营销成本。茶叶的营销也有类似的例证。小罐子2018年卖出20亿也刚刚平本而已。当然我国大部分茶叶的宣传还是停留在原始阶段。靠简单的平面广告或者自媒体广告。甚至还有相当多是靠老板的人际关系卖茶。营销成本在不同企业差异巨大。小编在这里也不容易算清楚。但不管哪一种营销形式。对于一个企业来说都是不小的投入。

4.其他成本


5.茶叶是不是很暴利?

如上所述。高档茶可见成本已经超过700元/斤。再加上品质溢价和品牌溢价等因素。市场终端售价一两千元每斤也算很正常;有些稀有特色茶。比如黄金芽。生产成本投入更大。产量更低。但是品质异常优异。所以卖到两三千元也不算太暴利。

排除特殊情况。比如大红袍母树上产的茶叶。某山上某一株茶王树上产的茶叶……只是把茶叶看作一种饮料来看。再好的茶叶正常成本价也就千元左右。卖到什么价格是暴利。您心中应该有数了!那些动辄大几千甚至多少万的茶叶。呵呵。那就只能说土豪的世界我们看不懂了。

6.为什么茶农的茶和外地茶便宜?

同样是江苏丘陵茶区。为什么散户茶农的茶叶就比企业的便宜很多?且不说茶农只靠一锅打天下。产品质量和稳定性与企业完全没有可比性;更主要是因为农民自己的土地和劳动力没有算成本。他们低价销售。赚的就是自己的工钱而已。

至于外地(主要川贵地区)茶便宜。主要是因为地域经济水平差异。这些地区的土地和劳动力成本远低于江苏;而且气候条件适宜茶树生长。每年生产时间是江苏的数倍。此外。便宜的也基本都是没有品牌的低档茶。真正高质量的早春茶也不会比江苏便宜太多。

江苏丘陵茶区虽然与其它地区的情况不尽相同。但仍然能够窥豹一斑。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茶叶技术人员的断代。以及人工成本的不断提高。茶叶价格还会持续升高。倒逼机械化是必然趋势。以后再喝手工采的茶。就算没有暴利也只能是土豪的专利了!

原创手码。欢迎点赞关注。云起茶文化每天分享专业茶知识。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其他观点:

茶叶利润究竟有多大。要看哪一个环节。茶叶中间环节。很多。

首先是茶农。另外是茶叶超支。三是小贩。四是茶叶市场被茶叶厂收购。五到茶叶店进入消费者。

以绿茶为例。谷雨前茶采摘一般按照天数计算。各地生活水平不同。采茶工一天工资也不同。我们这边是120元一天左右。但需要包吃包住。还需要承担接送。一天一个人大概可以采摘2、3斤鲜茶叶。到清明前后一般是按照每斤25元左右的 价格计算采摘鲜茶。

茶叶价格变化很快。有的时候是一天一个价。贵的时候一家鲜茶叶的价格就是100元左右。品种不同晴雨天各异。一般是3-4斤鲜茶叶炒制一斤干茶。加工费一般是每斤25元还是45元。我记不清楚。

谷雨前后茶叶一般是300-500一斤。但是这是产地价格。一到市场。一斤茶叶估计需要上涨百元以上。以前贩卖过一次茶叶。一个人也就是携带10多斤茶叶。远赴几百公里的市场。需要扣除车费住宿费。还需要盈利。价格上涨比较大是正常的。

但这种茶叶经过茶厂加工以后。到消费者手里。估计最低都是需要几千元的。

因此茶叶真正的暴利。不在茶农。也不在茶叶粗加工。更不在茶叶中间小贩。当然也有的小贩资金实力雄厚。看准市场。通过收购囤积获得暴利。但囤积茶叶风险十分大。万一茶叶价格暴跌。损失是惨重 的。毕竟茶叶价格随着时间推移下跌的斜率是很陡峭的。有的时候上午一个价。下午就是一个价。下跌几十元也正常。

囤积茶叶需要准确判断未来天气的变化。如果判断未来天气会骤冷。冷到把鲜茶叶冻死。导致没有茶叶可以采摘。那么茶叶价格就会上涨。但万一天气没有那么冷。而是适当的。茶叶生长正常那么就可能造成大亏。

茶厂收购茶叶以后。经过精加工。挂上自己的品牌。价格上涨较为离谱。甚至的是翻倍上涨。但是品牌不是随便可以获得的。这需要消费者认可。就像鞋子一样。杂牌鞋子与红蜻蜓或者是耐克是不一样价格的。

一斤茶叶从茶农到消费者手里。价格不知道会涨多少倍。尤其是高档茶叶。价格上涨更加离谱。低价位茶叶。市场也就是那么十多元一斤。怎么涨都是没有太多空间的。

其他观点:

茶叶暴利的争论一直存在。但是谁也不愿买这个账:

种茶的说我只比种粮食强那么一点点。搞不好都老本贴进去。哪来的暴利?

