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其他观点:
尉迟恭虽是武将。而且居功自傲。干了不少违法之事。但在李世民的点拨下。他终于是开窍了。他晚年十几年不出门。还在家花天酒地。这正是他的自保之法。
尉迟恭年轻的时候是个铁匠。隋朝末年各地起义不断。他就在高阳投身军中。由于作战勇猛而被朝廷封为朝散大夫。
后来。刘武周起义。他听说尉迟恭是个将才。于是将其网罗到账下效力。封为偏将。
尉迟恭跟了刘武周两三年。表现还是非常不错的。不过后来李世民征伐刘武周。由于宋金刚的溃逃。致使尉迟恭陷入绝境。他因此不得已投降了李世民。
尉迟恭虽然是降将。但李世民非常欣赏他。任命他为右一府统军。并带他一起去洛阳讨伐王世充。
起初。朝廷觉得尉迟恭是刚刚投降的。不能太相信他。于是在开战前将其关押起来。行台左仆射屈突通甚至建议朝廷杀掉他。
李世民得知这件事。就亲自去将尉迟恭给放了出来。还送给他大量金银财宝。说只要他愿意走。立马可以带着钱财离开。但尉迟恭被李世民所感动。表示会誓死效忠李世民。
就在当天。李世民带着尉迟恭去打猎。刚好碰到王世充带着几万骑兵前来挑战。王世充的部将单雄信发现了李世民。带着一队人马就扑了上去。尉迟恭见状。抢先冲上去护卫李世民。一枪就将单雄信诶挑下马。还保护着李世民冲出重围。
是日。因从猎于榆窠。遇王世充领步骑数万来战。世充骁将单雄信领骑直趋太宗。敬德跃马大呼。横刺雄信坠马。贼徒稍却。敬德翼太宗以出贼围。
就这样。在一天之内。李世民与尉迟恭相互救了对方一命。因此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彼此之间的信任程度也大大增加。
后来。尉迟恭跟随李世民南征北战。先后消灭了王世充、窦建德和刘黑闼等人。立下了赫赫战功。成长为李世民最为依赖的大将。
武德九年六月。李世民与李建成的斗争进入关键时期。李世民依然犹豫不决。尉迟恭又挺身而出。力劝李世民先发制人。并共同制定了策略。
六月初四。李世民带着尉迟恭等人埋伏在玄武门内。李建成和李元吉进入玄武门后。这才发现中了埋伏。于是赶紧往回跑。李世民便跃马追上去。一箭射死了李建成。但李元吉却逃走了。
后来。尉迟恭带着七十人赶到。他身边一个士卒射中了李元吉腿。李元吉跌落下马。逃到林子里面去了。
李世民在追赶李元吉的过程中。由于马受惊。所以带着他也奔到林子里去了。
后来。李世民还被树枝挂住。从马上摔了下来。疼得无法动弹。
李元吉发现了李世民。便冲上去用弓勒住李世民的脖子。就在李世民就要窒息之时。尉迟恭又及时出现。他对着李元吉大喝一声。吓得李元吉赶忙松开李世民。还往武德殿的方向奔去。尉迟恭又追上去。一箭将其射死。
元吉遽至。夺弓将扼之。敬德跃马叱之。元吉步欲趣武德殿。敬德追射。杀之。
后来。李建成的部将冯立听说玄武门出了事。便带着三千多精锐攻打玄武门。就在这危急时刻。尉迟恭灵机一动。他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首级割下。然后登上玄武门展示给冯立等人看。冯立等人这才停止进攻。然后作鸟兽散。
而后。尉迟恭又带着军队进入武德殿。胁迫李渊将兵权交给李世民。至此玄武门之变以成功告终。
在玄武门之变中。尉迟恭杀掉李元吉。救了李世民一命。还吓退了冯立等人。并逼迫李渊让权。这些功劳是别的人没有的。所以事后论功行赏。李世民将其列为第一。还封他为右武侯大将军头衔。赐予吴国公爵位。食邑一千三百户。与长孙无忌、房玄龄和杜如晦一样多。
李世民登基之后。尉迟恭就开始有些飘了。他自以为功劳大。不把别人放在眼里。对宰相长孙无忌等人出言不逊。还时常向李世民揭发官员的短处。搞得大家都很不喜欢他。
敬德好讦直。负其功。每见无忌、玄龄、如晦等短长。必面折廷辩。由是与执政不平。
李世民虽然有意袒护尉迟恭。但也要考虑朝堂团结稳定。于是将尉迟恭外放到襄州担任都督。也算是一种敲打吧。
但是。尉迟恭还是改不了性子。甚至越发猖狂。
贞观六年。李世民在京城大摆宴席。宴请宗室和功臣。尉迟恭也回京参加。
在安排坐席的时候。尉迟恭发现有人坐在他上位。他便很不高兴地说。你有什么功劳。敢坐在我上位。
当时李世民的堂弟、任城王李道宗刚好坐在尉迟恭下位。他见尉迟恭生气。便出面解释原因。不料尉迟恭竟然勃然大怒。一拳就打在了李道宗的眼睛上。差点没把李道宗的眼睛打瞎。
尝侍宴庆善宫。时有班在其上者。敬德怒曰:“汝有何功。合坐我上?”任城王道宗次其下。因解喻之。敬德勃然。拳殴道宗目。几至眇。
堂堂朝廷大臣。竟然在公开场合打人。而且打的还是宗室重臣!李世民因此非常愤怒。便立马停止了宴会。
事后。李世民将尉迟恭找来。语重心长地对他说。我有心学汉高祖善待功臣。保他们子孙平安。但你做了高官之后却不断触犯国法。你不知道韩信、彭越为何被杀吗。这其实不是汉高祖的过失!你要严格要求自己啊。不要到时候后悔莫及!
