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以明清两朝皇家为例。嫡次子在宗族也同样代表了宗族大宗。可以作为嫡长子的补充。比庶长子有更高的宗室地位和优先的继承权。除了明朝第一代藩王外。在明朝皇帝的嫡次子比皇庶子确实没有太大优势。而在清朝宗室嫡次子则要比庶子有优势得多。
明朝嫡次子
朱元璋定下“分封诸子以建亲王之国”的国策。册封嫡长子为皇太子。嫡后生的嫡次子与众妃生的诸庶子皆为亲王。明亲王的亲王爵位由亲王嫡长子继承。其他诸子为郡王。郡王爵位由嫡长子继承。其他诸子降入镇国将军。但嫡次子在宗法上有一些优势。
比如说朱元璋的嫡次子秦王朱樉。明太祖朱元璋二十六个儿子。嫡子五个(孝高慈皇后马氏所生。正史)。分别为标。樉。棡。棣。橚。其他二十一个为庶子。朱樉是明朝皇家第一个皇嫡次子。册封为秦王。
朱樉的宗国王城在西安。西安古属秦域。又是汉唐故都。雄霸天下。朱樉作为嫡次子被册封为明朝第一位藩王。
秦王封号在诸王中最为尊贵。“天下山川。惟秦中号为险固”。朱樉作为秦王。节制数万兵马。与北京燕王、大同代王等号称“塞王”。负责拱卫明朝西北疆域。洪武十一年他前往西安就国。号称“天下第一亲藩”。秦王府也修的最为宏伟壮观。
朱樉作为皇嫡次子。虽然与其他皇子一样位列亲王。但是他在宗族中的地位仅次于皇太子朱标。
公元1389年(洪武二十二年)朱元璋改宗正院为宗人府。“周有宗正汉置官,以序九族”。任命秦王朱樉为宗人令。管理宗人府。以“睦宗親族之事”。其他三个嫡子晋王朱棡。燕王朱棣。周王朱橚分别担任左右宗人令和左宗人。
可以看出朱元璋十分重视宗族关系和长幼秩序。如果皇长子朱标是天下之主。那么皇次子朱樉可以视为宗族之主。负责处理天下诸王宗室事务。
明仁宗之后的皇嫡子实在太少
明朝十六帝实际上庶子出身的皇帝比嫡子出身的要多得多。明惠宗朱允炆(吕妃生。朱标嫡次子是朱允熥)。明代宗朱祁钰。明宪宗朱见深。明孝宗朱佑樘。明穆宗朱载坖。明神宗朱翊钧。明光宗朱常洛。明熹宗朱由校。明思宗朱由检都不是(来去是梦)嫡皇后所生。他们的生母被追尊为皇后。但不谥大行皇帝谥号。
明世宗朱厚熜倒是以兴献王嫡次子的身份袭兴王爵位。而后以藩王入继大统。但他的父亲朱佑杬是宪宗朱见深的庶四子。
所以只有明成祖朱棣(嫡四子。存疑)。明仁宗朱高炽。明宣宗朱瞻基和明武宗朱厚照是嫡皇后生的嫡子出身。而以嫡长子继承皇位的也只有后三位外加一个庶长子转正为嫡长子的朱祁镇(生母孙氏配帝谥号)。
明朝嫡皇后生的嫡子本来就少的可怜。像越王朱瞻墉(仁宗嫡次子)这样的正规嫡次子更是少之又少。最出名的恐怕就是成祖嫡次子汉王朱高煦这样造反的了。
万历帝的国本之争。就是朱常洛与朱常洵的两个庶子之争。一个是长子。一个是爱子。如果万历的孝端显皇后王氏有嫡次子。那也没什么可争的了。
清朝则相反。嫡次子和庶子区别较大。
清朝秘密立储制。只有道光皇帝爱新觉罗旻(绵)宁是纯正的嫡长子出身。当然还有一个被废了胤礽本来有机会成为(成败皆空)清朝得国最正的皇太子。
和硕亲王嫡福晋(正妻)的嫡子适者封世子袭郡王(铁帽子王袭亲王。世袭罔替)。其余的袭入八分公。而侧福晋(妾)生的庶子袭二等镇国将军。庶福晋(媵婢)生的庶子袭三等辅国将军。郡王。贝勒。贝子等不同宗室爵位递降。因罪宗室爵位被革。其爵位也一般会在本支嫡子大宗里再找一位顶替。
清朝功封八大铁帽子王。礼。睿。郑。豫。肃。克勤。顺承都是嫡出。只有庄亲王的始祖王(承泽亲王)硕塞不是嫡出。他是皇太极的侧妃叶赫那拉氏所出的五子。顺治帝谕曰:“博洛、尼堪、硕塞皆不当在贵宠之列。兹以太祖孙故。加锡王爵。其班次、俸禄不得与和硕亲王等。”
雍正元年。雍正皇帝下旨将康熙皇十六子允禄过继给硕塞之子博果铎。封为和硕庄亲王。乾隆四十三年凑数被赐为第八位世袭罔替功封王。但庄王一门因硕塞不是嫡出。所以庄亲王不能像其他功封王一样附享太庙。所以嫡次子的身份也要远高于庶子。
因为没有嫡子。清朝皇帝确立继承人后。会提升庶子生母的地位。如乾隆皇帝选中了十五阿哥永琰。就将其生母令贵妃追封为他的第三任皇后。永琰理论上也由属改嫡继位为嘉庆皇帝。
感谢您的阅读
欢迎您的关注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其他观点:
古代嫡次子在家族中的地位还是很高的。不管是在皇家。官宦世家和平头百姓家。嫡次子在分家的时候基本。除了比不上嫡长子。相对于其他儿子都是不吃亏的。
