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有特大水利工程吗?
原创

内蒙古自治区有特大水利工程吗?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中国的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是“从长江上游的通天河、雅砻江、大渡河引水入黄河上游”。来解决黄河中、上游的青海、甘肃、宁夏、内蒙、陕西、山西等省份的用水问题。不过到目前为止。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具体方案还未定稿。什么时候动工还是一个未知数。

不过。在内蒙古自治区东部有一项“北水南调”特大水利工程已经开始实施动工了。它就是“引绰济辽工程”。该输水工程全长389.52千米。起点为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扎赉特旗国营呼格吉勒图种畜场、巴彦乌兰苏木境内的文得根水库(正建中)。由北向南穿越归流河、洮儿河、霍林河。经由兴安盟的扎赉特旗、乌兰浩特市。科尔沁右翼前旗、突泉县、科尔沁右翼中旗及通辽市的扎鲁特旗、科尔沁左翼中旗、科尔沁区、开鲁县、科尔沁左翼后旗等旗县。最终到达通辽市西辽河的莫力庙水库。

可以这么说。“引绰济辽工程”就是典型的“肥水不流外人田”。该水利工程的起点。文得根水库主要由发源于大兴安岭东麓内蒙古自治区牙克石市境内的绰尔河汇入。绰尔河由此向东180千米就汇入了黑龙江境内的嫩江。该水利工程的建成。必然会造成嫩江水量的减少。所以。该水利工程在2016年6月。环保部出具了不予批准的决定。其原因就是“引水规模过大会使下游生态明显退化”。但是经过内蒙古自治区锲而不舍的努力。该水利工程最终获得了批准。

总之。对于内蒙古自治区来说。境内各旗县因缺水草场不断沙化。也就管不了下游嫩江流域会不会出现生态退化了。

“引绰济辽工程”是内蒙古迄今投资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总投资252.16亿元。建设征地涉及兴安盟和通辽市两个地级市、9个旗县、27个乡(镇、场)、98个行政村(嘎查)、3个林场。征地土地总面积199136.68亩。其中永久征地169221.94亩。其余为临时征地。

引绰济辽工程建成后。对蒙东地区乃至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大作用。将有效缓解内蒙古东部西辽河流域严重缺水状况。对促进兴安盟、通辽市地区水资源优化配置。改善提升水资源支撑保障能力。促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筑牢北疆生态安全屏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其他观点:

内蒙古自治区有特大水利工程吗?

难!内蒙古地域辽阔。东西长约2400公里。南北约1700公里。面积约占我国领土的八分之一。基本上处于农耕地与沙漠、戈壁之间的垦殖化边缘地带。降水量大约在400毫米以下。西部地区可能更少。不足250毫米。是一个典型的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地区。发育一条河流很难。

从地形来看。海拔在1300米左右。地貌以高原为主。是一片起伏不大。高差很小。波澜壮阔的高原面。

一般来说大型调水工程得符合一些最基本的条件:必须有充足的水源。还要具备相应的落差。工程易施工等。可是内蒙古从自然条件来看。高差小。地表没有大型的河流。不像长江一样。夏季洪水较多有多余的水。没有办法拦蓄只能白白地流入大海。

内蒙古地区东部处于多条河流的源地。也是东北地区的”水塔“。是河流初级形成的上游地区。如松花江支流嫩江源于大兴安岭东部。穿过蒙古。还有辽宁西部的西辽河等。源地降水量少。蒸发量较大。河流处于发育阶段。水源也不丰富。与之相邻黑龙江径流还算是丰富。很无奈。季节性冰冻明显。还是一条国际河流。加之地形正好相反。东低西高。多方面条件限制。是不适合东水西调至内蒙古。

内蒙古中部地区有黄河扎入大漠深处。乌海、鄂尔多斯、呼和浩特等地深受黄河的恩赐。已经实现自流灌溉。形成了沙漠深处的绿地。号称“塞外江南”。这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对于稳固我国北方可持续发展给予了最强有力的支撑。

黄河上游是重要的产水区。称之为中华民族的”水塔“。只是产水量不高。加之中下游地区多年干旱。黄河水越来越少。沿途省份每年春季因引黄河水吵来吵去。没有多余的水供给内蒙古地区再次调水。

内蒙古西部地区多是沙漠、戈壁。这里深居内陆。降水更少。只有依赖于祁连山积雪融冰形成一些流量不大的季节性河流。如黑河。深入巴丹吉林沙漠。沿途形成了一片绿洲。这些河流受地形条件影响。能实现自流。本身就是调水工程。可是这些河流补给源单一。河流还会出现断流。用水非常紧张。更不用说引水到内蒙古其它地区。