不得不说。李世民这话说得十分到位。他拿汉高祖和韩信、彭越的故事说事。其实是在点拨尉迟恭。要尉迟恭明白不要以为自己是功臣就可以为所欲为;再就是。李世民虽然有意袒护尉迟恭。但如果尉迟恭太过分。他也不会手下留情的。
尉迟恭也不是傻子。听李世民这话说得很重。便开始感到害怕。回去之后就有意约束自己的行为。
但是时间长了。尉迟恭就开始松懈了。尤其是在贞观十一年。李世民分封功臣的子孙为世袭刺史。尉迟恭被封为宣州刺史。改封为鄂国公。他就更加志得意满了。又干了不少违法的事情。
这些事很快就传到李世民的耳朵里。李世民就将其召入京城对他说。有人说你谋反?
李世民为何会说尉迟恭谋反。这个已经不得而知了。或许是内心的猜忌。或许是听到风言风语。
尉迟恭听李世民这么说。就很愤怒地回答。我确实谋反了!我随你打了几百场仗。身上伤痕累累。如今天下安定了。你就怀疑我谋反吗?
尉迟恭说完。立马脱下上衣。将受伤的地方指给李世民看。李世民看完痛哭流涕。连忙解释说他没有怀疑尉迟恭谋反。这件事就这样过去了。
上尝谓敬德曰:“人或言卿反。何也?”对曰:“臣反是实!臣从陛下征伐四方。身经百战。今之存者。皆锋镝之馀也。天下已定。乃更疑臣反乎!”因解衣投地。出其瘢痍。
后来。尉迟恭出任夏州都督。在任上倒也没干什么坏事。但他很幸运地远离了京城的政治斗争。
贞观十七年。这一年发生了一件大事。太子李承乾因为谋反被废。而侯君集则因为参与谋反受到牵连。他本人被杀不说。家人也被流放。
这件事虽然跟尉迟恭没关系。但让他意识到一个问题。那就是随着玄武门之变功臣的大批量离去。剩下的功臣就变成了政治斗争中各派势力重点拉拢的对象。一不小心就会落个身败名裂的下场。
尤其是李世民逐渐步入晚年。他对功臣的态度也发生了一些细微的变化。不再那么心慈手软了。为了维护国家的稳定。他是不会再偏袒任何一个人的。
尉迟恭意识到。自己作为玄武门之变中最大的功臣。今后很难避免陷入政治斗争。但他对这些毫无兴趣。也不擅长。所以必须想个办法明哲保身。怎么办呢?
很快。尉迟恭脑海中就产生了一个想法。他决定急流勇退。辞去所有官职。这样他就可以颐养天年了。
李世民看到尉迟恭的辞呈之后。也明白他的心思。因此感到非常欣慰。于是很痛快地批准了他辞职的请求。但同时也授予他开府仪同三司的头衔。并让他每月初一、十五进宫朝拜。
也是在当年。李世民命人绘制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头像。尉迟恭名列第七。
可以看得出。由于尉迟恭主动退休。李世民还是愿意继续厚待他的。君臣之间的良好关系因为他的这一举动而得以延续。
只能说。随着尉迟恭年龄的增长。他的智慧也得到了极大提升。才会做出如此决策吧。
后来。尉迟恭住在长安。没事就入宫找李世民聊聊天喝喝茶。日子过得倒也不错。
有一次。李世民对尉迟恭说。我把我的女儿嫁给你。怎么样?
尉迟恭听完很惊讶。因为他那时候已经是五十多岁的人了。连孙子都有了。李世民为何要将女儿嫁给他呢?