以清朝为例。宗室子弟除了嫡长子按照要求继承父辈的爵位外。其他的宗室子弟都会参加朝廷组织的“考封”。按照考试成绩授予相应的爵位。嫡次子在考试中有特殊优待。
清朝是降等继承。即使是嫡长子也不能完全继承父辈的爵位。比如父亲是亲王他的儿子就只能降等继承郡王爵位。父亲是郡王儿子就只能承袭贝勒爵位以此类推。同时。降袭还有一个底限。如亲王降到奉恩镇国公之后便不再降袭。郡王降到奉恩辅国公之后便不再降袭。除此之外。还有十二家铁帽子王。承袭过程中不会降等。这不是重点我们在这里就不展开了。
我们重点讲一讲清朝宗室的“考封”制度。清制。满洲亲王以下除一子得袭父封爵外。其余诸子年至20岁例得推封。受封前。由宗人府汇题。考试翻译、马箭、步箭。皆优者。始受应封之爵。
这个考封根据应试者的身份不同。有个基准爵位。同一亲王。郡王的儿子。嫡子的基准爵位要比庶子高得多。比如宗室“爱新觉罗 胡编”的父亲是亲王。已经去世。爵位给他的哥哥承袭。母亲是亲王的嫡福晋。今年他已经20岁。可以参加考封。他的标准爵位是亲王嫡室所生余子的“不入八分辅国公”。他的庶生兄弟的标准爵位就要低得多了。
当然。参加考试不一定就能拿到标准爵位。还要看考试成绩。翻译、马箭、步箭三门考试。两优一平。降一等;一优二平者、二优一劣者。降二等;三平、一优一平一劣者。降三等;一优两劣、两平一劣、一平两劣及全劣者。不予爵位。
这个考核还是很严格的。虽然20岁就可以参加考封。如果当届考封没有得到爵位。可以再参加下一届的考试。但是有不少不学无术的宗室子弟一直考到四五十岁都没有获得爵位。
在官宦之家。嫡长子会是家族爵位和爵产的主要继承人。其余儿子都会分得一定的财产。在分家的时候嫡次子分得的财产会比庶子多很多。如果父亲深受皇帝宠幸。嫡次子还能弄个官当当。其他的儿子则是没有这个机会。
唐朝名相房玄龄受封梁国公。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他的长子房遗直就承袭了他的梁国公爵位。曾经官拜礼部尚书。唐太宗想和房玄龄结儿女亲家。房遗直认为皇家公主刁蛮任性。自己已经有了国公爵位的继承权。就不愿意娶公主。于是公主就下嫁给了嫡次子房遗爱。房遗爱也有了入仕为官的资格。如果房遗爱不是嫡次子。这个驸马爷怎么也轮不到他。
在红楼梦中。贾宝玉就是嫡次子。因此哥哥早逝。贾宝玉很幸运的就成为家族的继承人。而他的庶弟贾环则是个没人搭理的“小冻猫子”。虽然也是锦衣玉食但是待遇和宝玉相差太多。曾经为了几吊钱打赌耍赖。被丫鬟小厮看不起。
贾宝玉的父亲贾政也是嫡次子。哥哥继承了家族爵位。贾政也被授予了工部主事的官位。踏入了仕途。更是由于贾母的偏心。身为嫡次子的贾政竟然住上了荣国府正房。嫡长子贾赦反而被撵到了偏房居住。
其他观点:
在中国古代。实行的是\"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的宗法制度。如果是皇家。继承皇位的要首选嫡长子。既然当上了皇帝。那就拥有了一切。\"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了。
当然。嫡次子也不会什么也没有。基本上都可弄个亲王、公、侯之类的干干。也都有自已的封国封地。
要是平民百姓家。特别是大户人家。由于多是一夫多妻。大体上也是\"以嫡以长\"为首选的继承顺序。一般是嫡长子承袭父亲的爵位、名号。这叫\"子继父业\"嘛!
嫡次子与庶子等人。也可分得相当份额的房产、地产及钱物。多少要着其父留下的家业大小了。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170902.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次子,爵位,亲王,庶子,长子,宗室,明朝,秦王,郡王,清朝
没想到大家都对在古代嫡次子什么都没有吗?为什么?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以明清两朝皇家为例。嫡次子在宗族也同样代表了宗族大宗。可以作为嫡长子的补充。比庶长子有更高的宗室地位和优先的继承权。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