今年3.15北方地区一场沙尘暴再一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内蒙古地区生态环境问题非常重要。调水工程实现国土整治向最优化方向发展。是造福百姓利国利民的好事。但是这里却是北方地区的沙源地。不能因为调水引起土地沙漠化。保护好生态环境是内蒙古首要问题。而不能因为发展经济。在本来生态环境非常脆弱的内蒙古再一次遭受风沙侵蚀。这样治理起来会更加困难。是得不偿失的做法。但有一些小流域范围调水还是能接受的。

内蒙古东部地区是我国畜牧业生产基地。草场质量高。生态环境保持着原始风貌。但近些年来西辽河流域非常干旱。直接影响到下游城市用水安全。经过多次勘探。讨论。最终区域内修建一条引淖济辽水利工程。图示如下:

”引绰济辽“工程沿着大兴安岭东麓地带。从北部嫩江支流绰尔河上的文得根水库引水至西辽河。全长380公里。主要解决西辽河流域的城市饮用水。由于绰尔河不大。流量也不是很足。每年调水约5.73亿立方米。对于绰尔河生态环境影响不是很大。同时这么一点儿水量也解决不了西辽河流域灌溉用水。还不能改变该流域内生态环境。

”引绰济辽“水利设施也算是内蒙古地区最大的引水工程。与南水北调工程不能相比。这只是小流域内做了一次”小外科手术“。水是生命之源。当威胁到我们生命安全时。应当首要解决的问题。其次才是发展经济。”引绰济辽“引水工程与南水北调中线调水同等重要。都是解决我们饮用水的问题。所以说从长远来看。这有利于巩固边疆地区的经济建设。这对于保持该区域可持续发展意义非常重大。

从长远来看。内蒙古地区从自然条件和保护生态环境角度出发。修建大型水利工程不太可能。也没有必要。

其他观点:

大部分人都知道我国河北、陕西、河南等省份缺水。且这几个省份缺水的新闻经常有爆出。但其实更往北的内蒙古同样缺水。甚至近些年干旱缺水的程度不亚于前几个省份。只不过内蒙古缺水的信息。了解的人不多而已。而且。与河北、陕西、河南等具备水利工程不同。内蒙古自治区没有特大水利工程。甚至连中大型水利工程都没有。原因与内蒙古的位置、地表水资源分布少、地形地貌等都有关系。下面我们就来简单解析一下。

首先从内蒙古的位置上来看。我们以前在学习内蒙古历史时。经常看到漠西蒙古、漠南蒙古等词汇。而一个“漠”字恰恰就说明了内蒙古的位置属性。虽然当前的内蒙古东西跨度极大。但其整体处在黄土高原与腾格里沙漠以北、蒙古高原以南、兴安岭以西、库木塔格沙漠与巴丹吉林沙漠以东。这样的位置可以说完全被干旱地区包围。不具备水利工程的水源地。众所周知。但凡是水利工程。势必要有水源地支撑。比如跨河南、河北的南水北调。以及进入陕西的引汉济渭等。都是从南方富水河流调水。而内蒙周边省份很少有水源充足地区。唯有东部邻居黑龙江水资源勉强充足。但黑龙江与内蒙交界处的河流多处于源头状态。故而内蒙水利工程规划困难。

然后从地表水资源分布上来看。虽然内蒙古境内大大小小的河流、湖泊并不少。甚至有黄河沿途经过。但内蒙古境内的河流流域面积大部分都不超过1000平方公里。全区地表水资源总量只有400亿立方米左右(长江的二十五分之一)。仅占全国总水量的1.9%。这些水资源平均分摊到内蒙11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可想而知各地区的水资源占比有多低。这也充分说明内蒙古在自己内部修建水利工程也不可行。实际上。内蒙古除了东南方向有部分草原、平原水草丰美外。有很大一部分地区都是依靠雪山融水供给农业。而雪山融水具有季节性。也不具备充当水利工程水源地的要求。

最后从地形地貌上来讲。内蒙古虽然不是我国面积第一大省。但其118万平方公里的面积。比世界上很多国家都要大。如此大面积的地区。看似拥有呼伦贝尔大草原、锡林郭勒大草原。但其实内蒙整体都属于高原型地貌(高原占比53%。山地占比21%)。也就是说整体都有干旱缺水的困扰。假设要修建水利工程。肯定不能只对局部地区供水。所以内蒙古的水利工程必然要东西跨全境。那这样水利工程就需要在高原、沙漠、山地间穿行近2000公里。比南水北调难度大太多。因此修建可能低。

欢迎点击关注。留言一起探讨。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难拥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5:28:34

    内蒙古,水利工程,西辽河,河流,地区,内蒙古自治区,嫩江,工程,内蒙,兴安盟

  • 笑红眼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5:28:34

    没想到大家都对内蒙古自治区有特大水利工程吗?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孤飘的蒲公英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5:28:34

    中国的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是“从长江上游的通天河、雅砻江、大渡河引水入黄河上游”。来解决黄河中、上游的青海、甘肃、宁夏、内蒙