做茶的说可怜我就挣个辛苦钱。一年忙一季。昼夜不得眠。挣得不够一年花。

卖茶的吆喝更厉害了。我一月房租那么多。还养着一个人。一斤不卖也得花一样多的钱。哪来那多暴利啊?如今的钱不好赚啊!

整个茶叶链。从种茶。到做茶。再到卖茶。都在叫屈。都没挣钱。也都没暴利。那么。一斤茶叶凭什么卖几千几万元?成本都知道。最贵也就三五百元。了不起800元到顶。明前、雨前茶就不说了。成本高。鲜叶都得五六百。可是随后的夏茶秋茶。还有扫地茶。大部分成本不到百元。更有那山民茶农自产自销的。基本都成本价卖了。但是最终到消费者手上。并没见到价格多大变化。还是几百上千。当然也有很多的所谓自产自销。网上推卖。99元一斤。99元4斤。难道这些也是暴利吗?茶叶的世界真是看不懂。

(上图是一棵茶树。哪位知道名字)

一、茶叶链各环节成本分析

为了便于阐述茶叶是否暴利部分。成本部分就概括性的介绍。不做细致分析。

第一。种茶成本。茶园的核心成本构成分三部分。人力费、材料费和管理费。其中材料费属于一次投入。多年受益。主要是茶苗。管理费包括土地使用费、肥料和药物费等。一年每亩百元左右。最大头的是人工费。主要表现在茶叶采摘。按照每亩出产鲜叶300斤。每斤100元。今年豫南信阳毛尖采摘人工费每斤50元。30000元毛收入。现场扣除采摘人工费15000元 。鲜叶毛利润15000元。大致就这个样子。全年刨干打尽。净落个每亩10000元。如此匡算。种茶确定没有暴利。

第二。做茶成本。一般的茶厂都有自己的茶园。成本会有所降低。利润有所增加。不过为了方便。还是按着简单匡算。茶厂做茶。4斤鲜叶做一斤茶。鲜叶400元。炒茶人工100元。豫南大都是小型茶厂。炒出来就卖了。行业内把这种炒好就卖的茶叶叫毛茶。初级加工的意思。这样的茶叶最多卖到800元。一般在600-800元之间。去掉直接成本500元。税收、人情。一斤茶叶毛利最多200元。按10000斤年产量。毛利200万元。全厂一年下来的投入和费用。就花的差不多了。如此算来。做茶也没有暴利。

(顶峰时候这个茶饼能换回一件茅台)

二、茶叶的暴利到底在哪里

算了一圈。算不出暴利在哪里。但是确实存在暴利。还不是个别现象。所有信息反映。高档茶叶、低档茶叶。不同品种。都有暴利。最大的可能。就在销售环节。我们从根源上寻找线索。

第一。茶叶的暴利说法起源在哪里?

我们都知道。40年前的茶叶就没有暴利的说法。根本就没有这回事。那时的茶叶跟烟酒糖盐一样。百姓生活必需品。国家对价格有管理。其实不用怎么管。很好的茶叶就几块钱一斤。没人想着定价之外还能搞什么鬼。譬如茶叶。茶园是集体的、茶厂都是国营的。采茶给工分。炒茶有工资。用现在的价值观衡量。一斤茶叶的成本就是个工分工资钱。合到块把两块钱。基本可以忽略不计。然后经过当时农村财务管理的“预算”和“决算”制度。茶园和茶厂的收益保持在田农水平。那时的农村财务制度。没有盈利的概念。讲求的是收支平衡。所以始终没有利益矛盾。社会稳定。人们安居乐业。在光山。茶叶就三几块钱一斤。好的雨前毛尖也不到10块钱。搁到现在都几千元的货。

用那时的工资水平衡量。4块一斤的毛尖茶。一个月工资可买到10斤。算是比较贵的了。但和现在比。却很高性价比。当下一个月工资只买得一斤毛尖茶叶。问题的关键在于。此前的茶叶市场极其平静。货真价实。买卖公平。就没听说过假冒伪劣、以次充好、低进高出等等现象。当然也没有暴利这个词了。