尉迟恭虽然很想娶公主。但他细细思考之后认为这是李世民在考验他。是想看他还有什么非分之想没有。
想到这里。尉迟恭便对李世民说。我的妻子虽然长得丑。但她在我还很贫贱的时候就跟着我了。我不想在我富贵之后就换掉她啊!
李世民听了尉迟恭的话。感到很满意。就再也没提这件事了。
上又尝谓敬德曰:“朕欲以女妻卿。何如?”敬德叩头谢曰:“臣妻虽鄙陋。相与共贫贱久矣。臣虽不学。闻古人富不易妻。此非臣所愿也。”上乃止。
尉迟恭回去之后。深感李世民还没有完全对他放心。又该怎么办呢?
很快。一个计策又浮现在了尉迟恭的脑海中。他开始在家中修建楼台亭阁。找来很多舞姬乐工到家中为自己表演。还时常在家里与妻妾们饮酒作乐。而且没事就不再出门了。
不仅如此。尉迟恭还请来很多术士帮自己炼制仙丹。整天神经兮兮的。完全沉寂在研究如何长生不老这个科研任务当中。
敬德末年笃信仙方。飞炼金石。服食云母粉。穿筑池台。崇饰罗绮。尝奏清商乐以自奉养。不与外人交通。凡十六年。
尉迟恭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原因其实很简单。尉迟恭要将自己塑造成一个只知道享乐还行事荒唐之人。对外面发生的事情没有半点兴趣。这样的人自然就没什么野心了。可以取得任何一个皇帝的信任。
果不其然。李世民听说尉迟恭的种种劣迹之后。不但没有批评他。有时候还会赏赐他一些钱财。
为了完全让李世民放心。尉迟恭还在贞观十九年做了一件更聪明的事。
这一年。李世民准备亲征高句丽。那时候他身体已经不太好了。尉迟恭入宫听说这件事之后。觉得皇帝带病出征。他作为将领怎能不有所表示呢。于是上书李世民要求带他一起出征。
其实。那一年尉迟恭也已经六十岁了。年纪比李世民还大不少。所以他的这番表态让李世民很感动。于是任命他为左一马军总管。行使太常卿职权。让他随军出征。
击败高句丽回朝之后。尉迟恭立马就上交了辞呈。李世民也很痛快地答应了。他觉得尉迟恭知进退。不贪念权位。自此之后对尉迟恭彻底放心了。
令以本官行太常卿。为左一马军总管。从破高丽于驻跸山。军还。依旧致仕。
而尉迟恭辞职之后。就继续在家养老。李治登基之后。朝廷斗争变得更加复杂化。尉迟恭为了明哲保身。依旧在家闭门不住。
后来。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一大批功臣及其后代被清洗。另外还有大量宗室成员也被牵连进去。尉迟恭因为置身事外而得以保全。李治还对他敬爱有加。在他生病的时候下诏追封他的父亲为幽州都督。
658年12月。尉迟恭在家中去世。时年七十四岁。李治废朝三日。亲自为他举丧。并下令所有京城五品以上官员去他家中哭丧。
这样的荣耀。在李治时期的官员之中。很少有人得到。而尉迟恭之所以可以得到。一是因为他是李世民的得力干将。二是因为尉迟恭为人低调。不参与朝堂纷争。为李治省去了不少麻烦。
总结一下:
尉迟恭之所以在晚年长达十六年闭门不出。其实就是为了明哲保身。避免皇帝对他的猜忌。也为了不卷入朝廷纷争。这种做法其实是一种大智慧。急流勇退的勇气可不是什么人都有的。看看长孙无忌、褚遂良、侯君集、张亮等人的下场就知道了。
尉迟恭原本是个居功自傲之人。还时常违法乱纪。但在李世民数次敲打和点拨之后。他逐渐觉醒。便采取了正确的措施来保全了自己。他的子孙也都得到了厚待。没有人卷入政治斗争之中。所以他的结局算是玄武门之变功臣之中最好的了。
其他观点:
唐武德九年。唐太宗李世民在玄武门内发动军事政变。诛杀了一母同胞的哥哥隐太子李建成和弟弟巢剌王李元吉!史称“玄武门之变”。尉迟敬德不仅全称参与了“玄武门之变”。在李元吉险些危及李世民性命之时。是尉迟敬德果断出手救了李世民一命并一箭射死了李元吉。在处置完李建成、李元吉之后。又是尉迟敬德带着武器前去唐高祖李渊住处“护驾”。名曰“护驾”。实际上就是以武力胁迫李渊接受既成事实!最终。面对尉迟敬德随时可以杀了自己的窘境。李渊不得不认可了李世民的这场政变。承认了既成事实。不久之后。李渊立李世民为皇太子。继而正式“禅位”。当起了太上皇。自此。贞观之治的大幕正式拉开。
