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长子继承制中,太子死后,太子系皇孙与其他皇子谁地位高?
原创

嫡长子继承制中,太子死后,太子系皇孙与其他皇子谁地位高?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单纯按礼法来考虑的话。自然是太子系的长孙要高于其他皇子。

其他系若是庶子自不必说。就算同为嫡子也不行的。终究比原太子少了个大义的名分。

想想也是。太子要是不死未来成为皇帝。那皇位注定会留给皇孙的。在儒文化圈里。父死子继的优先级明显要高于兄终弟及。

但弊端很明显。要是皇孙实力超群。威望崇高的话自然无事(但。这真的很难)。否则出大事故的概率太高了。

举例一:朱元璋痛失爱子。执意立皇孙朱允炆;

举例二:本能寺之变。织田信长及长子均死。丰臣秀吉立他六岁的长孙三法师。

结果无一例外是悲剧的。

皇室家遇到这种事。就涉及到礼法和现实利益的冲突了。就看现任当权者如何考量了(就像明嘉靖帝成功把他爸供进了太庙一般)终究他才有最终解释权~

其他观点:

除了太子嫡长子。其他的应该不及他们的皇叔们。

其他观点:

古代嫡长继承制夏、商就已经有了。到周朝时候这种继承制度更是写入礼法。嫡长子继承制主要是从礼法上确立继承人。来解决物产继承的纷争。稳固家、国大业。之后嫡长子继承制一直到清朝初期。几乎都是各朝各代确定继承人采纳的方式。

关于太子死后是皇孙继承权更大还是其他皇子继承权大这个问题明朝朱棣是最好的例子。明朝的《大明会典》记载

凡廕叙。洪武二十六年定、用廕者、以嫡长子。如嫡长子有废疾、立嫡长子之子孙。曾玄同。

说的是继承祖业的人是嫡长子。嫡长子残废的都得立长子的子孙。嫡长子如果死亡就更是如此了。而且在规定中长孙死了就立嫡长子的长孙。也就是一直传嫡长子这一脉。但是明朝的嫡长子继承制有些特别。因为洪武二十六年是朱元璋驾崩的前五年。而朱元璋的嫡长子朱标在洪武二十五年病死。所以朱元璋定的嫡长子继承制是偏向朱标的儿子朱允炆的。实际上朱允炆都算不得是嫡长孙。因为朱允炆之前还有一个亲哥哥。他已经算是嫡系次孙。架不住朱元璋疼他啊。甚至为了保护他这一脉。把曾孙、玄孙都写进了礼法。几乎就是把其他的什么次子、庶子都排出去了。

明朝之前的唐、宋的嫡长子继承制不同:

唐:无嫡子及有罪疾。立嫡孙; 无嫡孙。以次立嫡子同母弟;无母弟。立庶子;无庶子。立嫡孙同母弟。《唐律疏议》

宋:一者。嫡长子自为正体。受重可知;二者。或嫡长亡。取嫡或庶次承传父重。亦名为受重也。《宋史》

唐、宋的嫡长子继承制度更能体现嫡庶有别。长幼有序。这期间大致上的继承次序是嫡长子、嫡长孙、嫡次子、庶长子、庶幼子、嫡幼孙、庶长孙(嫡长子名下)。

当然这只是说在继承权。如果说地位高低还是需要看他的官爵。就比如朱允炆为皇孙的时候制度上的地位是远不如燕王朱棣和其他的一些权力较大的皇叔的。但他成为皇太孙之后就不一样了。燕王朱棣见到他得向他行礼。嫡庶长幼不能代表地位高低。但嫡、长获得地位的可能是远远高过于庶、幼的。

※※※※※※※END※※※※※※※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难拥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5:23:21

    长子,长孙,礼法,庶子,明朝,嫡孙,太子,朱元璋,继承权,其他的

  • 情多浓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5:23:21

    没想到大家都对嫡长子继承制中,太子死后,太子系皇孙与其他皇子谁地位高?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只求﹂份安宁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5:23:21

    单纯按礼法来考虑的话。自然是太子系的长孙要高于其他皇子。其他系若是庶子自不必说。就算同为嫡子也不行的。终究比原太子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