这个古老的市场一直的波澜不惊到2007年。这年让全世界认识了原产于中国云南的一种茶叶。普洱茶的惊天亮相也让世界牢牢的记住了它。当地百姓世世代代饮用的大碗茶。突然的一夜成佛。短短三个月的时间。价格飙升到三万元每斤。整体涨幅超过股市。这个线索就应该是茶叶“暴利”的起源。

第二。说不尽的普洱茶。

在中国茶业史上。原产地、历史最久远、十大名茶。多么辉煌的过去。在普洱茶面前。变得都不值一提。用最简单的一句话表明:几块钱的茶叶卖到几万块还一茶难求。还有什么可以比。那么就来扒扒普洱茶的历史。看看究竟怎么了。

“武侯遗种”。可能是多少年来。茶叶品种的丰富。人们居然不识普洱茶了。实在不应该。早在东汉时期。普洱茶就是我国的名茶。后来还赢得了“武侯遗种”的美誉。要知道古时候把一个饮食物种与伟大的人物关联齐名。说明普洱茶在人们生活中是多么的重要。当今商品广告的名人效应。就是学来古人的智慧。武侯是诸葛亮的尊称。他死后被刘禅封为忠武候。

“朝廷岁贡”。有正史记载的是清朝时期的《普洱府志》。说的当时普洱茶山八百里。种茶制茶十万人。仅思茅一地就年产茶叶10万担。为什么如此大的规模?就是因为雍正皇帝的经济改革。“改土归流”。激发了农民活力。振兴了农业。云南地方政府充分利用普洱茶优势。岁贡朝廷。因为路途遥远。地方政府又故意大造声势。负责押送贡茶的官员。思茅通判又很会办事。一路大张旗鼓。浩浩荡荡。搞得路人皆知。京城都以喝到普洱茶为荣耀。当时有个叫做阮福的人。在他的《普洱茶记》里写得明白:普洱茶名满天下。茶味最是香浓。在京城最为推崇。搞得雍正皇帝高兴的不得了。于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成立普洱府。提升普洱茶产地的行政级别和权力。

“享誉世界”。普洱茶这么张扬造势。逐渐引得国外茶商的关注。在本来交易兴旺的基础上。到了清末。光绪年间。已经远销到欧洲。至此。包括本国西藏。周边东南亚各国。日本、西欧诸国饮茶国家。都有了正常的普洱茶贸易。

第三。普洱茶炒到天价的踪迹。

赋予了文化内涵。使其具有了资本的可炒作性质。普洱茶的名声最早提升在清朝。直到上世纪末。依然是“饮品”本性。用来喝的一种茶叶。机会出现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台湾出了个叫石昆牧的茶痴人。祖传嗜茶。或叫“茶痴”也不为过。他1966年出生。7岁会品本岛乌龙茶。17岁开始接触普洱茶。20岁就对普洱茶颇有心得。融入了港台普洱茶文化圈。一帮子大神玩起来。最终把古董文化、哲学思想和神学佛家等等都玩到茶里。赋予普洱茶以丰富的文化内涵。

形式上。把普洱茶严格分成三六九等。使其具有了资本的可操作内容。按着石昆牧的说法。普洱茶粗分“老茶”、“新茶”两大类。老茶里又细分古董级、印级、年份级。然后还分名号、口感、色泽等等。本来普洱茶不同于其他茶叶的“老陈”特性。成了玩茶的核心品质。把个香港茶人保存的年份茶叶都给搜罗出来。搞到台湾供他们品茶斗茶玩儿。以至于港台流行说说普洱茶是“生于云南。藏于香港。扬于台湾”。普洱茶问世千多年。终于在台湾成长为一个可以炒作的资本类商品。为后来资本大举进入做好了充分准备。

被资本盯上的普洱茶。终于成为炒作工具。我们都经历过“蒜你狠”、“姜你军”。当然还有更猛烈的股市血腥。那些普通农作物能够翻云覆雨。并不是市场供求变化带来的。突然成倍减产或者突然都把蒜当饭吃了。而是人为的原因。有人坐庄。拿钱先都买过来。冷库里放着不卖。造成市场短缺和恐慌。认为没蒜了。就都要买。买不到就抬价格。都竞相抬价。当抬到相当程度时。庄家突然开闸放水。一下子都卖掉。等到买蒜的人们还没晕过来。庄家已经把蒜卖完了。这个垄断买蒜卖蒜的庄家。用的就是资本市场的玩法。叫做“资本运作”。买蒜的钱还不是自己的。是从资金市场拆借来的。然后一买一卖。还本付息。自己捞到一大笔拍屁股走人。后来的共享单车、共享经济也是如此。都是资本运作的结果。普洱茶更是如此。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在港台预热。在完全具备资本可操作的工具要素条件下。2007年的资本大量进入。就把普洱茶很便宜的价格一下子炒到天价。遂使茶叶整体行业落下个“暴利”的名声。