换言之。在“玄武门之变”中。尉迟敬德不仅功勋卓著。而且还救了李世民一命。否则。恐怕中国的历史都要改写了……事毕。李世民论功行赏。尉迟敬德因功受封吴国公、升任右武侯大将军。但是。也正是因为这点儿“老本”。贞观初年尉迟敬德开始有些飘飘然、倚老卖老了!与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等人关系闹得很僵。将相不和。不得已。李世民于贞观三年将尉迟敬德在放襄州都督。把他支离了朝堂。但是。尉迟敬德并没有就此收敛。贞观六年。尉迟敬德回京赴宴。见有人座次在他前面。便当场发飙:“你们什么功劳?配坐在我老尉迟上座?!”就在这个时候。同为唐王朝开国元勋的宗室任城王李道宗上前说和、向他解释其中原委。谁知尉迟敬德二话不说。冲着李道宗的眼睛就是一拳。尉迟敬德可是“天生神力”。这一拳差点把李道宗给打瞎了……
李道宗不仅是唐王朝的开国元勋。而且还是李世民的堂弟、宗室郡王!正所谓不看僧面看佛面、打狗还要看主人呢!尉迟敬德此举让李世民非常不悦。随即停止了宴会。并语带双关地对尉迟敬德说:“老尉迟啊。你老板我以前读《汉书》。发现汉高祖的功臣能够善终的很少。心里常常责怪汉高祖翻脸无情。因此。我当了皇帝之后一直在尽力保全功臣。希望他们能够富贵万代。但是。你贞观元年之后不断触犯国法。我这才明白为什么韩信、彭越这些人会不得善终了。这似乎不完全汉高祖的过失……”李世民这话已经说得非常明确了。就差捅破那层窗户纸了。尉迟敬德虽然是一介武夫、却不是愚钝之人。李世民的话他大概其也听明白了。瞬时惊出了一身冷汗。
之后。尉迟敬德变得老实了许多。也不敢再倚老卖老了。贞观十一年。尉迟敬德改封鄂国公。贞观十三年。李世民又一次试探尉迟敬德。对他说:“老尉迟啊。有人举报你谋反。咋回事啊?”尉迟敬德听了心中一咯噔:“咋回事?老板这是要收拾我吗?”于是。豁出去了:“对!我就是谋反了。我跟着老板你出生入死。这一身伤疤就是当初留下的!那会儿我手握重兵时不谋反。现在天下太平了。我谋什么反?您当初用我时咋不怀疑我谋反?现在我没啥用了。怀疑我谋反?!”说着说着。尉迟敬德扒开了衣服。露出了一身伤疤!李世民这才自己打起了圆场:“看你说的。我哪能怀疑你啊。这不是相信你才跟你说的嘛! 你别发火啊。”
事后。尉迟敬德大概其也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四年之后。尉迟敬德正式上书要求“退休”。李世民看尉迟敬德如此懂事。非常高兴。于是晋封尉迟敬德开府仪同三司虚衔。让他回家养老。此后。尉迟敬德不问政事。在家炼丹为乐。并且。关门谢客。不与外人来往。自娱自乐。最终让李世民彻底放下了戒心。得以善终。显庆三年。尉迟敬德寿终正寝。享年七十四岁。在其去世之后。唐高宗李治追赠其为司徒、并州大都督。并给予了武臣的最高谥号“忠武”!同时。李治还给予了尉迟敬德陪葬李世民昭陵的待遇。可谓享尽死后哀荣!而这一切都是尉迟敬德以十几年闭门谢客、不问政事换来的!试想。如果尉迟敬德不激流勇退、继续恃功而骄。李世民和李治还能不能容得下他。恐怕真的很难说!长孙无忌、侯君集同样是唐王朝的开国元勋。而且长孙无忌还是李治的亲娘舅。可结局又如何呢?
- 准备与好友合伙做生意,开什么店合适?
- 想开个店,开什么好呢?资金不多,刚刚创业。谢谢?
- 有什么行业适用于初创业?
- 刚入社会的人想开店,最好开一家什么店?
- 我是一个创业小白,想要开一家店铺,大家有什么好的推荐吗?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170560.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尉迟,贞观,长孙,功臣,带着,李元,等人,汉高祖,玄武门,敬德
没想到大家都对尉迟恭早年战功赫赫,玄武门之变立下首功,晚年为何十几年不出门?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其他观点:尉迟恭虽是武将。而且居功自傲。干了不少违法之事。但在李世民的点拨下。他终于是开窍了。他晚年十几年不出门。还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