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怎样欣赏柳永的经典名篇《雨霖玲》?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此词通篇写离人之凄楚之情。上阙重点写离别时的凄楚情绪。下阙重点写离别后的凄楚情绪。我们细致了解一下:
上阙开始。“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在即将分别之时。秋天的蝉儿凄切地鸣叫着。偏偏此时又处在黄昏之时的长亭之内。急骤的秋雨停了下来。寒蝉、秋雨、晚亭。样样都是凄怆的代表物。这是用环境描写以衬托离别之苦。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情人在都门之外的长亭中。为作者设酒践行。但是。作者因为离别之苦根本没有饮酒的情绪。正在这依依不舍之际。不懂事的船家却催促着叫赶快上船。或者说。船家也是无奈。因为此时正是黄昏。如不快走。江上晚间好不甚安全。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情人离别。定有千言万语。但此时却一句话也说不出口。只剩下你看着我我看着你。甚至于咽喉也被凝固住了。
上阙的一番描写和抒情语。已经把离别时的凄凉情绪写得唯妙唯肖。那么。我们再看看作者怎样来写离别之后的情景。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多情自古伤离别。”这是一般的普通性的情况。没有特殊性。而今日之离别则比较特殊:一是清秋冷落。二是傍晚萧疏。这样的话。自然的情景为人心的情绪加强了程度。离别之伤痛更为深挚。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不管怎样的不忍分离。但人生就是如此。不得不分。这时居然想到:等到今天晚上酒醒之后。情人已经不在身边。只能一个人孤孤单单地在杨柳岸边。听那早晨寒冷的风。看那早上残留的月亮了。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作者这一去。最少也得要一年。离开了情人。再有什么良辰好景。也是多余的。情人不在。谁还有心思去欣赏它呢?良辰美景。不过虚设而已。对于作者来说。他认为没有什么意义了。
综上所述。《雨霖玲》词全词就是一个基调:孤独凄楚而已!
图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其他观点:
柳永为什么会写出那么多感人肺腑的婉约词。写出那么多与歌女们的红粉故事?
其实。柳永本不是浪子。本不是驰骋于红粉世界的人。他有非常正统的思想。他一家子都是进士。就是他一直没有考取。这给他巨大的打击。
命运对柳永开的一个玩笑。影响了他的一生。甚至可以说是影响了宋词发展的历史。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科考失败。柳永竟然公开和体制决裂。“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所谓仕途一切都是浮云。我不干了。干脆青春作伴。游戏红尘好了。
当柳永再次参加科考并进入面试程序的时候。发牢骚的报复来了。
柳永这种蔑视体制的行为。惹恼了宋仁宗。他还记得柳三变的“暂遗贤”呢。于是御笔一挥。“此人花前月下。好去浅斟低酌。何要浮名。且填词去”。皇帝金口玉言。于是柳永的仕途就此戛然而止。反正只要仁宗还活着。柳三变不改名想考上基本上是不可能了。
柳永一生流离辗转。每见官场之黑暗。便牵起自己的一腔悲凉。每见歌女之可爱。就会多几个红颜知己。他一直在离别。离别总是伤感的。他一直在彷徨。内心总有很多悲慨。因此。不管是他的离别还是羁旅行役之词。都能击中我们内心深处最柔软的部分。如《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仕女伤春。壮士悲秋”。秋天总会给人以莫名的惆怅之感。在离别之时。一场大雨不期而至。风住雨停之时。就是我们的离别之期。现代诗人徐志摩在《再别康桥》中深情地写道。“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同样是离别。徐志摩是洒脱的。但柳永是伤感的。都门寒帐之外。美女为柳永送行。二人执手相望。泪水横颐。这是一个风情万种的时刻。那船老大却不解风情。大声催着上船。这场景。像极了现代电影中恋人在火车站话别的桥段。
柳永的生活虽然不堪。时人对他的评价也不高。但他对宋词的贡献是谁也不能抹杀的。尽管他一生不合于流。操行为正统士大夫所不齿。但毕竟词论家们不能睁眼说瞎话。李清照说柳词。虽“词语尘下”。但“协音律”。苏东坡虽然看不起柳永。但读到《八声甘州》中“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时。也由衷地赞叹“不减唐人高处”。
柳永的一生极其坎坷。“三十功名尘与土”。仕途潦倒;“八千里路云和月”。四海漂泊。以至于最后葬在哪里。我们都不清楚。有人说是在湖北襄阳。也有人说是江苏镇江。反正他不管葬在哪里。却实实在在葬在了历史深处、宋词的高处。今人杨坤唱得好。“错与对。再不说得那么绝对。是与非。再不说我不后悔。破碎就破碎。要什么完美。放过了自己。我才能高飞。无所谓”。柳永用这种无所谓的态度。让他丢掉了仕途。却赢得了宋词的历史。
其他观点:
余恨无穷。余味无尽。
柳永《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长亭:古时驿站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行人休息或送别之处。
都门帐饮:京城郊外。设置帐幕宴饮送行。
经年:年复一年。
柳永最有名的词。情深隽永。好在哪里呢?
一家之言而已。
1 虚写。不只是爱情离别。相思动人。更有无所无为。江湖流浪的伤。
词中有两处虚写。历来被称道。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明代评家李攀龙评价。此句善传神!
设想的是行程。千里之远。风雨飘摇。烟波浩渺。暗淡苍茫。
实际感叹的是前程渺茫。仕途坎坷。人生之路风雨如晦。饱尝艰辛的苦痛。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清代评家贺裳评论:“杨柳岸。晓风残月自是古今俊句。”
设想别后酒醒时。已不知何处了。抬眼望去。也只有那拂晓时穿过岸边依依杨柳的袭人寒风和一弯残月相伴。
柳永与歌女的爱情。世人是鄙视不屑的。柳永却将这样的爱情写得高贵而情深。只因同病相怜。弥足珍贵。只因骨子里的倔强。对社会不公平的反抗。
“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柳永真的舍了浮名虚利。与歌女厮混。活出了真性情。然而仕途失意。前程渺茫。梦想断绝。永远是柳永难言的伤。
凄美的爱情带着人世遭遇的沧桑感。触动了人们柔软的心弦。
2 意境。柳永是渲染高手。三言两语。唯美之意境横生。
秋风阵阵。蝉鸣凄切。潇潇暮雨。十里长亭。
词人有意捕捉冷落的秋景。哀怨的蝉声。淅沥连绵的秋雨来酝酿一种足以打动人心的。充满离情别绪的环境气氛。
离别在即。饮酒赠别。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奈何舟子催促。心情愈无绪。愈不舍离去。
仿若身临其间。听得见悄悄耳语。轻轻泪垂。将爱情的动人之处写得惟妙惟肖。
杨柳岸。晓风依依。残月冷晖。是别后一个人的江湖漂泊。酒醒之后。是无尽的孤寂。落魄。哀伤。无奈。
细腻入微的笔触。柔情似水的深意。凄凉唯美的画面。融情于物。点染为境。率真。自然。真切。生动。
永远定格在宋词动人的诗篇中。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准备与好友合伙做生意,开什么店合适?
- 想开个店,开什么好呢?资金不多,刚刚创业。谢谢?
- 有什么行业适用于初创业?
- 刚入社会的人想开店,最好开一家什么店?
- 我是一个创业小白,想要开一家店铺,大家有什么好的推荐吗?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171049.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柳永,杨柳,长亭,晓风残月,仕途,楚天,良辰,好景,浮名,今宵
没想到大家都对怎样欣赏柳永的经典名篇《雨霖铃》?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怎样欣赏柳永的经典名篇《雨霖玲》?“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