(八百年前这里的茶叶就名闻遐迩)

三、普洱茶之外的茶叶有没有暴利

所有人都认定茶叶暴利。绝不是空穴来风。一定是有事实依据。还一定很确凿。前面说到的普洱茶风波。几块的茶饼炒到几万。但是资本过后一地鸡毛。受伤割肉的自认倒霉。经过十来年的恢复。普洱茶在逐步回归本来面目。本来嘛。即便普洱老茶痴也至今不认可那么高的价格。但是暴利现象在茶叶行业依然存在。主要三个方面:

第一。精细深加工。说是加工。其实是分拣筛选。把从茶厂买来的毛茶按等级标准。重新筛选。包装。这个环节产生暴利的关键点在于:茶厂毛茶价格最低。茶厂几乎没什么利润。譬如豫南各县茶叶生产基本还都是小农经济模式。只能出产毛茶。质量再好。也卖不出好价。当然也是茶商压价的主要原因。但是。茶叶的质量在那里。只是外形不好看而已。这样的茶叶等于是泥糊的美玉。只要按着茶叶的分级标准。重新分拣筛选。就远远不是买进的价格。构成主要的暴利部分。

第二。我们的茶叶生产执行的是《GB/T18797-2012茶叶感官评审室基本条件》。标准很标准。但是一般百姓不好掌握。或者说根本无法了解。俗话说得好。黄金有价玉无价。还说宝玉有价茶无价。除非老茶客。茶叶价格基本市场说了算。同样品质。行情到了一万就是一万买卖。行情一百就是一百买卖。至于什么级别的茶叶。外观好分辨。品质难鉴别。譬如明前毛尖。除了冬天。春夏秋都能随时采来茶叶芽尖。做出来外观一样。起码外行看不出来。所以就给各种商业炒作留下机会。成为最适合炒作的商品。这就构成了茶叶暴利的另一大机会。

第三。扫地茶。最多见的是满屏叫卖的地板价茶叶。99元买多少。这类茶叶根本不可能像打出的图片那样。图片是优质毛尖。几千元一斤的。实际上都是过期茶、机器采茶挑剔掉的叶子。还有茶树修剪掉的扫地叶子做的茶。好点的是机器采的夏叶。本来应该扔掉的垃圾叶子。放到炒茶机器里过一道。成了茶叶。成本也就几块钱。卖到几十块。就成了不起眼的暴利茶。

四、茶叶暴利原因补充说明

茶叶价格。并没有什么奥秘。本应透明。譬如明前毛尖。40000个嫩芽做一斤。卖到几千就正常。如果加工过程很繁琐。作出的茶叶更好看。味道更香。卖到上万的价格还是正常。但是用一般茶区的茶叶冒充名气地区的茶叶。用普通品种茶叶冒充名贵品种茶叶。用夏茶冒充春茶。就有暴利。就是暴利。

再说茶叶价格。我们的市场存在的是三级价格制。譬如同样的茶树:

茶农自采自做自销的。头道毛尖卖到200就知足。毕竟自己的茶树。栽一年收多年。管理基本不算钱。还又习惯自己出的劳动力不算钱。下来一斤卖个200元。即便跟风涨价。最多再加100元。卖到300元就很高兴了。这一级最便宜。差别在炒茶技术。

茶厂要计算成本产出利润。会卖到600-800元。如果是老客户茶商。还会降到500或更低些。略有利润就行。这一级的性价比高。差别在毛茶。级别不分。

茶商把茶叶分拣分级。一般分拣出最差的茶叶。也会卖到购进价。精品级的价格就不说了。都倍数。这个行业。买进加50%利润率卖的市场惯例不大存在。起码很少见。但也不能说都会获得暴利。亏本的也很多。就看你怎么做了。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一路有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5:13:22

    茶叶,普洱茶,暴利,成本,价格,一斤,都是,的是,茶厂,茶农

  • 听闻你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5:13:22

    没想到大家都对茶叶的暴利到底有多大?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意中人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5:13:22

    茶叶是不是真的暴利呢?就让我这个业内人士。以江苏丘陵茶区为例来给大家分析一下。首先我们按照茶叶生产加工和销售的流程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